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一枕荒凉如旧梦
7437300000018

第18章 陈香梅(1)

爱上飞虎队将军

她依然健在,充实、积极地生活着。

她诠释了一段迥然不同的花样年华,她叫陈香梅。

“陈香梅”三个字最早是我念书时,在图书馆借了本20世纪华人经典系列的小说专辑,婚外恋的一辑恰好有篇是她撰写的小说,我一直以为她是小说家,文字很有心思,看似一段婚外恋实则充满无奈和心凉。没想到女作家竟是飞虎将军陈纳德的夫人,32年的跨越,10年的夫妻感情,丈夫去世后,她带着两个孩子去了美国,在美从商从政,先后8位美国总统对她委以重任。

她有着琳琅满目的头衔和经历:

1943年,中央通讯社第一位女记者。

1963年,她受肯尼迪总统委任到白宫工作,成为第一位进入白宫的华裔。

1964年,她在华府参加支持高华德参议员竞选总统委员会发起人委员会,开始进入华人参政的主流社会。

1967年,她被尼克松委任为全美妇女支持尼克松竞选总统委员会主席,并兼任亚洲事务顾问;尼克松获胜后,她于1968年被任为共和党行政委员和财务副主席。

1970年,她担任飞虎航空公司副总裁,成为美国航空公司第一位女副总裁,并加入美国大银行,为第一位亚裔董事。

1972年,她被选为全美70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1978年,她为里根竞选总统铺路。

1980年,她出任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席,并两度被选为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全国主席,是共和党亚裔委员会主席。

1989年,布什总统上台后,她继任总统府白宫学者委员会委员。

1991年,她出任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美国内政部环保委员会委员、美中航运总裁。

著有英文畅销书《一千个春天》等中英文著作50余种。

光辉岁月的背后,她是一个普通的华裔女子,和其他女子一样,有着事业心和对爱情的向往。

爱情某天不知会以怎样的方式“光顾”每个人的生活,它来去无踪影,还和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18岁时的陈香梅也许从未想到自己有天会爱上一个大自己32岁的男人,他从美国飞来中国的战场,在云南与她相遇。

自从远征军的故事被搬上屏幕,国军抗战的那段历史也逐渐揭开了面纱,常能在各种网络转帖上看到类似这样的标题“最后一位飞虎队队员去世”,细读曾在空中阻击日军的英雄们的事迹,常是还没看完已深为感动。

1937年5月29日,陈纳德踏上了中国的土地。那时的陈香梅,还只有12岁,“七七事变”后陈家都流亡去了香港。

克莱尔?李?陈纳德,1893年出生在美国南方得克萨斯州的康麦斯,他有个法国人的姓氏,祖上是法国人,在参加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来到美国,之后定居了下来,弗吉尼亚州的种植园曾为一个叫斯蒂文的法国人所拥有,他是克莱尔?李?陈纳德的曾祖父。

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斯蒂文?陈纳德也是开拓者中一员,其子尼尔逊?陈纳德先后到达田纳西和卡罗莱纳州,尼尔逊在路易斯安那州东北部靠近密西西比河下游的地方购置了一块农田,从此定居下来,他是克莱尔的祖父。

陈香梅后来说到丈夫为支持中国抗战,入境的护照就是“务农”,多半有此缘故。

1939年还未对日宣战的美国,不可能出兵提供支持。陈纳德在美国军方的游说根本得不到支持,最后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批准下组织美国空军志愿队赴华参战。陈纳德将这一喜讯赶紧告诉宋美龄,立刻招募了两百多名美国志愿兵来到中国。此时美日尚未开战,来华志愿者的入境护照上写的身份五花八门:音乐家、学生、银行家等。陈纳德甚至特地从美国空军退役,他的护照是“务农”。

1941年,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成立,陈纳德出任上校队长,48岁的上校带领着他的飞虎队在中国上空俯冲,二战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这片战火弥漫的土地上,知天命之年的上校收获了军人的荣耀和爱情。

