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悟:与佛对话
7388300000002

第2章 酸甜苦辣皆因果(1)

佛说:一切皆有因果,一切皆是磨难。生活不会总是尽如人意,我们做事自然难免会有不如意、不顺心的时候。其实不管是开心还是难过的事,都是自己种下了因才结出的果。每个人想得到什么的时候,也是要先付出一些东西作为代价的。只要长存一颗善心,生活中所得的福报自然也就多了。

1.因果无处不在

佛家讲“因果报应”,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对于那些作恶多端的人,看不惯的人会说:你早晚会得报应的。然而现实中却往往并没有什么因果,那些作恶的人逍遥自在,而那些善良的人却依然在遭受着苦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因果无处不在,正如佛所说: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正因为有了因果,才有了愿意放下尘世所有功名潜心修佛的人,他们今生做一切善事,以求能修得来世之福,或为家人求得健康富贵。人们都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所以这个世界上多了行善之人。

各种因果全在一念间

佛经中记载了一篇关于因果的故事。一天黄昏,波斯匿王前往只树去孤独园拜访佛。佛见了波斯匿王,看到他全身都是尘垢,于是便问:国王,您从哪里来?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垢呢?

波斯匿王回答说:佛,我刚从婆提老者的家里来到这里。他于不久前过世了,由于家产无人继承,必须归纳到国库,所以我专程去清点他的财产。他的财产很多,光是黄金就八万斤,其余更不用说了,但是,他平时为人却十分吝啬,生活过得很寒酸,生前虽然拥有数不尽的财产,但现在也只是两手空空地走了。

佛听了波斯匿王的话,叹息道:真可惜啊!

波斯匿王又问:佛,婆提老者平时孤单一人守着家产,生活又很节俭,不仅住的环境不好,穿的衣服也很破旧,吃的方面更是从不挑剔。佛,依您的慧眼看,他舍了人身之后,现在去了哪里?

佛回答说:他已经堕落在啼哭地狱。

波斯匿王听了,非常吃惊地说:他那么有钱,生前也没有享到金钱的福,死后,却堕落在啼哭地狱,那岂不是一天到晚在那里痛哭了?

佛接着说:是啊!所以我才说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又问:佛,婆提老者有那么多的财产,应该是很有福气的人才对,可是,他为什么要过着辛苦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为什么会堕落到啼哭地狱呢?

佛说:这一切都是因果啊!他的财富,是过去造福他人得来的。在辟支佛的时代,有一位务农的地主,他偶然间看到了一位辟支佛出来化缘,一时心生欢喜,就决定供养其饭食,并说:日后若有需要的话,我都会布施给您。因此,辟支佛有时也会再去向他化缘,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位地主却又起了悭吝之念,觉得为什么要平白供养这位出家人呢?还不如把食物留给奴仆吃。有了这个念头,他以后就不肯布施了。而故事中的地主便是这位已经过世的婆提老者,因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缘,所以有福得到了大笔的财产。可是又因为他后来起了悭吝之心,因此,虽然得到财产,却不得自用,他这辈子也没有做任何好事,现在堕落了,心里很后悔,所以每天啼哭。

生活中,因果无处不在,也许你不经意的一个善举就种下了一个善因,那么他日也许你就会得到一个善果。但是也可能你不经意种下一个恶因,那么也许就要因此收到恶果。不论善果还是恶果,全在一念间。在佛教的教义里是主张因果的,每个人都好像在这个世界的农夫一样,你种下什么,也就会收获什么。既然你明白了因果的关系,明白了因果无所不在,那么你是否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种下善因,由此收得善果呢?

故事中的婆提老者之所以死后要受啼哭地狱之苦,一切皆源于他所种下的因。他本来是想要行善的,然而由于心不诚,半途而废,结果只能得到金钱而不能自用,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惩罚。他拥有了大笔的金钱,然而却生就了悭吝的性格,不但对人悭吝,对己也悭吝。如果他能够用这些钱做一些好事,那么也许就可以抵消他曾经种下的恶因,然而他当时并没有反省,直到死后才猛然醒悟:即使生前拥有无数财产,死后那些却也已经不再属于他自己了。然而生前他却没能运用这笔财产为自己修福,以至于后悔不迭,只能终日啼哭。

这不单单是婆提老者的悲哀,其实也是人类的悲哀。因为在婆提老者的身上能看到是人性的弱点,人的本性里都有利己的一面,但也有追求好名声的一面,也许为了一个好名声,很多人都愿意去做好事,但是当所做的一切没有得到回报的时候,他们就厌烦了,可能会停止做这些好事。但是,殊不知这便种下了恶因。也许你帮助过但又抛弃的人最终成功了,他可能因为你曾经抛弃他而进行报复。不能善始善终其实还不如不开始,因为这样你还能够隐藏自己的缺点。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基本原理,它无处不在。《华严经》中曾说:一切诸果,皆从因起,一切诸报,皆从因起。也就是说,一切报应皆是你自己所种下的果。也许你并不知道,但是当恶果已经形成,也就只能接受。人要想摆脱这种因果报应的循环,就需要多做好事,注意自己的行为,多种善因,这样就可以消除恶果的纠缠。

