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7705300000016

第16章 重大抉择(4)

在病榻上,每逢下雨,岳母还得强忍病痛,起床拿盆子接雨水。如此辛劳,使林海水心里久久难安。而今她已走了,到一个无忧的世界中去了,再也不必因房屋漏水而操心了。但她魂归故里的愿望却磐石般落在女儿女婿的心坎上。7年后,到了化骨的日子,林海水遵照岳母的遗嘱,在同事好友的帮助下,买了精致的骨灰盒,把她的骨骸细心地安放在骨灰盒里,用一条红毯子包裹起来。林海水率领妻女一家人,犹如当年岳母北上东北一样,带着她返回福建,送她回到故乡故土,择日入土。直到这一天,那块长久搁在林海水心头的巨石才终于放下来。

岳母是个平凡伟大的母亲,她一生的最后几年,再次充当母亲的角色,起早摸黑把小芙贞从40天抚养到5岁,直到放下孙女伸腿而去。在铁法,她来得那么匆忙,又走得那么急迫。林海水技术团队的同事好友们,对她的到来是那么热情欢迎;对她的回去则是那么肃穆庄严地送别,特别是她要魂归故里之时,王爱民、杨立山、白光元、李井富、袁班长等同事好友纷纷过来帮忙,他们细拣轻放,肃穆虔诚,让她清静安适地返回故里。同事好友的深情厚谊,犹如调兵山上的青松,深深地扎在林海水的心坎上。几十年来,任风吹雪压,依然长青不萎,生机盎然。

林海水率领一家人送岳母魂归故里之后,很快就返回了日夜为之操心的矿井。这时,恰逢后勤部又在分房了,四处人头攒动,人们竞相奔走争取。林海水还是不争不说,听之任之。因为在干打垒房里,迎来了该来的,送走的也无法挽留,遗憾的已经画上句号,补偿的来日方长。他既不打探,也不介入,而是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到矿井工程中去。

七、任小明矿建设主管工程师

自从林海水把家属调到铁法并在小明矿风井附近干打垒房里安家落户之后,虽然颇为操心,但他心胸坦荡,无私乐观,在妻子几年的细心料理下,身体已经恢复得很好。经铁岭医院吴主任医生的仔细检查,其腹膜炎已经痊愈,万分之几的治愈率的奇迹,居然实现了。主任医生为此颇为惊奇,对他不畏烦琐,配合治疗的恒心,深感满意与欣慰。林海水对主任医生高超医术、崇高医德也无限地敬佩,于是,两人成为亲密的朋友。从此,林海水以饱满的精神,投身到大明二井、三井两对斜井的风井工程和小明矿主副竖井工程的建设中去,取得了许多不俗的成绩。

1963年,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为了加快铁法矿区、沈阳矿区、红阳矿区的建设速度,经省委研究决定,成立辽宁省基本建设局,承担新区矿井工程建设任务。因此,铁法矿务局第一、第二工程处,划归省基本建设局煤炭部第十五、十六工程处,并派遣了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荆凯善任省基本建设局的总工程师。

荆总走马上任后,就把时任铁法矿务局第一建井处工程师的林海水调到煤炭部第十五工程处,并提升为主管工程师,负责小明矿建设的技术领导工作。

荆总工程师之所以大胆起用林海水,主要是他担任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期间,对林海水的为人、工作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他对林海水在抚顺刘山改扩建工程和寺前矿竖井及井底拓展工程的突出表现比较熟悉。最近,林海水在铁法矿务局大明二、三号两对斜井的风井工程以及大明四井主副井工程施工过程中,在铁法矿区首次以自重沉井法突破流沙层的创新,颇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韩总工程师的青睐。后来经韩总工程师的认真研究,建议林海水在大明四井主井工程中采用压气排沙自重沉井法,使林海水采用的自重沉井施工法锦上添花。因此,荆总毫不怀疑林海水的才干与能力,把他调到煤炭部第十五工程处来,并提升为主管工程师,委以重任,让他负责小明矿建设的技术领导工作。

