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内劲与现代散打
内劲的原理内劲是人体以意念与内气为引导,使人体的肌肉、经络、骨骼内外上下高度协调而形成的劲力,也是人体力的高级形式,在散打中要求运用到这种体内劲力。
内劲由身体内部启动,内不动外不发,意动形随,气动血行,五脏动于内,四肢身躯动于外,意到力至。
内劲的运用需要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变化,即根据对手的攻击方式、战术变化等,作出相应、灵活的变化。
内劲用于击打时,要求以坚硬的骨节去击打对手要害部位,使力量渗透到,甚至穿透对手身体,而非滞留在体内的力量感。
(1)意念与内气意念包括人的情绪、心境、注意力、想象力、意志力等心理素质。人的意识中与内劲最有关系的就是想象力,因为内气的调动需要这种想象力。内气在人体内无处不到,无处不有,它能改善人的精、气、神,提高人体适应能力,产生极强的缩张变化(感应),缩则引进落空,张则崩抖弹震,即缩为柔,张为刚。
内不动,外不发:所谓内劲,是指体内脏器先动,协调一致地工作所产生的劲力达到外面,先内动后外发,内不动外不发。在武术五行理论中,金、木、水、火、土,内对五脏,外应人之五官,如心属火,“心急勇力生”;肝属木,“肝急火焰蒸”;脾属土,“脾动大力攻”;肺属金,“肺动阵雷惊”;肾属水,“肾动快如风”。
“心急勇力生”,这个“心”实质是指强烈的攻击欲望,欲望刺激了运动神经,使肌肉产生收缩运动,形成劲力。在中医学的概念里,脾属土,与肌肉相关联,因此“脾动大力攻”。肝属木,藏血,“肝急火焰蒸”,肝火烧,肺气动,以气运血,“肺动阵雷惊”,以声助力。肾主骨,与肾上腺激素的分泌有关,所以一些拳术要用意念刺激肾脏,使肾脏微微向上提起,“肾动快如风”,人体大幅度的动作是以骨骼结构变化来显示,而骨骼的变化则依赖肌肉、韧带的收缩。由此可见,人体自然力量的发挥首先是要靠内心强烈的“意”去催逼的。
运动神经元的兴奋程度支配着肌肉伸缩、牵拉,牵拉速度与牵拉程度与意识暗示以及发劲时产生的兴奋值有关,有强烈攻击欲才会产生“疯魔劲”。同样,一些缓慢的养气、运气动作和蓄势动作也需要意念暗示,进行肌肉的伸缩和牵拉。不同的劲力所需的肌肉牵拉速度与牵拉程度均不一样。
练内气,坚五脏:内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内气流布全身,走到脏腑之中就叫脏腑之气,流到血脉内外便称营卫之气,达到经络之上则谓经络之气。
人体手上和脚上的经络多数分布在骨间膜上,而脏的经络和其相对应的腑的经络通常都在同一片骨间膜的两面,脏腑之间的变化会形成一致的病理现象,五脏对应着五腑,属于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练习内功时,天、地、人所共同具有的阴阳二气相互感应,使之在人体内不断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人体生理功能中新的生命活动源泉。
武术内功不是孤立地锻炼体内器官,而是兼顾并修,如心意拳有“坚五脏”的功法,即通过一些动作的震荡、挤压、牵拉,使身体的五脏“坚固”起来,在实战中能经受得住外力冲击。形意拳有五种主要拳法分别对应锻炼五脏;八极拳也有“五脏气功到”的说法。内脏连着经络,通过外在肢体练习动作,牵动了经络,也必然刺激了该经络上的所有器官,由外导内,内外兼修。
比如,练习心意拳的“搓手掌”动作,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浑身气血翻滚,双手手掌摩擦产生的热量与对手上穴位的刺激,由外而内地沿着经络刺激到内脏。
右腿单脚支撑站立(也可以坐着练),左腿曲小腿横搁于右膝,左手掌心向上,放在左腿上,右手掌心向下,两掌相合,右掌由左掌上向前、向下斜搓,直到手不能再伸时(不能离开左手掌),呼气。然后右手掌心向上,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回抽,吸气,气贯丹田,集中意念,练习72下。
人体毛细血管多数呈不规则状,惟独在穴位点附近的毛细血管呈规则的并行线状,而且平行于经络。
科学家们通过流体力学计算,发现只要在相邻的穴位间有一定的压力差,人体经络中就会形成管线外毛细血管间与卫气有关的组织液流场,这类似于海洋中的洋流,没有管道却有水流,这些组织液流场与武术上的站桩养生密切相关。通过人体内部的细微活动,如气血在经络上的运行,细胞电荷的变化,在“意念”
和“内气”的配合下,形成人体内劲,民间常称之为“丹田力”。
内气的“内敛”和“下沉”:运用内气必须遵循“内敛”和“下沉”这两个重要原则。“气内敛”就是使神经反应最先抓住肌肉的原始发出点——肌腱,因其与骨骼直接相连,而气达骨骼就能做到神经支配肌腱的作用。离身体越深层的肌肉稍微一动就能带动较多浅层肌肉较大幅度的收缩运动。因此,“气内敛”的目的就是通过控制人体深层肌肉以达到较快且有效地调整全身肌肉。“气下沉”便是所谓“气沉丹田”,是为了松弛肌肉和稳定重心,这种沉坠的肌肉又是具有弹性和活力的,八极拳重视沉坠力的道理就在于此。
