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林水稻病虫害防治路路通
7580100000009

第9章 水稻虫害(4)

(1)3背飞虱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成虫体长4-5毫米,灰黄色,头顶较狭,突出在复目艮前方,颜面部有3条凸起纵脊,脊色淡,沟色深,黑白分明,胸背小盾板中央长有一五角形的白色或蓝白色斑,雌虫的两侧为日褐色或灰褐色,而雄虫则为黑色,并在前端相连,翅半透明,两翅会合线中央有一黑斑;短翅型雌虫体长约4毫米,灰黄色至淡黄色、翅短影仅及腹部的一半。卵尖辣椒形,细痩,微弯曲,长约0.8毫米影初产时乳白色影后变淡黄色,并出现2个红色眼点。卵产于叶鞘中肋等处组织中,卵粒单行排列成块,卵帽不外露。若虫共5龄,体形近橄榄形。头尾较尖落水后后足向两侧平伸成“一”字形。有深浅2型。1龄若虫长1.1毫米,灰褐或灰白色,无翅芽影腹背有清晰的“丰”字形浅色斑纹;个龄若虫灰褐或淡灰色,无翅芽,腹部背面中央也有一灰色“丰”字形斑纹;3龄若虫体长毫7毫米,灰黑与乳白相嵌,胸部背面有灰黑色不规则斑纹,边缘清晰,翅芽明显出现重4龄若虫体长2.2毫米,前后翅芽长度近相等,斑纹清晰重5龄若虫前翅芽超过后翅芽的尖端。

(2)灰飞虱长翅型成虫,雄虫体长条5毫米,雌虫毫0毫米;短翅型体雄虫体长2.3毫米,雌虫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雌虫则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前翅近于透明,具翅斑。胸、腹部腹面雄虫为黑褐色,雌虫为黄褐色,足皆淡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长1.0毫米,前端较细于后端,初产乳白色,后期淡黄色。若虫共5龄,1龄若虫体长1.0-1.1毫米,体乳白色至淡黄色,胸部各节背面沿正中有纵行白色部分;2龄若虫体长1.1-1.3毫米,黄白色,胸部各节背面为灰色,正中纵行的白色部分较第1龄明显;3龄若虫体长1.5毫米,灰褐色,胸部各节背面灰色增浓,正中线中央白色部分不明显,前、后翅芽开始呈现;4龄若虫体长1.9-2.1毫米,灰褐色,前翅翅芽达腹部第1节,后胸翅芽达腹部第3节,胸部正中的白色部分消失;5龄若虫体长2.7-3.0毫米,体色灰褐增浓,中胸翅芽达腹部第3节后缘并覆盖后翅,后胸翅芽达腹部第2节,腹部各节分界明显,腹节间有白色的细环圈。越冬若虫体色较深越

(毫褐飞虱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暗褐色或淡褐色,前胸背板和小盾片上都有明显的3条纵隆起线。长翅型翅长超过腹部,雌成虫体长4-5毫米,体大色浅;雄成虫体长3.6-4毫米,体小色深。短翅型翅短于腹部,短翅雌虫体肥大,长3.5-4毫米;雄虫体瘦小,长2-2.5毫米,腹末呈喇叭状。卵多产于稻株叶鞘组织中,卵帽外露,卵香蕉形,长约0.8毫米,常数粒到2-3粒至20粒为一卵块,卵块中卵粒前端单行排列,后端挤成双行,卵粒细长,微弯曲。若虫与成虫相似,共5龄,1龄若虫灰白色;2龄若虫淡黄褐色,无翅芽,后胸后缘平直,腹背面中央均有一淡色粗“T”形斑纹;3龄若虫体褐至黑褐色,翅芽显现,第3节背上各出现1对白色蜡粉的三角形斑纹,似2条白色横线;4-5龄若虫体斑纹均似3龄,但体形增大,斑纹更明显,与短翅型成虫的区别是短翅型左右翅靠近,翅端圆,翅斑明显,腹背无白色横条纹。