林海水接任小明矿建设主管工程师后,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他独立负责小明矿建设的技术领导工作,是党和人民对他的信任与期待,是领导对他的关心与支持;紧张的是,这是他首次独自承担一对矿井从开工到移交生产的全过程,工程复杂,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其中,涉及井巷工程、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地面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千头万绪,容不得半点闪失,否则将会影响矿井建设进度,造成不良后果。林海水历来是勇于接受挑战的人。他想,人生在世,所从事的工作都有第一次。记得大学毕业时,分配到抚顺矿务局刘山改扩建工程,那时心里十分紧张,而且分配来与他搭档的工程员,连简单的图纸都看不懂,心里万分着急。人,就是这些人,任务还得完成,怎么办?还是要依靠工程员,就得先武装他们,最后硬是把这块难啃的骨头啃了下来。而现在的情况比过去好多了,在技术团队当中,新老技术员都是些煤矿院校的大中专毕业生,他们有着良好的科技素质,只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可以把事情办好。于是,他充满信心地迎接这场严峻的挑战,决心把小明矿建成建好,以一流的水准,向党和人民作汇报。

林海水全身心地投入到小明矿井建设中,他依据矿井建设过程中任务的先后轻重缓急作出了科学有序的安排。依据地质资料测算,小明矿主副井井筒地表下的流沙层如果只有0.7米厚,采用板桩法施工;小明矿风井井筒要穿过较厚的流沙层,则采用自重沉井法施工。

在小明矿运输大巷施工中,遇到了断层破碎带,因断层落差大,所以破碎带比较宽,这是运输大巷掘进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为了使施工过程安全有序,其施工技术、施工措施必须重新调整,方能安全顺利地渡过破碎带。根据地质队提供的地质资料,铁法地区有不少的断层地带,在今后巷道施工中,还会经常遇到它。为了引起技术员对断层破碎带的高度重视,增进对断层破碎带的认识,探讨断层破碎带掘进的新技术和新措施,林海水把掘进一队技术员白光元找来,要求他召开施工队技术员探讨断层破碎带掘进技术讨论会,要求每个技术员认真准备,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会开得很成功。技术员白光元综合大家的意见,归纳出三点断层破碎带掘进新技术。

其一,先用小断面超前掘进法,提前了解断层带岩石破碎与顶板压力情况。

其二,按全断面开帮,短段掘进并砌料石碹,即开帮一米,砌料石碹一米,减少顶板暴露时间过长,引起顶板压力过大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其三,采用震动性放炮和风镐开帮相结合方法。下部用震动性放炮,靠近顶板部分用风镐开帮,减少破碎带的震动,防止冒顶。

白光元归纳出来的三点技术措施,基本上表达了与会技术员的共识。林海水认为,这些技术措施切实可行,虽然工序比较复杂,对施工进度有些影响,但施工安全,说明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施工理念,已被广大技术员自觉执行。林海水十分满意地批准了白光元所归纳出来的三项施工技术与措施,顺利地渡过断层破碎带。

运输大巷度过断层破碎带并不断推进,根据地质资料预计,再推进10米左右,将碰到4#主采煤层。这时,林海水考虑到该煤层比较厚,揭开煤层时,瓦斯必将大量释放出来,威胁到施工安全。作为主管工程师,必须事先采取有效措施,以防万一。因此,他首先加大通风量,除原有的一套通风系统外,又增加安设一套通风系统,使风量增加一倍。其次,当大巷掘进到距煤层约5米时,他毅然决定,采用小断面掘进,直抵煤层。因断面小,瓦斯释放量相对较小。当全断面揭开煤层时,瓦斯喷出量很大,由于超前采取了加大通风量和小断面掘进已排出部分瓦斯,因此,依然达到安全施工标准。许多技术员和工人都一致认为林海水采取超前措施是正确的。虽然先小断面掘进,再全段面掘进会影响工程进度,但安全施工,没有发生瓦斯事故,相对来说又加快了施工进度,丰富了掘进的经验。

此外,在处理突发事故中,处处表现出林海水对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对于处理突发事故的技术措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抓住要点,有效地保证了工人的安全。

有一次,当小明矿主井井筒施工掘进到八十多米深时,井底工作面上有六个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外部电源突然发生事故,停了电。这时,通风机无法向井底通风,抽水机无法把井底涌出来的地下水抽上来,地下水持续不断地往井筒里涌,随着时间的推移,井筒里的水位不断地升高,井下六个工人上不来,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事故发生后,第十五工程处党委书记聂殿卿、处长于士勇等领导都亲临现场,六个井底作业上不来的工人的生命安全牵挂着地面上所有人的心。主管工程师林海水经观察分析,发现吊盘停留在离井筒工作面约15米处,根据井底地下水的涌水量推算,水位上升到吊盘上来最快也得20个小时,因此,先把井筒工作面上的工人救到吊盘上来,这是上策。他发现井筒内有一道直径6寸的压风管直通到井底工作面,其间又有两条钢丝绳与压风管并行而下,每隔6米处,都有管卡把压风管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安全可靠。只要派两个善于攀爬的工人,顺着压风管下滑到吊盘上,与吊盘上的一个打电工,三人一起用缆绳与保险带让井筒底的工人系好,三人合力,把他们一个个救到吊盘上来,就安全了。他把解救方案口头向处领导汇报,领导研究后当即批准。

