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慈禧全传全3册
7213900000061

第61章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21)

第二天,我和太后一起去选择合适的地方,看过很多房间,光线都很暗,最终,我们选定了湖边的一个房间。太后说:“这里很方便,你来这里,既能坐轿,又能乘船。”我发现,坐轿到宫门需要四十五分钟,比乘船快。我原指望能和太后一起回宫,但最后还是决定我不能回宫。因为,卡尔小姐住在美国公使馆,如果让卡尔小姐一个人在宫里每天进进出出,这是不允许的。于是太后说,我最好住在城里我父亲那里,每天早上带卡尔小姐进宫,晚上的时候,再陪她一起回去。尽管这种安排不尽如人意,但除了服从太后的安排,我也别无选择。

次日,卡尔小姐进宫看到为她选好的工作室,非常不高兴。她说,首先,这间屋子光线太暗。于是太后命人把窗户上糊的纸全部换成玻璃。这下,屋内的光线又太亮了。卡尔小姐要求挂上一些帘子,这样光线就能聚集到画布上了。我把卡尔小姐的请求转达给太后。太后说:“好了,我还是头一次为别人改变宫里的陈设。首先我改了窗户,但她还不满意,还一定要窗帘。我看我们把屋顶掀了算了,或许这样她才满意。”但最终,我们还是按照卡尔小姐的要求安装了窗帘。

当太后来查看画像的进度时,她对我说:“为画这幅画,我们惹来那么多麻烦,但恐怕这画也没什么特别的。我注意到我披肩上的珍珠被画成各种颜色,白色,粉色,还有一些是绿色的。你问问她这是怎么回事。我使劲向太后解释,卡尔小姐只是根据不同的光线下的效果,照着她看到的样子画下来的。但太后压根儿不懂这些,还问我是不是也能看到绿色或者粉红。我又向太后解释,这不过是因为光线照在珍珠上的缘故。但太后回答说她只看见了白色,除此之外,她没有看到任何东西。但过了一段时间,太后似乎不为这事儿操心了。

在西苑,太后寝室的旁边的房间里,有一座宝塔,高约十英尺,由檀木雕刻而成。这座宝塔里供奉着很多不同的佛像,太后每天都要祭拜。太后在祭拜的时候,先在宝塔前面点燃一炷香,然后安排一位女官每天对着佛像磕几个头。太后告诉我,这座宝塔在宫里已经几百年了,在些佛像中,有一尊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这尊菩萨雕像只有五英寸高,由翡翠制成。菩萨内部中空,里面是由珍珠和玉制成的人体内脏,与雕像成比例制成。据说这位观音菩萨法力无边,每当太后有什么烦心事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拜拜,大多时候这位菩萨都会有求必应。太后说:“当然,我对着菩萨祷告的时候是非常虔诚的,不像你们这些丫头,只是例行公事地磕磕头,然后就跑得不见踪影。”太后接着说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忘了自己的老祖宗,而要去信仰什么基督教,这让她感到很痛心。

一些与西苑有关的古老中国迷信,太后也坚信不疑。有一次,她对我说,在宫里,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要吃惊。如果有人在我身边走路,但是忽然间消失了也不要惊讶,那不过是狐狸为了它们的某种目的在作怪。这些狐狸也许已经在西苑生活了几千年,具有随意变化的法力。她还说,肯定会有太监告诉我说这些都是鬼魂,但实际上不是那样的:它们不过是狐仙,不会伤害任何人。

但好像是为了证实这个迷信似的,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的火炉突然熄灭了。我就派了一位太监去看其他女官们睡了没有,如果没睡,向她们借些热水。他提着灯笼走出门去,但几乎立刻就又返回来了,脸色煞白。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看见鬼了,一个女鬼,她走过来,把我的灯笼吹灭就消失了。”我告诉他也许是宫女在作怪,但他说不是,宫里的人他都认识,但这个人他从来都没见过。他还是坚持说自己撞见了鬼。我告诉他,太后说了,这里没有鬼,也许是有狐狸化成人形。他说:“那不是狐狸,太后叫它们狐狸是因为她不敢叫它们鬼。”他还告诉我,很多年前,有一天晚上,大总管李莲英在太后殿后的院子散步时,看到一位年轻的宫女坐在井边,他走过去想问那宫女在做什么。但等他走近的时候才看到那里有好几位宫女。宫女们见他走过来,全都故意跳进井里去了。总管吓的大声惊叫。一个仆从提着灯笼走过来,总管告诉他刚才发生的事情。仆人带他去看,根本没有可能跳到井里去,因为井上面压着一大块石头。我的太监还说,很久之前,确实有几个宫女投井自尽,李总管当时看到的就是她们的鬼魂。中国人相信,一个人自杀后,他的鬼魂还会在附近游荡,知道他们成功地引诱其他人也在那里自杀。那样,他们就可以自由地投生了。我告诉他我不相信这些事情,我倒是很想亲眼看看。他回答说:“看到一次就够你受的了。”

