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奋斗21天,考上公务员
7983400000001

第1章 编者的话

我们为什么要编辑出版这样一本书?因为它对年轻人了解公务员(含选调生)、报考公务员(含选调生)有助益。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整体学历、素质不断提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履行公共职能的标准越来越高,对高素质工作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得许多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数量锐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陆续毕业,人力资源足量供应而社会就业岗位不足,“考研”和“考公”,成为许多年轻人纷纷参与的两个主要“战场”。其中,考公务员(含选调生)拿一个“金饭碗”,深受众多年轻人及其家长的青睐。从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中录用选调生是1998年开始日益火热的,而国家机关公开招录公务员是2002年后持续升温的。

近几年来,“考公”队伍持续壮大,一年比一年火热。到2009年,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报名人数突破100万大关;2010年“考公”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146万,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95:1;到2011年,“国考”报名人数略减,但仍保持在130万以上。地方省市政府公务员(含选调生)招录逐渐规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报考。地方省市公务员(含选调生),考试整体规模和报考总人数,不亚于“国考”规模和人数。以至于国家级媒体或省级地方媒体在报道相关公务员考试的新闻时,几乎每年都要强调一句“今年报考人数创历年之最”。年年创纪录,也从侧面说明了公务员(含选调生)考试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公务员(含选调生)考试刺激了考生对考试辅导材料的刚性需求。如何充分准备考试,在笔试、面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成为每位考生关注的首要问题。近年来,既有民间机构也有官方出版单位推出各种考试教辅材料,各路专家、教授和民间办学力量纷纷加盟其中,各地也陆续开设各类“考公”培训班,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考生的部分需求。

从实践结果看,这些教辅材料和培训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而且,一名考生不但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甄别,并制订出高效的复习计划,还要从报名、笔试、面试、体检、政审、报到等各个环节,花时间、精力去了解、去应对,一场考试从头至尾完全结束,不亚于一场战役。互联网时代,信息是海量的、便于传播的,但从海量的信息中迅速选择出最有用、最准确的,则是一种挑战了。尤其是许多公务员考试教辅材料的编写者,自己并没有亲身经历过考试全程,因此无法从考生的角度,对考生提出最直接有效的建议。

本书的作者曾在天涯社区、县域经济论坛等网站发表自己的“考公”故事和做公务员的工作心得,引发无数年轻人的共鸣。

作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硕士高材生,作者不但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而且先后在省委选调生招录(全省不足100个名额)、省委机关干部招调考试(全省共10个名额),以及国家机关公务员招录考试(笔试、面试均为岗位第一名)中,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我们向作者约稿,请他写出自己的考试经验,从选择岗位到备考,从笔试到面试,甚至作为新公务员工作之初的真实体验,本着服务于考生的目的,把他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按备考—考试—工作的先后次序写出来,以求能对广大考生有更好的借鉴参考意义。

应作者的建议,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年轻人更有效地备考。作者用全部稿费作为“黑马计划:青年培训项目”基金,分设“个人奖”和“组织奖”,由我们出版方将全部稿费回报给有志于报考、正在报考、已经考取公务员(含选调生)的年轻人,和服务于这些年轻人的基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如果你读了本书心中有所触动,或者你报考公务员(含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时发生过这样那样的故事,可以投稿与我们交流。文笔出众、内容健康、能启发他人的优秀文章,将有机会结集出版。

这本书本着服务考生这个目的而编写。我们不知道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备我们不断地学习、提高,更好地为考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