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使中学生感恩的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7714600000008

第8章 感恩幸福与温暖(7)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儿回。住远一点儿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篓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跟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噼噼啪啪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儿干柴能维持多久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儿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女人跟着起了床。女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看了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

长久以来,一说起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首先就会让人想到条件简陋,捉襟见肘。让人联想起一幅教师和学生艰难维持的凄凉画面。但这篇文章却让我们看到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也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文章里的老师,一心想着的是自己的学生。而懂事的学生们,不仅认真学习,非常听话,而且用自己的方式把温暖回报给亲爱的老师,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给老师带来了过冬的燃料。或许老师门前的那堆木炭远远无法应付整个的冬天。但木炭燃烧后。发出来的温暖,却足以驱散世界上所有的寒冷。因为,木炭里藏着的是火热的爱。这,也应该是学生们给老师的最好的报答吧!马老师的眼泪马老师早上5点半起床,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蹦蹦“三轮车,然后搭乘公共汽车,赶到省城的时候,已是中午12点了。初秋的西安仍然很热,马老师额头的汗水几次流进眼睛,糙手一揉,简直像哭过一样。他摘下湿漉漉的眼镜,向一位警察打问出体育馆的位置,就直奔书市而来。

马老师从乡下辗转赶到书市,是想看一眼他的学生石旋。

马老师在乡中学教书几十年,一辈子也没有奋斗到县中去,但马老师在乡中学教出的一个学生石旋却是他一辈子的骄傲。他曾是石旋的班主任,是他的语文老师,他偏爱他,料定他将来是一块可造之材。果然,石旋凭着在乡中学时的扎实基础,高中、大学一路读过去,十年之后成了省内一位知名作家。

成了知名作家之后的石旋,马老师就再也没有见过他,只是经常在报纸上和广播里看见、听到这个名字。马老师已退休多年,早已过了亲眼目睹伟人风采便可幸福一生的年纪,但他却一直顽固地存有一个愿望,就是能见一见石旋,真切地看到他的模样。因此,当省台作为重要新闻播出全国书市于9月12日在西安举行,石旋届时将与读者见面并签名售书的消息后,马老师兴奋得直拍大腿,立即做出决定:赶赴省城。他要在一个预想中的喜剧场面见到石旋。他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远远地,马老师看见了昭示石旋又出了一部力作的横幅。马老师急切地排在馆外广场上购书的人群里,在售书桌前买了一本石旋的书。他打开它,哗哗地翻着,心头禁不住一阵激动。他被人群推拥着,朝馆内石旋签名的地方移动。他突然有许多话要对石旋讲。他原打算看一眼石旋就行了,可他心里涌上了许多事,不管石旋是否还记得它们,他都要对他讲一讲。

那个星期三清晨,起床铃响过之后,他冲进了石旋他们的通铺宿舍。他已经警告过石旋,初中三年非常关键,必须改掉睡懒觉的毛病,不下苦功学习,肚子里没货,到头来只能徒有一副美丽皮囊。他看见石旋平展展地躺着,吼了一声,抱走了石旋的衣服。他用绳子把石旋的衣服吊在了教室外头的树上,又返回宿合,对着光丢丢的石旋,把他羞辱了一顿。这是石旋念初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的事……体育馆内乱哄哄的,人头攒动,热浪袭人,马老师浑身已经汗淋淋的了。从晃动的人头缝隙,马老师看见了”石旋签名处“几个字。他想对石旋说,那一次他本来想揪起他扇一个耳光,希望能把他扇清醒,结果却抱走了他的衣服。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有点儿不对头,不妥当,可人在焦急和愤怒的时候是很容易犯糊涂的。

人群像波浪一样,一忽儿就来一次涌动。马老师如同插在人堆中的一个木橛子,身不由己,有一种被裹挟的感觉。他眼睁睁看着离那签名处近了,一下子却又远了。但越是这样,马老师就越高兴。石旋真的是名不虚传,喜欢他的人竞如此众多、争先恐后啊马老师终于看见了石旋。他看见了石旋狮子一样的头,他没有看见石旋的脸。他想往下蹲一蹲看到石旋的眼睛,但他知道他做不到这一点。石旋依然没有抬头,只用沙哑的嗓音说:“您的尊名?”马老师喉咙发干,张开嘴刚说了一个”马“字,人群的又一个波浪推过来,把他甩到了另一边。马老师两腿发软,明显感到力气不济。他不可能再回到桌前了,他当然也不知道石旋一刹那间曾用惊异的目光搜寻过一个人的背影。

