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动中学生的218个小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7715100000022

第22章 友谊和温情的阳光(7)

如此一来,别人因你不能信守诺言而不相信你了,也不愿再与你共事,那么,你只能去孤军奋战。有些人在生活或工作上经常不负责,许下各种承诺,而不能兑现,结果给别人留下恶劣印象。如果承诺某件事,就必须办到,如果你办不到,或不愿去办,就不要答应别人。

一个人的诚实与信誉是他获得良好入际关系、走向成功的基础。

该记取的与该忘记的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3人行至一个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就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3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条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之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头上,而将吉伯打他的事却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我会忘得一干二净。”阿拉伯著名诗人萨迪说:“谁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这样的人生才会阳光明媚。

一位朋友说:“我只记着别人对我的好处,忘记了别人对我的坏处。”因此,这位朋友受到大家的欢迎,拥有很多至交。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千万不可忘了;反之,别人倘若有愧对我们的地方,应该乐于忘记。

乐于忘记是一种心理平衡。有一句名言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乐于忘记是成大事者的一个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乐于忘记,也可理解为“不念旧恶”。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况且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恶”。退一步说,即使是“恶”,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你不念恶,礼义相待,进而对他格外地表示亲近,也会使为“恶”者感念其诚,改“恶”从善。

最难得的是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是多么希望对方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记!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如此宽厚的理解开脱他人古往今来,不计前嫌、化敌为友的佳话举不胜举。以古为鉴,可以让我们明白事理,明辨是非,把握前途。

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这样的入生才会阳光明媚。

爱的心链一个冬天的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的,在这个西部的小社区里,要找一份工作是那样的难,他的朋友们大多已经远走他乡,因为他们要养家糊口,要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留下来了。

这儿毕竟是他父母埋葬的地方,他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儿的一草一木,他合不得离开。

天开始黑下来,还飘起了小雪,他得抓紧赶路。

他差点错过那个在路边搁浅的老太太。他看得出老太太需要帮助。于是,他将车开到老太太的奔驰车前,停下车来。

虽然他面带微笑,但她还是有些担心。一个多小时了,也没有人停下来帮她。他会伤害她吗?他看上去穷困潦倒,饥肠辘辘,不那么让人放心。他看出老太太有些害怕,站在寒风中一动不动。他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只有寒冷和害怕才会让人那样。”我是来帮助你的,老妈妈。你为什么不到车里暖和暖和呢?顺便告诉你,我叫乔。”他说。

她遇到的麻烦不过是车胎瘪了,乔爬到车下面,找了个地方安上千斤顶,又爬下去一两次。结果,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还伤了手。当他拧紧最后一个螺母时,她摇下车窗,开始和他聊天。她说,她从圣路易斯来,只是路过这儿,对他的帮助感激不尽。乔只是笑了笑,帮她关上后备箱。

她问该付他多少钱,出多少钱她都愿意。乔却没有想到钱,这对他来说只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上帝知道过去在他需要帮助时有多少人曾经帮助过他呀。他说,如果她真想答谢他,就请她下次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也给予帮助,并且“想起我”。

他看着老太太发动汽车上路了。天气寒冷且令人抑郁,但他在回家的路上却很高兴。

沿着这条路条了几英里,老太太看到一家小咖啡馆。她想进去吃点东西,驱驱寒气,再继续赶路回家。

侍者走过来,给她一条干净的毛巾擦干她湿漉漉的头发。她面带甜甜的微笑,是那种虽然站了一天却也抹不去的微笑。老太太注意到女侍者已有近8个月的身孕,但她的服务态度没有因为过度的劳累和疼痛而有所改变。

老太太吃完饭,拿出一百美元付账,女付者拿着这一百美元去找零钱。而老太太却悄悄出了门。当女侍者拿着零钱回来时,正奇怪老太太去哪了,这时她注意到餐巾上有字。老太太写的,她眼含热泪。上面写着:“你不欠我什么,我曾经跟你一样。有人曾经帮助我,就像我现在帮助你一样。如果你真想回报我,就请不要让爱之链在你这儿中断。”虽然还要清理桌子,招待客人,但这一天女侍者又坚持下来了。晚上,下班回到家,躺在床上,她心里还在想着那钱和老太太写的话,老太太怎么知道她和丈夫那么需要这笔钱呢?孩子下个月就要出生了,生活会很艰难,她知道她的丈夫是多么焦急。当他躺在她旁边时,她给了他一个温柔的吻,轻声说:“一切都会好的。我爱你,乔。”世界是公平的,付出总有回报。不要吝啬我们的爱心,因为爱就像锁链是环环相扣的。

上尉和小战士

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

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哪儿。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小战士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故事中的上尉,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在我们人生的大道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为自己铺路。

