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药物的选购与使用
家庭备药有学问?
如今,不少家庭都储备一些常用药物,用以治疗小病小痛,免去上医院的麻烦。由于一般家庭不具备严格的消毒设备,也没有足够的医疗技术,所以一般不必储备注射剂、粉针剂,应以片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冲剂等口服的药物为主。
(1)退热药。家庭中应常备以下几种药物:扑热息痛、去痛片、小儿退热片、索密痛片等。适用于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痛、关节痛、月经痛等。但这类药物不宜长期服用,使用不应超过一周。
(2)消毒药及止血药。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时候,可常备些酒精棉球、碘酒、红药水、紫药水,用于消毒、止血。此外,云南白药也可迅速止血。
(3)止泻药。饮食不当,尤其在夏天易发生腹泻。家庭应常备一些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药物,如黄连素、泻痢停等药。若病人连续腹泻不止或出现粪便带血等症状,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4)抗过敏药。生活中,尤其是过敏体质的人,往往对多种物质过敏,如花粉、药物、粉尘。可备一些治疗过敏的药,如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苯海拉明。这些药物服用后有困倦、嗜睡的表现。
(5)消炎药。如复方新诺明、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早先常用的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由于其毒性反应较大,应尽量不用。
(6)致泻药。有些人由于饮食不合理,或起居习惯不良,易患便秘,尤其老人、小儿更加常见。家庭中应备一些致泻药,如开塞露、甘油栓等。但便秘主要应从调节饮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入手,不宜长期依赖此类药物。
(7)特殊药品。如冠心病患者应常备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高血压病人应备心痛定、丹参片等。
买药时应注意的事项
去药店买药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买药之前要先问医生。现在很多患者买药只凭自己的感觉或是听信广告去买药,这样,可能会因为不对症下药而出现不良的后果。由于患病时会有各种反应及多种因素,若患者只凭广告或说明书买药,只是脚痛医脚、头痛医头,且一些药物会有很大的副作用,有些甚至会危害到人的生命。因此,患者在去药店买药之前,应先看医生后再去买药。
(2)不可轻易相信坐堂医生推荐的药。现在有些药店,其坐堂医生的医术并不高,药店把他们聘来完全是出于商业目的。他们为了给药店多卖药,往往会向患者推荐一些高档的药品,或是以小病当大病开处方。甚至有些坐堂医生是带着保健产品的推销而来的,他们从中获取一定的回扣,这样就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3)不要瞎买替代药品。如果在买药时遇到了短缺药品,有些药店为了营利,会给患者推荐一些作用大概相同的药品来代替。很多患者会因治病心切而听从了售药者的推荐,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随便用药其隐患非常大,比如消炎药就有很多种类,但是,不同的病须选不同的药,如磺胺类药虽然可以消炎,但是有些人吃了就会过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应先去咨询医生,然后去买药。
(4)谨防买到假冒伪劣药品。现在的药店越来越多,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有些药店生意清淡,就会打歪主意,用假冒伪劣药品来欺骗患者。因此,患者在买药的时候一定要特别留意,尽可能去正规的大药店买药。买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查看药物的有效期。在用药的时候,不要把它全部用完,要有意识地留下一点,以防被坑害以后没有投诉的依据。
如何鉴别伪劣药品
购买药品时,应注意识别所购药物是否为伪劣药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鉴别:
(1)看标签:先看标签印刷是否正规,尤其是商标和批准文号最为重要。如果没有或印刷得不规范,即可视为假药。
(2)看药品:无论针、片、丸、粉和水、酊剂以及药材,凡有发霉、潮解、结块或异臭味、色泽不一致,即可视为劣药。凡超过有效期的药品,也可视为劣药。
(3)游医和地摊药贩以及“卖艺者”,大多是骗人的,卖的是假药;求神弄鬼“讨来”的药,不需鉴别,都是假药。
家庭常备药品的选择
(1)疗效高:通常有好几种药品可以治疗同一种病,而有些药品又往往可以一药多用。不过,无论患有哪种病症都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得病原因,选用既对症、效果又好的药品。
(2)毒性低:有些药品效果虽好,但毒副作用很严重;有些药品见效虽较缓慢,但毒副反应较小。应选择作用较好而毒副反应较低的药品。
