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7401100000027

第27章 宗教的产生(1)

众神的狂欢

在远古时代,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土地上的居民不能很好地认识自然,对大自然充满着畏惧。在他们看来,自然界发生的一切事情,如日月盈亏、季节的转换、山崩海啸以及暴风骤雨都是难以捉摸、神秘莫测。好像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支撑着这一切。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是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在支配着一切活动,于是对天体和自然由敬畏转为崇拜,由崇拜转为祈求帮助,把自然界的不同形式和表现化为神灵,由此产生了宗教。

自然环境的变化,深深影响了苏美尔人和其后继者的宗教信仰。她们在面对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时,是那么的无奈和无助。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河水泛滥,而是不知道河水何时泛滥,何时会暴发洪水。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札格罗斯山脉和托罗斯山脉上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这种特大洪水,不但能灌溉沟渠,还能毁坏农田、家园,来势汹汹。在苏美尔人的印象里,洪水之神尼诺塔是一位凶恶的神。在苏美尔人的作品中,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诗句:

猖獗的洪水呀,没人能和它对抗,

它使苍天动摇,使大地颤抖。

……

庄稼成熟了,猖獗的洪水来将它淹没。

对洪水泛滥的恐惧,加上外族时不时地侵扰,使苏美尔人深深地感到,自己正无依无靠地面对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力量。有一首苏美尔人的诗写道,“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所有这些,使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人们非常悲观,担惊受怕。他们认为,人生来只是为神服务,神的意志和行为是无法预言的。因此,他们想尽种种办法希望通过分析形形色色的预兆来预测变幻莫测的未来,尤其是各种梦。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剖肝占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查看被屠宰的动物的肝脏来预测。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占星术观察星辰运行预言人的命运。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印象中,星辰运行对人的命运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个人还要供奉一位专属自己的神,对待他就像对待老师那样。他们认为,他是一个桥梁,只要把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跟他说,就可以让各位诸神知道了。

巴比伦宗教是多神教,并与自然崇拜联系在一起。原始时代宗教信仰的残余,与后期的宗教信仰结合,就形成了巴比伦宗教。最先出现的是对自然力和自然现象的崇拜。神的形象是一种非人类的自然现象,他们与原始时代居民的基本经济活动有关,崇拜大自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祈求丰收。比如对水的崇拜,由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定期泛滥,早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对水的原始崇拜,认为水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又可以给人类带来福祉,可以灌溉庄稼,给人们带来丰收。于是,在苏美尔的观念里,便出现了一个善良与造福的水神埃阿,埃阿负责把一切手艺,艺术与知识传授给人们。另外,巴比伦人对太阳、天空和星辰也很崇拜。他们称太阳为“沙马什”,即光明之神。太阳每天晚上从遥远的地方赶来,乘坐一辆火轮车,把光明赐给人间。

巴比伦人不单崇拜自然界,还崇拜植物、动物。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及亚述人对树有一种特别的崇拜。在他们的神话和宗教艺术中,出现神圣的“生命之树”和“真理之树”。在一些神的身上,总是长出一些枝茎,像伊什塔尔女神便是如此。椰枣树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因为这种树在经济生活中有巨大意义。另外,在美索不达米亚宗教里还保存了野兽崇拜的残余,比如,水神埃阿被表现为一个带有鱼尾或背上带着鱼的神。而巴比伦的雷雨之神马尔都克一半表现为蛇,一半表现为猛兽。在乌尔受到崇拜的南那就被称为“强有力的牡牛阿努”。

美索不达米亚的宗教延续了数千年,又历经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的统治,其神灵众多,为其他地区少见。各个民族创造了不同的神,上至国家,下至家庭。人们的每一项活动,基本上都与神有关。在苏美尔人的观念中,甚至连空气里都充满了神灵。总之,神灵无处不在,人们的足迹所遍布之处,都有神灵的存在。伴随着信仰神灵的人越来越多,神庙也出现了许多神职工作人员。

在众多的地方神中,有一些神灵成为全国的主神。这些主神源于苏美尔人的观念,后被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所继承和发展,只是在名称上有所改变。

