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简史记
7750600000052

第52章 魏公子列传(信陵君的故事)

魏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僖王的异母弟弟。魏昭王死后,魏安僖王继位,就封了弟弟魏无忌为信陵君。所谓君,就是封君,类似于诸侯,封给他一块地,可以食其租税,但是却没有什么行政权。当时秦国正任用魏冉,多次进攻魏国大梁,败杀魏军,特别是华阳一战,斩首魏军十来万。

魏无忌为人仁义,能下士人,士人来结交他,他都不敢因为富贵而骄于士人。于是,数千里内外的士人都跑来投奔他,他于是有了食客三千人。

有一次,信陵君魏无忌和魏安僖王下棋玩,外面突然报说有烽火举警,说赵军前来进犯,就要入境了。魏安僖王赶紧停止下棋,要召集会议。信陵君说:“没事,咱接着下,王兄,这是赵王田猎而已,不是进犯。”于是,拉着大哥接着下。

魏安僖王心中恐慌,心思也不在棋上。不一会儿,又有人来报:“赵王是打猎而已,不是来进犯。”魏安僖王大惊,说:“公子,你怎么知道这个的?”

信陵君说:“我的门客里,有深受赵王信任的,赵王有什么事要干,他就立刻报给我,我所以知道啊。”于是,此后魏王畏惧信陵君的贤能,不敢叫他做官,担任国政了。

于是,魏无忌虽然是封君,但是却不是什么高官,也没有权力。

魏国大梁城内有个隐士,叫作侯嬴,已经七十岁了,是个穷人,在夷门这个城门做看门的,但是据说特有本事。信陵君听说了,就过去请他,想好好扶贫和结交一下这个人,但是带着钱和礼物去了,侯嬴却不肯要,说:“我这个人数十年洁身修行,总不能因为贫苦就要公子的钱。”信陵君说:“那就请您吃个饭?”侯嬴说:“吃饭可以。”

这一天,万里无云,秋风送爽,信陵君大摆酒席,宴请侯赢,并且亲自驾车去东门来接,还“虚左”--我们知道,战车上车左是主将,车右是保镖,驾驶员在当间,所以左位是最崇高的位置,留给领导坐的。老侯则毫不客气地登上车,一屁股坐在左位上。信陵君恭恭敬敬地为他赶车。

可是,老侯突然又节外生枝了,要去看一个街上卖肉的朋友。魏无忌二话没讲,滴答滴答地又把车赶到了农贸市场。从大梁东门到农贸市场,这都是人多的地方,便于侯赢炒作。人们纷纷伸长脖子,看见侯赢跟杀猪卖肉的朋友朱亥,在肉铺里东拉西扯,翻着白眼聊个没完。而魏无忌脸上挂着谦和的微笑,耐心地等待着。群众干部们于是暗骂侯赢不通情理,而称赞魏无忌能折节下士。

等一班人招摇过市完毕,路演算是结束了,侯赢这才跟着信陵君去了他家的酒席,这是宾客盛集,信陵君却引着让侯嬴坐在了上坐,向宾客挨个介绍侯嬴,宾客皆大惊。心说,这么个人,怎么当作最高贵的客人啦!等到喝酒合得畅快的时候,信陵君也举杯为侯嬴祝酒,侯嬴喝了,方才小声地对信陵君告白说:“公子啊,你不懂,我本是个贱人,您是个贵公子,又亲自驾车来接我,按理说,我不应该再去拜访别人(就赶紧吃饭去就行了),但我故意在肉铺里耽搁,去找那朋友朱亥,就是为了打造公子的名声。如今市人(农贸市场里的人)都以为侯赢是小人,而公子能下士呢。”

信陵君方才醒悟,侯赢善于媒体造势,引导舆论,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啊!

魏安僖王二十年,秦军在长平坑杀赵国四十余万,随即又进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要没救了,赵孝成王的叔叔平原君(也是封君)赵胜娶的是信陵君魏无忌的姐姐,于是平原君数次写信给魏王和信陵君,请求相救。魏王于是派晋鄙率领十万大军救赵。刚走出没多远,秦昭王派来使者,喊:“谁敢救赵,我下一个就灭他!”魏王于是就不敢动了,命晋鄙按兵不动。

这时候,平原君的使者不断坐着车来魏国,责备信陵君说:“我之所以高攀和您结为婚姻,是因为公子您有高义,能够急人之困,现在邯郸朝夕之间就要被攻破,但是魏国救兵不至,公子的急人之困在哪里呢?”

