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8207000000027

第27章 姑姑张茂渊:做剩女,挺有意思的(2)

母亲总在挑剔她,姑姑心情也不好,“可是有一天忽然高兴,因为我想吃包子,用现成的芝麻酱作馅,捏了四只小小的包子,蒸了出来。包子上面绉着,看了它,使我的心也绉了起来,一把抓似的,喉咙里一阵阵哽咽着,东西吃了下去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好像我还是笑着说’好吃‘的。这件事我不忍想起,又愿意想起。”

张爱玲的那种感觉,叫作委屈,她以前跟母亲姑姑走得很近,现在投奔她们,尽管不是慷慨激昂着来的,多少也有点儿悲情的色彩,她们应该想方设法安慰她受伤的心才对。可是,母亲总在怀疑自己为这女儿所做的牺牲有没有意义,姑姑亦没有想象中的温情表现,现在,吃着她一时心情好捏出来的芝麻酱包子,怎能没有因为委屈衍生出来的酸楚。张爱玲的“不忍想”,为这姑姑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了,仍然有隔膜芥蒂;又“愿意想起”,则是,面对了它,才算逼近人生的最真实处。

当然,更真实的是姑姑,她从不表达内心没有感觉到的东西。

张爱玲着急到阳台上收衣服,膝盖磕到玻璃门上,流下血来,直溅到脚面上,涂上红药水,更是渲染得可怖,她给姑姑看,姑姑弯下腰,匆匆一瞥,知道不致命,就关切地问起玻璃,张爱玲赶紧去配了一块。

张爱玲说,姑姑的家对于我一直是一个精致完全的体系,无论如何不能让它稍有破损,所以她打碎了桌面上的一块玻璃后,急急地把木匠找来,花了六百大元重新配了一块。

“精致完全的体系”,点明了和姑姑之间的距离感,只有对外人,才会那样深刻地感受到对方的完整性,时时处处留心自律,不要冒犯了那样一种完整,对此,张爱玲也不是不惆怅的,她又说,现在的家(姑姑家)于它本身是细密完全的,而我只是在里面撞来撞去地打碎东西,而真的家应当是合身的,随着我生长的,我想起我从前的家了。

这从前的家,就是父亲的家,她已经将它抛弃了,知道它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起码,它让她不那么紧张。

张茂渊经常抱怨张爱玲:“和你住在一起,使人变得非常唠叨(因为需要嘀嘀咕咕)而且自大(因为对方太低能)。”低能倒也罢了,这是天才的特征,张爱玲似乎也乐于以此自诩,唠叨和嘀咕,不但使人显得琐碎,还因需要倾听者,显得太主动,太需要别人。这对于张爱玲是一种禁忌,她说,若是别人说我听,我会很愉快,若是我说别人听,过后想想就会觉得很不安。她后来爱上胡兰成,和这种禁忌不无关系-她终于遇上了有耐心听她讲话的人。

但张茂渊不在乎,她不把这种“受不了”看得多重,多么值得同情。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彪悍的狠角色,从来都不怕与真相劈面相逢,她自己习惯直面现实,就不大想得起来去照顾别人的情绪。

坚持真实,不但需要勇气,同时还需要能力,有能力判断,哪些是真情实感,哪些是不由自主地将自己套进了情感或情绪的公式,否则,很容易将模仿来的身段,当成自己的独特风姿,独自玩赏不已。

张茂渊擅长自嘲,自嘲是自恋的天敌。有一回,她生了病,很久都没有痊愈,换一个叽叽歪歪的人,黯然神伤在所难免,更高级的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病西施式的薄命红颜,张茂渊却带一点儿嘲笑,说道:“又是这样的恹恹的天气,又这样的虚弱,一个人整个地象(像)一首词了。”就那点儿抒情的气氛,被她这一点儿自嘲破坏光光,让人想起某些矫情的形象,跟着心领神会地笑起来。

她说她不喜欢文人,不知道是否跟文人身段太足有关,动不动就声称自己是多愁多病的身,“哎呀呀我要死了”的忸怩口吻,这些装饰性的东西她全部不喜欢,她手里的珠宝,大多都被她卖掉,就剩一块披霞,因为不够好,实在卖不上价钱。

她经常把这块披霞拿出来,这里比比,那里比比,总想派个用场,可是:襟上挂着做个装饰品吧,衬着什么底子都不好看;放在同样的颜色上,倒是不错,可是看不见,等于没有了;放在白的上,那比较出色了,可是白的也显得脏相了;还是放在黑缎子上顶相宜-可是为那黑色衣服本身想,不放,又还要好些……她于是感叹:看着这块披霞,使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是啊,这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说起来是很珍贵的,但放在哪里都不合适,没有反而更好。她的悟性使得她能够直击要害,去掉无谓的装饰,将人生看得不那么隆重。

佛教里强调不执着:有言说而不执着言说,有名相而不执着、不分别名相,有心缘也不执着、不分别心缘,方是无碍智慧。张茂渊为人处事,貌似就有这么一种“不执着”,这么一种无碍智慧。

她的燃点有点儿高:

我心中的张茂渊,她心中可能有那么点儿爱情,比如对于李开弟的记忆,但不足以成为她全部的精神支柱,她应该有着更彪悍的表情,比如,套用网上某位很可爱的MM的口气来一句:做剩女,挺有意思的。

张茂渊的剩女生涯,确实挺有意思,偷个懒,让我大大地引用一段张爱玲的原文吧:

