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你不可不知的100个营养处方
7360900000009

第9章 排泄系统疾病(3)

透析疗法又称人工肾,是慢性肾衰病人可长期依赖,维持生命的一种血液净化疗法。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衰也常应用。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半透膜,利用弥散和超滤原理,将血液中小分子物质(尿素、钠、钾、维生素)和部分肌酐通过膜孔进入透析液。循环的透析液将尿毒症毒素滤出,使血液得到净化,减轻尿毒症症状,保护残存肾单位功能。透析液是碱性液体,可中和体内酸性物质,减轻酸中毒。透析方法有血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

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

透析的过程中血液与透析液之间有物质的交换,血液在排除那些有害废物的同时,也会丢失许多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有的研究显示,血液透析每治疗4小时丢失的氨基酸量约相当于4.79克蛋白质的量。

而两次透析治疗的间期,是身体逐步积累有害废物的过程。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也不能受到肾脏的调控。

所以,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依然需要进行恰当的饮食控制。

营养处方

(1)蛋白质的摄入量:血液透析的病人蛋白质的摄入应高于非透析治疗的病人。每天每千克体重蛋白质摄入量为0.75~1克。摄入量是偏少还是偏多,看血透次数而定,如果每周透析3次,则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0克来摄入。

(2)能量一定要足够,按每天每千克体重30~40千卡(126~167千焦)来掌握。

(3)脂肪的量基本等同于正常人,占总能量的25%~30%,由于慢性肾脏病本身就有脂肪代谢紊乱,透析治疗往往会加重紊乱,导致血甘油三酯升高。所以一定要注意脂肪的类别,降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增加单不饱和脂肪的摄入。

少用动物油,多用植物油,特别是橄榄油和茶籽油。

(4)透析过程中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损失较多,应注意补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也要注意有足够的瘦肉等食物的摄入。

(5)注意补钙,每天最好有奶及奶制品。另外,可遵医嘱口服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防止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

(6)血液透析患者会有少量血液残留在透析器中,所以会有铁的丢失,应注意补充,可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必要时需遵医嘱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的方式来补充铁。

(7)饮食一定要低盐,一般为每天1~3克。

(8)钾和磷的量也需要关注,可参照尿量和血磷、血钾的量来进行调整。

(9)水分可根据尿量和透析丢失量补充,不可摄入过多,以防止发生肺水肿和心衰。所以应做好出入量记录。

透析与营养素的丢失血液透析过程中血中的营养成分会有所丢失。血液透析是利用透析器内的半透膜来达到交换物质的目的,半透膜只允许相对分子质量为1.5万以下的小分子和部分中分子物质通过,而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5万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因此,蛋白质是不可透出的。但透析器的空心纤维中可残留少量的蛋白质,也可黏附部分氨基酸。而蛋白质由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丢失较少,水溶性维生素可发生丢失,能够溶于水的矿物质元素也会丢失。

血液透析蛋白质的丢失与腹膜透析相比要少得多,但会有血液的丢失。提高透析技术、彻底冲洗透析器及循环管道,使残留血量充分回收,可减少血液的丢失。

处方39腹膜透析的营养处方

认识腹膜透析

腹膜透析是利用患者本身的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这样,在腹膜两侧的液体中有毒代谢产物的浓度不同。由于弥散作用,使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水分则从低渗一侧向高渗一侧移动(渗透作用)。通过不断更换腹腔透析液,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目的。

腹膜透析病人的营养特点由于透析的特点所致,腹膜透析病人透析中蛋白质丢失严重,国内报告每次腹膜透析时可丢失体蛋白25~40克,国外报告为20~30克。蛋白质营养不良发生率高,有的报道认为超过40%。当有腹膜感染时更是如此。除蛋白质外,其他营养素的丢失有些也高于血液透析。

营养处方

(1)蛋白质:由于腹膜透析过程中丢失蛋白较多,所以蛋白质摄入量高于血液透析。建议每天每千克体重1~1.2克。优质蛋白最好占蛋白质总量的60%~70%。

(2)能量:能量也应比血液透析高一些。建议每天每千克体重35~45千卡(146~188千焦)。

(3)碳水化合物:透析液中糖分可占总能量的20%~25%,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30%即可。

(4)脂肪的量可按血液透析的要求来掌握。

(5)透析清除的钠是有限的,如摄入的食物中盐分过高,就需要喝较多的水,这会使体重增加、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所以,要求饮食应清淡些,少吃含盐较多的食品,如酱油、腌制品、酱菜、泡菜、熟食、罐装制品等。而盐摄入的多少是与每天的尿量及腹膜透析超滤量有关的。如果已经没有尿了,那么每天盐的摄入量应为2~3克。为了增加食物的味道,可选择一些调料替换盐,如辣椒、芥末、姜、大蒜、胡椒粉、醋等,以帮助改变饮食习惯。