马老师退出体育馆,他悲伤而自责地顿着脚。过了很久,马老师的耳朵忽然竖了起来,因为广播里传出这样的声音:“石羊乡中学的马秉光老师,请您不要远离书市,您的学生石旋十分钟后在东侧的花坛旁找您。他有一肚子话要对您说。”这时候,马老师正疲惫地坐在一处有阴凉的台阶上啃一块面包。他听到了广播,他停止了咀嚼,慢慢摘下眼镜,摊开手掌擦眼睛。这回不是因为汗水,而是因为眼泪。

西安燥热的天气,辗转的路程,蜂拥而至的人流。拥挤的签名处……这些描述都让我们的心提着、吊着。《马老师的眼泪》中,马老师为了见他的一个学生石旋一眼,受尽折磨。开始时。马老师甚至没想过和著名作家石旋说句话。可是十年前,石旋是他马老师的一个喜欢睡懒觉的学生啊。

在拥挤的人流中,马老师终于渐渐地看到了石旋。虽然只是石旋”狮子一样的头,”之后就被甩出了队伍,而且他再也挤不回石旋的面前,甚至可能再也无法见一眼他最得意的学生。我们捏着一把汗,等待着马老师伤心的眼泪。但是,广播里的声音让我们释然:石旋一直记着马老师的那次有些过分的行为,他要当面把好多话跟马老师说说。

马老师终于还是流泪了,不过,是庆幸的眼泪,欣喜的眼泪。归来她来了,一别竟是二十多年。她身后跟着的这个风度翩翩的小伙子,莫非是她那时领着的小男孩儿么年纪大的山里人还能依稀认出她来,但一半源于跟在她身后的小伙子。

他太像当年的甘老师了。那个儿头,那身板儿,那脸盘儿,特别是那看人时笑眯嘻儿的亲切神态,简直就是从甘老师的模子里脱出来的。难怪乡亲们一眼认出他就是甘老师的独生子。

而对于她,山民们大多是推而论之的。姑且不讲她二十多年没露面儿,就是先前她也很少来。

“很少“是个有水分的字眼儿,其实甘老师在山区教了8年书她就来过一次。即便这仅有的一次她也没有住够一个月,而是刚待了10天就吵着闹着回省城了。甘老师挽留她,她说除了每天晚上有半个小时的乐趣外,其他时间清苦寂寞不啻于慢性自杀,而且那每天晚上的半个小时一半以上还是她主动寻找补偿的。但庆幸的是,就是那短暂的10天却使甘老师的生命得到延续,这小伙子就是她离开山区9个月后生的。

莫非她跟甘老师夫妻关系不睦?据悉,她和甘老师在省师范学院读书时就热恋,并且爱得如胶似漆。

甘老师主动要求到穷乡僻壤的山区办学时,她虽然没有跟随可也没有明着反对,不然她就不会同意双方已确定去向后跟他举行婚礼了。可是,她既然肯与甘老师结婚,却又不夫唱妻随。不管乡亲们还是当时的公社、县有关部门怎样恳求和动员她,她都没有肯来山区和甘老师一起献身于教育事业。而甘老师呢,又从来没有埋怨过她。人各有志。何必强求一方以牺牲为代价成全另一方呢?爱情表现在事业上应该是理解而不是掠夺。

二十年前的今天,猝然山洪暴发,甘老师为了抢救被浪涛卷走的学生而长眠于这块贫瘠的土地。

她当天就赶来了。

手里领着那时还是个孩子的这个小伙子。她没有痛不欲生地哭号,也没有愧疚不已地忏悔,只是神色发木,临回省城时向乡亲们说了句她还会回来。

而今,尽管时隔二十年,她毕竟还是回来了。可她明显地老了。两鬓染霜,额头上刻下辛劳和疲惫的皱纹,还有那干涩的目光中难以排遣的郁伤。

她来到被山民们修葺一新的甘老师的墓前,与那个小伙子双膝跪倒,放声哭泣:“甘鸿。我把山儿带来了。他已经在师范学院毕业,到这个地方来任教了。他身上的骨血是你的,也是属于这个山区的……”“哭吧,使劲儿地哭吧……”山民们不约而同地自语着,鼻孔一酸一酸的。

年的光阴,20年的故事。

这是一个辛酸至极的故事,辛酸到两代人之间、20年相隔、一头白发。

甘老师在这个故事里无疑是退隐在故事的角落里,作者的笔调笔触一直在”她“身上,”她“是当年甘老师热恋的女友,”她“是当年只住十来天就闹着要回省城的甘师母,”她“是20年不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甘老师的爱人,但是甘老师因为一场山洪去世了。

