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情人
7218800000032

第32章 韩东年表

1961年

5月17日出生于南京。

1969年

11月,随父母下放至苏北农村。

1978年

中学毕业,考入济南山东大学哲学系。

1979年

10月,父亲韩建国(方之)病逝。同年接触北岛主编的民刊《今天》。

1980年

在《青春》杂志首次发表诗歌作品。

1981年

参与改组“云帆”诗社,因文学活动受到校方专案组的审查。获《青春》杂志“青春文学奖”。

1982年

大学毕业,分配至西安陕西财经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讲授有关哲学课程。

1982—1984年

写作《有关大雁塔》《你见过大海》《一个孩子的消息》《我们的朋友》等诗歌作品。

主编油印刊物《老家》,共出三期。

1984年

调动工作回南京,在南京财贸学院政治教研室任教。

1985年

和于坚、小海等创办民刊《他们》(该刊物共出九期,至1995年截止)。

1986年

参加《诗刊》主办的第六届“青春诗会”。

1987年

参加第二届当代中国诗歌理论研讨会。

1992年

出版诗集《白色的石头》(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3年

辞去公职。

1994年

被广东省青年文学院聘为合同制作家,为期两年。

1995年

出版小说集《树杈间的月亮》(作家出版社)。

1996年

出版小说集《我们的身体》(中国华侨出版社)。

1997年

出版诗文集《交叉跑动》(敦煌文艺出版社)。接受于小韦的尼克艺术公司资助,为期两年。

获第二届“刘丽安诗歌奖”。

1998年

出版散文集《韩东散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和朱文、鲁羊等发起题为“断裂”的文学行为。1999年主编“断裂丛书”第一辑。参与刊物《芙蓉》的编辑工作,前后约三年半。2000年出版小说集《我的柏拉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参与创办“橡皮文学网”。

2002年

出版诗集《爸爸在天上看我》(河北教育出版社)。主编“年代诗丛”第一辑。参与创办“他们文学网”。

2003年

出版长篇小说《扎根》(人民文学出版社)。主编“年代诗丛”第二辑。完成《毛焰访谈录》的采访写作。

2004年

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3年度小说家奖。被《中华文学选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浪网等评为“中华文学人物·2003年度最具活力作家”。主演李红旗导演的电影《好多大米》。

2005年

出版小说集《明亮的疤痕》(华艺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我和你》(上海文艺出版社)。获《晶报》2004年“最佳专栏作家”奖。2006年出版中篇小说集《美元硬过人民币》(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公司)。出席第37届鹿特丹国际诗歌节。出演张耀东导演的电影《下午狗叫》。

2007年

出版小说集《西天上》(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公司)。出版思想随笔《爱情力学》(上海文艺出版社)。加盟北岛主编的《今天》,担任小说编辑。出席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二届中欧论坛。

2008年

出版长篇小说《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世纪出版集团北京世纪文景公司)。

完成贾樟柯执导的电影《在清朝》的剧本写作。

由NickyHarman翻译的《扎根》英文本获第二届曼氏亚洲文学奖提名。

2009年

出版短篇小说集《此呆已死》。

《扎根》英文本(NickyHarman译)由美国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韩文版由韩国雄津出版社出版。应翻艺网和NickyHarman的邀请,访问英国。

参与2009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文学与建筑”项目,写作小说《呦呦鹿鸣》。

获首届高黎贡文学节“文学节主席奖”。

2010年

出版长篇小说《知青变形记》(花城出版社)

《扎根》再版(花城出版社)

《我和你》再版(花城出版社)

《小城好汉之英特迈往》获第七届“金陵文学奖”大奖。被《GQ》杂志评为2010年“年度作家”。担任第七届“中国独立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挂职《青春》杂志社编辑。

11月,母亲李艾华病逝。

2011年

出版随笔集《夜行人》(楚尘文化出版公司)。出版随笔集《一条叫旺财的狗》(楚尘文化出版公司)。出版随笔集《幸福之道》(楚尘文化出版公司)。写作电影剧本《北京时间》。获《晶报》“阳光特别大奖”之“畅享文学奖”。

6月,应歌德学院之邀前往德国哥廷根大学进行访学活动。

2012年

出版诗集《重新做人》(楚尘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中英文诗集《来自大连的电话》(香港大学出版社)。

《扎根》日文本(饭塚容译)由日本勉城出版社出版。

《爱情力学》再版(楚尘文化出版公司)。写作电影剧本《爱你一万年》。

4月,应邀参加2012年伦敦书展。

9月,参加第九届光州艺术双年展(作品《再生》,合作者:胜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