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智囊悟人生
7331400000007

第7章 见大篇(6)

于是,蔡京就在信中写上“河北西路”四个字,将河北西路提学一职拱手送给了自己的亲信。类似这样的事情,简直多得数不过来。对于当时的收贿卖官情况,民间的歌谣说:“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蔡京胡作非为的行为,早已引起太子赵桓极大的不满。有一次,蔡京将大食国的琉璃酒器献给太子赵桓。赵桓见状,大怒不已。呵斥蔡京说:“你身为天子大臣,不以道义相训,却拿玩好之器来动摇我的志气,真可谓荒谬!”于是,令左右将蔡京所献之器全部击碎,扔出宫外,蔡京又惭愧又恼恨,只好退下。

虽然蔡京对此一直很恨太子赵桓,但他却不敢对太子怎么样,只好对太子身边的人进行报复。蔡京听说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当日曾以言语徽太子,便借故将其贬为洞霄官提举,池州居住,心中这才感到有点平衡,感到为自己出了口恶气,报复了太子。

政和六年的时候,宋徽宗下诏拜郑居中为太宰。当时,蔡京正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弄得民不聊生,再加上乱变法度,弄得朝廷下下混乱不堪。郑居中以前与蔡京早就不和,便乘机弹劾蔡京,此时宋徽宗也开始厌烦蔡京,就让郑居中暗中监视蔡京的一举一动。

看到郑居中受到宋徽宗宠信,蔡京害怕郑居中陷害自己,便上奏说:“臣已年逾七十,加之疾病,乞解机务。蒙圣上之恩允臣三日一朝。今臣病已痊愈;筋骨尚勉强有力,伏望圣上许臣日奉朝廷。”宋徽宗批准了他的奏请,这就使郑居中的所谓监视没有了实质意义。

正当蔡京与郑居中暗中较量一分高下的时候,宋徽宗又拜翰林学士王黼为尚书左丞。王黼为人多智善佞,很有口才,但没有多少学问,曾依靠蔡京而官至御史中丞,后来任翰林学士。王黼官拜尚书左丞之后,不想再依附蔡京,便投靠了郑居中。蔡京知道后大发雷霆,就借故陷害他,王黼凭着伶牙俐齿为自己辩解,说得宋徽宗龙颜大悦,从而逃脱了蔡京的陷害。当时有人以这件事为素材,写了一首诗。诗云:

老火未甘退,稚金方力征。

炎凉分胜负,顷刻变阴暗。

对蔡京和王黼的丑恶行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真可谓入木三分。

在宫和二年(1120)的时候,蔡京第三次被撤去宰相职位,守太师,仍然住在京城。

蔡京一共有六个儿子,其中蔡攸、蔡鯈、蔡翛都是大学士,其中蔡攸尤得宋徽宗的赏识。有一次,蔡攸在宫中陪宋徽宗宴请群臣,宋徽宗一时兴起,对蔡攸说:“朕有一上联,请蔡爱卿对下联。”蔡攸赶忙说道:“请陛下赐联。”

宋徽宗信口说道:“相公公相子。”

蔡攸才高八斗,当即对道:“人主主人翁。”

宋徽宗听了哈哈大笑,赏赐给蔡攸一杯御酒。见皇上高兴,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交口称赞上联出得好,下联对得妙。宋徽宗见状,来了兴致,连命蔡攸饮了几大杯酒,喝得蔡攸当时就晕头转向,跌倒在地。蔡攸摇摇晃晃爬起来对宋徽宗说:“陛下,臣鼠量已穷,以至委顿,愿陛下怜悯为臣。”

宋徽宗笑着说:“假如爱卿醉死了,朕又灌杀一司马光矣!”

又有一次,蔡攸陪着宋徽宗祭祀上天,徽宗突然装神弄鬼,说他看到天上有楼台殿阁,蔡攸为讨好宋徽宗便煞有介事地说:“陛下,臣觉得那楼台殿阁距地只有数十丈,那里面还有道流童子隐约可见。”

蔡攸即将出征燕京的时候,对徽宗说:“陛下,臣得胜回朝之日,请陛下把念四、五都赏赐于臣。”念四、五都是徽宗身边的宠妃,按常理,蔡攸此话有欺君杀头之罪,但宋徽宗却不以为忤,竟然对蔡京说:“太师的儿子竟然有这样的英气。”

