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混搭
7219600000028

第28章 殊途(2)

或许从某个维度望去,戴军和黄小茂真的是一个类型的人,或许当李静出现的时候,戴军和黄小茂真的很像也说不定。彼时在餐厅里,李静几杯小酒下去已经吃出了状态。黄小茂是不喝酒的,但他喜欢看李静喝一点酒后有点疯癫的模样,戴军也觉得这时的李静“活色生香”。“我们来表演春晚吧。”李静笑着说,显然刚刚的一段探戈还没有尽兴。“好啊。”戴军附和道。于是先从报幕开始,然后是“念贺电”,接着表演节目连唱带跳,两个人把一个小包间折腾得几乎爆炸方才罢休。

戴军说,像李静这样的人,在他的生命中不会出现第二个。李静说,像戴军这样的人,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个。其实一个人的特别并不在于他是否特别,而在于另一个人如何在意这份特别。在一期节目录制中,李静突然转身问身旁的戴军:“我身上有什么你不能容忍的吗?”戴军想想说:“事业心太强”。李静说:“那我也没碍着你什么事啊?”戴军说:“有时候看着会心疼。”

2006年李静和戴军参加崔永元主持的《半边天》“三八特别节目”。崔永元问李静:“戴军认识你,得比黄小茂年头长多了吧?”“没错。我认识戴军比小茂时间长多了。”崔永元“噢”了一声,转过头又问戴军:“这么多年跟李静合作,你对李静关心爱护得够吗?”戴军听出来了,这是在给李静下套,于是赶紧配合:“我对她一直很关心很爱护!”崔永元点点头,抿起嘴淡淡一笑。李静觉得不对劲了,“崔永元,你这话问的是什么意思呀?”崔永元不理李静,接着问戴军:“你们一起工作那么多年了,逢个年过个生日的,总免不了要给李静买点礼物什么的吧?”戴军说:“买、买,肯定给她买。”李静扭头冲戴军说:“你这人,怎么净顺着他的话说呢?你没听出他什么意思来吗?”戴军脖子一缩:“对呀,他老这么问,是什么意思呀?”配合得不错。崔永元又问李静:“黄小茂如果看见戴军给你买礼物,心里会是什么感想?”李静这下得意了:“我和小茂,只要不花我们家钱,让别人送东西送礼物,我们俩都特高兴。乐着呢!”

话虽如此,每年花大手笔买礼物的人却是李静。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戴军非常迷恋奢侈品。“那时候整天拜佛,别人问我拜什么佛,我说连卡佛。”至今戴军家里还有一墙柜的名牌包,全是那一时期的战利品。可惜的是,它们很久没有被请出柜子了。现在的戴军每年只会添上一件名牌,那就是李静送他的生日礼物。但礼物的“价位”也在逐年递减,因为戴军拿到名包却总是不用。有一次过生日,李静兴冲冲地送给他一个COACH包,说是香港新款。戴军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在一次李静组织的活动上背了这个包。李静一看很满意。戴军平静地说:“李老板,你把小票和银联票都塞在里面,是让我方便去退吗?”

2009年11月23日,这天李静和戴军又录了一天的“超访”。而这天是戴军的生日。说来也怪,戴军每次过生日好像都在录节目。以至于朋友打来电话约他出去庆祝,他只能回复:“今日录’超访‘。”朋友遂大怒:“每年都这句,能不能换个理由啊?!录’超访‘有瘾啊?!”这一年李静放弃了名包路线,为戴军准备的是一条柔软的羊绒围巾,戴军戴上它美了半天。晚上他们毫无意外地选择了吃火锅--在海底捞沸腾浓郁的香气中祝贺戴军又成熟了一分。

戴军,“沐尔的舅舅”。

戴军曾经说,“一起走过青涩浪漫期的人,聊起对方都是很成熟的。如果问我喜欢一个人什么,我会说味道。这就是小孩,不成熟。我是小孩。”对于“小孩”戴军而言,喜欢一种味道,是不需要理由的,只是“喜欢”就够了。这种味道会渐渐变成一种习惯,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要继续感受下去。

“录完《超级访问》,好饿啊!我们要吃火锅!戴军认为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是2010年李静发的一条微博。“录完’超访‘吃火锅”这件事永远都能让两个筋疲力尽的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奔向同一个方向。“也许做’超访‘,真的是会有瘾的吧。”戴军想。不管在这12年间发生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刻能让他和李静回到“超访”,像从前一样录节目,吃火锅。他发现,或许这么多年,不是“超访”需要着他们,而是他们需要着“超访”。

