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智囊悟人生
7331400000017

第17章 见大篇(16)

范文程在他的一生之中历经了清朝的四个皇帝而服佐了三个主子,为清朝开创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他的功绩可与汉之张良、明之刘伯温相提并论。但由于范文程是帮助少数民族夺取汉人的天下,以致人们对他的“叛逆”长期怀有某种偏见。范文程称自己是“大明骨,大清肉”,这说明他自己也为此受到过煎熬。范文程能够在各式各样的形势下,还可以看到事情的大体,从大局利益出发,说就是说,做就是做,不去看着别人的意思去行动,不随着别人的意思去动摇自己的意志,就表明他韬略过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负能巧妙地转变为现实,他真的不愧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谋略家,对人民的安定、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第七节)官场奇才曾国藩

近年来社会上非常流行清朝的故事,不论是小说还是电视连续剧都是如此。世人为什么喜欢这些历史性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这不仅仅与人们的好奇心有关,最重要的是这些故事里充满了许多现代感与真实感。就像国人都很喜欢看的并且收视率很高的《康熙帝国》、《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电视剧就是如此。如果提起清朝时期的官员并且与太平天国有关的清政府的官员,我们不禁会想起曾国藩。

曾国藩是何许人也?他是中国历史上文武并兼的“贤相”的典型,是一位福禄寿喜都占全了的人。世人对他有很高的热情,从前几年的《曾国藩家书》到现在的《曾国藩传》等等小说热的现象中就可以看出来。虽然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也有不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他镇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但是作为官场中的一员,这些也可以说是他的职责所在。

人们研究曾国藩大多集中在其为官、为政、为人等方面,其学术文章、个人修养却大多被人一略而过,可见“立德、立言、立功”三者中,时人对事功的关注远远胜过于学问修为,而对事功的关注又多集中在其在建立这一过程中的行为——与其说是想猎奇,想窥视曾国藩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还不如说是想在此过程中寻找到一些启示。这本无可厚非,人们研究历史传奇人物,不外乎就是想从中体味历史,从中吸取教训。

现在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很激烈,关系趋于复杂多样化,传统社会为人们所依托维系的道德习惯,行为标准都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法治的不完备,又增长了市场的欺诈和权力场的寻租,人们的安全需求得不到妥贴的保证。一时人们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甚至一般人根本就不相信道德的存在,研究曾国藩也都偏向于用权奸诈。

事实上,如果我们真正的静下心来好好的体会一下就不难发现,曾国藩之所以会被后世人所推崇,绝不是他的深沉,而正是他的道德修为和在道德修为下所做的事,成就了他的俗世功名。在传统意义上,越是盛世越是道德高尚,而越是乱世越是风气低落,更主要的,在历史上,一般道德高岸者,大多鲜于事功。而曾国藩刚好相反,“道德、文章、事功”都比较完满,甚至被誉为“末世完人”,他无疑为后世人做了一个榜样。其个人修为以及经世致用哲学才开始被后辈群起仿效,特别是其身后清政府陷入了深重的政治社会危机,不仅危及统治,还危及文化传统,在这些复杂多变的挑战中,曾国藩又带来了文化传统的榜样寄托。

我们要知道的就是曾国藩做官的智慧,作为大清朝甚至说是整个中华历史上最会做官的人,曾国藩的做官术给了我们对做官的一个全新的概念。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在危急的时候需要任用德才兼备的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己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很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外一方面也不是盲目的排外,而是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说对后来的制国有一定的反面作用,但是从整体来看是好的,他认为这对清国有帮助的。

再来看曾国藩的“疆场竞斗之计”吧!就是因为曾国藩曾经镇压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曾国藩就被世人唾骂,但是假如他不这样做的话,历史上怎么不会有另外一个曾国藩来代替他呢?因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在这里暂时先抛开他的骂名,来说说他的这种战术对世人的影响以及值得世人研究的地方。曾国藩以编练湘军起家,书生治国,镇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其军事思想内涵极丰,确有过人之处。他认为,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兵少而国强”,“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主张军政分开,各负其责。他购买洋枪、洋炮、洋船,推进中国军队武器的近代化。治军以严明军纪为先,同时着意培养“合气”,将士同心,他认为“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选择有四点要求:“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曾国藩军事思想中最丰富并值得今人借鉴的是其战略战术。如“用兵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主客奇正之术,“扎硬寨,打死仗”,水师不可顺风进击,善择营地,“先自治,后制敌”,深沟高垒,地道攻城之术,水陆配合,以静制动,“先拔根本,后翦枝叶”等等。

一个人的成功,他的能力只占有30%,而在为人处事方面却占70%。曾国藩之所以会一步步的高升,这与他的为人交友处事之道是分不开的。曾国藩对交友之道颇有见地,他认为交友贵雅量,要“推诚守正,委曲含宏,而无私意猜疑之弊”。“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要集中群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处世方面,曾国藩认为,“处此乱世,愈穷愈好”。身居高官,“总以钱少产薄为妙”。“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德以满而损,福以骄而减矣”。为人应该在“淡”字上着意,“不恃富贵功名及身家之顺逆,子姓之旺否悉由天定,即学问德行之成立与否,亦大半关乎天事,一概笑而忘之”。“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功成身退,愈急愈好”。曾国藩的格言十二首,基本上包括了他的处世交友之道。

现在的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修身养性,特别是男人看他有没有品味,有没有思想,曾国藩的“修身养性之诀”值得我们欣赏。