(3)对症选药:每种药能治什么病,都有一定的范围。若用药不恰当,不但治不了病,还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在选药前,要对病情有确切了解后,再对照要购买药品说明书所列的主治或功能、禁忌症、不良反应等是否对应。如果把握不准,应请医生诊治,以免耽误治疗。
(4)价格低:药品的疗效与药品的价格不一定成正比。药品的好坏关键在于疗效,“贵药”并不等于好药。滥用药品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药品保存
用剩的药若没有必要保存则做垃圾处理。在丢弃前应把药物自包装中倒出(不要整包丢弃,以防他人误食误用)。请将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不要把药品给儿童当玩具玩。药品最好分类存放,如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分类存放。药品说明书也要保存好,以备查用。不要用某一种药的瓶子去装另一种药,以免误服误用,发生危险。须冷藏的药品如胰岛素、利福平滴眼液等,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绝不要放在冷冻室内。须避光的药品,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的药品,如维生素C、硝酸甘油等,要放在密闭的棕色瓶中。须防潮的药品,如干酵母、维生素B1、复方甘草片等,要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拧紧瓶盖。注意失效期,应经常查看,过期失效的药品应及时丢弃,以免用的时候发现过期,再去买药,贻误服药最佳时间。
用药剂量掌握
通常在药品包装和说明书上,经常用容量单位毫升(ml)或质量单位克(g)和毫克(mg)来标示药量,同一种药可以有不同的剂量,如感冒通有0.5克、0.325克、0.15克、0.1克、40毫克等多种规格的片剂,以供不同疾病和不同年龄组的患者使用。因此必须要看清药品的剂量。如医生开方某药每次服用30毫克,而实际药片是15毫克1片的,就需要每次服2片。而有时候则需要把剂量大的药片掰开服用。
减轻良药苦口的方法
(1)减少药物接触部位。舌头是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的位置,但舌头的味蕾功能不同:舌尖部的味蕾主要感受甜味;近舌尖部两侧感受咸味,舌后部两侧感受酸味,舌根部感受苦味。因此,服苦药时应减少药物与舌根部的接触。
(2)降低汤药温度。人舌头的味感与温度有关,当汤药温度在37℃时,感受苦味的味蕾最灵敏;高于或低于37℃时,相应就会减弱。因此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在药熬好后晾至37℃以下再服。
服中药用药引的常见方法
用姜汤。有暖肠胃、散风寒、止呕逆等功效。用法是:取姜9~15克,水煎取汁,送服治疗胃寒呕吐、风寒外感、腹痛腹泻等症及健脾胃的中成药。如通宣理肺丸及附子理中丸等。
用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一些苦寒药对人体胃肠的刺激。通常用于补气、健脾、止渴、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以小米汤送服香连丸,大米汤送服八珍丸等。蜂蜜水,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等功效。用法是: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开水中搅匀,送服润肠丸及麻仁丸、百合固金丸等。
用黄酒。黄酒其酒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多和疮痛、跌打损伤等症的中成药同用。如追风丸、活络丸、通经丸、木瓜丸、妇女养血丸与云南白药等。通常每次用温热
家庭常备药品的选择
(1)疗效高:通常有好几种药品可以治疗同一种病,有些药品又往往可以一药多用。不过,无论患有哪种病症都应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得病原因,选用既对症、效果又好的药品。
(2)毒性低:有些药品效果虽好,但毒副作用很严重;有些药品虽见效较缓慢,但毒副反应较小。应选择作用较好而毒副反应较低的药品。
(3)对症选药:每种药能治什么病,都有一定的范围。若用药不恰当,不但治不了病,还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所以,在选药前,要对病情有确切了解后,再对照要购买的药品说明书所列的主治或功能、禁忌症、不良反应等是否对应。如果把握不准,应请医生诊治,以免耽误治疗。
(4)价格低:药品的疗效与药品的价格不一定成正比。药品关键在于疗效,“贵药”并不等于好药。滥用药品不仅增加经济负担,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药品保存
用剩的药若没有必要保存则做垃圾处理。在丢弃前应把药物自包装中倒出(不要整包丢弃,以防他人误食误用)。请将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不要把药品给儿童当玩具玩。药品最好分类存放,如内服药和外用药,应分类存放。药品说明书也要保存好,以备查用。不要用某一种药的瓶子去装另一种药,以免误服误用,发生危险。须冷藏的药品如胰岛素、利福平滴眼液等,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绝不要放在冷冻室内。须避光的药品,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的药品,如维生素C、硝酸甘油,要放在密闭的棕色瓶中。须防潮的药品,如干酵母、维生素B1、复方甘草片,要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拧紧瓶盖。注意失效期,应经常查看,过期失效的药品应及时丢弃,以免用的时候发现过期再去买,贻误服药最佳时间。
