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7464400000084

第84章 三等车厢/法国 杜米埃

《三等车厢》布面油画。90厘米×65.5厘米。创作于1862年。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杜米埃(1808—1879),法国漫画家、油画家、雕塑家。生于马赛一个玻璃工人的家庭,后随家迁居巴黎。他早年曾随一位学院派画家学素描,并向一位没有名气的画家学石版画技术。以后他经常到博物馆研究古代雕刻以及伦勃朗、鲁本斯等的油画,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此外,他还通过观察巴黎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牢记其形象特征,掌握了扎实的素描功夫,能熟练运用石版画进行创作,对油画和雕塑也有一定造诣。他的石版画简练、概括,含义深刻;油画造型独特有力,色彩深厚浓重,明暗对比强烈。

杜米埃是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生活的时代正处于现实主义运动兴起、社会主义思潮席卷欧洲、法国政治动乱的时期。杜米埃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世态敏锐的洞察力,爱憎分明,以夸张、象征手法的漫画针砭时弊,讽刺权贵,又夸张得恰到好处。这一切表明,他自始至终是一个坚定的民主革命的战士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他的著名作品还有《卡冈都亚》《卡通》《特朗斯诺宁街的屠杀》《高康大》等。

《三等车厢》是在法国政治形势低落的情况下,杜米埃陷于彷徨与苦闷之中所作的一幅风俗性题材画。他就这一题材曾画过好几幅画稿,也许这是他旅行时的实地见闻。当时火车在法国刚出现不久,新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节奏和变化,画家选取关于这种新的先进交通工具中的一幕,反映了普通百姓为生活的奔波和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时代特征。交通工具不断发展更新,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迅速,但生活的劳苦与艰难却并没有结束,无论快慢,都是为了生活而奔波。

画面描绘的是火车拥挤的三等车厢的一部分,光线从车窗照射进来,只照亮了前景上的主要形象。前景主体是坐在前排长椅上的三个旅客。左边是一个单身的妇女,穿着朴素,有着劳动者特有的年轻而健壮的身体,怀抱幼儿,正低头注视着自己怀中的孩子。中间坐着一位身着斗篷的老妇人,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眼神呆滞,身子微微佝偻着,双手把持着放在膝盖上的篮子。右边,老妇人身体的阴影中,一个十几岁的瘦小男孩靠着椅背睡着了,小小年纪就要为生活奔波,在睡梦中仍然没有忘记抓住自己的行李箱。这三个人也许是一家人,也许只是在旅途中偶然相遇,每个人的脸上都满是疲惫和风尘,没有一丝喜悦或者轻松。车厢后排显得较为拥挤,被画家作为整幅画的背景来处理,男男女女的旅客在较暗的光线中,人人都面露疲乏,风尘仆仆。每一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上都打上了生活的深深的烙印,每一个为生计奔波的平民身上都体现了不同的辛酸。

杜米埃在这幅画中不仅仅描绘了一个小小的简陋车厢,他更是在描绘一个不合理的艰难的混乱社会。观赏杜米埃的油画,就可以发现这位艺术家所寻求的,不是艺术、

形象本身的感染力,而是整个画面所反映的生活主题。在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年代,在多数油画上是看不到下层人民的生活真实的,除了像米勒的某些作品之外。

这幅画证明了杜米埃自己的艺术信念:忠于生活,观察生活,然后才能真实地反映生活。

见仁见智

在这个小个子的青年身上,有着米开朗琪罗的力量。(巴尔扎克)

杜米埃的素描,和安格尔的水平一样高,可能比德拉克洛瓦还要好。

(波德莱尔)

今天,杜米埃主要以漫画家、社会政治讽刺家著称,他的画辛辣有力。但他同时也是个画家,他在提炼人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形态方面才能卓著……在杜米埃最好的作品里,他的绘画表现力和设计感也使他与同时代人有很大不同,《三等车厢》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他对人类状况的生动评述。

(《剑桥艺术史》)

法国的讽刺画家能在画坛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当推19世纪的政治讽刺画大师杜米埃了。杜米埃一生主要从事石版画,1848年以后,开始画油画、水彩画,也制作些雕塑,但不管他从事何种艺术,他的作品的政治倾向性始终很明显。有些石版画,在揭露法国政局和社会黑暗方面,锋芒毕露,尖锐辛辣。作为法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独特的一枝讽刺之花,他的绘画正是1830年七月革命的产物。杜米埃的全部艺术形象,都可以与民主主义运动相联系。晚年,雨果、巴尔扎克、卢梭等作家为他筹办了一次有百余幅油画的回顾展览,这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名声,顿时引起了整个巴黎的反响。可是为时已晚,他由于眼疾,双目已经失明,他再也无法拿起画笔战斗了。当时,杜米埃穷得连房租也付不起,幸有乐善好施的画家柯罗的及时周济,才免遭露宿之苦,勉强度过他最不幸的晚年。

杜米埃的漫画作品为我们展现了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的风貌。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苦难的一生,他为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