【发生规律】

(1)白背飞虱属长距离迁飞性害虫,我国南部和北部年有效积温差异很大,因此从南至白背飞虱一年内发生世代数自11代到2代不等,岭南和西南稻区6-8代,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4-5代,北方稻区2-3代,在安庆稻区每年发生4-5代。白背飞虱是一种温暖性害虫,除终年繁殖区外,其余地区的初始虫源,全部或主要由异地迁人。白背飞虱在我国每年春夏自南向北迁飞,秋季自北向南回迁。因此虫源迁人期、频次和虫量与白背飞虱发生程度关系极为密切。白背飞虱的迁人和迁出期一般比褐飞虱提早10-15天。主要危害水稻孕穗期。各地从始见虫源迁人到主害期,一般历期50-60天,主迁高峰迁人后10-20天或经繁殖1代后,即为主害代田间第2若虫危害高峰期,近期迁人虫量大,与前期迁人量累积繁殖后,主害代即可成灾。在长江中下游水稻混作区的安庆稻区,白背飞虱在8月中旬进人虫口高峰。白背飞虱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若。C,相对湿度为80%-90%。成虫迁人期雨日多岭降雨量较大,有利于降虫、产卵和若虫孵化。大龄若虫期天气干旱,可加重对稻株的危害。地势低洼、积水、氮肥过多的田块虫口密度最高。高肥田比低肥田稻飞虱虫口密度高2-3倍。栽培密度高、田间郁闭的田块发生重。成虫有趋光性、趋绿性和迁飞特;性,凡生长茂密、叶色浓绿、较阴湿的稻田虫量多。成虫多生活在稻丛基部叶鞘上,栖息部位比褐飞虱高。卵多产于叶鞘肥厚部分组织中,尤以下部第2叶鞘内较多。幼虫多生活在稻丛基部叶鞘上,栖息部位比褐飞虱高。3龄前若虫食量小,危害不大岭-5龄若虫食量大,危害。

(若灰飞虱湖北、四川、江苏、浙江、上海每年发生5-6代,福建7-8代,北方4-5代,在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冬季3种虫态可见,其他地区多以3-4龄若虫在麦田、绿肥田、河边等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第2年早春旬均温高于10°C越冬若虫羽化。发育适温15-28°C,冬暖夏凉易发生。在北方地区每年发生4-5代。华北地区越冬若虫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羽化,迁向草坪产卵繁殖,第1代若虫于5月中旬至6月大量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中旬羽化,第2代若虫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孵化,并于6月下旬至7月下旬羽化,第3代于7月至8月上中旬羽化,第4代若虫在8月中旬至11月孵化,9月上旬至月月上旬羽化,有部分则以3-4龄若虫进人越冬状态,第5代若虫在月月上旬至11月下旬孵化,并进人越冬期。全年以9月初的第4代若虫密度最大。大部分地区多以3-4龄若虫和少量5龄若虫在田边、沟边杂草中越冬。灰飞虱属于温带地区的害虫,耐低温旨力较强,对高温适应性较差,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8°C左右,冬季低温对其越冬若虫影响不大。成虫翅型变化较稳定,越冬代以短翅型居多,其余各代以长翅型居多,雄虫除越冬外,其余各代几乎均为长翅型成虫。成虫喜在生长嫩绿、高大茂密的作物田产卵。雌虫产卵量一般数十粒,越冬代最多,可达500粒左右,每个卵块的卵粒数,由1-2粒至10余粒,大多为5-6粒。在田间喜通透性良好的环境,栖息于植株较高的部位,并常向田边聚集。天敌对该虫的发生有较大的抑制作用,主要种类同褐飞虱和白背飞虱。

