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
7401600000006

第6章 认色篇——魅力色彩初感受(1)

案例

1岁半的小鸥就已经认得红、黄、蓝、绿4种颜色了,当然,这是在他发挥很好的时候。一般情况下,红色是不会弄错,但一旦他不太认真了,便会出现一些错误,比如说:把橙色和黄色混淆起来,把蓝色和绿色混淆起来。

但是要知道小鸥满月时,爸爸妈妈就开始培养他的颜色感了。不知从哪一本书上爸爸看到,40天左右宝宝的色彩感知便已经开始了。于是,小鸥刚刚满月,爸爸妈妈就在床上拉了两根线,吊上五颜六色的气球,给小鸥打造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生活环境。小鸥吃饱喝足以后,常常躺在床上听音乐,看气球,啃手指,想心事。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妈妈躺在身边,一个一个指着气球说,这是什么颜色,那是什么颜色,然后鼓起嘴巴,把气球一口气吹了出去,看它们在头顶上摇来晃去,小鸥乐得咯咯直笑,上下俯仰,脑袋瓜左右摆动,一双小眼睛跟着气球的位置从左边看到右边,又从右边看到左边,转过来转过去。稍大一点,他就自己参与鼓气吹球的活动。哪怕只是移动一点点位置,对他来说也是无比快乐的。快乐的原因自然在于靠着自己的努力,改变了外在的世界,体验到自己的力量,证实了自己的存在。

爸爸在小鸥1岁以后有一次问妈妈:“你知道小鸥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吗?”妈妈曾经被爸爸嘲笑,因为她把“紫色”说成“雪青色”,虽然根本不是色盲,实际上只是概念用得不太恰当,但毕竟在这方面妈妈有些不太自信,加上爸爸是学画的,不免有一种面对“专家”的窘迫感,妈妈便推说不知道。爸爸就很得意地告诉妈妈:“不知道吧?小鸥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后来,妈妈了解到,其实爸爸的这个发现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红色是最鲜艳、最热烈、最富有生命的色彩,所以几乎所有的宝宝,在刚刚接触色彩的时候,最感兴趣的色彩都是红色。

在1岁半以前,爸爸光是教小鸥认识“黑”和“白”,就费了许多工夫。小鸥的姐姐颖颖在1岁半左右,就已经掌握了“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色彩系统,在辨认色彩方面,几乎没有人能考倒她。小鸥就不同了,有好几次,爸爸问:“墙壁是什么颜色?”小鸥的回答把爸爸气得够呛,他说墙壁是黑色的,这让爸爸几乎丧失了信心。后来爸爸才想到,弄错的不是小鸥,而是自己。因为他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是在晚上,尽管日光灯亮着,但墙壁的实际颜色并不是白色,而是灰色的。灰色的程度高了也就是浅黑色。也就是说,小鸥并非不知道黑色与白色的色相区别,而仅仅是不能分辨它们细微的明度差异。不过爸爸还是一直发愁,担心小鸥以后变成色盲。对妈妈说了一两次,妈妈就说爸爸杞人忧天,并劝他不要着急,没有那么快的。这时爸爸总是说:“你看颖颖!在她1岁半的时候,随便指出什么颜色,哪怕只是蚂蚁大的色块,她也会辨认得清清楚楚。”颖颖敏锐的色觉的确让妈妈嫉妒,妈妈也忍不住暗自为小鸥担心。

事实证明,爸爸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后来,小鸥自然学会了各种颜色的区分。当爸爸一遍又一遍地教他认识各种色彩的时候,他好像没什么感觉,害得爸爸心急火燎,束手无策;当爸爸并不刻意去教他的时候,他反而不知不觉地全部掌握了。是什么时候小鸥对色彩的分辨发生了一个跳跃式的突变,爸爸妈妈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爸爸妈妈们知道答案吗?想知道上文中的小鸥是如何认识色彩的,就接着阅读下面的文字,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谜底吧。

