书城经济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8208500000021

第21章 调与控(2)

一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鼓励合规资金进入股票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建立统一的全国债券市场、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二是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疏导流动性。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和债券品种系列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三是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如此一来,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就会得到消化。

让很多不懂经济学的国人津津乐道的巨大的外汇储备量也是如此。在老百姓看来,有外汇,那就意味着有钱,尤其是美元,意味着有更多的人民币。但这些外汇是怎么来的呢?答案是用商品换回来的。而我们赚钱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购买商品!更不应该的是,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礼卿所说,我们这些钱本来是可以用来发展经济的,而现在它闲在那儿,而且是很有风险地闲在那儿。只要美国开动印钞机,我们的外汇储备就会缩水,就会“被通胀”。

对于政府层面来说,钱太多也不好。至少这会导致政府部门改革的动力越来越弱。这很容易理解,30多年前,我们一穷二白,改革开放还那么波折,如今用老百姓的话说,“以往光脚的也穿上鞋了”,人们便不太愿意冒险了。尤其是那些富裕地区的政府,他们往往以“现在日子这么好,为什么要改革”为理由,无视局部富裕掩盖不住的贫穷,和因此而导致的社会矛盾,结果要么是矛盾进一步酝酿,要么就是用钱去调控,用钱去摆平,这显然都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

当然,不管是对民众来说,还是对政府来说,钱多首先还是一件好事。没有钱,也就没有相应的“未必”,但绝对有比有钱更多的麻烦。

4.货币政策:用“看得见的手”影响“看不见的手”

货币与货币政策一直以来都是在经济学理论界和实务界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在主流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对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分析却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其一,货币更多作为计数符号出现,忽略了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协调交易在时间和空间进行的重要作用;其二,往往集中于对代表性个体和经济总量的分析,忽略了经济结构;其三,往往集中于“均衡点”上的研究,忽略了均衡的动态实现过程。

——鲍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曾在北大发表演讲)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对于货币政策,我们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加以说明——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校正国家的经济方向,乃至影响客观的经济规律,即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从而对一国乃至多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比如,在第二届广东中小企业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一位工作人员指出:初步调查表明,仅2008年上半年,我国就有6万多家中小企业倒闭。纺织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重灾区,有1万多家企业倒闭,还有60%多的企业面临重整。人们不禁要问:2008年时,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期,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企业倒闭呢?原因比较复杂,有企业自身的问题、市场竞争激烈的因素、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等等,但类似企业在倒闭前都曾遭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政府调整货币政策——央行收紧银根,导致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资金链紧张,加之劳动力成本提高、欧美市场萎缩、企业竞争力不足等因素的多重挤压,此类企业最终被挤垮。

相关资料显示,仅2008年上半年,央行便先后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操作,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一次少有的“大转身”。之所以如此,乃是当时的大环境所致:外有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内有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的压力。

有人难免会把中小企业的倒闭潮直接与央行的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充其量只能算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实上,这些中小企业之所以倒闭,就在于他们不是骆驼,经不起市场规律的检验。此外,2008年上半年屡创新高的物价也迫使政府在民生和他们之间做出选择。

历史上,除了韩国等政府在个别时期曾经实行过要发展不要物价的货币政策外,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基本前提都是民生和物价。央行2008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就是最好的证明。

5月19日,也即汶川地震发生7天后,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便及时联合发布了《关于全国做好地震灾区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受到地震灾害影响的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等重灾省市实行恢复金融服务的特殊政策。主要内容为:取消灾区法人金融机构信贷规划约束,引导其充分运用资金,满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需求,并引导全国性金融机构加强系统内信贷资源调剂,加大对灾区的信贷投入。

8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又联合印发《关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金融支持和服务措施的意见》,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灾区重建等重点领域和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全方位做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金融支持与服务工作。

同月15日,为增强汶川地震受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能力,人民银行决定,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支农再贷款自2008年5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实行优惠利率,各期限利率在农村信用社再贷款利率基础上分别下调0.99个百分点。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8年9月25日起,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暂不下调外,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个百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

12月18日,为进一步加大对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再贷款支持力度,增强受灾地区农村信用社贷款能力,人民银行决定从12月22日起,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支农再贷款优惠利率的适用范围,由极重灾区、重灾区扩大至一般灾区。

在经济学范畴,类似2008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被称作消极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在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主要适用于通货膨胀较严重时。而2008年下半年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一系旨在扶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货币政策,则被称作积极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相应降低。不过通过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货币政策不过是一个中性的工具,本身并无积极消极之分,对中国来说,无论央行采取哪种货币政策,其最终目的都必须以维持社会和谐稳定为首要目标,这一点永远都不能改变。

5.房地产调控真的是“空调”吗?

我们研究宏观调控的时候,经济学应当是理性分析,理性分析就应该从中长期作用跟近期作用结合在一起考虑。目前能够看到的作用,跟潜伏在下面的现在看不到但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事先估计到。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

2010年3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曾经刊登过一篇颇有意思的评论:

“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的云彩来娶我,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到这结局……”——最近的某一天早晨,当笔者打开电脑,“全国楼市出现恢复上涨势头”的标题映入眼帘,不禁怅然,脑海中飘过的是紫霞仙子这句令人心如刀割的台词。

4个月前,号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天而降;而4个月后,楼市价、量出现止跌回稳,调控似乎又现“空调”的征兆。对于渴求一房的等待购房者,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他们只猜中了房地产调控这个前头,却很难猜到房价走势后面的局势……

如今,地球又已围绕太阳公转过3圈,我们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也至少推出了3轮,然而其效果仍如这位有才的作者所形容的那样——令无数渴求一房的人继续痛苦。网上网上,指责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为“空调”者与日俱增。那么,调控到底是不是“空调”呢?或者说,它为什么会变成“空调”呢?

客观地说,调控绝不是“空调”。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经济比作一株果树的话,那么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或是其他的国家,都不会任由这株果树自由疯长,而是根据情况,该施肥时施肥、该剪枝时剪枝,以期求得最好的收成。尽管时至今日楼市的调控结果未达到很多人的满意,但你能想像一下,如果政府不调控的话会是什么结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