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反经悟人生
7330000000066

第66章 先胜五八

孙子曰:“善用兵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译文

孙子说:“善于用兵打仗的人,首先要创造条件,使自己不致被敌人战胜,然后等待和寻求敌人可能被我军战胜的时机。”

感悟人生

作为一个善于用兵打仗的人,要尽可能创造条件,争取主动。在条件不成熟时,就要设法避开敌人的锋芒,而后等待机会,寻求战胜敌人的机会。

在春秋初期,楚国逐渐强盛起来,楚将子玉率师攻晋。楚国还胁迫陈、蔡、郑、许四个小国出兵,配合楚军作战。此时晋文公刚攻下依附楚国的曹国,明知晋楚之战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荡荡向曹国进发,晋文公闻讯,分析了形势。他对这次战争的胜败没有把握,楚强晋弱,其势汹汹,他决定暂时后退,避其锋芒。对外假意说道:“当年我被迫逃亡,楚国先君对我以礼相待。我曾与他有约定,将来如我返回晋国,愿意两国修好。如果迫不得已,两国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现在,子玉伐我,我就该实行诺言了,先退三舍。(古时一舍为三十里。)”

晋文公退后90里,已到晋国边界城濮,仗临黄河,靠太行山,足以御敌。并且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国和齐国求助。

子玉率部追到城濮,晋文公早已严阵以待。晋文公已探知楚国左、中、右三军,以右军最薄弱,右军前头为陈、蔡士兵,他们本是被胁迫而来,并无斗志。子玉命令左右军先进,中军继之。楚右军直扑晋军,晋军忽然又撤退,陈、蔡军的将官以为晋军惧怕,又要逃跑,就紧追不舍。忽然晋军中杀出一支军队,驾车的马都蒙上老虎皮。陈、蔡军的战马以为是真虎,吓得乱蹦乱跳,转头就跑,骑兵哪里控制得住。楚右军大败。晋文公派士兵假扮陈、蔡军士,向子玉报捷:“右师已胜,元帅赶快进兵。”子玉登车一望,晋军后方烟尘蔽天,他大笑道:“晋军不堪一击。”其实,这是晋军诱敌之计,他们在马后绑上树枝,来往奔跑,故意弄得烟尘蔽日,制造假象。子玉急命左军并力前进。晋军上军故意打着帅旗,往后撤退。楚左军又陷于晋国伏击圈,又遭歼灭。等子玉率中军赶到,晋军三军合力,已把子玉团团围住。子玉这才发现,右军、左军都已被歼,自己已陷重围,急令突围。虽然他在猛将成大心的护卫下,逃得性命,而部队丧亡惨重,只好悻悻回国。

这个故事中晋文公的几次撤退,都不是消极逃跑,而是主动退却,寻找或制造战机。

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早有入主中原的计划,但直到去世也未能如愿以偿。顺治帝即位时,年龄只有七岁,由于年龄太小,朝廷的权力都集中在摄政王多尔衮身上。多尔衮对中原早就有攻占之意,想在顺治手上建立功业,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遗愿,所以一直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明朝的一朝一夕。

到明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崇祯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兴大明。可是,他猜疑成性,贤臣良将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连更换了十几个宰相,又杀了明将袁崇焕,而他的周围都是些奸邪小人,最后明朝的崩溃已成定局。

寻找机会,把握有利时机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以上的这些战事都说明了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也需要寻找时机,善于把握机遇。有语云:真正的智者是寻找机会,只有懒惰的人才会等待机会。一个人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善于利用机会。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毕业生不妨抓住这一机会,到广州的一些中小企业去就职。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在积累经验,寻找和抓住机遇,为以后的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