在宋兵进攻辽朝之前,辽朝在金兵的猛烈攻打之下几乎已丧失了抵抗能力,所以宋兵认为取得燕京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有了轻敌心理,未作战备,一路上拖拖沓沓。童贯更是不懂领兵作战之事,竟然对军队下达了不许杀辽兵一人一骑的荒唐命令。结果,在燕京附近的白沟受到辽兵的阻击,被打得溃不成军。宋徽宗急忙下诏,命令军队撤回边境驻扎休整。

蔡京担心儿子蔡攸的安危,便写诗寄给蔡攸。

老懒身心不自由。封书奇与泪横流。

百年信誓当深念,三伏征途曷少休。

目送旌旗如昨梦,心存关塞起新愁。

缁衣堂下清风满,早早归来醉一瓯。

这首诗后来传到了宫中,宋徽宗不关心前方的战事,反而对改诗有了很大的兴趣,他对蔡京说:“太师之诗写得很好,不过‘三伏征途’不如改为‘六月王师’。”

宋兵被辽兵打败后不久,辽国发生了内讧,宋徽宗认为这是攻辽的好时机,又派二十万大军进攻燕京。但是,这次领兵的主将刘延庆根本就不懂得打仗,也没有打胜仗的信心,刚刚碰到辽兵,便自己先焚烧辎重后带头逃跑。辽兵在后面紧紧追击,宋兵自相践踏,把熙宁变法以来所积聚的大量军需品,全都丢给了辽兵。

在宋朝连续两次的惨败之后,童贯、蔡攸为了逃脱打败仗的罪责,秘密派人到金营求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请求他派金兵攻打燕京。

在宋军的帮助下,金军很快占领了燕京。等金军一撤出燕京,童贯、蔡攸便把宋军的惨败虚报成胜仗,宋徽宗陶醉在所谓收复燕云的祝贺声中,全然不知道这场战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反而还给童贯、蔡攸加官晋爵,还立“复燕云碑”以表示对这次战争胜利的纪念。

蔡京的末日

宣和六年,蔡京第三次出任宰相后不久,与他的儿子蔡攸发生了矛盾。蔡攸在一些轻薄浪子的挑唆下,与其父蔡京分庭抗礼,并自立门户,父子二人开始反目成仇。蔡攸对于弟弟蔡絛更是恨之入骨,总是想找机会害他。

为此,蔡絛专门让自己的门人编写了一部《西清诗话》,里面记载着苏轼、黄庭坚等元祐党人的言论,然后蔡攸指示自己的亲信对蔡絛进行弹劾。蔡攸觉着仅仅这么做还不够解气,便亲自上书,要求宋徽宗杀掉蔡絛以正视听,连自己的亲弟弟都要杀害,可见蔡攸比他父亲的凶残有过之而无不及。

接着,蔡攸又和白时中、李邦彦相互勾结,陷害其父蔡京。蔡攸来到父亲家里,见父亲正与客人谈话,便假称有事,让客人回避。父子二人坐定之后,蔡攸假惺惺地问道:“父亲大人身体可好?”

蔡京答道:“好。”

蔡攸装着不放心地说:“父亲大人,让儿子为你把把脉。”说罢,不等同意,就抓住他的手腕切起脉来,弄得蔡京很生气。

蔡攸把完脉,叹了口气说:“父亲大人,你的脉势较缓,恐怕是已经生了病。”

蔡京不高兴地说:“一派胡言,我身体一向很好,根本没有什么疾病。”

蔡攸也不多说,起身说道:“父亲大人,朝中还有公事等着要办,此地不敢久留,就此告辞。”说完,匆匆忙忙地走了。

等蔡攸走了以后,那个客人不解地说:“公子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这时,蔡京已明白了蔡攸的用意,长叹一声,对客人说:“你不会理解的,这小子想以我有病为由让我让出相位。”

蔡京是个老奸巨猾的人,见蔡攸如此苦苦相逼,便上奏要求面圣。不料,当蔡京来到后宫的时候,却看到宋徽宗正与童贯、蔡攸饮酒作乐,蔡京一时不知说什么好。本来,蔡京来后宫是要告蔡攸的状的,到了这步田地只好改口说道:“陛下,京衰老目盲,应该退出辅政之位。不忍突然离去的原因,是因为圣上之恩尚未报答,二公也是知道一些的。”宋徽宗、童贯见蔡京也呼其子蔡攸为“公”,不禁相视大笑。后来这件事被传出去,被人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话来谈论。