1943年,18岁的陈香梅加入中央通讯社,是该社第一位女记者。

生在北京,在香港长大并接受教育的陈香梅,和张爱玲一样因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后,和姐姐带着小妹妹们流亡辗转各地避难,母亲已经去世,在美国任职的父亲让6个女儿赴美,陈香梅拒绝了,她从小渴望写作,对文艺的热衷驱使她选择接受通讯社委任去昆明分社工作。

那时的昆明,还没有纷至沓来驴友们的足迹,街道上是木轮马车,成群的猪啊羊啊经过许多华丽的宫廷式建筑,又瘦又干的车夫、男男女女的自行车、汽车、卡车齐集涌上,见缝插针地行进。

空气甜腻又明媚,各种香料夹杂着汗臭,才刚走出校门的女学生,被主编委派去采访十四航空队司令。陈香梅的英文底子好,但采访对象是一位身经百战总以严肃、倔强表情示人的飞虎队陈纳德少将,她心里很没把握,她太年轻,会不会让人觉得不够尊重?

旧照片上的陈纳德,深色的发色和双眼,眼神坚忍,脸上镌刻着一道道皱纹,甚至让人猜想:他微笑时表情是否依然严肃?如果不是看到后来他和陈香梅的结婚照,他望着妻子时的“铁汉柔情”,真让人难以相信他眼神中的深情。

人们津津乐道的“忘年恋”,就像当初看到杨振宁和翁帆相差54岁的婚姻,《花花公子》创始人休?赫夫纳和克丽丝塔尔?哈里斯相差60岁的婚讯,最后以哈里斯失踪收场。

陈纳德的年龄比陈香梅的父亲还大一岁,“双陈恋”可说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人,年龄会轻易被忘却吗?初见将军的陈香梅,被他的气度深深吸引,她甚至不用做笔记只为全神贯注他说的每句话。

回到家后她把见到陈纳德的消息立刻告诉了大姐静宜,局外人的姐姐一眼看出她这个妹妹迷上了飞行英雄,陈香梅出于女孩的羞涩立刻否认了。大姐静宜当时正在着手办理去美国的手续,她所受的教育偏美式,大陈香梅4岁的大姐在十四航空队当了两年飞行护士,陈纳德曾在旧金山见过陈父,陈父还托他代为照料女儿,两家的关系一向不错。

在昆明、重庆的两年,静宜目睹了太多战争残酷无情的场面,她劝妹妹和她一起去加州,父亲也希望香梅去,她热爱的事业在大洋彼岸一样可以寻找新机。陈香梅断然拒绝了静宜的劝说,她回答道:“如果为了在美国那个不可预知的前途而骤离此地,对我而言,乃是一桩愚蠢的事,因为在那的新闻界中,我需得和当地的美国人竞争。”

使她留下来的还有来自她内心的另外一个声音,她被分到报道十四航空队的部门,这将意味着她和陈纳德之间有很多的见面机会,即使只是作为一个仰慕者,能有幸如此靠近英雄,也让她感动万分。

“双陈恋”以华丽的身姿登场,而身为外交官的父亲陈应荣,除了年龄的跨越,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未来女婿是个有过婚姻的美国军人,陈纳德认识陈香梅时正与妻子长期分居,这时的男人到底是为了填补心里的空窗还是爱情?