用药剂量掌握
通常在药品包装和说明书上,经常用容量单位毫升(ml)或质量单位克(g)和毫克(mg)来标示药量,同一种药可以有不同的剂量,如感冒通有0.5克、0.325克、0.15克、0.1克、40毫克等多种规格的片剂,以供不同疾病和不同年龄组的患者使用。因此必须要看清药品的剂量。如医生开方某药每次服用30毫克,而实际药片是15毫克1片的,就需要每次服2片。有时候需要把剂量大的药片掰开服用。
减轻良药苦口的方法
(1)减少药物接触部位。舌头是味觉感受器主要分布的位置,但舌头的味蕾功能不同:舌尖部的味蕾主要感受甜味;近舌尖部两侧感受咸味,舌后部两侧感受酸味,舌根部感受苦味。因此,服苦药时应减少药物与舌根部的接触。
(2)降低汤药温度。人舌头的味感与温度有关,当汤药温度在37℃时,感受苦味的味蕾最灵敏;高于或低于37℃时,会相应减弱。因此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应在药熬好后晾至37℃以下再服。
服中药用药引的常见方法
用姜汤。有暖肠胃、散风寒、止呕逆等功效。用法是:取姜9~15克,水煎取汁,送服治疗胃寒呕吐、风寒外感、腹痛腹泻等症及健脾胃的中成药。如通宣理肺丸及附子理中丸。
用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一些苦寒药对人体胃肠的刺激。通常用于补气、健脾、止渴、利尿及滋补性中成药。如以小米汤送服香连丸,大米汤送服八珍丸。蜂蜜水,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等功效。用法:取蜂蜜1~2汤匙,加入温开水中搅匀,送服润肠丸及麻仁丸、百合固金丸等。
用黄酒。黄酒其酒性辛热,有舒筋活络、发散风寒等作用,多和疮痛、跌打损伤等症的中成药同用。如追风丸、活络丸、通经丸、木瓜丸、妇女养血丸与云南白药。通常每次用温热的黄酒15~20毫升送服。
用盐汤。用盐汤有引药入肾、清热凉血、软坚散结之功效。一般用淡盐汤送服补肾药,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以及固肾涩精药、安肾丸、金锁固精丸。用法是:取食盐2克,加温开水半杯搅拌溶化即可。用完后效果明显。
用葱白汤。葱白汤有发汗解表、发散风寒等作用。可用于荆防败毒丸、风寒感冒冲剂等。用法是:取新鲜葱白2~3根切碎,煎水送服。
用大枣汤。大枣汤有缓和药性、补中益气与补脾胃等作用。用法是:将大枣5~10枚加水煎汤,送服归脾丸等。
用藕汁。有清热止血等作用。用其送服十灰散等,效果颇佳。用法是:取鲜藕并洗净、切碎,加入凉开水少许,捣烂,用纱布包裹挤压取汁,每次约100毫升即可。
喝中药防呕吐法
若喝中药有呕吐的毛病,可试着在喝中药前先在口中含一片生姜,在口内停留约5分钟后将姜片吐出再喝中药,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呕吐现象了。
正确使用眼药液的方法
首先用消毒剪刀剪开瓶口(用之前先将剪刀的刀口消毒)。先清洁双手,然后将头往后仰,眼睛尽量向上望,再用食指轻轻地把下眼睑拉开成一袋形。
这时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请注意切勿让滴管接触到眼睛或眼睑。可以闭上眼睛1~2分钟,同时用手指轻压鼻梁并用药棉或纸巾抹去流出眼外的药液。如果要同时使用多于一种的药液,两者应相隔数分钟。若多次开瓶使用逾1个月的药液最好丢弃,切勿将自己的滴眼药液给他人使用。嗓子如果有苦味是正常现象。
正确使用眼药膏的方法
首先用消毒剪刀剪开瓶口(用之前先将剪刀的刀口消毒)。先清洁双手,然后将头往后仰,眼睛尽量向上望,再用食指轻轻地把下眼睑拉开成一袋形。
这时把眼药膏从眼角侧挤入眼袋内,请注意切勿让眼药膏的管口接触到眼睛或眼睑。可以闭上眼睛1~2分钟,若有流出眼外的药膏可用药棉或纸巾抹去。如果要同时使用多于一种的药膏,两者应相隔数分钟。若多次开瓶使用逾1个月的药膏最好丢弃,切勿将自己的滴眼药膏给他人使用。
正确使用滴耳药的方法
首先清洁双手,用药棉轻轻将外耳清洁干净后,把头部轻侧或身体侧卧,耳朵向上;手持耳垂向上并向后轻拉。请依照医生所指定的滴数(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将药液滴进耳内。滴药后要保持头部倾斜约2分钟。用完后应将药瓶(管)盖好。在操作有困难时,应请他人协助。
正确使用滴鼻药的方法
在上药前先呼气。这时请坐在椅上,将头部后仰靠椅背,或躺在床上,将枕头放在肩背上,令头后仰。应小心地将滴管对准鼻孔内,把药液滴进鼻孔。切记不要让滴管接触到鼻注内壁。
滴药后,要让头部保持后仰2分钟左右。一切完成后要把滴管清洗干净,放回药瓶内。如果是滴药瓶,则将瓶盖盖好。若药液流进口腔(正常现象),可将其吐出。
正确服用咽喉含片的方法
所有的咽喉含片都含有在口腔释放的药物成分,它们有缓解咽喉疼痛、止咳或治疗咽喉炎等功效。服用此类药物应让药在口中溶化,不宜咀嚼或整片吞下。切记在药物溶化后一段时间内不要吃食物或饮用任何饮料。
喂婴儿服药的窍门
喂药时把药片掰成若干小瓣,集中放在水瓶的奶嘴洞上,给孩子往嘴里送,药片也就随着水送到肚子里去了。
喂儿童服药的窍门
给小孩喂药是每位家长头痛的事情。可撕一小块新鲜的果丹皮把药片包住,捏紧。再放在孩子嘴里,用温水冲服,孩子就会乐意服用。此法适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
老年人正确服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