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嘉靖梦天下
7909600000035

第35章 035、阳谋夺地

又上了一次朝,总算没气死!平安无事回到暖阁的钟原由衷感叹生命的顽强!

严世蕃和陆炳尾随着钟原鱼贯而入,还是老规矩赐座看茶。黄锦现在熟练很,根本不用吩咐,知道这位爷现在随和,就照以前的规矩都给办了。这让钟原很满意,皇帝喜欢太监那是有原因的!

严世蕃和陆炳分别落了座,陆炳把凳子搬搬,像是要离严世蕃远着点儿。要不说千万别惹直肠子的世家子弟呢,惹一次人家能记恨你一辈子。钟原想,这不行,得调解调解,不然以后麻烦事儿多着呢。想着就带着笑开口:“文明呀,别小气了。东楼也就是和咱们开了个小玩笑。看在朕的面子上你就算了,别计较了。都是朕的心腹,以后好好的齐心协力为朕办事儿,就不要窝里斗了,没得让外人看笑话。”皇上开口了,陆炳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冲着严世蕃拱拱手,严世蕃欠欠身子,就算揭过了一场恩怨。至于今后还做不做好朋友,钟原就管不着了。

小事儿说完了,该说大事了。钟原微皱着眉头问严世蕃:“东楼呀,刚才你在朝上为什么打断朕说话。虽然朕事后想到你必有理由,没有追究,但人言可畏呀。朕毕竟是皇上,言官们要参你大不敬,朕说不得就要罚你一罚了。”说着,陆炳也瞪了严世藩一眼。

严世蕃起身,一撩衣袍,跪倒在地,磕了一个响头说:“臣知罪。但臣怕皇上一冲动说出什么过份的话来。皇上金口玉言,话一说出便不能改。而臣估计,皇上要说的话一定会引起朝会混乱和大部分人的攻诘。因此,臣才出班,宁愿臣大不敬,也不愿让皇上被他人攻诘。皇上上次和臣语重心长的谈了很久,臣自觉有愧,今后必死心塌地以谢皇恩,其余之事臣也就顾不得了。还请皇上责罚!”

听了这话,钟原思索了一下,点了点头,说:“你起来吧,说说,看看你是怎么想的。”而陆炳也觉得惊奇,皇上这么说就表示严世蕃猜对了皇上的心思,这么说皇上是想说……陆炳心里也是一惊,不敢再想。他已经知道皇上要他来干什么了。

严世蕃谢了恩,起身还座,稍微稳了稳情绪,这才继续说道:“皇上,各地的王爷、立国以及靖难之后的各路功臣,士大夫世家子弟占据大量的土地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些有些是太祖成祖留下来的规矩,有些是历朝历代都遵守的规矩,皇上现在想要改变,谈何容易呀。不怕皇上笑话,臣父亲入阁才六个多月,臣家乡士绅们记名在臣父亲下的土地就有近两千顷有奇。而现在在位的高官们,那个家中没有千余顷的良田。皇上你真要是办这事儿,可就把几乎所有的人都得罪了,到时候不要说臣、臣父亲、毛大人,徐大人没有一个能压得住这些官儿。那时朝中必是一片大乱。就算现在皇上强行夺田,那些地方官们也不敢夺真正有实权的官们的地,只会抢些地少的人的田土交差,而且还会用皇上您的名义去压,这样恐怕连天下都要乱起来了。因此皇上不能不三思而后行呀。”

陆炳听了神色也是一变,他也是超级大地主,赶忙问道:皇上,您不会真的要清丈土地,夺田还给百姓吧?皇上这可……”

钟原思索着,点了点头,又摆了摆手,让陆炳不要说了。良久,钟原叹了口气,开口说道:“你说的对。朕过于理想过于莽撞了。可是朕想着,这样下去,越来越多的田土会免税粮。而剩下的土地上赋税只会越来越重。那些土地上的和种地的百姓也会受不了揭竿而起的。天下的人口只会越来越多,而各地的王爷们的家族也会越来越大,缴税粮的土地越来越少。国家收不上税,就接济不了百姓,保卫不了边疆,赈不了灾……这个死结难道就没办法解开么?”说罢又是长叹一口气。

陆炳见皇上不舒服,心里一急,忙说:“皇上,现在臣跟着您赚钱,而且钱还不少。家里的地有没有无所谓,臣回去就留一些,其他都散了。以后也不给他们记名了,替皇上您分忧!”

钟原感激的笑了笑,“你呀,还是这么直。这不是治标不治本么?况且,现在不见的是三百多万顷,你那点地算个什么?不过你的心意是好的,朕知道你对朕忠心,朕会记在心里的。关键是制度呀……”

陆炳听了尴尬的一笑,三个人都不再说话,都在思考着。钟原想了想,问黄锦:“黄伴,朕的皇庄有多少地?”