曾国藩总结了修身十二款: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亡不能、作字、夜不出门。他认为古人修身有四端可效:“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人则人悦,思诚则神钦”。曾国藩这个人,不相信医药,不相信僧巫,不相信地仙,守笃诚,戒机巧,抱道守真,不慕富贵,“人生有穷达,知命而无忧。”曾国藩认为:“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贫,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养生之道,“视”、“息”、“眠”、“食”四字最为要紧,养病须知调卫之道。

曾国藩作为士大夫,是按照老规矩走完了自己的学问之路,但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属于大变前期的动荡阶段,从他留下来的日记中到处可见“不为圣贤,即为禽兽”的励志条目,当时社会变迁对传统的个人修为所带来冲击的激烈程度。从曾国藩与其朋友往来的书札中可以看出他把自己约束的很严厉,不是跟着坏的社会风气跑,而是朋友间互相勉励,不怕难,不投机取巧,首先从自己做起,给自己立个标准,扩充下去,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风气,到时局不可收拾的时候,曾国藩以及他的幕僚兼好友胡林翼、江忠源、罗泽南等一帮读书人就转而“躬自入局、荷道以躬”,承担起“中兴”大业,并且以成功告终。

从今天来看曾国藩,他的真正意义应该是启示个人既要适应现实社会,但更要信守自己的原则,既能在时务上纵横捭阖,也能在道德上站得住脚。现在的社会风气不是太好,但是我们一般都是进行制度上的要求,好像坏的都是别人,而自己往往是受害者,更没有反省自己是不是也“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呢?要改变这种社会风气,就应该从自己做起,把自己的道德修为做好,最起码不应该有害人之心或者说主动参与其间。

也许我们不能主张用道德去衡量一切,但是道德对于社会来说是很重要的,道德和社会风气的维系需要某些制度与个人努力的双向合一,而且,个人的道德追求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其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

评价一个历史“名人”不能光从政治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这样看问题目光往往是短浅的,要从他对历史的进步(从文化角度)看问题则是有意义和深远的。如果要对曾国藩有更多更细的了解,还要从他的平生来说起。

曾国藩(1811~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是晚清时期很受重用的大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祖祖辈辈都以种地为生,生活也比较宽裕。祖父曾玉屏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是阅历却很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满腹经纶,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爱抚,他们望子成龙心切,便早早地对曾国藩进行封建伦理教育了。曾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中进士留京师后10年7迁,连升10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史记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他的这些功绩,足可以看出来他从小就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踏上了人生的一大台阶。曾国藩刚28岁便考中了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个台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暑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从文才上看,曾国藩的仕途畅通无阻与他好学有关,他学习孜孜不倦,苦读日夜不息,尤其在京参加朝考进入庶常馆学习后,“日以读书为业”。勤于求教,不耻下问,博览历史,重视理学,还读了大量的诗词古文,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官吏中如此勤奋好学者实在是很少见。由于他博览群书,涉猎文献,所以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观点:如要统治者“内圣外王”,要自如地运用儒法思想治理天下。他推崇程朱理学,认为程朱理学正统于孔孟之道,后君臣应以习之。尤其他曾经主张或奏明皇上,提出治理天下的办法,涉及吏治与廉洁,选材与用材,物质与财用,兵力与兵法等。他应诏陈述政治主张说:“今日所当讲求者,惟在用人,人才缺乏,欲作用而激扬之,则赖皇上之妙用,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臣观今日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肯振作起来,将一遇困难,国家必有乏才之患。”要想使官员振作起来,首先皇上要自己先做好。他从理论乃至实践上都极力标榜封建伦理道德,来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武将上说,他本来不具备先决条件,然而正是由于他的步步青云,得到了皇上与同僚们的青睐,他感皇恩,谢皇意,甘为保主子尽心尽力,表现在为建湘军呕心沥血,精心操劳练出了一支战斗力赛过绿营的正规军,为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王朝西拼东杀,征战毕生,直至猝死在两江总督的宝座上。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紧接着因母亲去世而返回了家乡,正好赶上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力挽狂澜,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曾国藩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重心人物,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产生了令人注目的影响。他的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从而使他成为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现代的世人对他的评价也有很大的争议性。

有一句俗语说的一点儿也不假,叫南方出将相,北方出帝皇。这更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湖南人心气特别高,喜欢冒尖出头:执政有毛泽东和胡耀邦,治国有刘少奇,打仗有彭德怀,抓经济有朱镕基,绘画有齐白石,编剧有田汉,作曲有谭盾,创作小说有丁玲等人,研究杂交水稻有袁隆平,唱民歌有李谷一和宋祖英,跳水有熊倪,体操有陆莉、刘璇和李小双,举重有占旭刚,打羽毛球有唐九红和龚智超……这些现、当代英雄的事迹可谓人人称赞,家家都知道的事情。假如我们的好奇心不满足,还要往历史的纵深处再仔细瞧一瞧,肯定会更加吃惊,因为赫然在目的是这样一行文字——“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这也是湖南值得骄傲的地方。

对上边的内容,有人也许会说其中有水分,但它跟晚清盛传的那句“中兴将相,十九湖湘”一样,绝非故意夸张。晚清七十年间(1840~1911),湖南涌现出来的人才,论质论量,江、浙、粤三地集中所有的力量都不能与它相比。数百上千位卓然命世的雄杰在政治、军事、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等多方面成为近代中国的“火车头”。他们同赴时艰,共纾国难,从未有过畏葸和退缩。诚然,在大批湖湘雄杰中,守旧的“后卫”中,曾国藩是典型的人物,维新的“中场”(魏源、郭嵩焘、谭嗣同),还是革命的“前锋”(黄兴、蔡锷、宋教仁)都是世间少有的顶尖高手。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