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阁楼
爱家乡,难道只是蘸着油漆粉刷那古老的庭院
——题记
过去,我常爱用五颜六色的赞美词串成项链,献给我亲近而古老的家乡。忽然有一天,崩珠散,散珠呻吟着落向尘间,似在声声怨我:“别化妆了,还我无粉黛的素面!”
还你素面,原是何等苍白但我还是撩起久远的运河水,为家乡洗面。
铅粉飘走了,于是,碧沉沉的水面映出一排飞檐阴森的阁楼,依稀带着影子般的宁静,微微倾斜着,似在向水中的蓝天诉说它们遥远的过去……”好一片小桥流水人家!”某电影导演来我家乡,惊叹道,以后拍古装片可要来这里!“可不是小桥流水人家?望不到头的十八条巷,似乎十八年也走不完,它弯弯曲曲,仿佛在几世纪前,它们还年轻而左瞻右顾探索道路的时候,突然被一道御旨立地封疆,从此再不活动了。人站街中,几乎能脚踏两边的门坎;在阁楼上吸烟,烟能熏黑对面的房檐。青石牌坊与七阁八楼挤在一起,压低了一线天,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咯噔,咯瞪……”踏着石板路,绕上罗锅桥,望那碧水青苔,听那吱吱橹摇,岂不发人怀古之幽情?今人不见古时楼,今楼曾经住古人,今人古人若流水,长住阁楼皆如此……看,小巷深处走来一人,虽没有穿长衫,裹青巾,却也斯斯文文地背着手,低首沉吟,缓缓踱步。再看,小桥上驰来一辆推土车,推车的小伙子像是从天而降的哪吒,虽然缺少文化,却不乏气力……这一慢一快,一文一武,多么和谐地统一在古老阁楼的背景上然而,和谐终究被打破了——外出两年还乡,十八条巷已从大地上消失,被拉成一条宽直的马路,那位导演若来拍小桥流水人家,滚滚的车辆声该回答他:我们要跨上高速公路仿佛每块石头,每寸土地,都张开嘴吐着热气,一排六层楼房在号子声中拔地而起,显赫大方,与当初那婉约的阁楼相比,不啻是铜琶铁板唱大江东去!大江东去,浪淘尽……
小阁楼的废墟正在消除。大绳套在残壁上、断墙上,几十副赤膊拉紧大绳,一、二、三!又一障碍轰然倒地,腾起迷人的烟尘,留下一片碎砖。在工人抽烟喝水的空隙,却有几个居民呆呆地在废墟前站定,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半晌,他们又悄悄抱起一捧一捧的砖头木片,修补残剩的小屋去了……我走进阁楼,抚摸着被白蚁蛀出空洞的墙柱,望着那像一页读腻了的书似的昏黄天花板。它的主人,何以还要留恋这些呢推开木窗,一眼望见古运河水,我蓦然明白了。雨后的河水,浓绿光滑,浮着阁楼的倒影,映着故乡人的明眸……啊!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人游目骋心,它披着暗绿色的外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姿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里懒懒地伸展着,像美女般缠绕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
是啊,小阁楼内外的生活,就像这凝滞的河水,一点一点地浸润了故乡人的心,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故乡人的气质,他们与小阁楼几十年、几百年酿成的情感,怎能一旦消脱呢我想起自己家的阁楼。她藏着我童年的甜蜜,寄着我少年的憧憬。我常常在楼梯的窗口临河眺望,好似悬在波心的云朵,随波逐流地跟着河一起去了——和缓的微风吹过,轻灵的飞鸟掠过,我的梦幻在怡然自得中飘过……忽然,木楼梯一响,是妈妈带好吃的回家了;木梆子一敲,准是门口卖馄饨的老汉又唤我了……我还记得我家屋檐下有棵被蛀空的老树,树上常见一个小东西,那是蜗牛,它背着个小房子,小心翼翼地伸出触角,探一探路,爬一爬。我曾用小棒棒去捣它,骂它窝在”小屋“里爬不快呢。岂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已”常笑蜗牛带屋行“了!