(3)褐飞虱是一种迁飞性害虫,每年发生代数,自北而南递增,越冬北界随各年冬季气温高低而摆动于北纬21。-25°间,常年在北纬粒°以3C的稻区不能越冬。终年繁殖区,为北纬19°以南的海南省南部。少量越冬区,为北纬1月-粒间间,又以北纬12°左右以南为常年稳定越冬区。不能越冬区,为北纬粒。以北的广大稻区。海南每年发生12-13代,世代重叠常年繁殖,无越冬现象。江苏、安徽南部4-5代为-7月上中旬迁人;苏北、皖北、鲁南2-3代,7-8月迁人。我国广大稻区的初次虫源均随春夏暖湿气流,由南向迁人和推进,秋季则从北向南回迁。17°C以下历期为17天以上,23-24°C为9天由7-30°C为7-8天。若虫24-26°C历期为15-16天。褐飞虱短翅型成虫属居留型,长翅型为迁移型。短翅型成虫的繁殖势能比长翅型高,表现为产卵前期短,历期长,产卵量高。因此短翅型的增多是种群即将大量繁殖的预兆。水稻植株的营养条件是促使褐飞虱翅型分化的主导因素。羽化后不久飞翔力强,能随高空水平气流迁移,春夏季向北迁飞时,飞行高度为1500-2000米,空气湿度高利其迁飞,飞行起始温度为18.2°C左右。成虫对嫩绿水稻趋性明显,雄虫可行多次交配表4-27°C时,羽化后2-3天开始交配。水稻生长期间各世代平均寿命10-18天,田间增殖倍数每代10-40倍。长翅型成虫具趋光性,闷热夜晚扑灯更多。成虫、若虫一般栖息于阴湿的稻丛下部;成虫喜产卵在抽穗扬花期的水稻上,产卵期长,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卵多产于叶鞘中央肥厚部分,少数产在稻茎、穗颈和叶片基部中脉内,每头雌虫一般产生300-600粒,短翅型成虫产卵量比长翅型多。成虫、若虫喜阴湿环境,喜欢栖息在距水面10厘米以内的稻株上,由间虫口每丛高于4头时,出现不均匀分布,后期田间出现“塌圈”枯死现象。水稻生长后期,大量产生长翅型成虫并迁出闷-3龄是翅型分化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我国各稻区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品种相当复杂,生育期交错,利于该虫种群数量增加,造成严重危害。该虫生长发育适温为20-30°C,26°C最适,温度过高、过低及湿度过低,不利于其生长发育,尤以高温干旱影响更大田故夏秋多雨、盛夏不热、晚秋暖和,有利于褐飞虱发生危害。长江流域夏季不热,晚秋气温偏高,利于其发生。褐飞虱迁人的季节雨日多、雨量大利于其降落利迁人时易大发生,田间阴湿,生产上偏施、过施氮肥利稻苗浓绿,密度大及长期灌深水,利于其繁殖,水稻受害重。其天敌有稻虱缨小蜂、褐腰赤眼蜂、稻虱红螯蜂、稻虱索线虫、黑肩绿盲蝽等。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田兼顾生物防治,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在稻飞虱发生期内,采用干干湿湿的灌水方法比长期保水田虫量明显减少。可调节肥料的供应,影响水稻长势,从而影响稻飞虱发生程度。降低种植密度,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田降低田间湿度,合理轮作可减少田间虫口基数,恶化稻田稻飞虱生长环境田是建立良好的稻田生态系统的基础,如稻蔗轮作,早稻与晚薯轮作等。选用抗虫品种。我国目前有一大批抗飞虱的水稻品种育成并得以推广,成为治理飞虱的关键措施。但注意避免长期、大规模依赖少数几个抗虫品种,否则飞虱对抗虫品种极易适应,产生新的“生物型”有种。

(2)生物防治稻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田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对稻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保护利用好天敌,对控制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3)化学防治

白背飞虱:各代长翅型成虫均有向外迁飞的特性,迁人和迁出峰次频繁,但一般条件下危害性较小,防治上可以采取主攻主害代的策略。一般成虫迁人后田间第2若虫高峰构成主要危害世代,应在若虫若-3龄期用药防治1-2次。第1次用药在若代成虫迁人峰后至产卵前,第若次用药在主害代2-3龄若虫高峰期。在成虫迁人量特别大而集中的年份和地区,应采取防治迁人峰成虫和主害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相结合的对策。