信陵君心中焦急,于是又数次去找魏安僖王,但是后者就是不肯出兵。

信陵君虽然没权,但手上有一百多乘兵车。他于是把自己的三千门客武装起来,拎着长矛大戟,队伍杂沓地开出了大梁城的东门,准备去救赵国,跟秦人拼命。

到了夷门城门,侯嬴正在这儿守门呢。侯赢看见魏无忌带着一帮人,气冲冲地开车出东门,要去打群架的样子,就哈哈大笑说:“秦军剑利士猛,战如雷霆,你们这么过去不是用肉包子打老虎吗?”

信陵君在车上拜了一拜:“先生有何高见?”

侯赢赶紧把魏无忌拉到传达室里,悄悄地说:“您还得利用国家资源啊。大王的卧室里就藏着兵符,偷出来就能够调动晋鄙的十万大军啊。”

“谁去偷啊?”

“大王的宠妞是如姬,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卧室里侍寝。过去公子曾经替如姬的老爹报仇(如姬的老爹被人切去了脑袋,魏安僖王长期不能破案,而信陵君派自己的门客打入黑社会,杀了凶手出来)。如姬对您感恩戴德,愿为公子死,无所辞。您让她偷东西,她一百个愿意,小意思。”

果然,如姬盗出兵符,连夜送给魏无忌。魏无忌立即整装待发。侯嬴又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晋鄙这老家伙是个死脑筋,不听虎符调遣怎么办?您还记得我那个杀猪的朋友--朱亥吧,这家伙力大无穷,杀猪不用刀子用锤子,可以一锤锤死晋鄙,绝不会失手。除非晋鄙的脑袋比猪头还硬。”

信陵君一听这话,眼泪就滴答滴答落下来了。侯嬴惊愕地问道:“公子有什么好哭的,难道怕死吗?”

信陵君说:“晋鄙是员经验丰富的老将军,恐怕不会上当,所以只好把他杀掉。可惜了国家这个人才,我因此而难过。”

到达汤阴以后,晋鄙看见魏无忌手中的虎符,拿起来和自己的那一半相对,举在空中反复仔细观察,果然对得上。晋鄙说道:“就凭这一块兵符,就要我交出十万大军的指挥权?这到底怎么回事!”晋鄙不肯交兵。

信陵君就目视站在晋鄙身后的朱亥。朱亥是个杀猪的,袖中含着一把四十斤重的铁锤,挥起来就把晋鄙的颅骨砸得粉碎。晋鄙也算是叱咤一时的宿将,就这么冤死了。

(当时人们的袖子很夸张,袖子宽得可以在袖子里面屈肘。如果把衣袖肘部多余的布反折过来,可以绕肘一圈。但是,袖口部分却是掐窄的。这样,整个袖子就成了一个容器,可以在里边放钱包、手帕、情书、大铁锤等等各种东西--就是朱亥行凶用的那个了。)

杀了晋鄙以后,信陵君害怕军队里的人哗变,赶紧讨好军士说:“当爹的可以回家去,儿子留下。哥俩都在军中的,留一个就行。独生子女也都可以回去。”于是,遣散了两万人,信陵君带着剩下的八万士兵向邯郸出发了。而当此之时,春申君率领的数万楚兵,也正在滑过中原,向北方邯郸悄悄移动。

信陵君带领八万魏兵,杀到邯郸城下,秦国已经攻城一年多,强弩之末,遂被魏军击溃,引兵离去。邯郸遂得保存。赵孝成王和平原君亲自出城迎接,平原君亲自背着箭矢在前面给信陵君开道,自比于信陵君的侍卫而已。赵孝成王到了堂上,两次下拜,说到:“自古的贤人没有能比得上公子您的啊!”当此之时,信陵君大名蜚声诸侯。

随后信陵君也知道自己盗窃虎符,刺杀晋鄙,都属于违法,大哥魏安僖王必然愤怒于自己,于是,也不回魏国了,就在邯郸住下。赵孝成王感谢他,就和平原君商量,把五个城封给了信陵君。信陵君听说之后,有骄矜之色。他的门客于是说他:“有些东西是不能忘,有些东西是不能不忘。别人对你有恩德,不可忘,您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了它。况且您矫魏王之诏,夺了晋鄙大兵来救赵,对于赵国是有功,对于魏国则不是忠臣啊。您却自骄而居功,窃为公子觉得不合适啊。”于是信陵君立刻自责。下次赵王迎见信陵君,执宾主之礼(非君臣之礼),要信陵君从西阶而上(宾客走的)。信陵君辞让,从东阶而上,坐下之后,自言罪过,说有负于魏国,而无功于赵国。赵王和他喝酒一直到日暮,竟口中实在说不出献五个城的话来,因为公子如此退让,说了都是不合适的啊。信陵君随后就留在赵国,赵王随后以鄗邑做了信陵君的汤沐邑(就是出生活费的地方),而魏国照旧把信陵作为信陵君的封邑。