而我自己住的阁楼——正室厢房,门窗关闭,布置井然,恰显出缓慢的生活节奏我探身窗外,欲再寻几片颤抖的回忆,可是机器的轰鸣使我心头猛惊,老运河仿佛也在激动、震颤,一股湍流冲向小阁楼的倒影,把它拉长,扯碎,带走了……难道我还处在童年和少年?我不该进入青年和壮年吗?我不该在完成了古老的使命之后把空间让给更新的生命?留恋往日的遗迹和光荣,会促使人前进,也往往会缚住人手脚,特别当你留恋的旧物,已经转化为陈腐的时候!我们民族的长期停滞,不也阻于”留恋“吗家乡的阁楼是民族的背影。远去,高耸并繁华起来。许多人面临这样场景会伤感,会叹息。”我”却没有为此伤怀。文中对阁楼背景下的沿河水乡作了细致入微的叙述,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缭绕不绝的烟雨气息。让人想起烟花三月的扬州,想起水缭绕的特色名镇。这样的场景应该入画,所以它也必然要招惹来拍摄古装戏的镜头。但,十八小巷消失了,那些粉墙黛瓦也行将消失,面对此景此情,留恋是必然的情愫。这种情愫的泛滥则易于产生抵触的心态。对过往岁月与经历的拯救心理也会悄然爬上心头。
但作者不,他在这里对每一个场景的追忆过后又回到了背景的河流中去,他认为河流流淌着那些永远也消失不了的情结。有了运河的伴随,并见证了岁月由沧桑变为繁华,他释然了,这是中国式的进步,这是对留恋的超越。从这个方向上讲,作者是怀着感恩的心态看着家乡的变化的,是洗掉了脸面上的铅粉,而还以素面朝天的坦荡心情去感恩发展的喜悦的。冰灯我出生在漠河,那里每年有多半的时间被冰雪笼罩着,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
我外婆家的木刻楞房子就在黑龙江畔,才人9月,风便把树梢经霜后变得五颜六色的树叶给吹得四处飘扬,漫山漫坡落叶堆积,斑斓奇丽。然而这金黄深红的颜色没有灿烂多久,雪便从天而降,这时节林中江面都是一片白茫茫的。奔腾喧嚣的黑龙江似乎流得疲惫了,它的身上凝结了厚厚的冰层,只有极深处的水在河床里潜流着。那时候冰上就可以打爬犁,用鞭子抽陀螺玩,当然还可以跑汽车。
水在变成冰后异常坚硬,它的负载能力极其惊人。这时节我们还用冰钎凿开冰层捕鱼,将银白的网撒向鱼儿穿梭的底层的水域。撞网的鱼总是络绎不绝。
在水源枯竭的漫漫寒冬,人们曾凿冰放到缸里融化,使之成为饮用水。而将冰做成一盏盏灯,不知是谁最先发明的。总之人在利用冰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理所当然便有了审美的要求。我最初见到冰灯是在童年记事的时候,当然是过年的时候了。人们用韦得罗(俄语音译,意谓小水桶,一种底小肚大、横面切断呈梯形的盛水用具)装满清水,然后放到屋外的寒风中让它冻成冰,未等它全部冻实,便将其提回屋里,放到火炉上轻轻一烤,冰便不再粘连桶壁,再从正中央凿一小小的圆洞,未成冰的水在桶倾斜时汩汩而出,剩下一具腹中空空、四面冰壁环绕的躯壳,那便是冰灯了。
除夕,家家户户门口的左右两侧都摆着冰灯,它们体体面面地坐在木墩上,中央插着蜡烛,漆黑的夜里,它们通身洋溢着无与伦比的宁静和光明,那是每家每户渴望春天的最明亮的眼睛了。
北方的百姓如今过年仍然沿袭着这一古老的习俗,在吃热气腾腾的团圆饺子时,屋外干冷的空气中绽放着睡莲般安详的冰灯,它的美丽和光明曾温暖了我寂寞的童年时光。