助人一天夜里11点半,一个上了年纪的黑人老妇女在阿拉巴马高速公路边忍受着瓢泼大雨的抽打。她的汽车坏在路旁,非常需要有人帮她。她已经浑身湿透,却没有车子停下。那是充满种族歧视和冲突的60年代。一个年轻的白人停下来帮助她,他把她载到安全的地方,帮她联系修车,最后送她上了出租车。她看上去一副非常着急的样子。她记下了年轻人的地址,然后离去。

天后,年轻人的房门被敲响了。打开门,他惊讶地发现门外是一台大落地电视和立体声组合音响。上面贴着一张小纸条:

“亲爱的詹姆斯先生,非常感谢你那夜在高速公路上伸手相助。那场大雨不仅浇湿了我的衣裳,而且直浇到我的心里,直到你出现。由于你的帮助,我得以在我的丈夫去世前赶到他的身边。为了你的慷慨助人,上帝祝福你。”应该向那种人致敬,他一生乐于助人,不知害怕,他既无野心又无抱怨。有些人能做一切高尚和英勇的事情,只有一样办不到:那就是不把自己的快乐事情告诉不幸的人。关爱他人一位年老的盲眼阿婆,拿着平生积蓄的钱,找到水电行老板,让他帮忙在她家附近的小路上装几盏灯。老板非常惊讶:“阿婆,你看不见,装灯干什么?”阿婆说:“从这儿走过的人常常会因为看不清楚而摔跤,很不方便,所以我想装几盏灯。”盲眼阿婆要装路灯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全镇,所有的人都被阿婆感动了,纷纷捐钱,主动参加装灯行动。每个人都在心里想着:盲眼人都想着要照亮别人,何况我们眼睛好的人呢?结果,不但阿婆家外的路灯全装起来了,马路拓宽了,通往郊外的木板桥改成了水泥桥,就连阿婆的小木屋也被重新砌成了美丽又坚固的水泥房,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看望阿婆,陪她说笑。

盲眼阿婆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不但使整个小镇光明而美丽起来,同时也无意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助人者,人助之。

朋友,伸出你的双手吧,即使你的力量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有时,一个诚挚的祝福,一句真心的话,就能使濒临绝境的人就此看到一线希望,使两个本来要断交的好朋友从此握手言欢。不经意的一点付出就会使我们的生活为之改观。

爱上圣母玛丽亚微笑慢慢爬上了他布满皱纹的脸一一算得上是个奇迹。

萨姆看了一下手表——四点半。他摘下眼镜,站直僵硬的双腿,走出后店的工作室,透过弧形小橱窗往外看。

嗯———她在那里。一周来每天这个时候他总能看见在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上,一个小女孩兴冲冲地跑来,黑发飘逸,肩上的书包摇来晃去。

现在她停在橱窗前,脸紧贴着玻璃,不知道他在注意她。

他看见她眼神中的紧张、焦虑消失了。他几乎读懂了她的心思——还在这里——还没被卖掉。他知道,在他橱窗里的古董中,小女孩感兴趣的只有一件——摆在货架上的圣母玛利亚雕像。这是他两周前在一次大甩卖中买的。

橡木雕像上人物线条十分简洁古朴,而圣母端详手中熟睡孩子的表情更是感人。雕像对小女孩似乎有种神奇的魅力。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双唇微张,露出珍珠似的皓齿,苍白的小脸庞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过了一会儿,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地转过身,沿着街走了。

萨姆叹了叹气,回到工作室。在那里他花很多时间打磨、修复库存的旧银器和旧家具。

他在干活时就下定决心,明天得跟小女孩谈谈。他觉得她特别惹人喜欢,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在她这个年龄时的一些往事。

对,得跟她谈谈。问问是什么使玛利亚小雕像对她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但是,第二天清早,店门的铃响了,萨姆赶忙出来。他看见圣德雷萨教堂的老牧师站在柜台前,玛利亚小雕像在他粗糙的手上。

