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服务人民(中华美德)
7227900000011

第11章 邂逅野外

在雅尔塔的契诃夫故居,壁炉上方的墙上,列维坦画了一幅很简单的画——寒露打湿草地时分秋日暮霭中的一个大草垛。

列维坦把这幅风景画作为追忆遥远、可爱的俄罗斯的礼物留给了契诃夫。

这幅风景画很简单,像列维坦所有的画一样质朴无华。你可以在这些画前站上一两个钟头,但到头来仍无法真正理解这些伤感的色彩魅力何在。

奥秘(如果可称之为奥秘的话)在于,列维坦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对祖国强烈的爱,展示了我们羞涩的、在他之前还没有人能充分表现出来的爱。

我第一次看到俄罗斯中部的景色,是在20岁。当时正值秋季。我由基辅前往莫斯科。在距莫斯科不远处,我从车窗里看见一条落满黄叶,蓝得出奇的小河。我把头探出窗外,一时间竟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会喘不过气来呢?那时我还无法领悟。

如今我明白了,那时我喘不过气来,是由于高兴,由于一下子领略了车窗外寒风中掠过的祖国的美景。

我头一回来到莫斯科后的第二天,就去了特列季雅科夫画廊。我一走进侧厅,又一下子喘不过气来。我站在列维坦那幅《金色的秋天》前,泪水不由地灼痛了我的眼睛(那时我觉得落泪是很羞耻的)。这幅画表现了雄伟的、陶冶情操的美,它深深印入了我的脑海:以致我至今仍然无法相信,世间竟有这样的美。

在莫斯科逗留的七天中,我一直怀着惊讶、激动的心情,安静地在画廊里列维坦的画幅前度过。我全身都在颤抖。我感到,我身上发生了不可理喻的变化。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我还不清楚。

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发现了自己的祖国。我已经爱上了她,直至她那每一片丰收的橡树叶上的最后一道脉络。我心甘情愿把当时还年轻的心灵的全部力量奉献这个国家。

在祖国的腹地,我亲身接触了列维坦的全部诗意之后,才能深刻理解和最强烈地爱上她。我第一次和列维坦“邂逅”,是在特列季雅科夫画廊。

第二次邂逅,是在离莫斯科不远的一个林木蓊郁、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地方渺无人烟,几乎无路可通。我只好乘坐火车,乘平底渡船渡过林中的河流。战争结束了,灰蒙蒙的树林之上,依稀现出浅绿色的天空。空气中充溢着花儿正在凋萎的湿漉漉的青草那带有几分寒意的馨香。

天上露出晚霞微弱而清澈的光辉。在大地的边缘上方,低悬着皎洁、惨淡的月轮。

“这就是列维坦!”我不知怎地这么想着,于是我的心像在青春时期那样怦怦直跳起来。

四周一片静谧。

蓦地,丛林中有什么东西叮当响了一声,仿佛有人碰了一下小铃铛,黑的水面上旋即响起夜莺高亢的鸣啭,撒落在睡莲丛中。

一只夜莺停止了歌唱,侧耳谛听,尔后仿佛用夜露嗽了嗽喉咙,又放声啼唱起来,奇异、滑稽的歌声在河上回荡。

不一会,许多夜莺像得到号令似的,在两岸各处的藤蔓丛中齐声啼唱起来。朝霞仿佛因而更迅速地燃红了。入夜后就悬挂在这整片林区上空的一道柔和、嫣红的云彩已清晰可见。夜莺的大合唱愈来愈高亢。朝霞展现了混沌的远方。我不知为什么又思量起来:

“这是列维坦的朝霞……”

河对岸是一片绵延的树林。林中万物,就连最微不足道的,最平常的其貌不扬的植物——带粘性的红菇和草莓的白色小花也显得极其令人赏心悦目。

我又想起了列维坦,想到祖国大地上的一切,乃至这朵柔弱的野花,都是这样艳丽可爱。如果有人告诉我们,我们将再也看不见这一切了,许多人会痛苦得心儿缩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