日子就这样一如既往地过,直到十一月初一,太后谕令:十一月是很多位先皇的祭日,宫里的一切戏剧表演都要停止,宫里所有人的装束也要更改来适应这种场合。初九,皇上要到天坛去祭拜,因此,按照举办这种仪式的规矩,在祭拜的前三天,皇上要把自己关在寝宫里,除了他自己的贴身太监,不能同任何人讲话。这段时间,即使是皇后——皇上的妻子,也不能去看他。

这场仪式与其他祭祀并无很大不同,但这次,杀了几头猪,摆放在许多祭坛上。摆放不了多久,等祭祀完毕后,这些猪肉就分发给大小官员们了。吃了这些猪肉,就好比得到了祝福,大家认为这样就能得到好运。分得猪肉的官员们也会认为自己深得太后浩荡圣恩。这次的祭拜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皇帝不能指派其他人主持祭祀仪式,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只能躬亲。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古代律法,每一个被判死刑的人,都要由皇上签署判决状。行刑结束后,状纸交由刑部保管。每年年底,这些人的名字都记录在一张黄纸上,交给皇上。等到祭天的时候,将黄纸烧掉,就是为了让纸灰上达天庭,让祖先们知道他无惧无畏,忠诚执法。

由于祭天仪式要在紫禁城里的天坛举行,因此尽管太后不喜欢紫禁城,但还是下令宫内所有人马都搬到那里去。她的理由是,不愿意远离皇上,哪怕一个小时也不行。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搬到那里。祭天仪式结束后,我们本应返回西苑,但是因为十一月十三日是康熙帝的忌辰,祭典依旧在这里举行,所以我们又在那里多待了些时日。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至今为止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太后告诉我们,他是历史上最圣明的皇帝,我们一定要虔诚地缅怀他。

§§§第17章紫禁城

十一月十四日,上完早朝,太后告诉我们,俄日之间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这让她非常不安。尽管事情看上去与中国无关,但是她担心他们会在中国的领土上开战,到时候中国一定会不同程度地遭受池鱼之殃。我们当时对此并没太在意。但是第二天早晨,李总管向太后报告有五十个太监失踪了。因为这件事情的发生没有明显迹象,大家都很错愕。在宫里,太监们做完事之后,没有任何规章制度禁止他们出宫,只要他们在宫门关闭之前回来就行。但是,次日清晨,又有报告说一百多个太监不见了。太后马上说:“我现在知道问题在哪里了,他们肯定是听我说了开战的事情,担心又像拳贼叛乱的时候一样,于是,他们就先走为上。”在宫里,有一个规矩,每当宫里有太监跑掉时,就会派出一队人马去把他们捉回来,接受惩罚。但在现在的情况下,太后却下令不必捉拿他们。然而,有天早上,太后的一个随身太监也不见了,这让太后勃然大怒。她说方方面面她都对这位太监不薄,这就是他对她的报答吗?一有风吹草动,他就跑得无影无踪。我也亲眼目睹太后平日里对他有多好,但他逃走,我一点都不感到惋惜,因为他总是找机会陷害一些女官。

自此之后,太监逃跑的事情时有发生。最后,太后做出决定,我们继续留在紫禁城内,这样比较安全些,等到开春后再回去。

当我向我的太监询问太监们失踪的原因时,他说正如太后怀疑的,他们害怕又要发生义和拳那样的叛乱。他还补充说,太后宠爱的太监和其他人一起逃走,他一点都不意外。此外,他还告诉我,就连李莲英本人也不一定靠得住。因为义和拳叛乱那年,太后从北京逃亡西安的时候,李莲英就曾经装病晚走了几天,为的就是如果情况发生变动的话,随时可以准备逃走。说到李莲英的时候,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宫里许多人(主要是太监)无辜致死都与李莲英有关。在宫里,李莲英权力极大,只要有人冒犯了他,或者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惹他不高兴,他可以轻而易举地整治这些人。他还告诉我,一般人都不知道,其实李莲英也沉迷于吸大烟。尽管在宫里禁止吸大烟,但他却可以自由自在地吸,没人敢揭发他,就连太后也不知道这件事。

每天早上都有日俄方面的消息传来,渐渐地,宫里开始不安起来。有一天,太后将宫里所有人都召集到一个小殿,说我们不必惊慌,就算有战乱发生,也不关我们的事,不能自己乱了阵脚。祖宗的在天之灵会保佑我们,还说不希望以后再听到有人谈论这个话题。但是,太后将所有女官召集到她的寝宫,要我们祈求列祖列宗显灵保佑我们平安。从这点我们能看出,太后自己也和我们一样不安。尽管太后嘴上说不愿听到大家讨论这件事,但是她自己却常常提起。有一次谈话时,她提到希望每天都得到外面的实际情况。我说,这事不难,只要拿到外国的报纸或者路透社电讯就可以。太后听了很兴奋,于是告诉我以我父亲的名义订这些国外报纸,然后再把报纸带进宫来由我翻译给她。我告诉她,我父亲已经订了他们出版的所有报纸,我会尽快按照太后的安排把报纸带进宫来。于是,每天早朝的时候,我就把所有关于战争的消息翻译成汉语,但电报来得实在太快,要想全部翻译成汉语写下来几乎不可能了。于是,我告诉太后,我会把这些报纸的内容直接口译给她听。这样一来就快多了。而太后对报纸的内容也越来越有兴趣。她叫我不要只翻译关于战争的新闻,报纸上其他有趣的事也要翻译。在这些新闻中,太后最感兴趣的当属欧洲皇室首脑的活动或者类似的消息。当她得知欧洲皇室的所有动向都会公诸于众的时候,大吃一惊。她说:“在这里,不管怎样,这些活动都是机密。宫外的人不知道宫里发生的事情,就连我们自己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宫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假如他们知道的多一点,兴许是件好事,也许那样,有关皇宫的所有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在我们居留紫禁城的这段时间,卡尔小姐每天都过来画像。我们已经给她找了一间更好的房间,她似乎很满意。太后吩咐我尽最大努力协助卡尔小姐。因为太后已经厌倦了画像的事,希望看到画像尽快完工。太后很少亲自去看画像,但是一旦去了,她就会表现得非常友善,真的,任何人看了都会以为她一生中最高兴的事就是看画像了。

