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陇上翘楚:人物卷
7714100000022

第22章 文臣谋士(1)

保家卫国拜武将,兴邦治国靠文臣。其实,也不尽然。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兴邦治国,都离不开文臣谋士。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说的是文臣谋士。“文官一句话,武将跑死马。”说的就是战争年代文臣谋士的重要作用。2000多年来,诞生于陇原的文臣谋士数不胜数。他们或为保家卫国出谋划策,或为兴邦治国殚精竭虑,也有的献一计而乱天下,给人民带来灾难。无论如何,这些文臣谋士,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六出西域求和平:西汉西域都护段会宗

广义上的西域是指中国玉门关、阳关以西,从新疆到中亚一带。狭义上的西域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的广大地区。据考证,早在公元前17世纪,西域就出现了国家形态的部落联盟。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西域开始走向繁荣,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西汉时期,西域有30多个国家,所以有“西域三十六国”之说。其实,当时的西域,国家之间分分合合,不止36国,最多时达到50多个国家。

张骞打通西域之后,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国的管理,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位于今天新疆巴音郭楞西北部的轮台县,西域都护府的最高长官“西域都护”,由皇帝亲自任命,三年一换。据《汉书》记载,西汉时出任都护者18人,《汉书》中有传者10人,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陇原人氏段会宗。他曾两度出任西域都护,四次专使乌孙,被史家誉为“西汉著名的外交家”。

段会宗,字子松,生于公元前84年,卒于公元前10年,西汉陇西郡上圭(今甘肃天水市秦城区)人。

段会宗出使西域,与当时西域的形势是分不开的。

西汉时期,乌孙国一度是西域最强大的国家,也是西汉王朝最好的属国之一,特别是翁归靡为乌孙王的时期,与西汉朝廷联姻结盟,亲如兄弟。乌孙国稳定与否,对整个西域都有着重大影响。乌孙的老国王翁归靡去世之后,由于西汉朝廷政策失误,粗暴干涉乌孙国内政,最终引发内乱,致使乌孙国一分为二,一方为翁归靡与汉朝解忧公主之子孙的大昆弥部,另一方为翁归靡与匈奴妻之子孙的小昆弥部。“昆弥”一词,是王或国王的汉语音译。乌孙分裂后,大昆弥辖有6万余户,小昆弥辖有4万余户。乌孙分裂后,西汉朝廷一心想弥合两个昆弥之间的裂痕,没想到他们一插手,乌孙国的政局越搅越乱,战火纷扰不断,连班固都说:“汉用忧劳,且无宁岁。”西汉朝廷意识到,要尽快派遣一位能干的西域都护,处理乌孙的内乱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时任京郊杜陵县(位于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县令的段会宗,因才华出众,政绩显赫,被朝廷五府三公、太傅和大将军等联名推举为西域都护。

段会宗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出任西域都护,时间是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当时朝廷选他为西域都护,是希望他能妥善处理乌孙国的内乱问题。因此,他一到西域,就集中精力处理乌孙国的问题。首先,他还是以朝廷利益为重,力挺汉朝的外孙大昆弥星靡,帮他稳定了统治地位,同时,也极力安抚小昆弥乌就屠,使他的名誉和地位都得到了应有的保障。乌孙国大小昆弥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社会开始稳定,百姓格外高兴。其次,妥善处理了小昆弥乌就屠之子间的王位之争。乌就屠死后,子拊离继承了王位,可弟弟日贰不服,设计杀了哥哥,逃亡康居国。日贰杀了哥哥,激起民愤,段会宗请出子拊离之子安日,立安日为小昆弥,妥善处理了小昆弥的内乱,安定了小昆弥部。

除了处理乌孙国的内乱,段会宗还处理了西域的一系列棘手问题。史书上说,段会宗在处理西域各国少数民族关系时,能“待之以诚,喻之以礼”,“不专用兵,贵于善处”。他这次出任西域都护,在任5年,妥善地处理了很多重大事件,巧妙地处理了西域各国之间的矛盾纠纷,赢得了西域各族百姓的崇敬和爱戴。