黄锦看了钟原不爽快,他也不高兴了,正在跟自个儿治气呢。听见皇上问,忙躬身答道:“回皇上的话,从先帝爷那里留下来的怕有八万多顷呢。很多地方都有,大得很。”

“多少?!你再说一遍?!”钟原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黄锦吓了一跳,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吱吱呜呜的说道:“八……八万多……”声音越来越小,因为他看见钟原的眉毛都立起来了。

郁闷了,你说你一个皇上要那么多土地干什么?八万多顷,这不是开玩笑么?肯定都是上好的良田这都不用问。钟原这下更明白严世蕃的意思了,你皇上都占了那么多,那王爷只要比你少一些就成了。况且土地这玩意不会年年统计,多一些你一时半会也查不出来。就算查出来了,人家说那只是记名的土地,不是自己真正占得,你也没办法。怪不得张居正一死,他那些好的办法全被废了,涉及到的利益太多了。

苦闷,还是无法排解的苦闷。难道没办法么?

严世蕃想了想,缓缓开口:“皇上,您真要做这事儿么?”钟原点点头,严世蕃接着说:“臣有个法子,只是能短期遏制一下,但长期……”严世蕃摇了摇头,苦笑了一下,“臣也没有良策。”钟原也苦笑了一下,“是呀,这事儿牵扯得太多……没关系你说吧,现在情况太严重了,能稍微遏制一下也好。”

严世蕃看钟原让他说,就鼓起勇气:“臣琢磨着,皇上可以借祭祖的机会,就说祖宗梦中托付,要皇上爱民,把皇庄分出去些。皇上裁撤了很多宫中的用度,皇上的三江阁想来必是赚钱。因此,算计一下留够内帑的支出用度,再稍微多留一些,其他的都分了。然后清丈土地,有着违制的名头会好办一些。底下也会收敛些。但裁撤皇庄和清丈土地要分开来,不然臣估计裁撤的圣旨怕发不出去。不是臣推诿责任,就算臣辖制六科言官,可遇到这类关乎自身利益的事儿,六科肯定会封还圣旨的。因此这也是个缓计,至于如何根治,臣无良法。恕臣无能!”

旁边陆炳和黄锦很不满意,钟原的利益受损,他们比钟原还急。黄锦不敢插话,拿眼睛猛瞪严世蕃,要是眼神儿能杀人,严世蕃都死了几千次了。陆炳也连说不妥,不能为了百姓,让皇上受委屈。钟原止住了陆炳,瞪了一眼黄锦,开口说道:“这也是个办法,慢慢办吧。还有,朕想废个规矩。”

陆炳问:“皇上,啥规矩?”

严世蕃说:“皇上请三思。”钟原觉得好笑,陆炳还是直一些,严世蕃确实机灵。就开口说“东楼你说吧,为什么不成,要怎么办,你有办法没?”

严世蕃不好意思的冲着陆炳一笑,开口说道:“皇上想让士大夫们纳粮。这……难呀!本朝的读书人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没那个规矩,这一下子废掉,怕是会出乱子。不过这件事皇上想办也可以,但是恐怕皇上的圣名就要摸点儿黑了,至少一个仁字就很难说保不保得住。而且皇上手里至少要有拿得出手的兵。”

说完又看了看陆炳,陆炳明白,那是在暗示现在练的禁军可是重中之重呀。钟原摆了摆手,“虚名而已,朕还没放在心里,这样吧,这规矩缓办,先立法,再动手。首先裁撤皇庄吧。跟你爹说,下次祭祀前跟朕说说,朕发旨意。文明呀,这兵就靠你了!”

两个人都躬身答应,陆炳倍感压力。钟原接着说:“这事儿先保密着。咱们一步步来,朕还要再找几个人,就靠你们两个办得话,你们会被人参劾死。”

两个人一看钟原如此回护自己都感动不已,忙又起身谢恩,表示不辞辛劳,死心塌地为皇上办事儿。事情虽然没有解决,但总算有了办法,而且也有臣子愿意出头挑大梁,钟原松了口气。勉慰了他们几句,顺便留他们吃饭。

吃饭的过程中,严世蕃提及,皇上不是要和俺答互市么,现在既然打赢了就可以办了。钟原一拍脑袋,今天光看着吵架热闹了,把这么大的事情给忘了。就问严世蕃:“这件事内阁能通过么?”严世蕃想了想,“未必,不过要用点手段的话,应该可以。”钟原就让严世蕃去想办法,顺便让内阁下午来一下,互市通过后他再去见见那个俺答的使者石天爵。钟原还让陆炳告诉黄石开始做准备,等互市的旨意一下,就和鞑靼做生意。严世蕃陆炳分别领命,吃完饭就告辞出宫去了。

看着两个人告辞出去,钟原觉得烦闷不已。土地问题呀,要怎么解决呢?自己也确实没好办法,慢慢想吧。心中烦躁,钟原又想去御花园逗蚂蚁了。钟原吩咐侍卫,下午阁臣来了让他们御花园见驾,说罢,带着黄锦直奔御花园而去。

————————————————————————

下班了,更,大家吃好喝好休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