1.众神之首——安

不同的人对众神之首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苏美尔称为“安”,阿卡德称为“安努”。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安被列为众神之首。安,意为天空,也即天神的意思。在神话里,他是至高神,居住在称为“安之天”的最高一层天国中,其他所有神都尊他为“父王”。众神遇到危险时,如洪水灾难,都要向他祈求护佑。众神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对某人有怨言,也跑来向他申诉。他把权力和正义结合在一起,是君权的标志。在他端坐的御座前放置着权威的标志——象征君权的节杖、王冠、冕和权杖。他也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神,在他的身上,也有人软弱的一面。在创世神话中,当他与怪物提阿马特交战时,由于害怕,不敢去迎战,从而将打败提阿马特的荣誉留给了马尔都克。在苏美尔早王朝时期,安是乌鲁克的保护神。在后来的历史中,他的地位逐渐被恩利尔取代,后来又让位于马尔都克。

2.风神——恩利尔

风神,苏美尔语的意思是“风的主人”、“空气之王”。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可能代表湿润的春风滋润万物。后来又成为飓风之神,他的武器是洪水和大风。与希腊神话的宙斯一样,在他身上体现了自然力,手握赐福和降灾两个法宝,被人们视为主宰人类命运的神。在神话里,他的妻子是谷物女神宁利尔,恩利尔喜欢上了宁利尔,但宁利尔不肯,无可奈何,他只好把她抢过来。他的这一行为受到众神法庭的审判,被发配到地下,宁利尔也随他而去。恩利尔是众神会议的首领,其神庙设在尼普尔。他经常凭借具有毁灭意义的暴风雨来执行众神的决议,这也反映了他的本性。

3.大母神——宁胡尔萨格

宁胡尔萨格是苏美尔三大神的第三位,可见其地位非常重要。关于她,有三种传说:一种传说认为她是安神的妻子;一种传说称她的丈夫为舒尔;还有一种传说称她为恩利尔的妻子。宁胡尔萨格是大母神,即生育女神。她好比是产房,是怀孕的人与动物的港湾。

4.溪水神——恩奇都

根据神话传说,恩奇都是狡猾的淡水神。在神话中,大母神宁胡尔萨格总是与他抗衡,担心其取代自己。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代初,他取代了宁胡尔萨格,成为三大神之一。恩奇都,意为“土地生产的管理者”,他负责土地的灌溉,没有他,两河流域的南部就成为荒漠之地,因此他成为南部埃利都城的守护神。恩奇都很聪明,在与其他神斗争时,常常凭借机智勇敢而取胜,不会大动干戈。所以有时他被称为大智之神、知识之神。作为知识之神,他还把一切手艺、技术、知识、艺术传授给人类。因此,木匠、工匠也把他看成是自己的保护神。

5.生命之主——马尔都克

在《圣经》中,他起初是暴风雨之神,其名字就是“暴风雨之子”的意思。随着巴比伦人的兴起,他一跃成为巴比伦的众神之首,被巴比伦人尊为众神之主、万王之王。他被认为是恩奇都的长子,在苏美尔的咒语中,他意为云雨之神,在最高处观察病魔对地上人类的侵袭,并及时告诉父亲,使父亲能够及时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尔都克作为城市之神及后来作为国家主神的作用,逐渐掩盖了他的早期性质。在创世神话中,天神安努由于害怕提阿马特,不敢交战。马尔都克不畏艰险,在紧要关头站出来勇敢迎战提阿马特,因此他得到了众神授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决定人类命运的特权。在他身上,结合了各种神性。他不光是万物的创造者、正义和法律的保护神,还能洞悉众神的心智、能够起死回生的妙手法师。马尔都克吸收同化了其他神祇,继承了他们的各种职权,成为众神之尊。

6.爱神——伊什塔尔

苏美尔语称伊南娜,阿卡德人称伊什塔尔。在一个神话中,她是安的女儿,即爱情女神;而在另一神话中,她是欣的女儿,乌图的姐姐,是战争女神。人们往往更愿意称呼她为爱神。在她身上集中了爱与美,是伟大母性的杰出代表。没有她,一切不生,一切不长。巴比伦人对她的崇拜无以复加。在一篇祷告中这样写道:

伊什塔尔,众神之神,万都之王,全人类的主宰,

你是地上的光,天上的光,月神的爱女……

你的意旨,就是法律。

神啊,世间没有一处,没有你的灵,没有一个人,不遵行你的戒命。

只要一提到你的大名,天也会摇,地也会动,众神也会发抖……

神啊,你是众生之门的开启者,你的光辉,

照耀着天,照耀着地,照耀着家宅,照耀着万国。

圣母,人类的母亲,你的法力是无边的,

你只要眨一眨眼角,不但病者可以痊愈,甚至死人也可复活。

……

伟大的伊什塔尔,月神的爱女,我们的王,

人间天上,再也没有谁像你这样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