这是一种化繁为简的逻辑。有些事情,你能够诠释得很复杂,也可以把它归于一种自我存在的本能。就像Beyond的鼓手叶世荣在“超访”中说的那样,“不管你们喜不喜欢3个人Beyond的音乐,我们还要做,一直做到你们喜欢为止。有一点特别重要的是,我们爱音乐。”

“爱是一切的逻辑。”这是传记电影《美丽心灵》中的一句台词。当主人公纳什登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领奖台时,他对台下的妻子说,“YouarethereasonIam.”(你是我之所以在这里的原因。)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份感情,一种追求,一次选择,或者一个人,使我们与众不同。

2011年,李小璐和贾乃亮以情侣的身份首次亮相媒体,他们选择了《超级访问》。这并不是一段多么惊天动地的爱情,但也经历了不少的考验。最初交往的一年多,李小璐有很多顾虑,一直对贾乃亮似近似远。这种状态背后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还有东西放不下。李静说,爱一个人,每一分钟都是煎熬,何况365天。但是贾乃亮选择等待。直等到一个下雪的冬日,他终于听到李小璐说出了那句话:“如果你还能敞开心扉,像以前那样爱我的话,我已经准备好了。”其实,选择和等待都是需要勇气的。这不是别人能为你做出的决定,也不是别人能为你推理出的结果。你只能追随心灵,做回自己。

爱情或者其他,都是这个道理。比如在被问到这12年最大的收获时,李静说,不是拥有了“超访”,不是拥有了一家跨媒体公司,而是拥有了真正的勇气--12年的过程,让她有勇气去追求自己心中所爱。之前她很少向人提及,在刚刚做“超访”的时候,她的内心深处其实非常害怕。害怕嘉宾临时变卦,害怕现场观众走掉,害怕卖不出广告,害怕一切不定之数。但现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她都不会再害怕了。“很多事情,只要你去解决,结果就不会那么差。”

自1992年离开张家口,李静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第一个10年,我跟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迷茫。有时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只知道一直抓,拼命抓,抓住那些你想要的东西。这10年,我想要告诉别人’我是谁‘,想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其实我无法做到,因为20多岁的’我‘并不是’我‘,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只有当我可以将自己重新排出一个新的’自己‘,那才是真正的’我‘。”

李静说她更喜欢今天这个时代。“这一个10年,我更确定自己是谁。我不会再为别人选择我要做的事,而是去选择我喜欢做的事。当然还会有很多人对我说No,不过没关系,我会告诉他们我想做就做了。我也不再受缚于内心的冲动,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每当戴军听到李静如此感叹这两个10年,他就会更加感叹,原来他是在两个时代的夹缝中被李静抓住的。记得草蜢来上节目的时候说,他们3个人已经认识了40多年。戴军立刻肃然起敬,在那好几个10年间,这三个人是要何等频繁地混迹于彼此的回忆之中?!而彼时彼刻,三人又是那么鲜活亲切一如当初地唱着《失恋阵线联盟》,唱着《我们》。于是戴军再次在节目中感慨,“有的时候,回忆是一种很柔软的东西,在一种自然而轻快的节奏中去谈论一种叫作回忆的东西,并不一定要沉重才可以深刻。”

对于戴军而言,节目亦如此,文字亦如此。2012年,他推出了自己的“草蜢”组合来上节目的时候说,他们3个人已经认识了40年。这么长久的友谊令戴军肃然起敬。

第三本书《性情男女》。在新书发布会上,饿了一天的李静激动地说:“我的好朋友戴军又出书了!情色男女。”戴军苦笑:“李静,没有这个名字。”看来她是把“性情”和“食色”混在一起了。“也好,说不定下一本就取这个名字了呢。”戴军说。可是这样一来,戴军的每本书都要留下点李静的影子了。在为《性情男女》所写的序中,李静也发出感慨: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觉得自己不太了解戴军了。有时想表达一下“友谊长存”,戴军却说:“我才懒得再跟你合作几十年,到时你假牙会飞到我脸上。”其实,李静懂的。她在序中还写道:“我知道他只给了我人生的一面,我已经很知足了。我不是他的女人,但我相信,我是他最信赖与温暖的家人。”