离开大兴安岭后,我来到了哈尔滨。一到冬天,这座有典型俄罗斯情调的城市便开始筹备一年一度的冰灯游园会了。人们在冰封的松花江上切割下一块块巨大的冰,然后用吊车弄到岸上,再由卡车运至兆麟公园,接下来便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冰雕艺术家施展才华绝技的时候了。他们在园子里竖起了一道道晶莹剔透的冰墙,然后在各个角落雕出了狮子、老虎、雄鹰、孙悟空西天取经、天使、长城、荷花、宫殿等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冰雕作品。冰雕里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彩灯,一到夜晚,那些灯亮起来,那冰因此而变成了嫣红、杏黄、天蓝、浓翠、浅粉和深紫,来自各地的观光游客就纷纷涌向那里。
我也去看了冰灯。公园里人潮涌动,照相机的闪光灯闪烁不休,千姿百态的冰雕作品妖娆地出现在我眼前。我走上一条长长的冰墙筑成的走廊,我摘下手套,用温暖的手去抚摸冰墙,寒冷透过肌肤浸润着我的整个身心。我的心竟悚然为之一抖。我抚摸的是松花江的冰,这玲珑剔透的冰是松花江水失去呼喊后沉默的结晶。这是沦陷时那曾经被鲜血浸染的松花江的水吗?这是遭受现代工业文明污染后的松花江的水吗?这是那负载过无数苦难的岁月之舟的松花江的水吗?它是如此冰冷、凛冽而断肢解体地把那晶莹和单纯展现给观众,它那么虚荣地把河床底层淤积的泥沙和碎屑给摈弃了。它的红色是彩灯装点的结果,而不是沦陷时人民惨遭日军屠戮陈尸松花江的那种血腥之色了;它的黄色也是彩灯装点的结果,而不是连年来遭受严重污染、水患纵横的松花江浊黄的水流了。如果说松花江是多么慷慨大度地把轻盈和美浮托给了世人,不如说松花江是多么脆弱和公正:它的脆弱在于它无法拒绝世人慕美的心态;它的公正在于它只展现瞬间的美,当春风拂动大地的时候,再美的冰雕也会化成空气和水,消失在广阔的土地和茫茫的宇宙之中。
在远离人烟的地方,人们点起冰灯是为了驱散沉重的黑暗;而在人烟稠密被灯火笼罩着的城市,人们之所以不让冰灯呈现本色,而装饰起各种彩灯,是因为城市已经没有真正的黑夜可言,人们只能把美寄托给多彩的光焰。而绚丽的色彩永远抵不上一种本色更为经久不衰。
从冰灯乐园出来,我的心中矗立的仍然是二十几年前漠北家门口的那两盏冰灯:它那寂静单纯的美对我的诱惑和滋养是永恒的。
非常喜欢迟子建的文字,这位展开小说与散文的双翼在中国文坛上飞翔的作家给人带来了太多的美好与温情。当我读完这篇《冰灯》之后,我不由想起了迟子建的两个散文集的名称,一个是《伤怀之美》,另一个是《听时光飞逝》。用这两个散文集的名称来评述以上的文字,我感觉非常的恰当。
作品对于冰的形成的叙述是带着一种透彻的体悟的,”冰是寒冷的产物,是柔软的水为了展示自己透明心扉和细腻肌肤的一场壮丽的死亡。”这是多么凝练而又大彻大悟的叙述啊。接着,她便从北方冰的形成。冰的形状等方面展示了冰寒冷与温暖的双重”性格,”思念也因为冰灯所照亮的那片心扉而发出永恒的光芒。这种美丽不能简单地称谓,而是要有一种极致的美来命名,我想了迟子建好多文字,我感觉用”伤怀之美“最为合适。
而萦绕在文字中气息又是时光舞动的声音与韵律,所以”听时光飞逝“便是描述这一伤怀之美的最好方式。千里共婵娟中秋可能是所有中国节日中最美的一个。
身在美国,入乡随俗,因此很少庆祝中国的节日,中秋又如何呢?还是努力工作,一切如常,并且加班到深夜。
下班出门的刹那,感到户外的光线与情调不同往常,才惊讶地发现在城市里一向黯然无色的月亮,今晚一改蓬头垢面的形象,正宛若出水银莲,荡漾在天心,清光四溢。
沉默着,全身心都伫立在皎皎月华之中。在我遗忘了这个节日的时候,中秋的月亮还是这么美,普照天下,包括忙碌人的心里。
