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陇上翘楚:人物卷
7714100000012

第12章 名将风采(2)

姜维得到蜀汉朝廷重用,很快成为大将军蒋琬的得力助手。姜维跟随蒋琬驻守汉中,后来,蒋琬升任大司马,姜维升任司马。在驻守汉中期间,姜维又立新功,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蜀汉延熙九年(公元246年),汶山郡(今四川汶川西南)、平康县(今四川松潘县西南)一带的羌人聚众起事,姜维受命征讨。长期以来,姜维一直战斗在诸葛亮身边,从诸葛亮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品质和战略战术。在平定羌人的过程中,他严格执行诸葛亮生前制定的民族政策,坚持恩威并用,少杀人,多安抚,受到羌人的拥护,很快平息了叛乱。

姜维屡立战功,成了蜀军中的重要将领,后来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同负责尚书事务。这年,汶山郡平康县一带的羌人再次起事,姜维又率兵讨伐,依旧采用正确的民族政策,再次平息了叛乱。

两次妥善处理羌人叛乱,姜维成了蜀汉朝廷中有名的民族事务专家。此后很多年,他坚持在民族地区推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得到各地少数民族的拥护,成了少数民族最喜欢的蜀军将领。雍州(今陕西西安市西北)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市)等地的羌人、胡人,非常喜欢姜维,向往姜维推行的民族政策,反对曹魏的残酷统治。他们几经商议,提出归附蜀汉的要求。姜维得到报告,率军前去接应,将胡人白虎文、治无戴各部迎回四川,后定居于繁县。

蜀汉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朝廷授姜维以符节。符节是当时将帅调兵遣将的凭证。姜维持有符节,意味着他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动军队。姜维牢记诸葛亮的遗志,于这年秋天再次率军北伐,试图攻取雍州。他在曲山(今甘肃漳县以东)构筑两城,史称“曲城”,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姜维想利用自己独特的民族政策,联合羌人和胡人,控制整个陇右地区,然后进攻附近各郡县,将陇右一带纳入蜀军的势力范围。

曹魏朝廷看出了姜维的意图,立即派郭淮和陈泰率军抵御姜维。郭淮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命令陈泰攻打蜀军徐质部,命令邓艾攻打曲城,并切断曲城的交通和水源。

曲城断水,城中蜀军被困。姜维得到消息,非常吃惊。他领兵驰援曲城,结果中了郭淮的围城打援之计,在牛头山(今甘肃岷县东南)一带,中了魏军陈泰所部的伏击。本来,姜维有能力摆脱敌军,求援曲城,可就在这时,他又得到情报,说郭淮率军进逼洮水(又名巴尔西河,发源于甘肃临潭县),企图切断蜀军退路。退路一旦切断,全军将面临覆灭的危险。姜维不敢恋战,率军迅速撤回。可怜句安、李歆等人,孤立无援,在曲城坚持不下去,只好投降魏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曲城之战。

曲城之战的失败,蜀军受到重创。可是,姜维并不气馁。他决心再作准备,进攻魏军,力争完成诸葛亮北伐的遗命。这一次,他设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派廖化进入白水南岸安营,与魏军对峙,牵制邓艾大军,自己则亲率主力,袭击洮城(今甘肃临潭县西南),试图切断魏军归路,将西进的邓艾大军一举歼灭。紧要关头,邓艾识破了姜维的计谋,急令三军,连夜抄近路赶回洮城,抢先占领了洮城。姜维率大军渡洮水,急速北进,走到半路,得到邓艾抢占洮城的情报,知道偷袭洮城已经不可能了。他万般无奈,只好率军撤走。

姜维多次北伐,未能从根本上打击魏军,动摇曹魏在北方的统治,由此引起蜀汉朝中大臣们的种种非议。当时的大将军费祎,多次制止姜维北伐。为了防止姜维北伐,他限制姜维的统兵人数,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拨给姜维的兵马从不超过万人。