色彩教育要从宝宝兴趣出发

生活中,色彩无处不在,万物的色彩也是千变万化的。这些缤纷而又璀璨的色彩能唤起宝宝丰富的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不同的色彩给宝宝的感受也不同,这一现象在宝宝的绘画作业中得到了印证,如:太阳是红色,小草是绿色,天空是蓝色。因此,妈妈的色彩教育一定要从宝宝的实际兴趣出发。

一、辅导宝宝运用色彩,应多从宝宝的实际年龄出发,不要用成人对色彩的感觉要求禁锢他们,要教授一些宝宝能够感受和理解的内容。鼓励宝宝大胆地用自己手里的画笔画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引导宝宝用绘画来表现自己的生活,表达对人、社会、自然的看法和愿望,表达对世界的感受和幻想,画出自己对生活中色彩的独特感觉,这是对他们进行色彩训练的目的,也是提高宝宝素质,开发他们艺术潜能的需要。

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尊重宝宝对色彩的选择,一方面要鼓励宝宝尽可能多地使用色彩,引导宝宝发现新的色彩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使他们造色、配色和运用色彩的能力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会避免对色彩的机械运用,使宝宝对色彩的认识、感受和运用处在一种灵活变化的探索过程中,画出属于宝宝自己的色彩天空。

二、对宝宝来说,注意力非常容易转移,色彩的喜好也是飘忽不定的。或许早上喜欢红色,到了下午则变成喜欢黑色。随着心情的变化,宝宝喜欢的色彩也有所不同。相反,如果爸爸妈妈想调整宝宝的情绪,或影响宝宝的喜好,也可以通过色彩游戏的过程让宝宝去感知色彩。宝宝两岁多时,爸爸妈妈就能够和宝宝一起玩色彩游戏了。色彩游戏会激发宝宝对色彩的兴趣和对色彩的关注度,爸爸妈妈要采取鼓励措施,让宝宝在色彩游戏中认识色彩,增加对色彩感觉。

专家建议: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引导宝宝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一段时间后,不仅会使宝宝对周围生活中的色彩变得敏感而有兴趣,还会使他们学会捕捉事物之间很微妙的色彩变化。如:天上的朝霞和晚霞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草地在春天是浅绿的,夏天则是深绿的,秋天则是枯黄的。

案例

下午,妈妈带着洋洋如约来到唐老师的画室。一口气爬上八层楼,一路走洋洋还不忘发表自己的看法:“妈妈,唐老师这里的楼梯看起来像个厚厚的长方形,绕来绕去地就到了。”

一进门,唐老师就给洋洋穿上了早早准备好的“花围裙”,还发给洋洋一张画纸,洋洋用手摸摸,兴奋地跑过来告诉妈妈:“这就是专门画画用的那种软软的吸水的纸。”

上课了,唐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今天唐老师要教小朋友们一个大大的本领哦……”这课堂,小朋友们都显得非常专注和安静,唐老师温柔的声音听起来格外舒服。

唐老师示范画一只小刺猬,很快小刺猬便跃然纸上,生动且不乏童趣。妈妈很想知道洋洋画得如何,但一直忍着,不想去打断老师和孩子的思路。妈妈偷偷探头看去,洋洋听得很专心,小手握着水彩笔一笔一画认真地跟着老师在纸上画着。

唐老师温婉的说话声在画室里响起:“嗯,洋洋画得真不错,继续加油!”有时候,唐老师轻轻握着洋洋的手,认真地指点着。画好后,唐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到花园旁提回一小桶水和一桶毛笔。洋洋眼睛里盛满了好奇,亦步亦趋地跟在老师后头。

回到画室里,唐老师依次拿出毛笔、盛颜料的小碟子,然后细心地给小朋友们讲解了这些画画的工具。洋洋看到挤在小碟子里的各色水彩颜料,小脸儿乐得红扑扑的。洋洋很有些激动地拿着老师递过来的毛笔对妈妈说,“哦,原来毛笔也可以画画呀!”

