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7440300000065

第65章 普外科疾病(3)

发病急,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约80%具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其次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发病时可出现心率加快、寒战、发热,阑尾穿孔时体温可高达39~40。

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症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伴有胃肠道反应和发热。

(一)临床表现

1.腹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70%~80%起始部位常在上腹部或脐周围,经数小时或数十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分患者腹痛开始即固定在右下腹部。腹痛性质和病理类型有关。单纯性阑尾炎多为钝痛或胀痛,若阑尾腔梗阻,则为阵发性绞痛;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疼痛为阵发性剧痛或呈持续性跳痛。阑尾穿孔后,疼痛常突然减轻,而局限性腹膜炎加重。

阑尾蛔虫病的腹痛为间歇性阵发性绞痛,腹痛虽剧烈而局部体征却很轻微。

2.恶心、呕吐80%以上患者有恶心、呕吐,仅次于腹痛,早期为反射性,晚期多为腹膜炎症引起的反流性呕吐。反流物多为含有胆汁的胃内容物。

3.腹泻、便秘约30%患者出现腹泻或便秘。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常见于病程早期,系炎症刺激使肠蠕动增强所致,若炎性渗液进入盆腔,可刺激直肠而出现黏液便。若排出脓血便,常是阑尾周围脓肿穿破肠管所致。

便秘多发生于病程晚期,是由腹膜炎引起的肠麻痹所致。

4.发热、寒战早期患者多有轻度体温升高,多数体温低于39。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早期或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时,体温可达39以上。若炎症局限或形成脓肿,体温反而降低至38左右。寒战多不明显,但部分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所致弥漫性腹膜炎或肝门静脉炎时多伴有寒战。

(二)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多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至(10~20)暳109/L。尿常规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若尿中出现少量红细胞,说明炎性阑尾与输尿管或膀胱相靠近。

2.腹部X线检查目的在于排除类似于急性阑尾炎的其他疾病,并通过一些间接征象为急性阑尾炎提供诊断依据,如右下腹肠管胀气、腰大肌影不清,多见于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右下腹高密度影;脊柱向右侧弯曲。

治疗要点

1.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栙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栚反复发作的阑尾炎;栛确诊为阑尾炎,但又不能排除其他需要手术的急腹症者;栜小儿阑尾炎,由于病史不清及易发生穿孔,应尽早手术;栞老年阑尾炎,易发生穿孔,若无手术禁忌证应尽早手术。

(2)阑尾切除术:一般情况下,可采用硬膜外麻醉作麦氏切口(McBurney切口)或横切口,诊断尚不明确或腹膜炎严重、术中可能探查其他脏器时,可取右下腹经腹直肌探查切口,切口应加以保护,避免被污染。

1)寻找阑尾:阑尾一般位于右侧髂窝处,有时被小肠覆盖。手术时首先用纱布放入右髂窝,然后用拉钩将纱布和被其包裹的小肠一同拉向左上腹腔,可见到空虚的右侧髂窝,于髂窝上方可见到盲肠,沿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可找到阑尾。

2)切除阑尾:于阑尾根部钳夹并切断阑尾系膜,使阑尾完全游离,然后结扎系膜。在距阑尾根部1cm的盲肠做浆肌层荷包缝合,暂不结扎。与阑尾根部用丝线结扎,切除阑尾,阑尾残端以苯酚、乙醇、生理盐水擦拭。将阑尾残端送入荷包并收紧结扎。近年来也有主张阑尾根部单纯结扎,不做荷包埋入缝合。

3)使用引流:阑尾已穿孔、周围有大量脓液或弥漫性腹膜炎时,或盲肠壁炎性水肿严重而阑尾残端处理不够理想时,应使用腹腔引流。存在皮下感染时,应同时放置皮下引流条。

2.非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适应证: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或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或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2)方法:患者可取半卧位,禁饮食,合并腹膜炎时应行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联合应用抗生素,腹部热敷或应用中药。

(第九节)慢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多数是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数也可开始即呈慢性过程。病变为阑尾壁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和浆肌层可见大量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阑尾壁纤维增生,脂肪增多,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多数慢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腔内有粪石或存在阑尾粘连,淋巴滤泡增生,致使阑尾管腔狭窄,妨碍阑尾排空,阑尾壁内神经受压迫而产生疼痛症状。