中和生内劲,内劲养正气:内劲是通过“六合”的训练来实现的。“六合”即内外三合,内三合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能使人体产生中和之气;外三合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使劲力在机体结构中传递顺畅,有协调、疏导气血的作用,能量内耗最小。
根据五行学说,五脏的内气要达到“中和”,人体所有器官才能在运动中协调运行。人体无病,皆因阴阳平衡、气血调和,故邪气不入。所以,内劲由“中和”而生。从精神修养上,便要求言语轻缓,和颜悦色,要懂得与人合作,有容人之心,不争血气之勇。
四书中的《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思是说,知道应达到的目标与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自如,克服浮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传统武术静桩与动桩功的训练,充分体现了从“知止”到“定、静、安、虑、得”的自我完善过程。通过套路、单势、功法、实战、拳理、精神修养一系列的内外兼修,完成武道教育,才能造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格高尚有节操的大丈夫或巾帼女杰。
内劲练习者的心态特点是动中求静,即遵从《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原理,通过内劲训练,使人的心性气质逐渐产生变化,修身养性,从而走向性格的中和,使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拳与道合。如果能在习武之余对书画、摄影、音乐等艺术长期保持兴趣爱好,文武并修、书剑合璧,武术也就升华为一门人生修养的艺术。因此,散打结合内劲训练,具有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意义。
武术全息律:一滴水包含着大海的气息,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种拳可以体现拳学的本质,发一个劲可以显示出内劲的造诣,摆一个武术姿势可以看出外三合的程度,武术全息律在武术中存在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年盖伯发明了全息光学照相技术,即使把一张全息照片破碎成许多小块,每个小块也能再现出物体的整个图像,这就意味着局部隐含着整体的全部信息,从而发现了“全息律”。“全息律”的基本含义通俗地说,就是在部分与段落中隐含着整体与全过程的信息,因而是整体的全息缩影。比如,一个受精卵细胞蕴含着一个胎儿由初生到老死的全部秘密和过程的信息;一个单细胞能复制(克隆)出相同的另一个生命体。
在中国古代,儒、道、释、医各家对“全息律”的基本思想都有各自的表述。儒家讲“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家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中医有耳诊、面诊、手诊、耳疗、足疗等,都是基于从局部征兆显示整个人体症结的全息原理。
“武道起于一而归于一,一就是全部”,所有门派的整体劲都是同一种劲,看其一招发劲动作就可以看出其身体六合的程度,处于明劲、暗劲、化劲三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武术全息律认为,内劲的原理是一致的,通过招式中正状态下的气血运行,使练习者能体悟到《易经》中无极生太极的道理,对从无序到有序的原理,可依据自身的体悟经验产生与之相平行的(观念上的)感性认识。选择任何一门系统、经典的名拳长期潜心修炼,都能登堂人室,直至掌握中华武术的精髓。
(2)内劲与筋骨力)韧带、肌腱的成分:人体中与内劲关系密切的是韧带、肌腱,这与它的成分有关。生物学家对马的颈背韧带研究中发现,其韧带的主要成分几乎都是目前已知的弹性最好的生物材料——弹性蛋白。马依靠颈背韧带的弹性,能抬起其沉重的头而不损耗能量地运动。如果马完全依靠肌肉将头抬起来,则为了维持肌肉的张力就需要消耗能量。
在人体的肌腱和韧带中,胶原纤维平行排列,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张力。拉伸练习能引起肌肉肌腱暂时性增长,能提高肌腱的柔韧性,提高肌肉的工作成绩,并且能有效地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与受损程度。因此,内劲主要运用韧带和肌腱,是具有人体材料学与生物化学方面的科学依据的。