接下来是为刚刚画好的小刺猬“穿上漂亮的衣服”,唐老师极其耐心地指导洋洋如何挑选层次分明、搭配起来又好看的色彩,还不时赞扬洋洋几句,甜美的声音让一旁的妈妈备受鼓舞,连妈妈都想跟着画起来了。一堂课下来,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最后,唐老师仔细地教会洋洋如何用报纸将水彩未干的画包裹起来,洋洋一蹦一跳地挥舞在手里,小心眼儿里美滋滋的。这一节绘画课上,洋洋认识了画具,感受到了各种色彩的艳丽夺目,并和色彩成为了朋友。

看完上面的小故事,我们不禁为唐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循循善诱拍手叫好,当然,洋洋的收获离不开妈妈兴趣引导。现在,就让妈妈领着宝宝用黑色的眼睛去认识一下这些具有神奇魅力的色彩伙伴吧。

宝宝的第一个色彩伙伴——单色

不少爸爸妈妈在最初教宝宝感受色彩的时候,往往把一整盒的色彩推到宝宝面前,结果宝宝乱涂乱画,把各种色彩一一试涂一遍,结果变成像灰泥一样的大色块,宝宝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其实色彩并不在多,爸爸妈妈要有计划地陪宝宝玩色彩游戏,最好帮助宝宝找到他的第一个色彩伙伴,也就是先教宝宝认识一个单色,比如红色。

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事物来强化宝宝对一种色彩的认识。比如,当看到红色的衣服、红色的家具、红色的汽车、红色的玩具时,爸爸妈妈要反复向宝宝强调“这是红色!”

同时,爸爸妈妈也可以给宝宝一种颜色,让宝宝感受到单纯的色彩变化。比如红色在加进不同量的水后颜色变浅,变成浅红、淡红,加水越多色彩就越淡。通过色彩的变化无穷,让宝宝感受色彩的神奇魅力。

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指认色彩,如果宝宝出现错误,应该及时地告诉宝宝:“不对,这个不是红色!”而不是说:“这个不是红色,这是××颜色。”在宝宝学习第一个色彩概念期间,爸爸妈妈的言语描述里最好重复一个相应的色彩词汇,以巩固宝宝对这个色彩的记忆。

当爸爸妈妈确定宝宝能指认红色以后,可以在一段时间里,和他一起做一些分类游戏,让宝宝从各色各样的事物里,把红色的找出来。当爸爸妈妈确定宝宝完全记住红色后,再按此步骤教他认识其他单色。

当宝宝认识足够多的单色后,爸爸妈妈可以在色彩词汇运用上进一步做到准确,比如,描述不同的红色,爸爸妈妈可以用深红色、浅红色等更多层次的色彩。

两岁多的宝宝也可以自己玩这个游戏。这时,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挑选无毒副作用的纸张和颜料。纸张建议用国画生宣纸,最好是夹宣纸。生宣纸吸水强可以使得色彩晕开,对宝宝来说有意思,也易呈现色彩的层次感,而普通生宣纸则太薄,宝宝把握不好易烂。颜料则建议最好用水彩,水彩透明色感好,而国画色中的藤黄有毒,有害宝宝身体健康。

案例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卡尔威特能取得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卡尔威特出生后第6周,父亲就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系到他的手腕上,气球便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摆动。以后,父亲又每周给他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在潜移默化中,年幼的卡尔威特早早地接触了色彩,并学会了红的、绿的等形容词,父亲的这一方式可谓“无声胜有声”。

下面我们介绍一个教宝宝感受单纯色彩的有效方法:每周只教宝宝一种色彩,每天以不同的方式复习巩固。爸爸妈妈可以先从主色调开始,比如红色。

(1)第1天,爸爸妈妈手拿一件红色的物品,如苹果,一边说:“红色,红色。”一边把苹果放在宝宝眼前让他看。然后把苹果放在身后藏起来,以免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另外找出一红色物品,如红围巾,一边摸着围巾一边说:“红色的。”同样地,一边将围巾举到宝宝眼前让他看见。如此重复5~10分钟,如果发现宝宝注意力转移,即可停止。初步建立宝宝红色的概念。