而就是那最为”她“所不屑的十来天每天半个小时主动补偿来的快乐,”她“有了一番翻天覆地的选择。20年后,”她“把流着甘老师骨血的儿子又送了回来,而且是师范毕业才送回来的。”她“跪在甘老师墓前。放声痛哭,山民们误解了”她“20年,所以宽慰她,”哭吧,使劲儿地哭吧……”面对这样的故事,我们也可以哭,也应当哭。

烛光课我和妻子沿着窄窄的街向北走,它果然还在那里,只是门牌上写的不是”横沟子中学,”改成”毛家店第二中学“了。这该是我意料之中的。校园里静悄悄的,没有桌椅扭动碰撞的声音,也没有读书声。

走到门口时,收发室的老头探出光光的脑袋说:“今天是星期天,学生不上学,学生不上学你找谁?”是星期天,我没想到。我几乎哽住了,说:“找老师。”老头问:“那老师里你想找谁?今儿个有几个老师上班,帮一个工友修厕所……”我顿住了脚步。突然间,我不想迈进去了。

记不清是不是那间教室了,大概是把头儿的那一间。我隔着矮墙指给妻子看那问很旧的教室。

那年中考前总复习,我们总是很晚才放学。又偏赶上常停电,我们每个人都在书桌里预备了蜡烛和火柴。那天晚上是语文课。他讲着讲着电灯就灭了。其实电灯灭掉是没有声音的,但我还是分明听见”刷“的一声。

教室里一片漆黑,同时发出丁丁当当的声响。我们没有困意,在饶有兴趣地摸火柴和蜡烛。

第一支蜡烛是我点燃的。紧接着每张桌予上都点上了一盏跳着淡黄火焰的烛灯。教室里顿时弥漫起硫磺和蜡混合在一起的香味。

他喝了一点儿散装白酒,上衣兜里插着一支又粗又大的毛笔,向外撑着像要把衣兜拽破。他刚帮娶儿媳的邻居写完一沓”喜“字。接下来,他的课明显地精彩起来。似乎蜡烛的光向他暗示了什么一样,他丢了语文书,讲了魏晋时的文人和酒。就是那天晚上,我头一回听说世界上还有一个不爱当官见朋友当了官又要跟人家绝交的嵇康。就那么讲着,教室里又混合了一些酒的味道。我知道,这酒的味道不仅与他本人有关,还和他讲的酒故事有关。

那都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故事又被他讲得精彩绝伦,每个学生都瞪大眼睛用三年以来最认真的学习态度听着。

故事几乎到了最精彩的地方了,一件最扫兴的家伙来了——电灯”刷“地亮了,电又回来了。他马上僵立在讲桌后面,保持着最后的姿势和表情,停止了他的宣讲,他完全被暴露在雪亮的教室里。有个同学长吁短叹一番吹灭了蜡烛。从某种意义上说,刚才那种迷人氛围的出现完全有赖于停电和蜡烛的帮助,而现在,蜡烛完全成了多余的东西。电灯和蜡烛,必须保留它们中的一个。我想都没想,走到开关前,”啪“的一声脆响,电灯关掉了。整个教室重新被淡黄的烛光淹没。

他顿了一下,说:“继续……”后来,中考的语文卷发了下来,证明那天他讲的一切一切都没为我们赢得半分,甚至于在以后我经历的任何考试我都不曾受益。但是,可能是一生的钟爱——我对文学的梦想就从那间闪着淡黄烛光的破旧教室里开始了。那一年,我考上了重点高中,我便离开那里到县城读书,从此越走越远。

他就是我在横沟子中学读书时的语文老师。他叫孟庆远。

我和妻子渐渐走远了。我知道,就在刚才,我完全可以见到他,可以握握他的手,握握他那双能用又粗又大的毛笔写大大的”喜“字的手,那双捏着雪白的粉笔头在黑板上写大大的”嵇康“的手。但,我选择的是与他擦肩而过。我更愿意让那些忘不掉的过去永远地封存,而一旦揭开那个盖子我会局促不安的。

我要让它们完完整整地保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是一节让“我”、让很多同学可能都终生难以忘记的课。那节课本来没有什么稀奇,只因为”刷“的一声停电了,教室里意外地亮起了一片烛光。因了这烛光,老师突然亢奋起来,他甩掉教案、甩掉课本、甩掉升学考试的压力和边边框框的教学方法,兜里插杆毛笔,借酒讲起了和书本没有关系的历史人物故事。其实无论老师讲的是什么,“我”们都会铭记的,因为,这样与众不同的课堂氛围难得一见。所以,当初的“我”勇敢地把电灯重新关了,让老师把课接着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