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8039500000058

第58章 项痹病(颈椎病)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医骨病学》第二版制定。

(1)该病中医属“颈肩痛”范畴,多有感受风、寒、湿邪及闪挫跌仆史。

(2)以颈肩为主症,可见寒湿、湿热、痰浊、体虚、肾虚之象。

2.西医诊断:参照《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制定。

病史:多见于中老年人,因长期低头工作颈部劳损而发病。

体检: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活动时可闻及弹响声。扪诊有硬结和压痛点,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可能阳性,并有按颈脊髓神经根分布区的感觉、运动、反射等改变,可有脊髓压迫症状、椎动脉受压导致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X线检查、造影、CT、MRI、EMG。

(二)证候诊断

1.痹型:腠理空虚,气血亏虚,筋骨失于濡养,风寒湿邪易于侵袭,经络阻滞、气滞血瘀,引起酸痛不仁等症。一侧或双侧有臂疼痛继以麻木不仁,并出现肌肉松弛萎缩。

2.痿证型:肝肾久虚,筋骨萎弱,如兼气血不足,经脉空虚,筋骨失养,宗筋驰纵,最后造成肌无力,瘫痪在床。

3.眩晕昏厥型:肾水亏损、肝阳上亢,致头目眩晕,偶因肾气亏损,气血俱虚,而突然晕厥、跌倒者。

4.五官型:肝肾亏虚、筋骨衰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出现心慌、咽梗、胸闷、眼睑无力以及霍纳征等。

(三)西医分型

1.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肩臂麻疼,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2.交感型颈椎病

出现惊叫干神经受压迫刺激的表现。如视物模糊、眼睛痛及肢体凉麻、发绀、水肿等周围血管症状,亦可出现无汗、多汗、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

出现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如眩晕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偏头痛亦为多发症状,可出现猝倒、旋颈试验阳性。

4.脊髓型颈椎病

出现不同的脊髓压迫症状,四肢麻木无力,肌张力增高,生理反射活跃、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痹证型

治法:治以镇痛为主,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推荐方药:蠲痹汤,主要成分:羌活、防风、姜黄、当归、黄芪、赤药、甘草、生姜。

加减:风气胜,更加秦艽、防风;寒气胜者,加附子;湿气胜者,加防己、萆薢、苡仁;痛在上者,去独活,加荆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间有湿热者,其人舌干喜冷、口渴溺赤。

中成药:通痹胶囊(院内制剂)。

2.痿证型

治法:健脾益气,舒筋通络。

推荐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成分:黄芪、桂枝、白芍、大枣、鸡血藤、当归、川芎、党参、甘草。

加减:疼痛明显加骨碎补、当归、续断、杜仲。

中成药:红元胶囊(院内制剂)。

3.眩晕昏厥型

治法:滋补肝肾、息风化痰。

推荐方药:逍遥散,主要成分:柴胡、白术、甘草、人参、川芎、当归、熟地。

加减:发热盛,加地骨皮、知母;如气恼胸膈痞闷,加枳实、青皮、香附;如吐痰,加半夏、贝母、瓜蒌仁;如饮食不消,加山楂、神曲;如发渴,加麦门冬、天花粉;如遍身痛,加羌活、防风、川芎以利关节。

中成药:通痹胶囊(院内制剂)、坚骨胶囊(院内制剂)。

4.五官型

治法:补肝益肾,强筋壮骨。

推荐方药:柴胡桂枝汤。主要成分:桂枝、芍药、黄芩、人参、甘草、半夏、大枣、生姜、柴胡,

加减:胸中郁者加香橼、佛手,常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久痹。

中成药:坚骨胶囊(院内制剂)。

(二)其他综合疗法

1.神经根型颈椎病表现为痹症者

颈椎牵引治疗,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

理疗:中药离子导入,蜡疗等。

封闭:用2%奴夫卡因、强的松龙等。

口服“通痹胶囊”、芬必得、维生素B1、外用颈椎病涂剂。

2.交感型颈椎病表现为五官型者

方用:“坚骨胶囊”,其他治疗大致同神经根型颈椎病。

3.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为眩晕昏厥型者:

方用:“通痹胶囊+坚骨胶囊”。

酌情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地巴唑、烟酸等。

4.脊髓型颈椎病表现为痿证型者:

对颈椎不稳者佩戴颈围。

脱水剂及激素应用3—5天,口服“红元胶囊”。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中医症候评价:参照《中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

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

未愈:症状无改善。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

治愈:(0—1分)症状消失,活动正常,无疼痛。

有效:(2—4分)疼痛感减轻,症状缓解,节功能改善。

无效:(5分)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

(二)评价方法

1.中医证候评价方法:按照评价标准,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价。

2.西医疗效及关键性指标评价方法:参照六点行为评分法进行打分评价。

1级:无疼痛;2级:有疼痛但可被轻易忽视;3级:有疼痛,无法忽视,不干扰正常生活;4级:有疼痛,无法忽视,干扰注意力;5级:有疼痛,无法忽视,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如进食和排便等;6级:存在剧烈疼痛,无法忽视,需休息或卧床休息。每级定为1分,从0分(无痛)至5分(剧痛)。

(整理:杨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