灰飞虱:采用“突出重点、压前控后”的防治策略,狠抓秧田期灰飞虱防治。以单位面积灰飞虱带毒虫量(带毒率单位面积实际调查虫量)定防治指标。秧田1代成虫防治指标9-18头/平方米;大田2代若虫防治指标为12-15头/百丛。大田成虫、若虫并存,并且成虫比例高,则防治指标应从严掌握;带毒率高、品种感病,防治指标取下限,带毒率低、品种较耐病,并取上限。在秧田,于灰飞虱1代成虫迁人盛期,选用高效、低毒、速效性与持效性较好的农药进行混喷带-5天后,根据虫情再防治1-2次。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做到带药移栽。同时积极推广防虫网、无纺布覆盖等物理防治措施,减少秧苗受灰飞虱剌吸传毒危害的几率。

褐飞虱: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褐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重点防治3-4代,掌握在若虫2-3龄盛期施药。用下表中常用的杀虫剂,可以较好地防治稻。

32.水稻被害叶出现黄白色至浅褐色或棕褐色斑点,叶面有煤污状物,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被害叶出现黄白色至浅褐色或棕褐色斑点,并从叶尖向基部逐渐变黄干枯,叶面有煤污状覆盖物,是长绿飞虱造成的。长绿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害虫。分布在南北方茭白、水稻种植区。可取食水稻、茭白、野茭白等多种植物。

【危害特点】成虫、若虫剌吸水稻汁液,被害叶出现黄白色至浅褐色或棕褐色斑点,并从叶尖向基部逐渐变黄干枯并样泄物覆盖叶面形成煤污状,雌虫产卵痕初呈水渍状,后分泌白绒状蜡粉,出现伤口后失水,植株成团枯萎,成片枯死。

【形态特征】雄成虫体长5-6.0毫米,雌虫5.7-7毫米,细长。体淡绿色。复眼、单眼黑色或红褐色。头顶突出在复眼前,细长,圆锥形。前胸背板、中胸小盾片各具纵脊3条,整个中胸的长度与头顶、前胸之和相等,雌虫外生殖器常分泌白绒状赌粉状物。雄虫孢器细长,剑状、香蕉状,初期半透明,乳白色至灰黄色。若虫共5龄,初期乳白色稍透明,1龄若虫后有蜡粉,腹端拖出的5根蜡丝似白绒状物剑-2龄若虫无翅芽,3龄若虫后体变绿色,4龄若虫前翅芽短于或接近后翅芽,5龄若虫前翅芽完全覆盖后翅芽。

【发生规律】吉林每年发生3代,江苏、江西、浙江、湖北、上海每年发生4-5代剑-3代后世代重叠,以滞育卵在秋茭白、野茭白等寄主叶脉、叶鞘内或枯叶中越冬。湖北越冬卵于4月上中旬开始孵化剑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人盛期剑月上旬始见成虫,第1代发生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第2代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3代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越冬代卵期6-8个月,1代22-26°C时卵期10-12天,若虫历期15-22°C时26-38天,产卵历期9-25天,产卵2-3天后进人产卵高峰期。成虫寿命3-7天。天敌有寄生蜂、蜘蛛、草蛉、瓢虫、青蛙等。

【防治措施】以农业防治为基础,重点抓好化学防治。具体措施可参考“稻飞虱”。在稻飞虱防治中可以兼治。

33.水稻叶片上出现长短不一的条状白斑,由叶缘开始向正面纵卷成筒状,是什么害虫造成的?

水稻叶片上出现长短不一的条状白斑,由叶缘开始向正面纵卷成筒状,是稻纵卷叶螟的危害状。水稻纵卷叶螟寄主较多,除危害水稻,还危害小麦、甘廉、粟、禾本科杂草。

【危害特点】初孵幼虫取食心叶,出现针头状小点,也有先在叶鞘内危害,随着虫龄增大,吐丝缀稻叶两边叶缘,纵卷叶片成圆筒状虫苞,幼虫藏身其内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水稻以孕穗、抽穗期受害损失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