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60年里,几个考古工作队相继来到这里进行了发掘和整理。终于发现这里是一座重要的古代城市的废墟。这一考古发现,向世人证明了印度河文明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古老而灿烂。
这座标志着“印度河文明”的古城,就是举世闻名的摩亨佐·达罗。
摩亨佐·达罗与在旁遮普的哈拉巴一起,被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称为“哈拉巴文化”。摩亨佐·达罗是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750年青铜器时代的一座世界名城。这个城市的居民叫“达罗毗荼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棉花并用棉花织布的民族之一。他们创造了结构独特的文字,还发明了相当精密的度量衡方法,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而且广泛地和其他各文明民族进行着贸易往来。
但是,摩亨佐·达罗城是怎样衰落直至葬身黄沙之下?摩亨佐·达罗人是在什么时候遗弃这座城市的呢?他们后来又到哪里去了呢?世界各国的许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人种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一直试图通过发掘出来的古城遗址和大批石制印章、陶器、青铜器皿等文物,揭开古城的秘密。几十年过去了,古城的真实面貌已经渐渐显露出来。
这座古城最早是一些小小的村庄。后来,各个村庄逐渐扩大,渐渐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城市。摩亨佐·达罗城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街道,居民大约有数万人。城里的街道十分的整齐,房屋排列得井井有条。
摩亨佐·达罗城里街道大部分是东西向和南北向的直路,成平行排列,或直角相交。主要街道宽达10米,下面有排水道,用拱形砖砌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排水系统。
古城里的建筑物都用火砖砌成。在这里,人们能看到5000年前留下来的高达75术的断垣残墙。住宅大小不等。小住宅只有两间房,大住宅里有大厅和许多间房屋。凡是多房间的住宅,都有几间面向中央庭院,另有一扇侧门通向小巷。在这些住房中间,最突出的是一幢包括许多间大厅和一个储存库的建筑物。它可能就是当时摩亨佐·达罗城的国王或首领居住的地方。
另外,还有不少两层楼房屋,下层是厨房、洗澡间,上层是卧室。这些显然是属于有钱有势人家的住宅。不过,迄今还没有发现,或者还无法证明,哪一座建筑是宫殿或神庙。古城里发现过一些带有很多装饰品的小型裸体人像。据推测,这也许就是一种吉祥的象征物。
古城里的大多数住宅都有水井和整洁的浴室,而且有一条修得很好的排水沟,把废水引入公共排水渠中。大小住宅多半都在外墙里面装有专用的垃圾滑运道。居民们可以把废物倒进滑运道,滑到屋外街边小沟。小沟又连接下水道系统。这样复杂的污物和污水处理系统,不仅在上古时代是无与伦比的,就是当今世界上的许多城镇也望尘莫及。
古城的居民特别爱清洁。城里最突出的一个建筑物就是一个大澡堂。澡堂里的大浴池呈长方形,长40米,宽约20米。浴池南北两端有阶梯,有一条一人高的排水沟可以随时把废水排出浴池。澡堂和一个房间里有一口椭圆形水井,大概是给浴池供水的。浴池底部和四周的砖块都用石膏灰浆砌合,外面涂上一层沥青,然后再砌一层砖块,以防漏水。浴池北面有一连串小浴室。每个浴室里有一个放置水罐的高平台,看来是作热水浴之用的。此外,还有作为其他用途的一些房间。这座大澡堂是摩亨佐·达罗人高度重视清洁卫生的标志,也是首次见于历史的一种现象。
在摩亨佐·达罗古城遗址里发现的大量石制印章、不仅是一种雕刻技艺精湛的工艺品,更是人类古文明最珍贵的文献资料。因为,在这些印章上刻有牛、鱼和树木的图形文字,很像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遗憾的是,这些“天书”至今还没有被人们识读。曾经有一位捷克斯洛伐克学者说,他已读通了125个这种文字,并认为摩亨佐·达罗文字已由图画文字演进到了带有表音性质的文字。
古城摩亨佐·达罗遗址的发现证明:包括现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古印度也和埃及、巴比伦、中国一样,是人类文明的摇篮。
史学家认为,昔日摩亨佐·达罗郊外,也是郁郁葱葱,长满着茂盛的草木。和尼罗河一样宽阔古老的印度河,不仅灌溉着这里的千里沃野,也孕育了人间的文明。只是到了后来,由于过度的放牧和种植,破坏了生态平衡,使得植被稀疏,表土裸露,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其水分迅速蒸发,然后随风吹蚀,最后终于使这里沦为一片沙洲。可见,环境的保护是多么的重要。
