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求知重行(中华美德)
7406200000005

第5章 可贵的赞赏

省电视台的一档名牌节目欲招聘节目主持人,报名者呼啦啦来了上百人。几轮考试过后,三位竞聘者脱颖而出,准备进行最后的角逐,争夺唯一的人选名额。

主持复赛考试的是台长,考题看似很简单、回答起来却不大容易--你是怎样评价进入决赛的另两名竞争对手的复赛前两名的选手分别出场了,两人回答的风格很相似,在简单地肯定了对手几句后,话锋一转,开始咄咄逼人地指陈对手的种种不足,并大量列举相比之下自己所具备的优势,语气里透着自己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自负。

轮到她回答了,她侃侃而谈,把两位对手的优点条分缕析,态度认真得像个小学生,语气里洋溢着钦佩与赞赏。

在她的评述中,仿佛那两位对手实在太优秀了,最后胜出的也理应是她们。

台长禁不住问她:“难道你没感觉到她们身上的不足之处吗?”

她思忖了片刻,坦言道:“也许是我更多地关注了她们的优点,所以,我目前尚未发现她们明显的不足。”

“这么说,你感觉她们比你要优秀一些?”台长微笑着注视着她。

她点点头:“是的,她们都很优秀。不过,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向她们学习,争取做得比她们还要优秀。”她谦逊而自信的回答赢得了在场众多评委一致的赞许。

最终,她胜出了。不久,便成了台里的“名牌主持人”。

事后,曾有人问台长为何录用复赛成绩排名最后一位的她,台长这样平静地解释--不错,另外两名选手的确也很出色,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她还要高出一筹,但前两位关注的目光却更多地停留在了别人的缺点上面,唯有她能够把赞赏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别人的优点,这样懂得敬重他人、虚怀若谷的人,才是最有提升潜力的。

发自内心地敬慕别人、赞赏别人,经常盯住别人的优点,经常把别人看得很重要,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宽阔的胸襟,更展示了一种可贵的品性,这样谦逊的人必定是目光远大的、是不断上进的、是善于与人合作的,幸运的机缘自然会垂青这样的有识之士。因为知道赞赏别人,才能够虚心地学习别人,才能不断地取长补短,才能够迈向优秀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