段会宗卸任后回到内地,西汉朝廷又派出几任西域都护,结果都是无功而返。西域各国要同西汉王朝建立良好的关系,就不能没有一位能干的西域都护。于是,西域各国不断上书西汉朝廷,请求朝廷再派段会宗出任西域都护。汉成帝没想到,段会宗在西域各国有如此高的威望,只好答应西域各国的要求,再次派遣段会宗出任西域都护,主持西域军政事务。

西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段会宗再次进入西域,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王公贵族的热烈欢迎。一些国王派遣子弟,出城数十里迎接段会宗。乌孙国的小昆弥安日,甚至长途跋涉上千里,从伊犁河谷来到龟兹城迎接段会宗。段会宗一路西去,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官员的热情接待。段会宗也不辜负朝廷希望,每到一处,都要抚官恤民,宣传民族和解的重大意义,宣传各国和睦相处的好处,要求各国贵族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段会宗的提议,受到西域各国的热烈拥护。

就在这时,西域发生了一件大事,对段会宗产生了重大影响。西域有个康居国,“去长安万二千里”,大部分疆域位于葱岭以西的中亚地区,是当时西域的一个大国。在匈奴五单于并立争霸时期,康居国王接纳了郅支单于,并与郅支单于联手,共同对付乌孙国和西汉王朝。后来,郅支单于被西汉军队剿灭,康居国虽未受到西汉军队的打击,可是这段历史,一直是笼罩在康居国人心头的阴影。康居国太子保苏匿听说段会宗再次出任西域都护,虽然非常高兴,但又有些不安。为了弥合康居国与西汉王朝的裂痕,表示自己与西汉王朝和好的诚意,保苏匿亲自率领数万部众,远离自己的疆域,赶来归顺西汉王朝。这本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段会宗立即八百里加急上报朝廷。朝廷上下也非常高兴,派出卫司马来西域迎降,段会宗也派员随行。让段会宗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卫司马竟是胆小无能之辈。他一见保苏匿带来数万兵马,以为保苏匿是诈降,吓破了胆子,竟然命令保苏匿的部下自相捆绑起来。保苏匿害怕,担心西汉军队报复自己,慌忙带着部众逃走了。西汉朝廷得知此事,指责段会宗办事不力,处事不当,罢了段会宗的西域都护一职,改任他为金城(今甘肃兰州市)太守。后来,段会宗得了一场大病,未能到金城赴任。

汉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乌孙国小昆弥安日遇刺身亡,小昆弥部大乱。如何处理小昆弥部的内乱,对西汉朝廷来说,是个头痛的问题。这时,汉成帝又想起了闲居在家的段会宗,拜段会宗为中郎将、光禄大夫,以专使身份前往西域,处理乌孙的内乱问题。中郎将本是统率皇帝侍卫的官员,光禄大夫则是加衔,属于皇帝顾问之类的职务。由此可见朝廷对段会宗此次出使西域的重视。上次被朝廷罢免西域都护,对段会宗来说太冤枉,可他忍辱负重,不顾年老体衰,不惧鞍马劳顿,第三次出使西域。在乌孙国,段会宗利用自己的威望,经过反复调停,平息了各方纷争,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将为小昆弥。乌孙国的内乱平息后,段会宗回到了长安。

段会宗第四次出使西域,是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段会宗离开西域后,乌孙国的大昆弥星靡死了,儿子雌栗靡继承了王位。雌栗靡是个很有才干的昆弥,上任以后,革除了很多社会弊端,把大昆弥部治理得非常好,整个部族内部人畜兴旺,社会安定,力量日益强大。大昆弥部的强大,引起了小昆弥末振将的恐慌。他担心大昆弥部强大后,吞并了自己,于是派心腹乌日领诈降雌栗靡,打入大昆弥部,杀了雌栗靡。雌栗靡与西汉朝廷有血缘关系,是西汉王朝忠实的盟友。此次事变,引起西汉朝廷的震怒,上上下下要求朝廷对小昆弥部用兵。当时的西域都护,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在此情况下,朝廷又派段会宗为专使,前往西域,处理此事。段会宗到达西域后,与西域都护协商一致,立星靡的弟弟伊秩靡为大昆弥,又把长安做人质的小昆弥侍子罚为奴。