延熙十六年(公元253年)春,费祎赴宴时遇刺身亡,全部蜀军重归姜维指挥。这年三月,东吴太傅诸葛恪兴师伐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姜维得到情报,喜出望外,趁机率数万大军,自武都出石营(今甘肃西和县西北),经董亭(今甘肃天水市西南),包围了南安郡(今甘肃陇西县东北)。曹魏的雍州刺史陈泰急忙率军驰援。姜维包围南安城,久攻不下,军粮耗尽,听说陈泰大军已经到了洛门,只好撤军归去。姜维北伐又失败了。

第二年,魏国朝廷发生动乱,大臣们自相残杀,张皇后被废。魏国狄道长李简,看到魏国朝廷混乱,就想投降蜀汉。姜维认为又一次北伐机会来了,立即率军北上,一度占领狄道,包围襄武(今甘肃陇西县南),后又占领河关(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临洮等郡县,并将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众迁往四川。对姜维来说,这是北伐中一个不小的胜利。

不久,魏国大将军司马师病逝。姜维得到消息,暗暗高兴。他认为,这又是一次北伐的机会,于是迅速调集大军,开始北伐。姜维大军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向狄道进军。魏征西将军陈泰,急忙命令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等待他的主力增援。王经求胜心切,不等陈泰主力到达,就向蜀军发起进攻。姜维抓住机会,先在故关(今甘肃临洮县北)打败王经,斩杀魏军数万,接着包围了狄道城。魏大将军司马昭听说姜维大军包围了狄道城,急忙调集几路大军火速增援,并扬言要断蜀军后路,围歼蜀军。姜维大军远征,补给十分困难,又担心魏军断己退路,只好退兵。姜维精心策划的北伐,又失败了。

对姜维来说,北伐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因此,他坚持北伐,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不达目标,誓不罢休。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正月,姜维被蜀后主刘禅封为大将军。七月,他再次出兵祁山,经董亭,攻占了南安城。

邓艾见姜维占了南安,立即率部抢占武城山(今甘肃武山县西南),据险死守,企图抵御姜维北上。姜维见邓艾占了地利,连夜渡过渭水,向东进发,企图夺取上圭。进军途中,两军遭遇,激战于段谷(今甘肃天水市西南)。结果,蜀军又一次大败,伤亡惨重。当地百姓见蜀军大败,趁机起事,追杀蜀军。姜维受到内外夹击,大败而归。这次失败,对姜维打击极大。回到成都后,他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为后将军,仍担负大将军职责,主持朝廷军事。后主刘禅为了安抚姜维,又封他为大将军。

延熙二十年(公元257年)五月,魏国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在淮南发起兵变。他联合东吴,企图推翻司马昭,夺取军权。

司马昭得知淮南兵变,急调驻扎关中的部分兵力东去,讨伐诸葛诞。关中大军一走,魏国西北防务空虚。姜维抓住这次机会,再次率军攻魏。开始,姜维连战连胜,先后占领秦川的部分地区。十二月,姜维率兵出骆谷(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到达沈岭(今陕西周至县南,又名姜维岭)。这时,他得到情报,魏军在长城(今陕西周至南)存有大量军粮,防守力量比较薄弱。他立即调整行军路线,准备夺取魏军的长城粮库。

魏军将领司马望和邓艾,担心姜维夺取长城军粮,急忙率军回防。他们近水构筑营寨,挡住了蜀军的去路。姜维大军被魏军所阻,无法前进,只好依山为营,与魏军对峙。

姜维派出兵马,在魏军寨外连日叫骂,可是,魏军坚守不出,不敢迎战。两军如此对峙,转眼到了第二年三月底四月间,姜维得到情报,司马昭打败了诸葛诞,准备挥师北上。他意识到北伐战机已经失去,司马昭大军有可能掉头西征。如果这样,蜀军就没有胜算。姜维无奈,只好下令撤军。

诸葛亮对姜维有知遇之恩。姜维一心想完成诸葛亮未竟的事业,实现统一三国的梦想。可是,蜀军多次北伐,胜败参半,收效甚微。更糟糕的是,由于连年征战,四川等地民困兵疲,国库空虚。姜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思想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姜维的军事部署上,就是改战略进攻为战略防御,不再轻易对外用兵。

