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远古的霸主:恐龙
8018700000017

第17章 摇剑龙类恐龙(1)

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生存于侏罗纪晚期、4只脚的食草动物。它们被认为是居住在平原上,并且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他如粱龙的食草动物一同生活。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4根尖剌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可达12米长和7米高,重达7吨。剑龙长着个像鸟一样的尖喙,喙里没有牙齿,但嘴里的两侧有些小牙。剑龙的背上有17块板状的骨头,在它尾巴的尖端还有着长剌。这些剌有1.22米长。剑龙的前腿比后腿短,前腿有5个脚祉,而后腿有3个脚趾。它们可能群居生活。剑龙的脑袋非常,所以不太聪明。

大小与大象差不多,但体形却大不一样,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4、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令人惊奇的是,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2排三角形的骨板,从颈部排到尾巴,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这些骨板有什么用处呢?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意见不一,至今还是一个悬案。有人认为,骨板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因为在侏罗纪的时候,陆地上的恐龙开始繁荣起来,肉食龙个体逐渐增大,这对食植物的剑龙威胁是很大的,剑龙只有以背上“刀山”一样的骨板防御敌人了。但是,身体裸露的地方怎么保护呢?所以又有人认为,骨板实际上是一种“拟态”,用于迷惑敌人。剑龙的骨板上带有各种颜色的皮肤和一簇簇像本内苏铁植物一样的东西,把自己装扮得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剑龙的骨板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剑龙觉得体温太高时,就爬到阴凉处,这时就有大量血液流到骨板里,通过骨板散发热量,这是变温爬行动物的一种特殊适应方式。

虽然剑龙的个头如大象,但头很一个小脑袋如何指挥庞大的身体运动呢?有人认为,在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扩大神经球,大约是脑子的20倍大,它能指挥后肢和尾巴的行动,所以有人说剑龙有2个脑子。看来,剑龙移动它那粗重的后肢和活动它那强劲的尾巴,要比运用头脑肯定要重要得多。因为,剑龙通常生活在灌木、丛林之中,不时地选择一些细嫩的枝叶为食;但是遇到肉食龙来侵袭它时,它会用钉子般的尾剌鞭打它们,与敌人决一雌雄,这时第二大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世界上的古生物学家对剑龙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自目卩时以来所发现的剑龙化石,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完好的标本比较少。在少数完好的标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886年费奇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的“典型”的剑龙。它是一具有相当完美头骨的骨架化石,百余年来,世界各国古生物学家再也没有找到过这样完整的骨架化石。此外,非洲坦桑尼亚的剌棘龙骨架标本,虽然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头骨保存不全,整个骨架也是拼凑起来的。

1980年,在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发现的一种名叫“太白华阳龙”的剑龙,除几具骨架外,还包括两个完好的头骨。这一重要发现,也和美国典型的剑龙一样载人了恐龙研究的史册。此前,华阳龙已被组装成完整骨架。它的身长约4米,臀部高1.4米,是一只中等大小的剑龙。

华阳龙的问世,使它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剑龙之一。然而,华阳龙化石发现的意义远不止这一点。过去,人们都认为欧洲是剑龙的故乡,它们最早在英国南部生活,后来才移居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自从华阳龙标本发现以后,它改变了许多古生物学家的看法,剑龙的起源中心应该在亚洲,理由是我国四川的华阳龙是在侏罗纪中期地层中发现的,而其他各大洲可靠的剑龙化石都是在这以后的侏罗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由此,古生物学家周世武等人认为,华阳龙可能在侏罗纪中期有过一次大的分化,到侏罗纪晚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属种,并扩散到亚洲以外的其他地方,如美国的“典型”剑龙、非洲的剌棘龙以及欧洲的一些种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四川省自贡沙河坝还发现过一只侏罗纪晚期的剑龙,保存得相当完整。这条剑龙的身长7米,臀部高2.5米,有颈椎13个,脊椎17个,荐椎4个,尾椎47个。它的头只有40厘米长,尾端长有2对长剌。这就是有名的“多剌沱江龙”。因为它首次发现于四川省四大江河之一的沱江流域,又因为它的背上有17对棘板(骨板),是目前已知剑龙中骨板最多的一种,所以就叫“多棘沱江龙”了。

楣甲龙

随着恐龙世界的发展,食素恐龙进化出各种逃避食肉恐龙的装备和技巧。楣甲龙四肢均衡,体型4、巧,不仅灵活善跑,身上还有轻型装甲,从头颅到尾尖有一列锯齿般的背脊,整个背部及身体两侧有多排平行骨突。在遇到敌害袭击时,它会立即蜷起身体,使骨甲朝外,形成一个剌球。那些食肉恐龙叼起它,肯定会感至U极不舒服的。

最近,在美国西部的犹他州发现了一种奇特的早期甲龙,它们生活在距今1—25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这种甲龙被叫做楣甲龙,身长超过5米,体重有1—2吨。楣甲龙腿很粗,低低的身体贴近地面。这样的身体结构显然无法跑得快。