第五次出使西域,是汉成帝元延二年(公元前11年)。小昆弥末振将派人刺杀了大昆弥雌栗靡,小昆弥侍子虽然被罚为奴,汉成帝还是耿耿于怀,后悔没有杀了末振将。就在这时,老天报应,末振将病死了。汉成帝担心末振将的长子番丘掌权,继续与西汉王朝为敌,也为了惩罚末振将家族,于是派段会宗调遣西域各路兵马,赴乌孙国兴师问罪,要段会宗伺机杀了末振将的长子番丘。

段会宗到西域后,觉得如此兴师动众对付乌孙国,对整个西域和西汉朝廷都影响不好,还容易暴露部队的意图,走漏风声,把番丘吓跑。几经斟酌,段会宗决定留下大队人马,自己带30名弓箭手前往。这时的段会宗,已是74岁高龄的老人。他来到乌孙王城赤谷,派人叫来番丘,二话不说,拔剑就刺,杀了番丘。番丘的部下见首领已死,惊叫着逃走,并把这事报告了番丘的堂兄乌犁靡。乌靡犁立即率领数千骑兵包围了段会宗。

面对重兵包围,段会宗毫无惧色,他对乌犁靡说:“今天你要杀我,如同取一根牛毛一样容易,可是你不要忘了,大宛国比你们强大得多,我汉家大军割大宛王的人头,还不是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乌犁靡听了这话,急忙跪地求饶,说末振将反叛汉朝,你杀了他的儿子,父债子还,是应该的,可是我等无罪啊,请别诛杀我们。段会宗同意了乌靡犁的请求,并要他们安居下来,不要到处潜逃了。乌靡犁及其部众非常感激,很快撤走。

段会宗回到长安后,朝廷上下对段会宗不损一兵一卒,诛杀番丘,并靠个人智慧,退走乌靡犁数千骑兵,大加赞赏。汉成帝下诏,封段会宗为关内侯,赐黄金百斤。

段会宗第六次去西域,仍在汉成帝元延二年。事情的起因,仍与雌栗靡被杀有关。原来,末振将有个弟弟叫卑爰痚,也参加了刺杀雌栗靡的活动。段会宗诛杀番丘的时候,卑爰痚带领8万部众,躲在康居国。他想借康居国的兵力,乘机兼并乌孙国的大小昆弥。大小昆弥得知这个消息,非常害怕,请求西汉王朝派兵保护。朝廷立即派段会宗出使西域,想以他个人的威望和影响力,消除卑爰痚对大小昆弥的威胁,还乌孙国一个和平世界。段会宗尽管已经年老体弱,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团结,还是毅然决然奔赴西域。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工作,段会宗又一次妥善处理了乌孙国的内部矛盾,稳定了乌孙国的政局,为西域各国之间的团结作出了贡献。可惜,段会宗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于西汉延元三年(公元前10年),逝世于乌孙国,享年75岁。

段会宗去世的噩耗传遍天山南北,西域各国人民都很悲痛,一些国家甚至为他举国致哀,一些国家还为他修建了祠堂,纪念他为西域和平作出的杰出贡献,纪念他任劳任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主义精神。

万里设宴斩楼兰:西汉义阳侯傅介子

甘肃庆阳的傅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非常显赫,特别是从西汉到魏晋南北朝长达600年的时间里,涌现出不少出类拔萃的人物。据不完全统计,庆阳傅氏家族在史志上有传者达17人,其中6人被封侯。地处西北的一个家族,涌现出这么多杰出人物,影响中国历史长达600年之久,在全国是非常罕见的。在庆阳傅氏众多的杰出人物中,史志上第一位列传者是西汉的傅介子。