12年的“超访”是一个故事发生的地方。李静和戴军的故事,艳艳的故事,白琳的故事,胡博的故事,以及600期嘉宾的故事。编剧家说,“好的故事至少是两个故事。”这就好比,好的火锅一定能打造出味觉的层次,好的节目,一定能看到角色中的角色。

戴军有一首歌唱道:“你是我的角色,你对我的剧情负责。哪怕是最后一次选择,你也要选我,没有如果。”“超访”若是一部电影,这便是最好的主题曲。

这部电影一定会用一个长镜头拉出一道时空的链条。从北边的小西天,划过东边的聚龙花园,再一直定格到莱锦创意园中的两栋楼。镜头带过北京的车水马龙,华灯霓虹,也有安静的街头巷角,凡人凡梦。羽毛笔和旧台本,就任意地散落到景致中吧,转过身去的人影已辨不清,就在光影余存的舞台中央与欢笑泪水一起慢慢消融。

然而真正的问题还是出现了--这部电影有了主题曲,有了镜头画面,却还是不知如何讲出那第一句旁白。原来最简洁的概括并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有效。有时越想要一语点破,就越无法断定12年的隐喻。很难想象,当所有的故事都交叠于一处,又有哪一句话、哪一个词足以概括这一轮时光呢?

下一个路口

时光,是一场轮回。

2012年10月,演员李菁菁做客“超访”。和她一起来的还有4个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同学。这一期的沙发被换成了几张课桌,于是20年后的大家重新回到了“课堂”。戴军对李静说:“看到那边的6个字了吗,你念一下。”李静念道:“李菁菁同学会。”戴军说:“那你坐在这里干什么。坐过去!”李静撒娇道:“不要嘛。他们会害我的。”戴军一脸兴奋:“《超级访问》做到第12个年头了,我就一个人在这里主持过一次。这是我第二次自己主持!”而李静已是笑着坐了过去,“我好舍不得这个位置啊。”

李静是李菁菁的同学,所以今天也是李静的同学会,她向往已久的同学会。很多年前,李静就邀请李菁菁来做嘉宾,可李菁菁说:“静儿,我还不能来。等哪一天我真的做出成绩了,再来。”一年前,演完《金婚》的她终于“堂堂正正”地上了“超访”,也让全国观众见识到一个大大咧咧的女人竟能那般地细腻温柔。

从某个角度讲,李菁菁和李静很像,都要强,也都珍惜快乐。她还记得当年的李静总会揪着一大帮同学,没完没了地开会想创意。那时李菁菁在干面胡同租了一间小平房,后来这里简直成了会议室。李静说:“菁菁,你也帮我们干。”李菁菁说:“你这什么玩意儿我也不懂,你们研究你们的,我给你们做饭。”于是,一群人分工明确地开始了一段不知疲惫的生活。直到困得不行了,就闭上眼睛往身后一躺,床上、地上都无所谓。“我那时就觉得李静肯定能干成事。”李菁菁说,“她不睡觉!”

这期节目,老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了很多很多往事。实际上他们真正作为同学的时光只有一年。但这一年在回忆中被拉大,那些本以为已经忘掉的细节,却在脑海中有如特写般清晰夺目。李静一直在笑,而且在戴军眼里这种笑叫作“原来的笑容”,就和他第一次见到那个梳着两根大辫子的姑娘时,从她脸上看到的笑容一样。最后戴军说:“这一年真的可以记一辈子。”时光是一场轮回,而记忆的主人并未回到原点。他们站在这里,就如同大中午站在了干面胡同的小平房里,看着阳光在空无一物的空间中投下真实的景象。下午要去做什么不重要了,那一刻只想等着李菁菁的菜出锅。

于是,一群人露出似曾相识的微笑。李静说,这就是今后“超访”要做的事情。对着一个人的蜕变把镜头拉大,用一个节目见证成长。12年前的“超访”,选择做“一个人的个性”。那时候让明星说话的地方不多,让普通人了解明星的地方也不多。他们小时候和人打架吗?他们是怎样得到第一次机会的?他们最近在忙些什么?他们会感到累吗?这些真实的好奇心是当年“超访”对话明星的出发点,也是讲述一个好故事的切入口。但是今天,这份洞察已经被传播环境日渐剥夺。打开电视,同样的人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案在十几个访谈节目中同样精彩着,而无所不能的网络把明星的种种经历都变成为了关键词搜索,甚至明星每一分钟的动态都可以被及时关注,因为我们有了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