史家认为,姜维北伐,屡屡失利,并非姜维无才。当时的蜀汉朝廷,被昏君奸臣把持。他们对姜维处处掣肘,甚至设计陷害,使姜维有劲无处使。特别是后主刘禅,软弱无能,贪图享乐,导致朝廷大权落在宦官黄皓手中。大臣们见黄皓炙手可热,千方百计巴结他,依附他。唯有姜维,正气凛然,要求刘禅诛杀黄皓。由于这个原因,黄皓对姜维百般刁难,总想陷害姜维。黄皓的心思,姜维心知肚明。最后一次北伐之后,姜维没去四川。他以军粮短缺为由,率军来到沓中(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以屯军种麦为名,躲避黄皓的迫害。

蜀军停止北伐,魏军却一天天壮大起来,很快有了吞并蜀国的意图。姜维看出魏军意图后,寝食难安。公元262年,姜维得到魏军名将钟会在关中集结大军的消息,立即上表奏刘禅,建议派张翼、廖化率领各路兵马,分别坚守阳平关口(今陕西宁强县阳平关镇附近)、阴平桥头(今甘肃文县鸪衣坝),防患于未然。把持朝政的黄皓等人,愚昧无知,笃信鬼神,说什么巫师预言,魏军不会来攻,并把这种荒唐的预言禀告刘禅,同时压下姜维奏章,不予理睬。

这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并把沓中屯兵的姜维作为攻击的重点。邓艾率军即将进入沓中时,黄皓才意识到了危险,派廖化率军驰援。

姜维发现邓艾率军来攻,又听说钟会进军汉中,知道汉中难保,立刻率兵东去,试图摆脱邓艾,增援汉中。行进途中,姜维与邓艾相遇,发生激战。姜维急于增援汉中,不敢恋战,只好边战边退,向汉中靠拢。一路上,他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多次摆脱魏军的追击。

入川的各咽喉要道,由于蜀军兵力不足,大都被魏军攻占。姜维和前来增援的廖化、张翼等将领会合。针对当时的形势,姜维决定合兵一处,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剑门关),抵御钟会率领的魏军。

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钟会见姜维据险坚守,动起了智取的心思。他给姜维写信,大谈同乡关系和思乡之情,企图以同乡之谊感化姜维,招降姜维,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姜维看了钟会来信,置之一笑,不再理会。钟会见智取无望,只好猛攻。可是,剑阁易守难攻,魏军攻打多日,没有一点进展。就这样,双方对峙起来。

就在姜维坚守剑阁的时候,邓艾看到了新战机。他抓住这一时机,率军沿景谷道南下,凿山开路,修栈道,架桥梁,跨越700里无人山区,突袭四川江油,迫降了江油的蜀军守将马邈,然后攻克绵竹,奔袭成都。后主刘禅得到魏军杀来的消息,瘫倒在地。他以为大势已去,惶惶不可终日。朝廷中的主降派,见刘禅被魏军吓破了胆子,忙劝说他投降邓艾,以求生路。被魏军吓得六神无主的刘禅,在投降派的诱导下,最后投降了邓艾。

姜维率军坚守剑阁,听到绵竹失守,大惊失色。随后各种消息传来,有的说刘禅决心固守成都,等待各地兵马救援;有的说刘禅已经东去,投奔东吴;有的说刘禅准备南下,去建宁避祸。姜维担心腹背受敌,全军失去退路,决定率军后退。

姜维退至郪县(今四川三台县),收到刘禅的诏书,要他率领全体蜀军向魏军投降。对蜀汉忠心不二的姜维,看到投降诏书,悲愤不已,又无可奈何,只好奉诏到涪城,向钟会投降。蜀军将士得知刘禅投降的消息,个个怒不可遏。《三国志·姜维传》中说:“将士咸怒,拔刀斫石。”刘备和诸葛亮等老一代人用鲜血和生命建立的蜀汉王朝,历时49年,就这样灭亡了。

