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7464400000020

第20章 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悉尼歌剧院于1973年建成,由音乐厅、歌剧院、展览馆和餐厅等部分组成。屋顶用钢筋混凝土肋板构成,外观形似风帆。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班尼朗岛。

1956年,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在悉尼港建筑一座大型歌剧院。1957年通过国际公开招标,选用了丹麦设计师伍重的设计方案。

伍重(1918—),丹麦人,原在哥本哈根建筑学院学习。毕业后到瑞士住了三年,受到建筑师阿斯普伦德的影响。1946年到芬兰工作。在设计悉尼歌剧院以前,曾设计住宅,显示出他特有的设计才能。

悉尼歌剧院由于过分注重建筑造型,忽视了细节的考虑,在历时十四年的建设中碰到了重重困难,甚至导致伍重和业主关系破裂。工程造价超过十亿美元,超出预算十几倍。

但是,由于它奇异的造型所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与周围的环境如此协调,加上它并非不实用,而只是将原来单一的歌剧院要求改变为多功能的服务性建筑,所以,它被澳大利亚人民广泛接受,并成为澳大利亚的标志性建筑。

班尼朗岛三面临海,南面与陆地相连,旁边是著名的悉尼铁桥,风景十分秀丽。伍重注意到这一特点,努力使建筑与环境有机地结合。他从日本古代建筑的屋顶中得到启发,不但要做到建筑的四面富于感染力,而且要求从空中或高高的悉尼铁桥上看去此建筑也堂皇壮观。

悉尼歌剧院由八片贝壳形的弧形薄壳屋顶覆盖。这些屋顶分为三组,分别覆盖音乐厅、歌剧院和班尼朗餐厅。它们被有机地组织在占地1.8公顷的花岗石大基座上,远远望去,似大海中的片片白帆,又像蓝天下盛开的百合,一片诗情画意。

悉尼歌剧院中的音乐厅和歌剧院,音响效果是世界一流的。它那些多功能的小厅,如大大小小的排练厅、接待厅、展览馆、餐厅、商店等,能满足前来欣赏演出和观光的人的各种需要。

当然,它是歌剧中心,有复杂严格的使用功能,隐喻过多、形象感过强的造型使人们确实很难从壳体下区分出剧场、展厅和餐厅。因此,一些功能主义建筑师对其大为不满。的确,在这方面,悉尼歌剧院背离了现代建筑强调功能价值、以理性名义走一条简单化的、排他的创作之路的思想,反而像古典主义建筑师那样,把实际功能遮盖在无关的外壳之中。

但是,它又确实为单调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新的、可供选择的交流程式。由于在建筑中变更了这座建筑的功能,从单纯的歌剧艺术中心改为多用途的文化场所,而且各项功能基本满足了预定的要求,所以,尽管造价昂贵,非议颇多,公众还是视之为杰作,并且把它当做悉尼的象征。

见仁见智

伍重说它来自于球面,如同伸展的鸟翅;有人则说它像帆影、白色的贝壳和花蕾;也有人不无嘲讽地说它是一堆被砸扁的物体、张大巨口的大鱼吞食小鱼,甚至粗俗地说它像“乌龟交尾”。种种联想,大相径庭,却能打动更多人的心绪,引出更多的猜想。也许正是这些矛盾的评价和悉尼歌剧院自身奇异的造型,它才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览者。

(顾森主编《现代艺术鉴赏词典》)

不管人们对悉尼歌剧院有多少赞美或非难,它都应该被看做是后现代建筑的一个经典之作。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还有对传统的大胆挑战,对美的执着追求。如果这样的建筑多一些,一定会改变现代建筑过分整齐划一带给我们的单调和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