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诱惑很多,如果不能克制自己,那么很可能就会跌进万丈深渊,只有拥有足够的自制能力,才能够挣脱命运的摆布。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宽容,多行好事,要时刻记得只要你对人笑,人便会对你笑;你对人好,人也会对你好。因果是相互的,只要你愿意把爱心献给别人,别人也会愿意对你施之以爱。当你把爱献给更多人的时候,相信你也一定会收获到更多的善果。

2.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一旦产生了错误的行为,那么便会种下恶因。所以说,不论什么时候,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不论前世今生,你都不可能逃脱对你的行为应尽的责任。佛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这句话也颇有些行为和因果责任的关系,追求错误的东西就是错误的行为,那么它所产生的结果便是痛苦,如果你不能改变错误的行为,那么便要为此所产生的痛苦负责。凡事皆有因果,错误的行为注定要承担后果和责任。所以我们更应该及早知道这些因果,才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行为产生错误前及时改正。

行为决定因果

一天,有一位中年妇女来拜访佛,这位中年妇女中等身材,看起来个性稍强,但为人很诚恳,也有很虔诚的宗教信仰。佛便问她为什么而来。

那妇女答道:我来并不是因为面临重大的灾难,也不是因为有严重的疾病,仅仅是因为脚部长期水肿,膝盖肿痛,且不时抽筋。虽然不致带来太大的痛苦,但却使行动迟缓不便,尤其膝盖处,每当做跪拜动作时,总是痛得几乎无法进行下去,看遍了名医,也做过各种治疗,然而不但没有起色,情形反而愈来愈严重。

这位妇女平时信佛,并且有着极为虔诚的信仰,她觉得自己有这样的痛苦,一定是在某个前世做了什么错事或不当的行为,才会导致今天的报应。

于是佛凝视她的腿部,渐渐的,在她的膝盖处浮起了几张脸,几个十七八岁少女的脸,她们显然有着很强的怨气。此时,佛明白了一切因果。

佛说:当一个人由于某种因果的纠缠而患上某种病症时,完全靠简单的医疗手段是治不好的,必须要对因果有个了断,并且还要对自己曾经种下的因负相当的责任。因果才是病源的本质,只要了断了因果,病也就自然痊愈了。

中年妇女颇为虔诚地说:只是我不知道这因在哪里,我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请佛明示。

佛说:一切因皆起于你的前世,那时你是一个男子,是一个官宦人家的主管,因为你非常忠于职守,深得主人的信任,但你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下人严厉过度,不懂宽恕,有时下属或仆人偶有过失,你就予以打骂处罚。

一次,府里的几个小婢女做错了事,你非常愤怒,于是不问青红皂白就施予严厉的体罚,导致这几个小婢女的脚被打破了而无法行走。因此她们一生都怀恨在心,而这股怨气非常强烈,即使她们死后也不曾淡忘,以致当因缘成熟时,该讨的还是要讨,该受报的还是要受报。你曾经做出的不当行为,即使辗转一世,也还是要你自己承担和负责。

这位妇女说:也就是说我在前世让别人遭受了行动不便的痛苦,因此今世我也要遭受同样的不便和痛苦?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造下的孽迟早也是需要自己还的,这也便是佛所说的因果报应。如果单从妇人的今生来看,她无故膝盖受尽折磨,似乎是很委屈的,但是当了解了她的前世后才发现,其实所有的一切皆是因为她前世的行为。由此可见,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且你永远也逃脱不了这些责任。这就需要人们锻炼辨别对错的能力,如果你能够辨别哪件事情是对哪件事情是错,那么就能够避免种下恶因。但是人无完人,没有谁会永远正确,这就需要勇于对你所做出的错误行为负责,如果你当时能够面对自己的错误,并做出挽救,那么这些因果便不会跟随你前世今生,让你莫名受到苦难。所以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在做事之前想到结果,并避免做错事。

人们应该相信,不论什么事情,不论是种下的恶因还是善因,最终都会报应到自己的头上,如果你不对你的行为负责,那么也许日后你就会得到报应。有一个偷盗者,他一生偷了很多人家,最后竟然莫名其妙地偷到了自己的家里,并且还引来了警察。他自己也很懊悔,因为他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并且自己也改变不了,既然改变不了,那么他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终他不得不进监狱,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忏悔。