其实在蔡京的内心,他是很不想离开相位的。当童贯到蔡府宣诏之时,蔡京哭泣着说:“圣上何不再容京数年,而听信谗言以罢京也。”

童贯回答说:“我实在是不知情。”

看到事情已没有挽回的余地,在万般无奈之下,蔡京只得上章谢事,从此结束了自己的官宦生涯。蔡京使尽阴谋,使尽奸术,最后竟然栽在儿子蔡攸的手上,这也算是历史对蔡京的一个重罚吧。

这一次,蔡京被罢免了官职以后,便生了一场大病,人们都说他活不长了。一个叫晁冲之的大臣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蔡京不会死的。此老败坏国家至此,若使其安然死于牖下,哀荣备极,岂不是太便宜他了吗?哪里还有什么无道可言?”果然,过了没多久,蔡京的病很快就好了。

这时,有个叫黄时安的人说:“老天爷让蔡京八十不死,病很快复愈,是将使他以后受祸。天下不久将会发生大乱。”

果然,蔡京在家很快就听到宋徽宗南逃的消息,知道情况不妙,便也和家人也一起逃往南方。蔡京逃离京城的时候,把他平日所积的金银珠宝用船运走,装了满满一大船,全是以往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为了防备盗匪抢夺,奸猾的蔡京还将其中的四十担金银珠宝寄放到浙江海盐的族人家中,死到临头还放不下这些身外之物。

宋钦宗继位后,被形势所迫,只得将王黼、梁师成、李彦斩首示众,将蔡京、童贯、朱勔贬官流放。但朝中大臣认为宋钦宗惩罚的不够彻底,继续揭发童贯、朱勔以及蔡京父子的罪恶,宋钦宗万般无奈,派监察御史到流放地斩了童贯、朱勔、蔡攸、蔡絛。蔡京则被贬为崇信、庆远军节度副使。

当时,蔡京已经带着家人逃到了亳州,他身边还带着三个宠姬,一个叫慕容,一个为邢氏,另一个为武氏。就在宋钦宗下诏流放蔡京的时候,开封城被金兵团团围住,他们指名索要蔡京的三个宠姬,钦宗便下诏派人到亳州领人。临别之际,老态龙钟的蔡京老泪纵横,做诗云:

为爱桃花三树红,

年年岁岁惹春风。

如今去逐他人手,

谁复尊前念老翁。

挥泪告别三个宠姬后,蔡京就像丧家之犬一样,带着家人前往流放地韶州。一路上,只要人们听说蔡京来了,卖食物的商贩都不肯将食物卖给他,甚至有人拦住蔡京大骂,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来,蔡京却毫无办法。蔡京经过的那些州县,官吏也都纷纷驱逐他,不让他走大道,只得走羊肠小道,弄得蔡京老泪如泉涌一般地流,疲劳不堪,饥饿难耐,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面对这样的情景,蔡京仰天长叹道:“京失人心,何至于此!”

蔡京到了潭州以后,却因为无处安身,只好住在城南的东明寺内,那时蔡京正好八十岁,他却自称八十一岁。已是风烛残年的蔡京,回想起往日的威势豪华,对比眼前的凄凉无助,不由感慨万千,写了一生中最后一首词。词云:

八十一年住世,

四千里外无家。

如今流落向天涯,

梦到瑶池阙下。

玉殿五回命相,

彤庭几度宣麻。

止因贪恋此荣华,

便有如今事也。

用寥寥数笔勾勒出了自己一生的宦海沉浮,似乎感到后悔,但为时已晚。没过几天,蔡京便命丧黄泉。

蔡京这个一代大奸有才无德,可称得上是小人之才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其祸国殃民、残害忠良、扰乱朝纲等种种罪行,可谓天怒人怨,最终也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这是他罪有应得。

(第三节)“忍”的智慧

有时候,忍是为了全。忍是一种最为绝妙的智慧,把忍发挥到极致的人,是人中的天才。冯梦龙在《智囊》中多次说到“忍”的例子,可见,他对“忍”也是非常的推崇的。

《智囊》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楚庄王设宴招待群臣,让美姬为大臣们斟酒。傍晚时分,众臣都醉了,蜡烛也灭了,此时有一位大臣拉着美姬的衣带不放,那美姬顺手便揪断了他的帽缨,拿到有火光的地方去辨认,并将这件事告诉了楚庄王。楚庄王听了却说:“为何只顾显示你的妇人贞洁,而羞辱我的大臣!”又命大臣们说:“今日我与大家同饮,若拉不断帽缨,不算尽兴!”大臣们于是都纷纷拉断自己的帽缨投入火中,直玩到兴尽方才罢休。后来,在楚国围困郑国的战争中,有一位臣子,冲锋在前,勇猛作战,5次交战,5次都取下敌将的首级,大败敌军,全军获胜。楚庄王询问他是什么人,原来他就是在黑暗中被美姬拉断帽缨的那位大臣,因为感谢楚庄王当初的不治罪之恩,所以便一直想找机会报答楚庄王的恩情。