但这样的节日,这样的月,只有一个民族在珍惜。中秋,是中国人的节日。而中国人,心里贮存着多少离人的感悟。千百年来无数人因中秋而发的感慨,每到秋月高悬,就全一涌而出。苏东坡因此写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
一个充满了游子文化的民族,由于对团圆过分敏感地追求,这个民族也脆弱了,于是充满了离愁别绪。游子的欢喜与忧伤,过去有,现在还有,就像河水,只要存在,就不停地往前流。游子在身体上、心灵上,漂流着,却又强烈地追求着归宿。悲剧在于找到了归宿,也许还是回不去,因为有的时候,你已经走得太远。
异乡的游子对于中秋,一旦相逢,就会万语千言,又只能回首低眉。然后发现今夜,如同水底,到处是清澈的,到处是平静的,到处是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因中秋而发的感慨。这些感慨,如同水底的卵石,被暗流冲刷得洁白而莹润。
不同思绪的人们,游子和等待游子的人,会同样望着明月,感觉月光冲走了个人弱小、自私、局促的思维——今夜,所有的思想,都交织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诉求,不管意识到,或是意识不到,个人眼前铺展开的,都是横万里纵千古的图景,就像这月光,每逢中秋,都会如此遍洒人间。
风难得的清润,充满了少女的情怀,无限纯真与温柔。树影不复如白日下的浓垂,清澈,在轻风中拂动时,散发淡淡的芳香。一切都是透明的,好凸显月光里的深意。
走着,就像鱼游在至清的水里,体会到月光充盈了空间。想着,就像走在今夜的月光里,体会到历史是透明的。那些千百年来的游子的情感,在这一夜间全部再现合为一体,把种种的因果忘却,只留下这些月光下袒露无遗的情绪和感动。那些欢喜或者忧伤是那么清晰,以至于失去了质感,变为透明的了。
今夜可以不眠,可以一个人静坐,在没有灯光的屋室里,贴在窗边,直到月色在眼中微微地颤动起来——观望着窗外流泻的月光,眼里涌出了热泪。许是为思乡,许是为了……这毕竟是多么美好的节日我的个人的感慨,还是沉寂下去吧。大洋彼岸,或许有人和我一样地珍重着月色,并在月色下哑口无言。还有那千古以来的诗词歌赋,都是绝唱,都在月光里,取代了星星,兀自闪烁,而虫声此起彼伏。在中秋这个节日里,所有的欢喜和忧伤都变得十分美丽。
月是故乡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这一庄一谐的短句总会让人琢磨。这样一篇写月亮的文章因为人物、地点的特殊性而为以上两句话提供了讨论的方便。
千里共婵娟。而作者身处大洋彼岸,何止是千里万里呢?但她愿意用这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月光下的情感。”这样的月,只有一个民族在珍惜。”这样句子是宝贵而闪光的。是的,多少个月亮才能换得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倾注了厚重情感的中秋之月。
在中秋之夜,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是民族的一分子,你都要”举头望明月。”而更具中国人传统的是,你越是离开家乡,你离家乡的路程越远,这种”举头望明月“之后的”低头思故乡“就会愈加浓厚和醇烈,甚至就变成了如同作者那样”鱼游在至清的水里。”
而我更愿意这样形容,天空再大也是一个信封,那枚中秋之月就是一枚邮票,他将游子所有的思念都邮回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