撑筋拔骨,开肩开胯:传统武术中撑筋拔骨的练习十分重要,可以通过一些牵拉伸拔、弹性振荡或抽甩、摇滚、翻转等动作的练习,来提高肌腱与韧带的韧性与粗壮程度,此称为“撑筋”;同时拔开骨关节之间的缝隙,拔动了大小骨关节处的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结缔组织,即“拔骨”。通过牵拉筋腱,这些肌肉束与骨骼的连接部位就可以得到充分锻炼。用这种充满弹性的筋腱带动骨骼去攻击对手,就类似用骨头打人,即所谓的脱骨力、破甲力,讲的都是用坚硬的骨关节打人要害的要诀。
这样一来,平时难以得到锻炼,却与实战技术密切相关的肌腱与韧带就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同时,还能活血养气,加强相关部位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作用。
肩与胯是训练内劲最重要的部位,必须进行长期、科学而严格的训练,使肩与胯的关节加大活动范围,肌腱与韧带得到强化,即所谓的开肩、开胯。
开肩指的是扩大手臂的根部肩关节部位、两块肩胛骨之间的缝隙,需要用特定的动作使这部位的肌腱与韧带得到强化。
开胯指的是使耻骨联合与坐骨结节上的关节缝隙加大,运动幅度加大,因为胯关节是调整腰腿动作的关键。
另外,全身各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群也需要得到科学的锻炼。通过武术训练,全身肌肉会产生内劲通路,能明确感受到“筋”状感的肌肉群,即人体的经络与肌肉共同参与了这种“筋”的产生,这种“筋”不是我们解剖学中的“筋脉”,而是经过严格训练后形成的与内劲关系密切的“筋”。
筋力须联结,桩架求合理:武术中有“宁长筋一分,不长肉一寸”的说法。训练出与技术无关却导致过分发达的肌肉,反而会降低速度力量,因此要积极训练和提高与技术动作相关的肌肉爆发力。爆发力是指在最短的时间内发挥出肌肉力量的能力,而“筋”就像电线一样,能快速地输送、传导突然爆发的劲力,阻力极小,几乎没有能量损失,就像电动力学中出现的超导现象——“意到力至”。在技击中,爆发力是击倒、击伤、击昏甚至击残、击毙敌手的最重要条件。
在生物力学中,这种在筋骨中传导的力称为“弹性应力”,它以波动和振荡的方式在组织中传导,经过关节部位开始转折变向,然后向下一肢节组织传导,节节贯穿,依次延伸,在人体的主观感觉中形成“内气运行”的感觉。这些关节部位如腕、踝、肘、膝、肩、胯、颈椎、胸椎、腰椎与骶椎都是最易使人体劲力难以畅顺通过的地方,对此要进行艰苦的训练。否则就会像一根水管因挤瘪变形或内部受阻堵塞,水流(内劲)就难以顺畅自如地流动一样。
只有身体的姿势合理,动作协调,意念、呼吸协调一致时,发力才能顺畅,因此平时需要努力掌握动作的规范和要领,直至动力定型。例如,八极拳的桩功——两仪桩就是从会阴穴到两脚内侧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使之支撑稳定,人体内部也同时形成筋力联结,才有利于产生巨大的爆炸力。
能量聚放,参与内劲:人体由纵向和横向组成的“筋网络”中,在每个点上都能发出各种劲力来。整劲的获得是先局部后整体,上肢与背部的筋力联结,下肢与腰围的筋力联结,腰背与胸腹的筋力联结,最后四肢、头、颈、整体腹背两面各成系统地有张有缩的筋力联结,在呼吸的配合下,内脏各器官与肌肉群共同参与,周身筋力张缩协调一致地运动。
筋力联结中的变化十分微小,不易被察觉,所以内劲往往被认为仅仅是一种用力的感觉,其实内劲的产生是人体结构微观上发生变化的结果。人体产生内劲时,体内便有能量转换的化学反应。大多数骨骼肌借肌腱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是维持人体运动的基本组织,肌肉蛋白质则是实现肌肉收缩的基本物质,能将贮存的ATP分子(三磷酸腺苷)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
内劲的核心技术武术内劲的核心技术为三大劲力:沉坠力、十字劲、缠丝劲,这也就是著名的八极拳三大劲力。由于八极拳是实战型武术,以其发劲刚猛、简单实用而著称于世,因此训练八极拳三大劲力便成了武术内劲训练的核心技术。
(1)八极拳三大劲力八极拳的发劲以“刚猛暴烈,崩撼突击”、“动如绷弓,发若炸雷”为特色。
“刚猛暴烈”是指动作爆发力很大,很猛烈。
“崩撼突击”的“崩”犹如爆炸;“撼”类似摇动、震动;“突”是指急速地向前向外冲,乘其不备对其要害发动快速进攻;“击”指重击。
“动如绷弓”是指身体像拉开的弓一样,蓄满劲力,在蓄劲的过程,把浑身所蓄之劲传递到肢体而释放出去,达到“身如弓,拳似箭”的效果。
“发若炸雷”是指发十字劲有霹雳炸雷般的气势,使人猝不及防,产生炸药爆炸般的威力。
三大劲力通常先练沉坠力,再练十字劲,最后练缠丝劲。
沉坠力:沉坠力是指周身上下每个部位都有沉稳下坠感,控制平衡,稳如泰山,难以撼动。在完成击打动作时,内劲中的沉坠力可增加对对手的杀伤力。
训练沉坠力,要使臀部内收,使脊柱下端得以固定,在尾闾正中形成支点,才有利于增强脊柱的灵活性和背肌的弹性。
会阴部位称为裆,只有在屈膝圆裆时才能使劲力起于脚跟,发于腿,升到腰,形于手。内劲下沉、扣裆拧腰,以腰裆的变换来调整重心,内劲才能透达,使下盘稳固,上盘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