骨板和骨剌覆盖了它们整个身体的上表面,其中脖子上面高耸的尖剌有十几厘米长。这样的“重装甲”确实可以让绝大多数捕食者望而却步。

那么,楣甲龙是不是可以根本不理睬周围目卩些贪婪的食肉恐龙而只管优哉游哉地生活呢?当然不是。因为在当时那个世界上,许多食肉恐龙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其他动物的安全。

当时的美国西部游荡着一种叫做尤他强盗龙的凶猛的食肉恐龙,它们目光敏锐,跑得很快,最厉害的武器是最内侧的手指和脚趾上长着的又长又尖的弯弯的利爪,可以轻易地抓破2—3厘米厚的动物皮肤。许多素食恐龙经常成为这些利爪的牺牲品。行动缓慢感觉迟钝的楣甲龙自然也往往成为尤他强盗龙偷袭的目标。

当一只尤他强盗龙盯上一只楣甲龙的时候,尤他强盗龙会在楣甲龙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猛扑过去。这时候,如果楣甲龙还没有迅速作出反应的话,尤他强盗龙目卩锋利的长爪可能就已经抓破了它的致命部位或没有骨甲保护的腹部。

但是对那些在取食、行走和做各种活动时都时刻保持警惕的楣甲龙来说,尤他强盗龙就没有那么容易得手了。楣甲龙往往会在尤他强盗龙扑上来前的一刹目,将它的背部转向袭击者而将致命部位和腹部保护起来。此时,尤他强盗龙的爪子对楣甲龙背上的硬甲和长剌就无能为力了。

尤他强盗龙那弯刀一样的爪子虽然锋利,但是也过于细长,如果不、心的话,还会因别在楣甲龙的骨剌里或卡在骨甲里而折断。尤他强盗龙可不愿意冒这样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尤他强盗龙只好悻悻地走开,再去寻找其他的猎物或机会。

埃德蒙顿甲龙

简介

埃德蒙顿甲龙生活在距今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体长约7米,体重4吨,以低矮的蕨类植物为食。

埃德蒙顿甲龙披了一身重重的钉状和块状甲板,用于保护自己。在它的头部还有一些像拼图玩具一样接在一起的骨板,保护着三角形的脑袋。除了这层厚厚的重甲之外,埃德蒙顿甲龙还有另外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在它身体的两侧,各长有一排很尖锐的骨质剌,使它具有伸向两侧的剌状边缘。当它受到攻击的时候,它大概会匍匐在地上,以保护自己无甲板的柔软的肚子。

埃德蒙顿甲龙在灌木丛或低矮的树丛中吃东西的时候,用它那无牙的尖锐的橡把嫩树叶叼下。在它的大嘴的深处长着一排树叶形牙齿,可以把叼下来的食物嚼烂。埃德蒙顿甲龙靠四条粗壮的腿行走’这4条腿足以支撑它宽阔、扁平的身体。它有短短的脖子和末端尖细的尾巴。

颈部骨板

除了背部的骨板外’埃德蒙顿甲龙的颈部上也长有骨板,从颈部前端到肩部总共有3S卩,最后面的2块骨板是3排颈部骨板中最大的。据推测,其颈部骨板的表面可能曾包着一层角质。它的这些骨板像是围护在柔软颈部上的坚硬盾牌,当阿尔伯塔龙试图用尖牙咬住埃德蒙顿甲龙的颈部时,颈部的骨板便提供了有效的防护。埃德蒙顿甲龙的肩部还有可怕的骨钉,这也能保护它的颈部。

牙齿

尽管埃德蒙顿甲龙生活在白垩纪末期,应该说比大多数鸟臀目恐龙都要进化一些,但它的牙齿却比较原始,而且牙齿与牙齿间互不相连。它的颊齿从正面看,牙冠呈叶状,中间还有脊状突起,牙齿的两面都有牙釉质的保护,能够抗磨损。埃德蒙顿甲龙的牙齿从牙冠到牙根长约4厘米,这在甲龙类结节龙科恐龙中算是比较4、的,但相对于那些甲龙科恐龙而言却要大得多。

生活形态

埃德蒙顿甲龙的嘴部相当狭窄,所以它可能是一个挑食者,它会选择一些汁液最多的植物来吃。当在灌木丛或低矮的树丛中吃东西的时候,埃德蒙顿甲龙会用它那前方无牙的橡部把嫩树叶叼下,然后再依靠大嘴深处的颊齿把叼下来的食物嚼烂。不过到了旱季,埃德蒙顿甲龙喜爱吃的植物枯死后,它也可能会去啃食树皮或者坚韧的灌木。一旦有肉食性恐龙想以它为食时,埃德蒙顿甲龙身体两侧以及肩上的尖剌就成为它最好的武器。

南极甲龙

南极甲龙(属名:Antairopelta)意为“南极洲的盾甲”,是种甲龙下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南极。南极甲龙的体型中等,同时具有结节龙科与甲龙科的特征,使它们难以准确地分类。目前唯一的标本是在1986年发现于詹姆斯罗斯岛,是第一种在南极洲发现的恐龙,但却是继冰脊龙之后,第二种被命名的南极洲丨恐龙。目前只有唯一种—奥氏南极甲龙(A.oliveroi)。