傅介子,出生年月不详,卒于公元前65年,西汉北地郡义渠人,据说祖籍为今庆城县城北大街傅家巷(旧城改造中拆除)。傅介子在少年时代就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胸怀大志,立志效法张骞,报效国家。一天,他读书时,忽然想起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一时激动不已,将手中的书简掷于地,仰天长叹:“大丈夫应当立功于绝域,岂能甘做一个无用的书生!”于是,他离家投军。在军营里,傅介子连立战功,得到提拔。汉昭帝时,官拜骏马监,常出使西域大宛国,为西汉引进骏马。傅介子一生功绩不少,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事件,是其出使西域,智斩楼兰王。

楼兰是西域36国之一,位于今新疆若羌县一带。据《汉书》记载,当时的楼兰国人口14100人,军队3000人,以盛产美玉而闻名天下。楼兰国虽是西域小国,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它位于罗布泊西南,塔里木盆地东端,北靠匈奴,东连河西走廊,处于内地通往西域的交通咽喉。围绕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丝绸之路有南北两条道,无论是北道还是南道,都要经过楼兰。西汉年间,匈奴常常东进南下,侵占汉朝疆域,西汉朝廷也常常派军队讨伐匈奴,双方你征我伐,战火不断。由于战略位置特殊,楼兰国一直是西汉王朝和匈奴王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楼兰地理位置特殊,楼兰国王却是贪婪之徒。他利用特殊的地理条件,总是充当墙头草的角色,时而倒向西汉王朝,时而倒向匈奴。他送一个儿子到西汉朝廷做人质,表示与西汉和好,又送出一个儿子到匈奴做人质,表示与匈奴和好。他还时不时地杀害过往商客和各国使臣,夺取财物。就连西汉王朝的使臣,他都敢杀。

一次,西汉名臣王恢路过楼兰,被楼兰国王和匈奴人联手抢了个精光。汉武帝愤怒不已,派遣赵破奴将军和王恢率领大军,奔赴楼兰兴师问罪。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赵破奴命令王恢率精兵700人先行,进攻楼兰国。王恢勇不可当,攻进王宫,俘虏了楼兰国王,押往长安,交给朝廷处置。

汉武帝决定亲自处理此事。他质问楼兰国王:“你作为一个国王,为什么总是反复无常,一会儿与我汉朝和好,一会儿又投向匈奴?”

楼兰国王含着眼泪,委屈地说:“陛下啊,我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呀!我楼兰不过是个小国,又介于汉朝和匈奴两个大国之间,只亲近一个大国是无法生存的呀!我亲近了你,他来打我;我亲近了他,你来打我。因此,我只好有时亲近汉朝,有时亲近匈奴。如果陛下允许我的臣民迁到汉朝境内,不受匈奴人的欺负,我保证一心一意归顺汉朝。”

汉武帝觉得楼兰国王说得在理,楼兰国生存于汉朝与匈奴的夹缝中,汉朝与匈奴的使臣经过楼兰,都要向他们要吃要喝,他们谁都不敢得罪。汉武帝体谅楼兰国的苦衷,宽恕了楼兰国王,并派人护送他回到了楼兰。

楼兰国王得到汉武帝的宽恕,从心里感激汉武帝,从此疏远了匈奴,一直与汉朝和好。汉武帝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楼兰的老国王病死,亲匈奴的楼兰大臣,立即将这一消息通知匈奴。匈奴先下手为强,把楼兰王在匈奴做人质的长子尝归送回来,继承了王位。尝归在匈奴生活多年,向来亲近匈奴,再加上匈奴的威逼利诱,很快完全倒向了匈奴,与匈奴人勾结在一起,又开始劫杀过往的商客和汉朝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