主诉

患者经常有右下腹疼痛,部分患者仅有隐痛或腹部不适,剧烈活动或不洁饮食后可诱发腹痛急性发作。

诊断

患者均有腹痛、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

1.临床表现腹痛:患者有急性阑尾炎发作病史,若腹痛不严重也可不典型。腹痛或腹部不适可间隔数周至数月不等,所有患者均有反复急性发作的病史,且保守治疗多可缓解。

2.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治疗要点1.手术治疗行阑尾切除术,具体手术方法见本章(第一节)急性阑尾炎治疗。

2.非手术治疗(1)适应证: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或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或伴有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存在手术禁忌证者。

(2)方法:患者可取半卧位,禁饮食,合并腹膜炎时应行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联合应用抗生素,腹部热敷或应用中药。

(第十节)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多次发作或长期存在胆囊结石的结果,致使胆囊萎缩,囊壁增厚,大多伴有胆囊结石。

主诉

患者表现为间断右上腹部绞痛,伴厌油脂食物、腹胀、嗳气。

诊断

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大多数患者有胆绞痛的病史,而后有厌油脂饮食、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可有右上腹隐痛,很少有发热。体格检查可发现右上腹胆囊区有轻压痛或不适。超声发现胆囊缩小、壁厚、内存结石或充满结石,胆囊收缩功能很差,诊断常无困难。

1.临床表现间断右上腹部绞痛。由于胆囊缩小、壁厚、胆囊收缩功能很差,导致厌油脂食、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2.辅助检查超声检查为首选诊断方法,可显示胆囊缩小、壁厚、内存结石或充满结石。

治疗要点

1.治疗原则对临床症状明显又伴胆囊结石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既可解除症状又可防止恶性变。对年迈体弱或伴有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2.具体治疗方法(1)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或传统胆囊切除术是慢性胆囊炎治疗的常规术式。

(2)非手术治疗方式:年迈体弱或伴有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限制脂肪饮食、口服消炎利胆药物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如消炎利胆片,每次6片,每日3次,口服。

(第十一节)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多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和防治工作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已有明显下降。

主诉

患者剑突下突发的、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伴有恶心、呕吐。

诊断

本病特点是剧烈的腹痛与较轻的腹部体征不相符,疼痛特点是突发的、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

1.临床表现腹痛为突发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疼痛时辗转不安、呻吟不止、大汗淋漓,可伴有恶心、呕吐或吐出蛔虫。腹痛可突然缓解,间歇期可全无症状。

2.辅助检查B超检查为首选诊断方法,可显示为胆管内有平行强光带及蛔虫影。

治疗要点

1.解痉止痛疼痛发作时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或山莨菪碱10mg,必要时肌内注射哌替啶50mg。

2.利胆驱蛔发作时可服用乌梅汤、食醋等。驱虫时最好在症状缓解时进行,可选用左旋咪唑(成人每日100~200mg,饭后1小时顿服)、枸橼酸哌嗪(成人3~3.5g,睡前一次服,连服2日)等。

3.抗感染可选用对肠道细菌和厌氧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预防和控制感染。

4.ERCP取虫检查时发现蛔虫有部分在胆道外,可用取石钳将虫体取出。

5.手术治疗无合并症的患者可采用胆总管探查取虫及T形管引流。

有合并症的根据患者病情选用适当术式。

(第十二节)肛裂

肛裂是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的小溃疡,方向与肛管纵轴平行,长0.5~1.0cm,呈梭形或椭圆形,常引起疼痛、便血、愈合困难,多数发生于肛管后正中。

主诉

患者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持续数日,可有长时间的便秘病史。

诊断

1.临床表现

(1)肛门疼痛:呈周期性,多由排便引发,早期患者排便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晚期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者直至下一次排便再次加重。

(2)便血:一般量都不多,多为鲜血,大便干燥时便血症状较重,出血量较多。

(3)便秘:多是由于排便时肛门疼痛,患者不愿排便,结果导致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可导致大便嵌塞,多见于儿童和老人。

2.辅助检查大多肛裂患者直接根据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即可确诊,但治疗前应当做电子肠镜检查,排除其他直肠疾病。多数浅表的肛裂溃疡要排除结核、肛管癌和梅毒性溃疡等疾病。

治疗要点

1.具体治疗方法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及清洁肛门,解除内括约肌痉挛及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对于非手术治疗失败者,根据病情轻重可选用肛裂切除术或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2.治疗注意事项对于肛裂患者切忌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各种形式手术均是形成瘢痕的原因,手术会使原本已相对狭窄的肛管更易发生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