(6)维生素的膳食要求与血液透析时相同。

(7)高磷血症在腹膜透析的病人中很常见,长期的高磷血症可影响人体的骨骼和心脏。如果血磷过高,除遵医嘱服用磷结合剂外,还要适当地限制含磷高的食物,如:奶制品、动物内脏、各种豆类、坚果类、干菜类、完整的谷类(燕麦、黑麦)等。

(8)钙的补充同血液透析。

(9)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防止便秘,有利于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如:绿叶蔬菜、豆类、根茎类(土豆、芋头、红薯、藕等)、杂粮(荞麦、燕麦、玉米)。

(10)如液体摄入过多,就需使用高浓度的腹膜透析液,增加超滤量以保证体液平衡。但过多、过长时间使用高浓度腹膜透析液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腹膜损害、体重增加、血糖升高等),所以应注意液体摄入和排出的平衡。

处方40肾移植的营养处方

认识肾移植

肾移植是把一个健康的肾脏植入患者右下腹的髂窝内。一般来讲,肾移植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故凡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均可用肾移植治疗。但为了提高肾移植存活率,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患者较为严格。肾移植患者与透析患者相比,所受的限制更少,生活的质量更高。大多数患者比透析时感觉更好,更有体力。但找到合适的移植肾的过程是复杂的,确定移植的肾与受者在血型和组织型上是否良好匹配,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检查。移植后的患者必须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预防移植肾被排斥。这些药物具有副作用,会增加获得一些感染、病毒和某种类型的肿瘤的风险。

移植患者需要一生服药。

营养处方

(1)能量:术后初期(2个月内):由于手术应激及分解代谢增加,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可按每天每千克体重35~45千卡(146~188千焦)来供给,以利于手术的恢复。术后2个月后: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按正常人的供给量每天每千克体重25~30千卡(105~126千焦)。

(2)蛋白质:术前由于长期的疾病,病人可能已有营养不良,加上手术应激以及抗排异药物的使用,使蛋白分解代谢增加。术后初期应提供较多的蛋白质(可按每天每千克体重1.2~1.5克)以纠正营养不良。此时应密切观察血肌酐、尿素氮,随时调整蛋白质的摄入。术后2个月后,按正常人的供给量每天每千克体重1克即可。

(3)脂肪:抗排异药物可造成高脂血症。术后初期对脂肪的限制不必过严,以供给足够能量。2个月后,可参照冠心病的膳食原则:胆固醇<300毫克/天;脂肪占总能量的比例不超过30%;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可添加肉碱以促进脂肪代谢。

(4)碳水化合物:部分患者术前已伴有糖耐量异常,手术应激及大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导致糖耐量损害加剧,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糖尿病。碳水化合物摄入占总能量50%~60%,限制单糖。

(5)水:术后可能经历无尿或少尿阶段,这时应严格限水,以维持出入量的平衡。当尿量达到每天600~900毫升时可增加水的摄入量。

(6)钠:可按低盐饮食标准,折合食盐2~3克/天。

水水是人体除氧气以外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人若缺水,仅能生存几天,但在不吃食物的情况下只要不缺水,可维持生命十数天。当饥饿或长时间不进食,体内储存的碳水化合物完全耗尽,同时蛋白质失去一半时,人体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若人体内失水20%时,人就无法生存。所以说,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水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人体内的含量与性别、年龄等有关。新生儿水占体重的75%~80%,成年男子约为60%,成年女子约为50%。体内所有组织中都含有水,但分布并不均匀,如血液含水90%,肌肉含水70%,骨骼含水22%。人体的水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前者占体重40%左右,后者占体重的20%左右。

水的需要量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排出的水和摄入的水是平衡的,体内不储存多余的水分,但也不缺水。机体失水过多,会影响其生理功能。影响人体需水量的因素很多,如体重、年龄、气温、劳动及持续时间,都会使人体对水的需要量产生很大差异。一般说,成人每日摄取1千卡(4.184千焦)能量约需水1000毫升。夏季天热或高温作业、剧烈运动都会大量出汗,此时需水量较大。

人体水分的来源有三个方面:①食物中含有的水,各种食物的含水量亦不相同,成人一般每日从食物中提取约为1000毫升的水。②饮水,饮水量因气温、劳动、生活习惯不同而异。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饮水、汤、乳或其他饮料约1200毫升。③代谢水,即由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氧化代谢时产生的水,这些代谢过程产生的水约有200~4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