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鬼谷子教你攻心术
7434700000010

第10章 抵巇术——防守滴水不漏,攻击见缝插针(1)

善于攻心的人,不仅自己做事滴水不漏,而且可瞅准别人的漏洞见缝插针。我们都喜欢那些说话做事都滴水不漏的人,他们说话严谨,办事缜密,不会出什么纰漏,更不会丢三落四。那么,我们该如何向他们学习,把事情做得滴水不漏呢?

一、可抵而塞,可抵而却——防止丝袜跳线,只需一滴指甲油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万事万物都有规律存在,任何事情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时彼此距离很近,互相不了解;有时互相距离很远,却彼此熟悉。距离近而相互不了解,是因为没有互相考察言辞;距离远却能彼此熟悉,是因为经常往来,相互体察。所谓“巇”就是“瑕罅”,而“罅”就是容器的裂痕,裂痕会由小变大。在裂痕刚刚出现时,可以通过“抵”使其闭塞,可以通过“抵”,使其停止。可以通过”抵”使其变小,可以通过“抵”使其消失,可以通过“抵”而夺取器物,这是“抵巇”的原理。

大多数人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当问题刚一出现时,往往对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直到有一天,问题已经严重得无法补救了,方才扼腕不已。在这个世界上,愚蠢的行为有多种,此种行为便是一种。

对于容易犯下这样错误的人来说,也许最应该多听听“亡羊补牢”的故事。这已是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不过它虽老,却浸着智慧的汁液,可以供我们吸吮。

很早以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他白天把羊赶出去吃草,晚上就将羊关在一个用柴草和木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牧民照例去放羊,结果发现竟少了一只羊。原来是羊圈破了个洞,夜间有狼从洞钻进去,把羊叼走了。邻居知道了,便劝他道:“赶快把那个洞补上,否则狼还会来的。”牧民满脸狐疑道:“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便拒绝了邻居的好意。第二天早上,他又去放羊,却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这个洞钻进羊圈,叼走了一只。牧民十分后悔没听邻居的建议,及时把洞修好。于是,他赶紧把那个洞给堵上了,还整体加固了一番。这样羊圈就变得更加坚固了,狼是根本没办法进去的。

丝袜虽然只破了一点点,但还是马上补上为好,否则它就会越破越大,穿着一双破袜走在大街上,几人能承受得起路人嘲笑的眼光?鬼谷子说:“可抵而塞,可抵而却。”既然可以采取措施及时补救,为何不去做呢?如果蚂蚁洞能及时被补好,大堤怎会瞬间崩塌?如果士兵早点把枪装好子弹,又怎会让对方抢先开枪?

很多时候,我们必须得承认古人的伟大。虽然他们无法建造出现在的高楼大厦,但别忘了,他们当年建的那些木质结构的建筑已经屹立在那儿成百上千年了。到底是今人的钢筋水凝土建筑先倒,还是古人的木质结构建筑先塌,这事还真说不准。也许在做人做事方面,我们真有必要向古人取取经,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你的国家正处于外敌入侵的危急之际,而此时你与你的政敌又互相交恶,你想想后果会如何?很简单,窝里斗的最危险的后果,就是给敌人以可乘之机。然而,如果你们能化干戈为玉帛,齐心协力,一致对外的话,也许你们还有灭了敌人的可能。

战国时期,强大的秦国倚仗国势,四处征伐。搞得其他国家个个心惊胆战,就怕得罪了秦王。一次,赵王得到了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得知后,便修书一封,表示愿以十五座城交换此璧。接到信后,赵王焦急万分,便急召大臣商议此事。众人一致认为,秦王是在行骗,力劝赵王不要信以为真。但赵王却十分为难。倘若拒绝,担心秦王会派兵进犯。正在这时,大臣蔺相如站了出来。蔺相如说:“我愿带和氏璧前往秦国。若秦王真心交换,我便将璧交给他;若他不交,我定把璧带回。那时秦国理屈,便没了出兵的理由。”别无他法之际,赵王只得勉强同意了。