汉朝有位名叫袁盎的人,曾在吴王刘濞的朝中为相,他的一位从吏私通其侍妾,袁盎知道后却从没泄露过此事,也没有处罪这位从吏。但是有人以此事恐吓那位从吏,于是从吏悄悄逃跑了。袁盎知道后亲自把他追回来,并且把那个侍妾赐给了他,待他还像以前一样。到了汉景帝时,袁盎担任太常,又奉命出使吴国。此时正逢吴王谋反,想趁机杀死袁盎,以500多人把袁盎的住宅围住,袁盎却没有一点察觉。恰逢那位从吏在围困袁盎的军队里担任校尉司马,他买好200石酒,请那500多人畅饮,那些人个个喝得烂醉如泥,校尉就在夜中喊醒袁盎,对他说:“您快走吧!不然天一亮吴王将会杀您。”袁盎问道:“您是哪位?”校尉说:“我就是原来偷了您侍妾的那位从吏啊。”袁盎听后十分吃惊,就匆忙从吴国逃了回来。

五代时梁朝的葛周,宋朝的种世衡,都曾经运用这种战术攻打过敌军,讨伐过叛逆。唐朝张说躲过祸殃之事,可算得上是挽回之福。金兀术不杀那个谋杀他的小兵的妻子,也是胡人之中的俊杰之士啊。葛周曾与其宠爱之姬一起饮酒,旁边有个侍卒目不转睛地看着葛周的美姬,葛周问他什么,都答非所问。后来那个侍卒知道自己失态,害怕葛周惩罚他,可葛周什么也没有说。后来葛周与后唐交战失利,葛周就在紧急之中呼喊这个侍卒,侍卒奉命出战且奋勇破敌,葛周后来就把他的那个美姬赐给这个侍卒做了妻子,葛周的做法可谓就是爱惜人才到了极点。北宋初年,苏慕恩的部落在胡人中是最强大的。当时镇守边关的种世衡夜间与他一起饮酒,并叫出侍姬来劝酒,过了一会儿,种世衡站起来走进屋子里去了,苏慕恩便悄悄调戏那个侍姬。种世衡乘其不备突然走出来,给苏慕恩难看。苏慕恩十分惭愧,忙向种世衡请罪。种世衡笑说:“您想要她吗?”遂即把美姬送给了苏慕恩。从此,各部落凡是居有二心的,种世衡都派苏慕恩前去讨伐,没有不成功的。唐玄宗时,张说有个门生,私通其宠爱的一个女婢,张说想依法处置他。这个门生突然急呼道:“难道相公您就没有急用人才的地方吗?为何连一个女婢也舍不得!”张说觉得这个人说话很奇特,便把那个女婢赐给他,并将他打发走了。后来这个人就没有了一点音信。到张说遭姚崇陷害,祸深难测时,那个门生在夜间突然来到,送给他一挂夜明珠,并让张说献于九公主,替他在玄宗面前求情,张说才免此大祸。金兀术看上了其手下一名小卒的妻子,便杀了小卒,夺其妻子,对她专房宠爱。一天白日休息刚醒,忽然看见那妇人拿着刀向他逼近,金兀术大惊而起,问妇人:“你想为你的丈夫报仇吗!”金兀术目瞪口呆,摆手让她出去。第二天设宴款待将士们,把那妇人叫出说:“杀你吧,你没有罪;留下你吧,也很不合适。今日任凭你在众将中选择一个,和他一起去吧。”那妇人指中一人,金兀术就把这个妇人赐给了她所指的那个人,并且也没有处罚她。

上面的这些故事,并不能只是以“忍”来概括,但是作为人性的一种,“忍”是一种最难为的行为,楚王、种世衡、张说等人能够以“忍”来得人心,服天下,可谓大智慧。历史上,以忍而成功的人累累,或许是忍成就了他们,或许他们就是一个应该能够“忍”下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