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艰苦奋斗(中华美德)
7235200000054

第54章 一把扫帚的距离

刚搬到这幢楼房时,他的对门还没有人居住。下班后,门一关,没有车马喧哗,倒也清静自在。闲暇之际,爱清净的他把上上下下的楼梯扫得干干净净。每天踩着干干净净的楼梯上下,他感觉自己好像踩在琴键上一样,心情因此变得明朗愉悦。一进家门,桌子上的那盆兰花如同一个优雅的女子,默默地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

可是好景不长,对门的邻居搬入打破了往日的清静。到了晚上,由于房间的隔音效果不好,邻居家打牌的声音、音响的声音、喝酒喧哗的声音,常常响到深夜。这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令他坐卧不安。刚开始,他还能忍受,时间长了不免产生了反感。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有好几次,邻居家的小孩子不怀好意地嘲讽他年老的母亲,说她是穷乡下人、丑八怪。有时候在楼梯碰面,对门的邻居总是冷若冰霜,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最让他难以忍受的是,邻居常常将垃圾抛洒在楼梯里,上下楼时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变质的果皮、肮脏的纸屑。有一次他母亲不慎踩到瓜皮,摔了一跤。他心里想着伺机教训一下邻居。

时间长了,楼梯里落满灰尘,堆积了零散的垃圾。他本想将这些垃圾捡起来,丢到楼下的垃圾筒,可是手刚碰到垃圾,就缩了回去。他想,我凭什么给他做义务工?要脏就一起脏,看谁能抗得住。

他的举动被母亲看见了,母亲什么话也没有说,默默地拣起垃圾,送到了楼下。他要劝阻母亲,母亲说,举手之劳,何必呢他去上班的时候,母亲总是自觉地打扫楼梯,把楼梯收拾得很清爽。有一次下班回家,他发现母亲正在清扫楼梯,扫完了自家门口,义主动去扫邻居家的门口。他一把拉住了母亲,揶揄她说:“你真是个活雷锋啊,人家又不领你的情,你竟然做起了义务工!”母亲不理他的话,是拿着扫帚,清扫邻居家落满灰尘的门口,扫完后,还用拖把仔细把两家的门口拖了个干净。

她拖地的时候,恰好被邻居看见了,邻居不但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而且冷冷地从牙缝里挤出一句:“活雷锋再世啊,不错不错!”对此,他憨厚的母亲笑笑,没有作声。屋内的他听见了,冲了出去,准备和邻居理论一番。母亲一把拉住了他,说:“这孩子,一句话就把你气成这个样子,一把扫帚的距离就给我们一个清爽的环境,这不是很好吗?和别人生气就是和自己过意不去。算了吧!”

晚上吃饭时,母亲说:“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一件事吗?有一年从外地来的灾民到我家来乞讨。我用家里仅有的粮食来接济他们。你们都不理解,说就是接济也用不着给那么多啊?我说,这些人,你对他们好,他们会露出好的一面,是好人;如果对他们不好,他们就可能铤而走险,到那时损失更大。”他点头称是,被送进口中的饭噎了一下。

从那以后,他不再抱怨母亲义务打扫楼梯的举动。时间长了,邻居们见了他,不再出言不逊,而是变得客客气气,报以微笑,热情问候。有时候,他和母亲没空打扫楼梯,第二天早上起床时,他家的门口已被人扫得干干净净。还有的时候,他准备去扫楼梯时,碰巧遇到邻居拿着扫帚,扫他家的门口,他笑,邻居也笑。

他们之间的壁垒一天天,一天天,被一把扫帚瓦解。

一天,他下夜班回家,在门口,他发现门锁被撬!不祥之感让他意识到家里发生了什么意外,赶忙进门后,母亲哭了起来,说:“多亏邻居啊!我睡觉的时候,门锁被撬开,小偷刚要进门时,被邻居发现,他冲出来吓走了小偷,不然我可要受罪了!”他被感动了。母亲说:“儿啊,不论啥时候要记得别人的好,即便他是恶的,你比他善,他就没有理由不善。”

有一天,他在门口遇到邻居,邻居说:“兄弟,不瞒你说,我曾经是个坏人,犯过事情,对陌生的人没有什么好感。我知道你看不惯我们,我也看不惯你们。直到有一天,在你家门口听到你母亲那段救济灾民的话,我的心就被感化了,你母亲这样对我,我还有什么脸耍无赖呢?”

邻居之间就像左心房和右心房,只要互相理解,互相关心,多爱少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难关和困苦都会听到爱的回声。

他把这事情讲给朋友听,朋友说:“绝大多数人,都在人性的两极之间摇摆不定,在不同的时间显露不同的品质,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对于善与恶的选择,往往会因一念之羞有所偏向,这正像一枚硬币投掷到地上,露出正面还是反面,可能取决于偶然,而我们的行为毕竟不像投掷的硬币那样无以支配,基本的品性筑守成我们做人的基准。”

他的母亲,用一把扫帚延长了爱的距离,扫除了恨的尘埃,印证了这个朴素的道理。

在别人的冷言冷语中,在相互怀疑的眼光里,微笑是最好的润滑剂,爱能使交往的时空畅通无阻。每个人的心都是向善的,只要我们以心交心,即使是言行不好的人,也会在我们的善意中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