不论是生活中、工作中、婚姻中还是爱情中,许多错误都来源于错误的追求,比如争权夺利、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凡此种种,也许都会在无形中伤害另一个无辜的人,并种下恶因。如果说一个人没有追求是痛苦的,那么如果追求错误的东西,就会更加痛苦。错误的行为只会造成错误的结果。如果一直执迷不悟,那么最终他必将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一个人如果走上了错误的道路,做出了错误的行为,并且还固执己见,那么等待他的将是无限的痛苦。人应该学会辨别自己的行为,选择正确的道路。有些人不愿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而逃避,然而越逃避越痛苦。凡是自己种下的因,是不可能逃避得了的,一定要对自己所造成的果负责,这样你的心才能放开,了结一段你曾经犯下的错误,从此你才能够心安理得地度过余生。如果明知道你做的坏事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那么你是否经得起自己良心的谴责呢?一个人如果不敢负责,内心就会是痛苦的,因为他时时刻刻都会承受着自己良心的谴责。

在人生的道路中,我们要善于总结自己,善于判断自己的行为,并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只要你找到正确的追求理想的方式,那么就会摆脱恶果和报应的纠缠,只要你勇于负责任,那么你就会减少因无意中犯下的错误所造成的痛苦。

3.人生是重复的循环

重复似乎是人生的某种本质,你越拼命想要摆脱这种无聊的重复,却越是循环往复,怎样也摆脱不了。人生的循环往复其实就好似佛家所说的因果。种什么样的因就结什么样的果,这些都是早已注定的,并非人力可以改变的。人生注定是重复的循环,即使过了很多时间,也不可能会逃脱这注定的命运和因果。所以我们改变不了因果也改变不了这循环,就只能克制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把所有的因果和重复都变成善意的。这样即使有因果报应的循环往复,也往往是好意的。

因果报应循环往复

一位少女未婚却怀孕了,于是她去找在精舍中精修的佛。佛正在为弟子说法,这位怀孕的少女径直走到佛面前,直指着佛说道:“沙门!你害得我好苦啊!你让我怀孕,却恶意地离弃我,我到处找你都找不着,原来你却躲在这里逍遥享福,现在,你总算给我找着了,你说,你将要如何安置我呢?”

原来,这少女是由外道差遣而来,并未真正怀孕,她只是将脸盆绑在肚子上,伪装有孕在身,以此来毁谤佛,破坏佛的名誉。少女虽然很逼真地质问佛,但是后来还是被佛的弟子发现,揭穿了她的伎俩。

惊异中的弟子们看到原来是该少女的刻意诽谤才放下心来,但心中仍然升起了一个疑问,为何解脱的圣者如佛,仍会遭受此果报?因此舍利佛就代表诸弟子请示佛,是何因缘致使此女来毁谤佛?

佛告诉诸弟子说,很久以前,在一座王城中,有一位非常贤德的妇女,人们都称她为“善幻女”。她对修行者非常尊敬,时常予以供养,尤其常常供养两位法师,一位叫“无胜”,一位叫“常观”,无胜法师修行非常精进,德行也很高,因此颇受大家的敬重,至于常观法师,虽然是一个修行者,但世俗的习气仍很重。虽然善幻女每日都以相等的供养品来供养两位法师,但在态度上,免不了仍有一般人的分别心,她对常观法师的恭敬,就比不上对无胜法师的周到。

身受差别待遇的常观法师,因世俗习气甚重,无法体会平常心的道理,因此一股强烈的嫉妒之火油然而生,逢人便到处造谣说,善幻女一定和无胜法师有私通,虽然表面上是同样的供养品,但暗地里一定有分别,虽经劝说,但仍然不停止恶意毁谤造谣。

佛说到这里,停了一会,问诸弟子道:“你们知道那常观法师是谁吗?就是我的前身。因为曾经恶意毁谤有德的修行者,所以曾堕落地狱数千年,受猛火烧身之苦,我现在虽然已经成功解脱,但余殃未尽,所以仍然得受同样恶意的毁谤!”即使是一个解脱的圣者,但因往昔曾经恶意毁谤别人的业力,在经过了极其长远的时间后,终究还是回到自己的身上来,“毁谤者,人恒毁谤之。”因果的纤毫不爽,能不令我们警惕吗?

常观法师对无胜法师的诽谤是在前世,也许已经过了数千年,然而因果的循环还是报在了他的今生。人生其实是重复的循环,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不论你什么时候种下的恶因,都可能随时报应在你身上。因果律可以说是宇宙间一种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任何人都解脱不了这种因果的循环。

《西方合论》中曾经说:今生虽不偷盗,但所求不如意,即是盗业未尽。今生虽不邪淫,但值不随意眷属,即是淫业未尽。今生虽不谤法妄语,但言出人或疑信相半,即是谤法及妄语业未尽。于一切果中,察一切因。当知前生无恶不作,当忏悔。人多前世今生即是因果循环,即使你已经忘记,但是其因果还是会跟随你。所以人们应该随时都做善事,以抵消前世可能造下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