但是,摩亨佐·达罗人后来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摩亨佐·达罗古城和“印度河文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呢?谜底可能还深藏在神秘的“死人之丘”底下。可是,由于岁月的消磨,洪水的冲刷和盐碱的腐蚀,解开这些历史悬案的希望就像眼前的摩亨佐·达罗遗址日见颓败一样,变得越来越渺茫了。古堡之谜
山西省的介休市在地图上是极不起眼的小城市。从介休市南行十多千米,有一个三面临沟、一面靠山的村叫张壁村。从1994年开始,张壁村村民平静的躬耕生活被打破。在这个占地仅012平方千米的小小山村中,密集着我国一直未被发现的集文化、宗教、军事于一体的古建筑群,而且发现了一个结构精巧、令现代军事专家拍案叫绝的古地道。这些建筑和地道,成为留给文物学家难解的千古之谜。据历代的《介休县志》记载:介休有九寨四十堡,惟独没有记载张壁古堡。这是编著者的疏漏,还是有意避而不谈?令人费解而又耐人寻味。城堡的设计者堪称旷世难得的建筑奇才。城堡周长1300米,从南至北300米,从东至西400米。弹丸之地,竟有空望佛行宫、关帝庙等9座庙宇和9口深水井,集军营、校场、仓储、民居、地道于一村,建造规范整齐,民居布局井然有序,庙宇点缀适当得体,历经千年,至今仍保存完好,极具神秘色彩。那么,这个神秘的古堡又是什么人所建的呢?奇怪的是,史书和《介休县志》各种版本找不到构筑张壁堡的只言片语,查遍县城及有关碑碣,也无从稽考,这实属于一大历史之谜。
张壁古堡的地道至少有3500米长,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距地面仅数米,下层距地面十多米。每层每条都有通道相串联,有贯眼可通话、望。而每层地道隔一段距离就有大小不等的拓宽区、旁洞,小则有2~3米的空间,大则可放两个班的兵力。地道下层有较宽敞的仓库可储粮草,还有喂马的马厩。有趣的是,地道距地面最薄的地段设在两个堡门洞下和重要的交通道口,地面上碾米、步行,甚至咳嗽、谈话,地下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张壁古地道始建于何时?至今众说纷纭。在古代没有火器和现代化装备的情况下,要攻破这样坚实复杂的地下工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它绝对是世界战争史上不可多得的创举。诡异的悬棺葬
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悬棺遗迹十余处。
当仰视那些高悬于万仞高崖上令人头晕目眩的悬棺时,人们不禁要问:古人为什么把死者悬葬在千仞绝壁之上,他们是如何将棺木放上去的?悬棺这一个奇景是怎样形成的?
悬棺经过碳14测定,白岩和观音岩保存完好的两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随葬的龟形木盘是具有商周青铜文化特征的遗物。
据考证,当年我国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他们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对死者的敬重。而出于对高山的崇仰,他们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们不被世人打扰,从而更好地庇佑后人。
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呢?从棺木棺盖首尾两端凿有穿绳用的方孔推测为悬索吊下。在放置悬棺的峭壁背后或两旁一般地势较为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派工匠凿好洞穴或架好木桩,再将棺木吊装好。有时候,先沿崖壁凿出平行的一条通道,将棺木依次推进,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许多麻烦。据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当时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和“台湾土著”、“夷州民”在饮食起居、风俗习惯上非常相近,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在台湾偏僻的小岛兰屿的雅美人中间,这种葬俗保留至今。
悬棺葬是一种非常奇特的丧葬风俗,民间俗称“挂岩子”。悬棺实属风葬,是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遗存。它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广泛分布。这种葬俗是人死之后并不入土埋葬,而是将殓尸棺木置于临江面海、高峻陡峭的崖壁上,有的棺木距离水面(地面)高达100—200米,昂首仰望,撼人心魄。有的地方一处悬棺重重叠叠搁置在悬崖峭壁的木桩之上,竟多达三四十具,其险要令人叹为观止!