陈香梅的母亲廖香词在香港因病去世,当时陈香梅仅14岁,姐妹六人的名字都跟着母亲排名,大姐原名是香菊,这名字听起来是丫头,才改了静宜。陈父最疼爱在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出生的大女儿静宜,一直想有个儿子的陈父,却只得6个女儿。

陈香梅出生于古都北京的一个望族之家,父亲陈应荣是牛津大学博士,在北大、辅仁大学任教,后成为外交官,母亲廖香词曾留学欧洲,学习音乐和艺术,外祖父廖凤舒既是学者,又是外交家,曾任中国驻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廖凤舒与赫赫有名的廖仲恺是亲兄弟,外祖母是外祖父唯一的夫人,外祖母在婚前从未来过中国,是个地道的华侨。

父母亲的婚姻是真正的指腹为婚,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两家关系是莫逆之交,外祖父廖凤舒任中国驻古巴大使时,父母亲的结婚热闹了整个古巴城,出席喜宴的宾客中外名人政要皆有,一向疼爱外孙女香梅的外祖父母在她后来的婚姻大事上帮忙推波助澜。

少女梦中的恋人,穿着一身军装从天空中来,他并非年轻俊气的“白马王子”,他甚至有张不太笑的脸,他比起年轻的“王子”,飞虎将军有完全成熟男性的责任感和情深。

若非内心足够强大,若非中了“晴天霹雳”,谁能不触目惊心空巢年月的寂寞身后,有多少年轻女子愿意收获一个英雄的晚年呢?

真正的感情来临时,就是当你忙着做其他计划时发生的事。

二战的硝烟并未注定他们《魂断蓝桥》梦一场,无关你远行,无关我先嫁,既然认定了,就不轻易放手。

昆明的遇见,是“双陈恋”互相了解的时期,陈香梅知道她所要面对的压力,陈纳德更有战事和美国的家室要处理。

在中国生活了8年的陈纳德在1945年8月8日离开了中国,临别前他对陈香梅说,我们将再见。

战争与爱情

1938年初冬,陈纳德来到昆明,这座偏远西南的古城。昆明的辣味菜,尤其让他怀念得克萨斯州的饮食风味。

马可?波罗在游记中记有:“云南是古代从北平到缅甸北部的孟厝去采办珠宝玉石的唯一大道。”印度支那曾是法属的殖民地,法国人从海防和河内修筑了一条通往昆明的铁路,每到雨季法国人便来到昆明逍遥,绿荫丛中的法式小洋房富丽贵气。

昆明是古老的战争走廊,一身戎装的军人曾在边境上交战火拼,“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也曾在此与陈圆圆退守昆明。木轮马车和人力车的铃声混杂处,是显贵的轿车和美军的吉普车伴随着火车的鸣叫。

陈纳德在昆明的“家”在昆明大学附近,离机场不远。瓦顶土砖的小屋,四周围着稻田。墙壁上日军留下弹痕,四个中国人为他服务,厨子、司机,两个听差的,吵吵闹闹的,比起他美国的家热闹多了。

战事硝烟四起,整个战局让人沮丧。日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阿留申群岛的战斗、欧洲的战事、缅甸的战斗,没有任何积极的消息。美国报刊除了称赞这支飞虎队已无喜讯可供作为热点报道。可事实上,这支威名远扬的空军仅有6架中型轰炸机和50架伤痕累累的战斗机,补给不足,还面临着缺衣少食,一切得依靠飞越驼峰运输线,各种补给常常在印度就被扣下。

陈纳德和飞虎队只有自力更生,依靠这片土地养活自己,蔬菜、猪、牛、鸡都能自给自足,威士忌、咖啡是奢侈品,他们开始喝中国茶和当地啤酒。

自1942年3月仰光陷落后,“驼峰”是中国通达外界的道路,将近两年里,飞虎队用的每一样东西都是飞越驼峰而来,从印度北部的阿撒姆至云南境内的机场,飞行距离500英里。

征服驼峰是二战中辉煌的一页,物资运送采用“海、陆、空”接力,第一段路程12000英里海运,从美国直达西印度的加尔各答和孟买海港,接着1500英里铁路。阿撒姆山谷的尽头,被蔚然的喜马拉雅山笼罩在阴影之下,最后一段驼峰飞行就落到了美国运输指挥部。