经处领导决定选派一个外线电工朱文兴和一个起重工人王振下去。吊盘离地面有六十多米深,他们开始做好一切安全准备工作,携带了缆绳与保险带,顺着压风管直滑到吊盘上,并与吊盘上的打电工开始营救工作。井筒下工作面上的6个工人这时已经泡在齐腰深的水中,等待救援。工人组长个子较高,营救开始时,他把个子较矮的人先系好安全带,紧抓住缆绳,由吊盘上的三人合力一个个地拔到吊盘上,组长断后。这时,水已漫到他的胸口,他虽然有些紧张,却充分相信可以脱险。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营救,六个工人全都被救到吊盘上来了。这时,井上的人们才松了一口气。处领导很关心工人,立即派人送来了九份饭食和水,测量员杨立山、李荫义利用固定在固定盘上的手摇车放井筒中心线的钢丝绳,往井筒的吊盘送去饭食和水,让他们补充体力。直到十多个小时后排除了故障,通了电,他们才安全升井。

还有一次是林海水当机立断处理采区溜煤眼人行道被矸石堵塞的惊心动魄的事件。

小明矿采区溜煤眼坡度为30度,施工时采用由下而上的施工法,将溜煤眼面积的2/3作为矸石仓,1/3作为人行道。矸石仓与人行道之间用木桩与木板隔离开来。有一次,工人往矸石仓里放矸石时,由于矸石滑落的冲击力很大,把隔离板与木桩击垮,刹那间,人行道被木桩、木板和大量的矸石堵死了。这时,在溜煤眼的上方作业的四个工人被堵塞在溜煤眼里下不来。溜煤眼的通风系统已被矸石砸毁了,煤层的瓦斯不断地释放出来,严重威胁着溜煤眼里四个工人生命的安全,在场的领导和工人都十分紧张和担心。因为堵塞的矸石数量很多,坡度又陡,人工排除十分危险。作为主管工程师,林海水心境与大家一样,更多了一份责任感。

他经过综合分析,挽救四个工人生命安全的关键在于时间。此时此地,时间就是生命,救人必须与时间赛跑。人行道已被矸石、木板等物堵死,让工人上去排除,矸石又在头顶上,随时都有掉落的危险,时间又不能长,每拖一分钟,溜煤眼里的瓦斯浓度就会增加一分,工人的生命安全就会减少一分,形势十分危急。他断然采取超常规的方法爆破救人,在场的领导和工人听了,吓出了一身冷汗,全都表示反对,担心这一放炮,溜煤眼里的工人会被巨大的爆炸力震死。林海水胸有成竹地说:“爆破救人,有惊无险。溜煤眼上端有较大的空间,工人有个安全躲避的地方。”大家听了,一时又想不出别的什么办法,只好表示同意。

“爆破救人”行动开始了。林海水让放炮员先把半包炸药(75克)装入雷管,放在堵塞的矸石堆附近。这是震动性放炮,威力不太大,目的是让溜煤眼里的工人们知道,底下正采取爆破矸石的方法来救他们了,他们就会在溜煤眼里选安全之处躲避起来。第一炮过后,林海水又让爆破员装了两包各150克的炸药,插入人行道被堵塞的矸石里,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人行道上的矸石、木桩、木板被炸得四处纷飞,开了一个大洞。下面的人等到安静下来后,朝上面大喊一声,果然溜煤眼里的人有了回应。得知上面四个工人都安然无恙,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四个被解救下来的工人热泪盈眶地说:“我们已经开始感到头晕了,再迟一点,就没命了!”听了被救工人的话,在场领导和工人对林海水千钧一发之际,果断决定爆破救人的技术措施深表钦佩。林海水感慨地说:“为了抢时间,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我心里也非常紧张!”

小明矿工程节节推进,所有矿建技术员、机电设备安装技术员、土建工程技术员等在林海水精心协调下,彼此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在小明矿井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一支坚强有力、团结和谐的技术团队,屡创佳绩。

1966年夏,小明矿已经进入了工程扫尾阶段,计划年底即可竣工移交生产。以林海水为主管工程师的技术团队,经历了数年的艰辛拼搏,在一片荒原上耸立起一座现代化矿井,内心充满着无限的喜悦。此时,他更是踌躇满志,开始着手规划大隆矿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