信陵君呆在赵国,结交了一个卖酒浆的薛先生和一个赌场工作人员毛先生。赵国的平原君(赵胜)见他结交这样低贱的人,就笑话他荒唐。信陵君说:“我在大梁早就闻说此二人,来到赵国,唯恐去见人家都不肯理我。而平原君却认为结交这样身份的人是件羞耻的事情。平原君结交士人,只是好弄声响和动静,实际并不真求士。”于是要离开赵国和平原君。平原君赶紧摘了帽子,前来谢罪,使劲挽留信陵君。平原君的门客闻说了此事,于是有一半儿都脱离了平原君改投奔信陵君了。这就是所谓“信陵君倾平原君客”。信陵君是真好士者,而平原君是徒以虚名取人。平原君好客是华而不实,门下三千人不过能人就有毛遂而已,尚且是他所不知的。

信陵君在赵国呆了十年,这时候秦国不断进攻魏国,秦国大将蒙鹜连年攻魏,侵夺数城,魏安僖王也怕了,不断派人来请信陵君回去。念到祖国的安危,信陵君遂在门客的劝说下,遂驾车辞别,回了魏国去帮助魏国。

魏安僖王见到弟弟,俩人互相哭泣,魏安僖王也认识到自己从前忌惮弟弟是不对的了,于是终于授给信陵君上将军印,以之为将官之首。

魏安僖王三十年,信陵君派出使者,遍告诸侯,约齐了魏、赵、韩、楚、燕五国兵马,五国合纵攻秦,在黄河南岸,大破蒙鹜的军队,收复失地,于是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函谷关,堵住函谷关,抑住秦兵,秦兵不敢出关。当此之时,信陵君威振天下。这也是战国五次合纵攻秦中的第四次。

这时正是秦昭王死后,秦庄襄王在位,相国吕不韦执政。信陵君立了赫赫战功,凯旋返回大梁,后边跟着秦国吕不韦派来的间谍。这些间谍携带一万斤黄金贿赂晋鄙的门客--当年晋鄙老先生一点儿罪没有,却被魏无忌的门客朱亥大哥活生生地给锤死在边防军指挥部了。晋鄙的门客们拿了黄金,四处跳着脚骂魏无忌:“信陵君拥兵自重,要造反啦!现任魏王要滚蛋啦!”

秦国使者还多次跑来,找信陵君,祝贺他当选为魏国大王,弄得信陵君非常尴尬气愤。魏安僖王日夜听见这类消息和馋毁,不能不信,于是终究派人夺了信陵君的上将军印。

信陵君自知是又被馋毁而免了官,于是从此谢病不朝,整天和宾客(门客)做长夜之饮,还找妇人那个。于是,日夜饮酒为乐四年,竟因酒病而死。同年,魏安僖王也薨了。

秦国闻说信陵君死了,于是派蒙骜又从函谷关出来,攻魏拔取二十城,设置为秦国东郡。(鉴于蒙鹜已经断了天下之腰,随后赵国庞暖组织了第五次合纵,但也未有成效。)随后秦又不断蚕食魏国,十八年之后水灌大梁,攻屠大梁,虏魏王,魏国遂灭,大梁为墟。

汉高祖刘邦在年少的时候,总听到信陵君的贤名,后来做了天子,每次经过大梁,常都祭祀信陵君,并且设了五家人,给信陵君守墓,以供四时祭祀。

太史公曰:我造访大梁的废墟,问哪里是所谓的夷门。原来是城的东门(大梁有十二个城门)。天下的诸多公子也有喜欢士人的,但信陵君接交岩穴的隐者,不耻下交,是确实啊。他能名冠诸侯,不是虚得的啊。汉高祖每次经过这里就令民户祭祀不要绝。

笔者案:在战国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春申君中,唯独信陵君不曾专权,而且能真的收揽士人,并且为国家赤诚做了贡献。难怪后来刘邦都敬佩他。现在,如果你去开封市中心,有大相国寺,据说魏无忌的原府第就在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