蔺相如到达秦国后,面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只见秦王一味称赞璧,却绝口不提换城之事。蔺相如料到秦王无意换城,便上前一步道:“这璧有一点瑕疵,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一听,便把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璧后退,靠柱子站定,然后理直气壮地说:“看来您并无意拿城交换。现在璧在我手,你要强抢,我便和这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璧要向柱子撞去。秦王担心璧被撞碎,态度立马软了下来,他命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又说:“这璧是无价之宝,得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我才肯交出。”秦王只好约定了一个日期。

蔺相如深知,秦王在骗他。于是就让手下带着和氏璧化装回国了。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已被送回赵国,您如有诚意,就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会立马派人送上和氏璧,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于事无补,还会让您落下不讲信用的污名!”秦王无奈,只得把蔺相如送回了赵国。这次,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大喜,封他做了上大夫。

几年后,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又为难起来。去,怕有危险,不去,又怕遭人耻笑。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好,于是赵王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廉颇则带着军队将他们送至边界,然后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达后,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便鼓了一段。秦王于是就命人记了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见秦王有意侮辱赵王,十分气愤。便上前一步,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若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了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也已作了准备,便不敢拿赵王怎样,只好让赵王回去了。

蔺相如又立一功,赵王遂封他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战功无数。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要碰见他,定让他下不来台!”话传到了蔺相如那里,蔺相如便假病不朝,以免与廉颇相见。

一日,蔺相如驾车外出,远远看见廉颇骑马走了过来,他赶紧命车夫调头。他的下人有些看不下去了,便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怕猫,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下人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何况廉将军?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国,就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赵国的力量就会削弱,秦国必会趁机来袭。我所以避着廉将军,是为我们赵国着想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心一想,确实有理。为了争一口气,便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实在是愚蠢。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特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此后,他们以好友相称,联手保卫赵国。

将相不和,就会让敌人有机可乘,赵国危矣!正是因为蔺相如和廉颇二人及时弥补了这种空隙和漏洞,才保全了赵国社稷的大局。

国家如此,人与人相处同样如此。人与人之间相处,产生隔阂和裂痕是在所难免的。不管是亲人之间、夫妻之间、朋友之间,还是同事之间,有了裂痕就要及时主动地去补救,不要让裂痕越来越大,以致无法挽救。在有矛盾和裂痕时,我们一定要及时“抵而塞之”,在没有矛盾和裂痕时,我们要加强和巩固内部团结,这才是真正的“抵巇”之道。

“矛盾是无处不在的”,天下万事万物都有合有离,都难免会产生裂缝,产生矛盾。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时,一定要善于观察矛盾的征兆,进而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在这五种态度中,“抵而塞”与“抵而得”是两种最常用的方法。一旦发现了矛盾和裂缝,就要及时查漏补缺、弥补缝隙,这样才能避免不利的事发生。

二、秋毫之末,太山之本——明察秋毫的智慧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芽孽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

当事物出现危机之初,只有圣人才能知道,而且能单独知道它的功用,按事物的变化来说明事理,了解各种计谋,以便观察对手的细微举动,万事万物在开始时都像秋毫之末一样微小,一旦发展起来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样宏大。当圣人将施政向外推行时,奸佞小人的一切阴谋诡计都会被排斥,可见抵巇原来是一种方法。

天下之人,在做人做事时,都希望自己顺风顺水,事事顺利。岂不知这样的顺心如意却往往如黄金一样贵重,想得到它,实为困难。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这个过程中,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为何总事与愿违呢?

一句天不遂人愿,难道就是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吗?

想当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一统天下,那气势是何等的豪迈?对于统治自己的大秦江山,他是何等的信心满满?他终其一生都渴望大秦王朝能够延续百代,永不灭亡。但事实却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大秦二世而亡,其统治如此短暂,就像天上的流星划过,如今只留下绵延万里的万里长城,在提醒后人秦朝的存在。鬼谷子说:“秋毫之末,太山之本。”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就这样瞬间倾塌,难道真是上天在诅咒它吗?非也!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秦朝的崩塌绝非一时一刻之功,导致它顷刻覆亡的因素,其实早就出现了。只是秦始皇没有觉察到而已。