我姑姑说话有一种清平的机智见识,我告诉她有点像周作人他们的。她照例说她不懂得这些,也不感到兴趣-因为她不喜欢文人,所以处处需要撇清。可是有一次她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

有一天夜里非常的寒冷。急急地要往床里钻的时候,她说:“视睡如归。”写下来可以成为一首小诗:“冬之夜,视睡如归。”洗头发,那一次不知怎么的头发很脏很脏了,水墨黑。她说:“好像头发掉色似的。”…………智慧不见得都能换成钱,不过它本身就可以娱乐自己了。至于张茂渊七十八岁那年嫁给李开弟,这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她本来就挺喜欢他的嘛,现在天时地利人和纠集在一块儿,嫁给他有什么不好呢?普通人也许会觉得那么大岁数结什么婚,但张茂渊就是张茂渊,她只听从内心的指示。

3.将清咖人生进行到底

和张茂渊这样的人打交道,你要预备着承受真实之伤。张爱玲自始至终跟人打交道都很有距离感,很紧张,她爱过的男人,胡兰成和赖雅,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做对方的反义词,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让张爱玲放松。不得不说,张爱玲这一感情取向,某种程度上是拜张茂渊所赐。但张茂渊温度虽然不高,却没有华丽的外包装,显得货真价实,而且能探到底,不像面对那些巧言令色之徒,你不知道能在哪里着陆。

作为一个作家,张爱玲从她那里得到了更多。如果说,她读香港大学时,官样文字被历史教授佛朗士先生耍着花腔一读,就露出了滑稽的底色,那么张茂渊的冷淡和真实,只言片语里的那种穿透力,则如一张网眼细密的筛子,筛去尘世间的拿腔作势,安然地放置自己的内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爱玲能板着脸对迟到者说“张爱玲小姐不在”,能飘飘欲仙地穿着稀奇古怪的衣服,还自以为在保存劫后的艺术品,未必与这位姑姑无关。她教会了张爱玲按照内心的指示行动-“别的就管他娘”(张爱玲晚年有这样“粗嘎”的声音)。

甚至,我猜想,这么一个举重若轻的姑姑的存在,还有助于张爱玲打破内心的束缚,极尽真实地表达自我。常人都有窥破真相的能力,却为惯性及心理情感公式所阻,不敢朝前迈那么一小步,张爱玲却像拨开泉眼上的杂草那样拨开预设的遮蔽,掬起真相之水,她笔下的人物,人人眼中所见,人人笔下皆无。

张茂渊还点出了乱世情怀,点出了茫茫人世间枯荣自守的残酷与美丽,张爱玲笔下亦常有这样一种气氛,不可谓没有受她影响。虽然我不喜欢胡兰成文字中的气味,但他写张爱玲的那篇《民国女子》可谓解人,张爱玲在致友人的信里说:“不知从哪里来的quote(引用)我姑姑的话,幸而她看不到,不然要气死了。后来来过许多信,我要是回信势必’出恶声‘。”胡兰成的“quote”并没有注明,不知道哪些话是张茂渊说的,但漂亮句子多多,张茂渊的机智风雅也就此可见一斑。

1938年张爱玲从父亲那里逃出来,1952年离开上海去了香港,这期间都是和姑姑生活在一起。离开上海的时候,她们就约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从此不通音信。

二十多年后,她们才开始恢复联系。1985年,张爱玲屡屡搬家,和姑姑再次失去联系,1987年1月,张茂渊从柯灵那里得到宋淇的地址,给他写了一封信。里面有这样的字句:可否请先生把爱玲最近的通信址见示?并转告她急速来函,以慰老怀,我已经85岁,张姓方面的亲人唯爱玲一人而已。

看到过这封手书的信,正如张爱玲所言,是淑女化的字体,却不再是那种平淡的语气,“无聊的情趣,总像是春夏的晴天”。也许,衰老会让人变得柔软一点儿,透过这封信看到的张茂渊,终于让我们熟悉一点儿了。

张茂渊的一生,有如一杯清咖啡,黑得纯粹,苦得彻底,永远永远,不在里面勾兑进去哪怕一丁点儿庸俗妥协的牛奶和糖。虽然许多人标榜自己偏爱这独特的口味-就像朋友是用来出卖的一样,口味是用来标榜的-但我无法不怀疑这写进字里行间的爱好,不过是模仿来的一种范儿。而且喝一次清咖啡不难,难的是喝一辈子清咖啡,喝一辈子清咖啡也不难,难的是将清咖人生进行到底。

张茂渊是做到了,她的亲情可能不那么温暖,她的爱情可能不那么浪漫,但我是如此喜欢她的俯首扬眉之间的那种彪悍,“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这句经常被人挂在嘴上的口头禅,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放在米兰·昆德拉的辞典里,她的这种风范叫作“不媚俗”,萨宾娜对托马斯说:“我很喜欢你,因为你是媚俗的对立面。在媚俗之王国,你会是个恶魔。”张茂渊和这两位同调,但是她未尝刻意,她随心所欲,自管前行,总结的事,交给后人。

吊诡的是,偏偏是这样不俗的人生,可以做最为通俗的解释。假如张茂渊九泉有知,她竟被人用那样一种哼哼唧唧的语言,刻画成了一个死去活来的琼瑶女主角,不知道是何感觉,真得借用张爱玲那句话:幸而她看不到,不然要气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