姜维降魏,魏军如获至宝。在钟会的心目中,姜维是人间不可多得的英雄豪杰。他敬佩姜维,每天与姜维出同车,坐同席,形影不离,并对姜维的才干赞不绝口。

钟会善待姜维,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原来,钟会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对姜维示好,是想利用姜维。很快,他设计陷害了邓艾,掌握了一支强大的魏军。钟会自以为条件已经成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他决定亲率大军出川,与司马昭争夺天下。他让姜维担任先锋,率5万兵马出斜谷,进攻关中。

司马昭对钟会的野心,早有耳闻。听说钟会率军出川,立即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

钟会得到司马昭进驻长安的消息,知道司马昭识破了自己的意图。他一不做,二不休,扣押了与司马昭关系好的魏军将领,并出示了罢免司马昭的所谓“太后遗诏”,强迫成都的魏军将领与自己一起造反。

一心想恢复蜀汉王朝的姜维,见时机已到,立即怂恿钟会,诛杀已扣押的魏军将领。姜维原想,只要钟会杀了魏军将领,必然引起军中混乱。一旦魏军混乱,他便趁机杀掉钟会,恢复蜀汉王朝。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姜维给刘禅写了一封密信,要刘禅忍辱负重,再坚持一些日子。他在信中说,重建蜀汉社稷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关键时刻,钟会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他没有想到,魏军将领大都不听他的指挥。对于诛杀魏军将领,钟会更是优柔寡断,难下决心。时间稍长,扣押魏军将领的消息泄露,魏军各营官兵蜂拥而起,杀入蜀宫,救出被扣将领。军营顿时大乱,各路兵马围绕成都,展开混战。混战之中,姜维、钟会以及其所属部将数百人,都被乱军杀死。蜀太子刘璇和姜维的妻子,也无一幸免,遭到诛杀。这年,姜维62岁。

姜维死后,惨遭魏军分尸。据《世说》记载,魏军剖开姜维的尸体,发现他“胆如斗大”,一个个惊恐不已。当然,这是传说。

一代名将姜维,就这样结束了自己壮丽的一生。

名将一箭定江陵:北周名将王杰

北魏末年,天下纷乱,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你争我斗,互相倾轧。特殊的环境往往造就特殊的人才。就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陇原出了一名战功显赫的将军,他就是王杰。

王杰,原名王文达,生卒年月不详,金城郡子城县(今甘肃兰州)人。王杰生于将门,父亲王巢,为北魏榆中镇将,在世时声望很高。

北魏晚期,政治腐败,卖官鬻爵,贿赂成风,贵族官僚疯狂掠夺土地,贫苦百姓破产流亡,阶级矛盾严重恶化,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北魏武泰元年(公元528年)春,放荡成性的胡太后,怕儿子孝明帝长大,影响自己的权力,设计杀害了他,立临洮王3岁的儿子元钊为新皇帝,引起天下哗然。

六州讨虏大都督尔朱荣,向来野心勃勃。他打着为孝明帝报仇的旗号,从山西并州进军洛阳,攻入都城,抓住胡太后和新皇帝,扔进黄河,活活淹死。接着,又以祭天为名,将文武百官2000多人,诱骗至河阴淘渚(今河南孟津县东),乱箭射死,制造了一起空前绝后的大惨案。

尔朱荣杀了小皇帝,立元子攸为新皇帝,这就是孝庄帝。实际上,政权仍掌握在尔朱荣手中。孝庄帝不甘受人控制,一心想掌实权。一天,他谎称要接见尔朱荣,宣尔朱荣进宫。尔朱荣刚进大殿,就被孝庄帝一刀捅死。

远在山西并州的尔朱家族得到消息,立即倾巢出动,很快攻入洛阳,杀了孝庄帝。他们立元晔为新皇帝。

北魏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一代枭雄、晋州刺史高欢,起兵讨伐尔朱家族,最后攻入洛阳,灭了尔朱家族。高欢立元修为帝,这就是北魏末代皇帝孝武帝。元修当了皇帝,实际上还是一个傀儡,没有任何权力。他不甘心做傀儡,偷偷溜出长安,投奔了另一位枭雄宇文泰。从此,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由高欢控制,西魏由宇文泰控制。两人手握重兵,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开始争夺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