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我们也可作一个猜想。倘若秦始皇所立王储不是胡亥而是扶苏,那么,秦国的命运会不会就此而扭转呢?对于两个儿子之间的不和,秦始皇难道就没有一丝察觉吗?退一步,作为大秦帝国的接班人,胡亥对于身边佞臣的所作所为就没有丝毫怀疑吗?倘若他能早日识破他们的狼子野心,将他们就地正法,那么大秦帝国是不是可以继续延续下去呢?归根结底,问题出就出在,秦始皇和胡亥都没能做到明察秋毫、见微知著。

就像是癌症患者,如果在一开始身体感觉到不适时,就去检查,也许就可以早日知道自己的病情,早点治疗,癌细胞也许就不会扩散。人们常常都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对那些细微之事,从不看在眼里,就更别说放在心上了。而事实上,任何事都是由小而大的,一个小小的,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往往决定着整个大局的运转。

古今中外,举凡成事之人,必有明察秋毫之智慧。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击败各路群雄,最终黄袍加身,很大程度上跟他的明察秋毫有关。

当年,朱元璋率军南征北战,当南方战况连连告捷之时,他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北伐上。他深知北伐胜利的意义,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他从始至终密切关注,亲自指挥。

此间,他派大将徐达前往淮安,招降王宣父子。徐达领命后,便率军出发了,三天后,即抵淮安。第二天,他就派人前往王宣父子处招降。

王宣父子见有人前去招降,便立马派人到淮安上降表。在降表中,王宣大赞朱元璋平定张士诚之举,并且还对朱元璋大肆颂扬,把他比作尧、舜、禹、汤、周文王和周武王。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恭谦之意。

徐达立马派人将降表呈献给朱元璋。朱元璋接到降表后,当即授王宣之子王信为江淮行省平章,并给他写了封信,信中说:“汝等遇真主出,即知顺天命而归,如同当年窦融献河西之地于汉,李归黎阳之众于唐,都是顺天应人之举,吾必善待之,望勿有疑。”

同时,他又密令徐达要严加防范,说:“王信父子反复无常,不可轻信,降表中谀词堆砌,绝非真心。其降不过是迫于无奈。你宜勒兵趋沂州,以观其变。如他们开城迎降,便分二卫兵驻守州城,将王信父子及其家属遣送到淮安。若益都、济宁、济南俱下,则令王信兵马五千随我军万人驻守。其余兵马分调各州守城。分调之后,仍选其马步精锐者从大军北伐。如他闭门拒守,则发兵进攻,不可迟疑。”

事实正如朱元璋所料,狡猾的王宣父子真的是在耍花招。王宣明里请降,暗中却让王信去他的州募兵备战。同时还派亲信去假装犒师,实则作缓兵之计。

徐达将朱元璋的话铭记于心,暗中秘密监视着王宣父子。他接受了王宣的犒劳,厚赏犒师的使者并将他们送回。王宣等犒师者一返回,立即夜劫朱元璋派来的使臣,想杀害他们。徐达得知消息后,立马带兵直抵沂州,于北门驻扎,又派梁镇抚去城中劝降。于是,王宣便派人在西门会见了梁镇抚。

梁镇抚曾是张士诚的干儿子,他用自己当例子劝说王宣父子接受招降。他对这人说:“如今已兵临城下,城中势弱,不降何待?”

此人回去立马禀报给了王宣。王宣决定设酒款梁镇抚。席间,王宣恭敬地说:“这次我定说话算数,否则死无葬身之地。”梁镇抚一听,十分高兴,便立马回去报告。

可梁镇抚刚一出城,王宣就命令士兵将城门关闭了,且下令拒守。徐达本身是一个镇定自若之人,一听此消息,气得火冒三丈,大骂道:“王宣父子乃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我定要活捉他二人,将他的嘴缝上!”于是便下令攻城。

都督冯宗异随即下令士兵掘坝放水。第二日,徐达亲自督军攻城。早已成为瓮中之鳖的王宣心急火燎地盼着王信的救兵快些到来。可整整等了两天也无音讯,此时,他深知自己不是徐达的对手,只好开城投降了。

于是,徐达又派人前去招降王信。王信执意不肯,还斩杀了使者,与其兄向山西逃去。此时,沂州已全部落入徐达之手。附近州县见徐达势不可挡,也都纷纷来降。对于王宣父子的反复,徐达怒不可遏,一气之下,将王宣乱棍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