著有《中国大历史》的黄仁宇,曾作为“业余新闻记者”身份撰写战地通讯《滇缅之战》,1942年上半年,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军可以直趋中东,控制印度洋。缅甸的沦陷对中国战场产生了严重影响,滇缅公路被切断,西南的国际交通仅靠“驼峰”航线维持。

1943年,志愿航空队改为十四航空队,陈纳德升任为少将,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需协助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人称“驼峰航线”,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经缅甸到中国昆明、重庆,运输机飞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伏,有如驼峰,驼峰航线由此得名,飞机飞行时常有强烈的气流变化,遇到意外时,难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飞行员即使跳伞,也会落入荒无人烟的丛林难以生还,还有日军飞机在空中拦截给运输队造成巨大威胁。

陈纳德提出的扩充空军防卫实力计划得到全面支持,计划需要增加三个战斗大队,三个轰炸大队,“驼峰”航线肩负着每月4700吨供应物资的飞行任务。

历史记载,从1942年5月到1945年的三年间,由于气象险恶,坠机是家常便饭,“驼峰航线”上共有1579名飞行员(大多数是美国人),468架飞机机毁人亡,长眠在峡谷之中。

抗战结束前,陈纳德即将回美国,他和飞虎队们在中国赢得了荣耀和热爱。曾经肆无忌惮在空中轰炸日军,无数个“轰炸之夜”伴随着恐慌,活着的人推开门满目荒凉,因为飞虎队的到来日军变得很有顾虑。

当她在战火硝烟中寻找逃生之路时,陈纳德带领着他的飞虎队在空中阻击日军,当时陈香梅还不知道,出任中国驻美旧金山大使时,他们就已是老朋友,还常聊起陈家的女孩子们。陈静宜在十四航空队担任护士时,陈纳德也已见识了陈家女孩的能力,直到遇见陈香梅,将军才知道这个就是他要找的女子。

飞虎队的出现,为老蒋当时面临的局面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在陈纳德来到中国之前,老蒋一直自诩他所拥有的空军部队,1937年,蒋介石授权宋美龄掌握空军,她邀请了陈纳德将军整顿中国空军。

双方经过了多次私密会晤,宋美龄担任翻译,陈纳德观察了空军后,直截了当地说“中国根本没有空军”,老蒋拥有的战机都是别国投机者倒卖的旧飞机,老蒋听了大为光火,立即请陈纳德在杭州组建中国第一个空军学校,当时日军紧迫逼人,学校没有建成。陈纳德于是回国,对美国国会和总统进行游说,直到罗斯福同意组建志愿队赴华。

战争让更多的民众失去家园妻离子散,烽火之中的爱情格外弥足珍贵。投身中国战场的陈纳德不仅收获了军人至高无上的肯定和荣誉,还赢得了美人心,也许这才是他晚年时最为宽慰的事。

荣耀最后都会被收回,那份深藏在心的柔情,铁汉也会动心,更何况是一个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女子,他早就知道她,原来他们是命中注定要在一起的。

抗战胜利后,有情人相逢于上海,当时的人们经常能看见两人在一起,引人猜测好事将近,一年过去了,仍然没有传出喜讯。抗战结束了,横隔在两人中间的问题还在,陈纳德当时已在美国与妻子离婚,来自父亲的反对仍然没有减弱。

整整三年的猛烈追求,陈香梅和朋友出去玩,将军就跟着去。知道一向疼爱她的外祖父母喜欢打桥牌,他常常去和外祖父母同住在静安寺路的陈香梅家,和老人打桥牌常输给他们,陈香梅的外祖父母很喜欢这个“老外”,为外孙女的婚事替女婿做了不少工作。

当时陈香梅是驻上海中央通讯社记者,中央社在上海圆明园路,陈纳德则住在虹桥路。

两弯高飞的眉毛,瘦小的她,收获了一个精英男人。

经过两年的“持久战”,父亲答应了婚事,双陈的婚事在父亲的主持下举行。1947年12月21日,两个不同国籍、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年龄的一对新人,在大家的祝福下,缓缓步入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