(2)第2天,重复第一天的活动,并找出其他红色物品或家具。如果宝宝会说话,可以找出一个红色物品,问他:“这是什么颜色?”如果宝宝回答不上来,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指着或摸着物品说:“红色,红色的。”

(3)第3天,花3分钟左右复习第1天的活动。然后带着宝宝找出家里的红色的物品、家具等。每找出一样,爸爸妈妈就要提问:“这是什么颜色?”如果宝宝不会说话或不愿说,爸爸妈妈可以自己回答:“红色的,红色。”一边说一边指着物品。或把宝宝带到户外,让他找找红色的东西,找到了最好能用手指着或摸着说:“红色的,红色。”重复强调红色,加深宝宝对红色的记忆。

(4)第4天,跟第3天一样,花3分钟左右复习第1天的活动,给宝宝一只红色的蜡笔和一些有图案的纸,告诉他这支蜡笔是红色的,请他把纸上的图画涂成红色。爸爸妈妈可先做个示范,一边涂一边说:“红色,红色的。”

(5)第5天,花3分钟左右复习前几天的活动。爸爸妈妈先做个示范,然后把一些红色和另外一种色彩的物品混在一起,让宝宝把红色的物品找出来放在篮子里。找出一个红色的物品时说“红色”,并将其放在一边。

(6)第6天,给宝宝读一两本简单的图画书,每读完一页,就让宝宝把此页上红色的东西找出来。比如爸爸妈妈可以指着第一页的苹果说:“这个苹果是红色的,红色。”一边说一边指着红苹果。

(7)第7天,用红色的橡皮泥复习。宝宝每做好一样,爸爸妈妈就可以问:“这个是什么颜色?”宝宝若不回答,爸爸妈妈就自己回答:“红色,红色的。”也可在纸上画一样简单图案如水果,给宝宝一张红纸,让他把“红色的纸”撕成小片,然后贴在所画的图案上。贴完后问他苹果是什么颜色,然后说:“红色,红色的。”

一周下来,宝宝基本上就可以完全掌握红色这一概念。下一周,就可以介绍另一种新的色彩。

混合色彩满足宝宝的好奇心

当宝宝完全掌握单色后,爸爸妈妈就可以鼓励他玩色彩混合的游戏了。与感受单色一样,不要把很多色彩一次性给宝宝,可以先玩两种色彩的混合,比如:黄蓝两种色可以调配出绿色,这是宝宝不曾体会过的,会让宝宝极大地满足宝宝的好奇心,让他们觉得像变魔术一般有趣!爸爸妈妈可以让宝宝在纸上涂画着调色,也可以再拿一个盘子调着玩,甚至可以用透明杯子,把两种颜色稀释后混在一起看看。宝宝会发现,所用的色彩量不同,产生的绿色深浅也不同,由此导致偏黄或偏蓝,其色彩倾向也不同!这个游戏可以玩很多次,只要每次所选的色彩不同,宝宝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红色和黄色、红色和蓝色……三原色之间的混合产生的变化最大,也可让宝宝试试对比色的混合,比如黄色和紫色、红色和绿色等。

案例

周末,美术教室来了两位新的小朋友妮妮和阳阳。这堂课讲的是冷色调和暖色调。妮妮和阳阳在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可能是由于对新环境的好奇,两个小家伙显得特别兴奋,样子很是可爱。妮妮对冷色调和暖色调这样的名词很熟悉,因为爸爸妈妈在妮妮很小的时候就有意地让妮妮了解一些色彩的知识。阳阳的爸爸妈妈则不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因而,阳阳显得十分吃力。

课后,老师让小朋友们自己选一张色纸颜色,再选6支与色纸颜色相同的蜡笔,选好后,小朋友把色纸与蜡笔拿给老师,看蜡笔的颜色是否正确。妮妮在这项任务中显得游刃有余,第一次就全部选对了。而阳阳选了6色,有4色是错的,老师要阳阳再回去重选,结果还有2色不对,就这样反反复复好几次,阳阳总算把6支蜡笔全部选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