这个十一月,日子过得非常缓慢,因为宫里所有人都在哀悼的气氛中。一天,太后提议说带我们在紫禁城转转。我们先到大殿,这座大殿与颐和园的大殿稍有不同。在进入大殿之前,必须先登上二十余级白色大理石的台阶,石阶两边的护栏也是白色大理石制成。石阶的尽头是一条宽阔的走廊,巨大的红漆圆木柱子,环绕在大殿四周。走廊的窗户精雕细琢,精心设计的“寿”字图案镶嵌在窗户的不同位置。进入大殿,地板用砖铺成,太后说这些砖全是金砖,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这些砖都有一种独特的黑色,显然是油漆过的。地面很滑,极难行走。殿内陈设与颐和园及西苑的大殿无异,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御座是用深棕色橡木制成,镶有各色宝石。

这座大殿只在极其特别的情况下使用,比如太后的生日、新年等,外国人从来没有进入过。所有平常的接见都在紫禁城里另外一座稍小的宫殿里举行。

在大殿逗留了一会儿,我们就去了皇上的寝宫。这比太后的寝宫要小很多,但布置很精致,这里共有三十二个房间,有些房间虽然从来都未使用过,但也同样布置的非常奢华。皇上寝宫的后面就是皇后的寝宫,面积也不大。这里大约有二十四个房间,其中三间专门供瑾妃使用。尽管两座宫殿相距很近,但中间却没有入口相通,路程很远。进出都要经过太后寝宫的走廊。还有几间房子用来接待宾客。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建筑,还有一些根本没有使用,大门紧闭,没有人知道里面有哪些东西,甚至都不知道里面有没有东西。就连太后也说她从未进去过,因为这些建筑已经封闭很多年了。连通往这些地方的路也被堵死了,在此之前,甚至少有人从此经过。这些建筑的外表也与其他建筑不同,看上去脏兮兮的,显然有些年头了。有人吩咐我们,千万不能谈论这些建筑的事情。

女官们的房间与太后的寝宫相连,这些房间非常狭小,几乎不能转身,冬天的时候也很冷。宫女们的房间在女官们的后面,但是没有出入口。她们进出必须经过我们的走廊。而我们的房间也只有一个出入口,但必须经过太后的走廊。这是太后自己设计出来的,这样,她就能监视我们所有人,并且可以看到谁在出入。

现在,太后带我们去她的寝宫,愣了一会儿,她说:“我要带你们看一件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我们来到太后卧室隔壁的一间屋子,两个房间只有一条十五英尺长的狭窄过道相连。过道两边的墙壁都用油漆漆过,装饰得非常漂亮。太后对一个太监说了些什么,这名太监弯下腰去,从过道两端的地面上拔出两根木栓,木栓严丝合缝地盖住了地上的洞。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认为的两堵实墙其实是两扇能够滑动的木板。木板移开后,里面是一间人造密室,没有窗户,屋顶就是天窗。在这个房间,或者叫密室的一端是一块大石头,石头上面是一个铺着黄色缎布的座位,旁边是一座香炉。里面所有东西看上去都非常陈旧,没有任何家具。密室的另一头,也连着一个过道,也有滑动的木板,和之前描述的大致相同,这样,密室又连到另一个密室,如此类推。实际上,这段宫墙全部被过道分割,每个过道都隐藏着这样一个密室。太后告诉我们,在明朝的时候,每个密室都有不同的用途。但大部分都供明朝的皇帝们静修时使用。这些密室中,有一间被太后用来储藏宝物。义和拳叛乱时,太后将她所有的宝物都储藏好后才逃往西安。待她返回京城时,打开密室,发现所有的东西都完好无损。那些在宫中肆意掠夺的强盗们,谁也不会想到有这样一些密室。

我们回到走廊,回头看看我们走出来的地方,除了两堵黑色的石墙外,一无所有,那些密室掩藏得几乎天衣无缝。太后不喜欢紫禁城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隐藏的秘密太多了,有些甚至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太后说:“我甚至从不向人提起这些地方,否则人们就会猜想这些密室到底有什么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