悬棺葬的葬法有“崖葬”、“崖棺葬”、“幽崖葬”、“岩洞葬”、“崖穴葬”等名称。现在四川宜宾的珙县、兴文、高县、筠连、长宁等县均留下不少悬棺或悬棺的遗迹以及不少壁画。而珙县麻塘坝僰人悬棺葬区,共有22处之多,是中国悬棺葬区最典型最集中的代表。这些悬棺大多置于下临溪河、上摩云天、绝地千仞、峭如斧劈的高崖上。
悬棺距地表低者10多米,高者近100米,一般在30~50米。以在崖壁凿孔椽木架棺其上为主,有的则置棺于天然岩穴或凿岩为穴内。棺材由整块楠木凿成,长度186~220厘米。头部宽40~53厘米,高40~53厘米;足部宽31~44厘米,高31~44厘米。陪葬品均属生活实用品,有竹、木、瓷、陶、漆、铁、铜、麻等物品,其中以麻织品和竹制品为主。麻织品中有上衣、马褂、短裤和桶裙。上衣为高领桶腰对襟衫,裤的形制比较特殊,呈倒三角形,底边三角形,系带。花纹工艺有镶花、绣花、提花、蜡花、刺花;颜色有黄、红、蓝、白;样式主要是几何形和旋涡纹。服装形式特殊,色彩鲜艳,图案富于变化,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在置棺的附近岩壁上,有许多用红色矿物质颜料绘成的岩画,个别用白色。内容是人物和动物的图案,以各式各样的人物画最为丰富,其中有站立马背、单人骑马、双人骑马、跳舞、踢毽、舞风车、佩刀、手执兵器、牵马、钓鱼等各种形态。动物画有马、犀牛、野猪、虎、飞鸟等。还有表意的圆圈、对角线等图案。岩画色彩鲜艳,构图简练,形象生动,具有独特的风格。古崖居
古崖居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开凿在砂砾花岗壁上,洞口毗邻,错落有致,呈自然村落状。人工刻凿的石室有方形、长形,大的20多平方米,小的3~4平方米。有单间,有套间,还有颇具特色的“三居室”。全部的洞穴内都有门窗、炕灶、壁橱、烟道,还刻凿了石灯台、石灶台、石槽、石炕等,就像现代家居一样方便实用。其中,有一石穴分为上下两层,还配了耳房和廊柱。由于显得十分宽敞讲究,考古学家推测这里曾是穴居主人集会或祭祀之地。关于古崖居的开凿年代,元朝、唐朝和辽代均有人提及,但又没人能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目的和用途何在?有人说是草寇山寨,也有人说是戍边驻军,战乱避祸和少数民族居住地也都是说法之一。人们相信这里肯定是古代人的栖居之所,而且已经相当成规模。但他们为什么会最终放弃了这里,并且在史书上没留下一点点痕迹呢?古塔长倾不倒之谜
闻名遐迩的意大利比萨斜塔,高55米,倾斜度为5°2′,塔顶到塔基,现已倾斜了5米多,号称世界的一大奇观。
若以倾斜度来论古塔,比萨斜塔与中国上海市松江天马山的护珠塔相比,那就略逊一筹了。天马山的护珠塔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即公元1079年),是一座高188米的砖塔。该塔的倾斜度为6°52′52″,超过比萨斜塔1°还多,塔顶到塔基,已倾斜18米左右,成为目前世界上倾斜度最大的一座宝塔。据专家认为,当地的风向,常年主要盛行东南风,风力正顶着倾斜的塔身,这是该塔长倾不倒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古塔也遍布神州大地。但由于古人缺乏地质知识和地基处理方面的经验,给后人留下了不少七歪八斜的塔,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十塔九斜”的说法。中国苏州市的虎丘塔,塔高47米,八角七层,青砖造就,建于五代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由于此塔建在基岩层面倾斜的位置上,岩层之上是松散的风化覆盖层,建塔时又没有作地基处理,再加上塔底的8个外墩及4个内墩独立地建在土层上,各墩互不联系,因此建塔不久,就开始倾斜。其方向与基岩面倾斜方向一致。目前其塔身上下已偏移232米,被一些国外建筑学家称为“中国的比萨塔”。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中国有些地方的斜塔竟是有意建造的。如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县右江江心岛上的归龙塔,建于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为五层砖塔,塔高1828米,塔身倾斜度为4°多。江心岛上,风势较猛,土质较软。据专家考证,这是因为古代建筑工匠在建造此塔时,考虑到江心风及地基等因素,有意筑斜的。专家们说,如果不是倾斜的那一面对着风,恐怕该塔早就坍塌了。
至于古塔长倾不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还有待进一步探究。显微功能的古井之谜
具有显微功能的古井位于业已发现了铜奔马的古凉州雷台汉墓。它位于距地下墓道入口两米的地方,它的全部基身都是由汉代古薄砖砌成的。不知道这些古薄砖具有什么独特之处,当人试图把手伸进井里,就会感觉到刺骨的寒气,让人无法忍受。这个古井以前究竟是作什么用的?难道古人真拿它当作显微镜用吗?这似乎太不可思议了。那么,如果显微功能不是刻意造成的,那么它就是一种自然的奇迹,而这又作何解释呢?有人认为是由于光的原因,古井里的灰尘在光的照射下可能形成某种折射,从而达到了放大的效果。也有人说奥秘就在那些汉代薄砖本身,它们的雕砌方法可能无意造成了这种奇特的效果。然而,这些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人们仍期待着更为合理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