萨姆的心一下子沉了。以前没有哪笔生意他不愿做一可现在他不想卖掉小雕像。

奥迈顿牧师笑眯眯地看着他,厚厚的镜片后面双眼闪烁着,他说,玛丽亚小雕像正是新近落成的儿童礼拜堂要找的东西。

牧师注意到,萨姆在犹豫。

“还没卖吧?”他问道,“我真希望还没有。”“还没有,还没有。”萨姆闷闷不乐地答道。他想小女孩来到商店,发现玛利亚不见了,一定会满脸失望的。

他觉得卖了小雕像,对小女孩说得上是一种残忍的出卖。但近日生意惨淡,如今心地善良的老牧师又拿着钱等买。

拒绝他吧,萨姆觉得对自己是一种不诚实,对牧师是一种不礼貌,所以他极不情愿地把玛利亚包好。奥迈顿牧师拿着包裹走到街上,心满意足。

萨姆吁了口气,转过身。没有了玛利亚雕像,小商店似乎空荡荡的。

那天下午,他害怕四点半。他发觉他自己隔几分钟就使劲看表。当教堂的钟敲四半点时,他看见她冲上小坡,双眼闪烁,满脸充满希望。

她停在橱窗前,看着货架。

好像有种光消逝了。

她呼吸急促,淡淡红晕不见了,苍白的双颊泛着蜡黄。她失望地把橱窗看来看去,最后长久地盯着货架上的空位子。

萨姆以为她会哭,她却转过身,沿着狭窄的街道慢慢走了,脚步沉重。她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几天过去了,他没有再看到她。他想,她肯定走另一条路回家了。他惦记着她那急切而明朗的脸,隐隐约约地感到不安,心头有种犯罪感一虽然他告诫自己说,这多么滑稽,想法摆脱这种感觉。

但几天过去了,萨姆还是感到茫然、迷惑、失落,他忘不掉最后一次看到小女孩的表情。一天下午很晚的时候,他正准备关店门,一个愁容满面的清瘦男子走了进来,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似写满焦虑。萨姆觉得,他身上有什么地方似曾相识。

“对不起,”陌生人紧张地开口道,“我有一个不寻常的请求”。

他停了一下,像是在措辞。”我女儿叫霍普。她只有7岁,得了肺炎。她老叫我给她买…一件在您商店里看到的东西。她说是一个母亲和婴儿,用木头雕的。其他什么都不说了——我不知道为什么——除非——”他又尴尬地停了一会,接着说:“我,她一年前失去了母亲——婴儿也死了。”萨姆十分同情她,可又觉得爱莫能助。

“很对不起,”他说,“我上周已把玛利亚卖了。”陌生人不知所措地望着他。

“哦……嗯,很抱歉打扰你了。我……我现在不知如何是好。”萨姆看着他走了,踌躇了一会便冲上街,追上了他。

“不必担心,”他急急地说,“我知道谁买了玛利亚。请留下你的地址和姓名,我会设法给你寻来。”分钟后,他把故事讲给了教堂里的老牧师。

“牧师,所以你明白,”他最后请求道,“我希望你能让我买回玛利亚”。

老牧师摇摇头。

“孩子,雕像我是不会卖的。”萨姆沮丧透了。然而老牧师接着又说:“我要亲自把它送给小女孩!”

他把她父亲留的姓名地址给了老牧师,心头顿感如释重负。

第二天一早,就在他取下百叶窗开店门时,他看到了小女孩的父亲:他步履轻盈地走上小坡。萨姆注意到,他不再是焦虑万分,而是信心百倍。

“我来谢谢您,”他话语质朴,“霍普好多了。奥迈顿牧师把玛利亚雕像递到她手中没多久,她就睡着了,她睡了个通宵。她好多了——算得上是个奇迹”。

萨姆看着他沿着街走了。是的,萨姆想着——微笑慢慢爬上了他布满皱纹的脸——算得上是个奇迹。

爱会使奇迹出现。当别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每个人都伸出一只手,整个世界都会幸福。给大象与猴子评理大象和小猴一走到一起,就争论不休。

大象因为自己力气大而盛气凌人,对小猴说:“你看,我长得多粗壮!能够力拔千斤,可以把一棵大树推倒,你行吗?”

小猴也因为自己长得灵巧而沾沾自喜,对大象说:“你看,我长得多灵巧!你会爬树吗?你能用尾巴把自己吊在树上吗?”

它们俩争论来争论去,毫无结果,最后决定去找黄雀评理。它们对黄雀说:“长得粗壮好呢,还是长得灵巧好?我们的看法不一致,请您给我们评一评!”

黄雀说:“好,我来给你们评。不过,你们俩先到河对岸给我摘几个果子来。”大象和小猴向河对岸走去。到了河边一看,水急浪大,小猴吓得倒退了几步,而大象则神气十足地说:“我长得又粗又壮,多深的河我也敢过,多大的浪我也不怕,你快坐到我的背上吧,我驮你过河!”

过了河,到了果树底下。大象想把果树拔倒,再摘果子,可是果树太粗,拔不倒;想把果子摇下来,又摇不动;想把鼻子伸得长长的,摘下几个果子来,但是树太高,它的鼻子再长也够不到。大象急得在果树底下团团转。

这时小猴则洋洋得意,对大象说:“你等一等,我来给你摘果子。”说着,噌噌几下子就爬到树顶上,专摘大的熟的果子往下扔,大象在树底下捡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