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反经悟人生
7330000000014

第14章 反经十三

知制度才,代非无也,在用之而已。

译文

同样的一个东西,人的聪明才智不同,用法不同,效果就有天壤之别。所以任何思想,任何制度不是有无滑动,而在于用与不用和会用与不会用。会用,就能求名得名,求利得利;不会用,就只有世代倒霉了。

感悟人生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关于读书人的很有寓意的故事,他说:“读书人都是盗墓贼,只不过他们偷的不是财物,而是文化罢了。有一次,一个大知识分子带小知识分子去盗墓,大的问小的:‘天快亮了,你挖的怎么样,有些什么东西?’小的说:‘死人已经挖到了,还没有脱下他的衣服。他口中有一颗宝珠。’大知识分子一听说死人口中有宝珠,就说:‘一定要把这宝珠挖出来。《诗经》上说:绿油油的麦子,生长在山坡上,熟了以后就要给人吃。坟墓里的这家伙生前吝啬得很,一肚子学问不告诉人,死了还含在嘴里不说。快把它拿出来!不过,小子,你可得小心,你先把他的头发抓住,再按住他下巴上的胡须,用椎子敲他的两颊,慢慢撬开他的牙关,千万不要把宝珠损坏了!’”

从这个故事蕴藏的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知识其实是招引盗贼的财富。国家弱小的时候建筑林园,那是为了使祖宗的灵位有个存放的地方,好方便祭祀,平时则可以搞军事训练,用来防止意外的事故发生。到了国家变得强盛的时候,林园便丧失了原来的意义,变成了驰骋打猎的场所,结果劳民伤财,耽误农时。建筑林园便成了违背本意的事情。孟子讲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齐宣王见周文王的御花园很大,而老百姓却认为很小,就问孟子这是怎么回事。孟子说:“周文王的花园方圆七十里,割草打柴的人都可以进去,山鸡野兔也可以进去,与民同乐,与民同用,老百姓自然不会嫌它大,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听说你在城郊也建了座花园,方圆四十里,老百姓如果进去打猎杀了一只小鹿,你也要抓起来以杀人罪论处,所以老百姓议论你修这么大的花园太奢侈了,这不也是理所当然的吗?”楚灵王修了章华台,伍子胥的祖父伍举提出反对意见说:“我们祖先搞大型建筑,修亭台楼阁,是为了训练三军,观察气象。国家搞这样的建筑,要遵循四个原则:一不侵占老百姓的耕地;二不影响国家的财政;三不因用工而影响公家和私人的正常业务;四不在农忙时期动工。所以国家的大型建筑,是让国家和人民得到好处,这样的建筑,才不会劳民伤财,使国家财政出现匮乏。”

姜太公说:“刑罚太严明,国人就会被弄得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人整天处在这种状态就会生出变故,反而要出乱子。这就是明罚的反作用。什么事都看得很清楚,人就觉得骚扰不安,为了逃避骚扰,大家就要迁到别的地方,不在原来的地方居住了。这样就很容易发生动乱。这就是明察的反作用。”姜太公还说:“一有贡献就奖赏或者动不动就奖赏,容易诱发人们不满足的心理。不满足就容易滋长怨恨,久而久之就会反目成仇。这就是明赏的反作用。贤明的国君统治管理一个国家的时候,一般不太去注意臣民爱好什么,更多的是注意臣民不喜欢什么;不太去注意为什么要来归顺他,而注意为什么要离开他。这样做就能使所有的人安安静静、太太平平地过日子。只有做到全国上下人人平安,才是真正的天下太平。”

刘颂是晋朝的一位名臣,他曾说:“政府中负责监督稽查的官员,为什么只关注大案要案,而对于细小的违纪现象不大过问呢?因为他们知道,微不足道的过失、缺点,偶然的遗忘、疏忽,这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所以不应当将这类过错划入违纪犯法的行列而统统绳之以法,否则的话,朝野上下,就没有一个人能站得住脚了。而且这样做的结果,不但不会使国家的法治变得严明,反而会制造出许多的动乱。对于国家的治理,只能是害而无利。”

晏婴是齐国的名相,他也曾说:“一个好的臣子,固然应对君主忠心,然而忠心得过分了,就变成专权,那就是不忠的表现;当儿子的孝敬父母是好事,但是如果只突出他一个人的孝顺,把其他兄弟姐妹都比下去,那就是不孝的表现;妻子爱自己的丈夫是家庭和睦的保障,但是如果丈夫还有二房小妾(这是针对古代多妻制而言),做妻子的霸住丈夫独专其房,醋劲太大不能容纳别人,很可能导致家破人亡。”因此说,如果忠孝做得太过分,就会引起反弹。《吕氏春秋》说:“阴阳调和滋养万物,香花毒草,一视同仁。甘露雨水,普泽天下,东西南北,不遗一隅。一国之君,普天同仰,老少美丑,平等对待。”战国时的法家、韩国的申不害说过:“一个女人独霸了丈夫,其他的太太就会来捣乱;一个大臣独揽大权,其他臣子就会失去积极性。”所以嫉妒心太强的妻子很容易使家庭破裂,权力欲太重的大臣很容易使国家消亡。有鉴于此,一个高明的领导人,对于部下,决不能够偏听偏信,也不能够专权重用某个人,而是要大家同心协力,各自发挥自己的能力,就像车轮上的根根辐条一样,不让其中的某一根单独起作用,这样就不会发生一人专权的现象了。只有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才能做好事情,而且也不会发生专权的现象。

庄子说:“做小偷、扒手一类的盗贼,或是溜门撬锁,或是从别人的口袋里、皮包里偷东西。为了防止小偷,人们有了财宝,总是小心翼翼地放在保险柜、珠宝箱里,外面还要层层捆扎,加上大锁,生怕不牢固。”这种防盗的做法,历来被世俗的人们当作是聪明智慧的表现。可是如果一旦来的是江洋大盗,会把皮箱、保险柜连锅端走,这时大盗还怕你捆得不紧,锁得不牢,他不好拿呢。这样看来,那些被认为有脑子的人,不正是在为强盗储蓄、保管财富吗?这就是智慧的反弹。所以《孙子兵法》说:“敌人装备得越好,对我们越有利,只要把敌人打垮了,把装备拿过来,就成了敌人在为我们组织军事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