叙述与分类

如同其他甲龙类,南极甲龙是种笨重四足、草食性动物,身上覆盖着皮内成骨(Osederms)形成的骨板,嵌人至皮肤内。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化石,但它们的身长估计最长可达4米。对于颅骨的所知有限,但目前所发现的颅骨碎片都有保护用的骨甲。一个被鉴定为眶上骨的骨头,上有短尖剌,在眼睛上方往外突出。牙齿成叶状、不对称,牙齿边缘的锯齿朝向嘴尖的方向。以比例而言,南极甲龙的牙齿比其他甲龙类还大,最大的牙齿宽度有1厘米。与北美洲的包头龙相比,包头龙的体型较大,身长6—7米,牙齿宽度平均为0.75厘米。

南极甲龙的尾椎也被发现,虽然尾端部分没有留下,但尾端在生前应该有数节较小的脊椎,上下侧由硬化肌腱连接着。甲龙科的尾部肌腱可协助支撑尾端的大型骨槌。如果南极甲龙的尾巴具有骨槌,应该会被挖掘出土,但还没有被发现。目前已发现6种不同形态的皮内成骨,但只有少数附着在骨骸上,所以只能推测这些骨甲的位置。有些皮内成骨应该是大型尖剌的基部。一些平行的菱形皮内成骨,类似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的颈部骨板。一些大型圆形的皮内成骨,与较小的多角形骨甲一同发现,可能共同组成类似蜥结龙的臀部护甲。

南极甲龙与结节龙科有数个共同特征,主要在于牙齿与骨板。尾巴似乎有骨槌,这点类似甲龙科。这些混合的特征,使南极甲龙很难以分类。南极甲龙目前为甲龙下目的未定属,目前还没有亲缘分支分类法的研究。

发现与命名

南极甲龙的正模标本,是该属目前所发现的唯一化石,同时也是南极洲所发现的第一个恐龙化石。这个正模标本是在1986年1月,由阿根廷地质学家爱德华多·奥立维罗(Eduardo Olivem)与罗贝托·斯力U索(Roberto Scasso)发现于南极半岛附近的詹姆斯罗斯岛。挖掘区域约6平方米大小,但因为冰冻的地层与恶劣的气候,在经历数次挖掘活动后,直到十几年后才被完全地挖出,但可确定它们属于同一个体。该标本包含3个相关联的牙齿、部分下颚与一颗相连的牙齿部分颅骨碎片、脊椎、肩胛骨、肠骨、股骨、5块踱骨、2块指骨以及众多的骨甲。骨骸的保存状态不佳,许多接近地面的化石,因为风化作用而破碎。

这些化石经历十几年才被完整挖出,且有过3次个别的研究发表,终于在2006年,由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利安纳度·萨尔加多(Leonardo Salgado)与佐兰·加斯帕里尼(Zulma Gasparini)正式命名为奥氏南极甲龙(Antarctopelta olivemi)。在1993年命名的冰脊龙,是第一个被命名的南极洲恐龙;但其实南极甲龙才是第一个在南极洲出土的恐龙。南极洲(Antarctica)这名称衍化自古希腊文,av(ant意为“的对面”,apKTo/arktos意为“熊”,暗指大熊星座;而ms&Ts/pelte意为“盾甲”,是甲龙类常见的属名字根。种名olvmi则是以发现者爱德华多·奥立维罗为名,他既是第一份相关研究的作者,更在南极洲挖掘了十几年之久。

早期的研究显示,这个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的甲龙类化石,是个幼年体。最近的研究则发现,它们的脊椎骨各部分完全愈合在一起,而幼体的神经弓与脊椎体之间应该有明显的接合处。一个初步的组织学研究,研究了数个脊椎骨,显示这个骨头生长至一定的程度,应该不是新生长的骨头。

生活环境

正模标本是在南极洲圣玛尔塔组出土的,位于一个挖掘基地的附近90米处。该地过去是个浅海环境,保存了许多海生动物化石,例友卩鲨鱼牙齿、沧龙科的La—kumaaums、鹦鹉螺、双壳纲以及腹足类。从鹦鹉螺等标准化石显示,该地的年代为晚白垩纪的晚坎潘阶,7400万—7000万年前。尽管位处海相沉积层中,南极甲龙仍生存于陆地上。曾经在其他海相沉积层中发现甲龙类化石,但应该是被冲积至IJ海洋中的尸体。

虽然在白垩纪时期,南极洲位于南极圈之内,该地的气候却比现在温暖许多,应该没有覆盖着冰河。南极甲龙等动物可能生存于由蕨类与落叶树构成的森林之中。尽管气温较高,当时的南极洲在冬天应有永夜。在当时,南极半岛与詹姆斯罗斯岛连接着南美洲,允许两地的动物群做生物迁徙。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南极洲与南美洲之间有个共同的甲龙类动物群。

奥氏大地龙

奥氏大地龙是剑龙类大地龙属的一个种,植食性,体长约2米,生活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早期。化石标本是左侧颌骨具有牙齿的残片,发现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