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给女孩的第一本社交处世书
7213500000009

第9章 能说会道,巧嘴女人受人捧(2)

李君以访友的名义拜访郑板桥,郑知李的来意,故意不动声色地看李君如何扯到正题。李君看到郑板桥房中有文房四宝,于是向郑板桥要来笔墨纸砚,提笔在纸上写道:“燮乃才子”。郑板桥一看,人家是在夸自己呢,自己也得表示表示,于是也提笔写道:“卿本佳人”。李君一看心里一亮:“郑兄,此话当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这个‘燮’字可是郑兄大名,这个‘卿’字……”“当然是贵公子宝号啦!”李君心里高兴极了:“承蒙郑兄关照。既然我子是佳人,那就请郑兄手下留情。”

“李大人,你怎么胡涂了?唐代李延寿不是说过‘卿本佳人,奈何作贼’吗?”李君脸一红,只好拱手作别了。郑板桥巧妙地利用李卿的“卿”与现成话“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卿”字同音同义关系,委婉含蓄地拒绝了李君的求情,既坚持了原则,又不使对方太难堪。

3.先退后进

先不把自己的反对意见说出来,相反,先退一步,表示同意对方的看法,再针对对方所提出的问题摆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这种方法特别适宜于对权威性人士的意见加以拒绝,使对方不失体面。例如:

在德国某电子公司的一次会议上,公司经理拿出一个他设计的商标征求大家的意见。他认为商标所设计的主题是旭日,很像日本人的国徽,日本人肯定会喜欢的,在座的其他人都表示赞同经理的设计,只有年轻的销售部主任迟迟不语。经理问他:“你看哪儿设计得不好?”年轻的销售部主任笑笑说:“我恐怕它设计得太好了。”经理不解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销售部主任说:“的确,商标的主题设计得像日本的国徽,日本人肯定会喜欢。但您没考虑别的重要市场,中国人一想到这是日本国徽,肯定不会喜欢的,并且会产生反感。他们不买我们的商品,我们岂不失去了一个大市场?显然这是顾此失彼,您看呢?”“真的,我怎么忘了这一点呢,差点儿犯了个大错。”经理马上放弃了原来的设计。

在这个例子中,一句“我恐怕它设计得太好了”,先退一步,让经理得到些心理上的满足,然后再提出自己的反对意见,使经理体面地接受自己的合理建议。

4.强调客观事实

这是一种强调说明主观上我是愿意尽力帮忙的,但是客观上却有许多障碍,我确实是爱莫能助,以客观的诸多原因来加以拒绝的方法。比如当推销员死乞白赖要你购买他的商品时,你不妨说:“我很想买你的东西,但我丈夫不一定喜欢,再说,我们现在资金也比较紧张,实在是没办法。”当你的一个熟人想托你的关系到你公司供职,而你觉得他不适合公司的工作时,你也可以这么说:“从个人感情上我很希望你来我们公司,但按公司规定,公司人员的招聘需要两人推荐,严格考核,经理会上正式讨论通过方可。我一个人的话是不算数的,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尽可能地向对方陈述一些客观上的障碍,让对方觉得确实不是你个人所能办到的,从而使你的拒绝合情合理。

5.诱使对方自我否定

你认为对方要求不合理,又不便直接向对方提出来,不妨玩点小花样,设下圈套,诱使对方自己否定自己。这种方法要求拒绝者在拒绝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时,反应灵敏、机智,不露破绽地令对方落入你的圈套。一位颇有成就的室内装饰师说,他从来对其委托人不切实际的观点不加以正面拒绝,相反,他总是开导他们趋向自己的意见。有一次,一位妇女看中了一块花里胡哨的印花布做窗帘,他便提醒说:“我们先弄清你到底给窗帘派什么用场。”然后,这位装饰师就何种织品与现代装饰最为协调议论了一番。那位妇女很快就把印花布忘得一乾二净了。

6.给对方提出合理建议

在阐述自己无法帮助对方的苦衷时,不失时机地给对方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帮助对方想其他的点子,指明方向,使对方感到你在间接地帮助他,这样就弥补了因拒绝而造成的不快。三国时刘备十分器重徐庶的才能,希望他能留下来长期任职,徐庶因为母亲的缘故谢绝了刘备的好意,临走给刘备推荐了一位足智多谋的人物诸葛亮。这样徐庶的拒绝不仅没有让刘备感到丝毫的不快,相反,刘备长期把徐庶视为挚友。

7.模糊回答,提出选择

如果朋友或者爱人提议说周末去公园赏花,不要急着一口拒绝,“我不去,一点都不好玩”之类的话很容易打消别人的热情和兴致,伤到对方的自尊心。你可以说:“赏花很不错啊!这个时节去划船应该也很好呢!”这样的回答听起来像是赞同对方的建议,但同时却表明了你更倾向于划船,实质上是对对方建议的一种否定。

8.请他人转告

一般说来,当着别人的面拒绝或者亲自表示拒绝总会让人难以接受。别人的请求对他来说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如果我们直接就戳破它未免有些残忍,而请他人转告则会给别人时间和心理上的缓冲,相对来说,也易于接受。

妙语如花,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一个聪明的女人与人交谈知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因为她知道,如果说话不看对象,不仅达不到找人办事的目的,往往还会伤害双方的感情。说话说到位,对方就乐于与你亲近交谈,所以,在找人之前最好能够在语言上动动脑筋。

说话看对象,究竟要看对象的哪些方面呢?

1.看物件身份,审时度势再开口

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是哪个国家,人们都非常注重地位身份。相应的,你在与对方谈话时,说话的语气、方式也应该视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而不同。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则很可能会被对方视为无大无小,无尊无贱。尤其当对方是身份地位比你高的人时,他会认为你没有教养,不懂规矩,因而他不喜欢听你的话,不愿帮你的忙,或者有意为难你,这样就可能阻碍了你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遇到障碍。

聪明人都是懂得看对方的身份、地位来说话办事的,这也是自己办事能力与个人修养的体现。平常我们所说的“某某人会办事”,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才智上。这样的人不只当领导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不讨厌他,这样,他们办起事来就比较容易。来看下面的事例: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少年时当过放牛郎,交了一些穷朋友。称帝后,有两个从前的穷朋友来见他。因两人的话说得不一样,两人的命运也各不一样。

第一个人被引进宫内,他一坐下便指手划脚地说:“我主万岁!皇上还记得吗?从前你和我都替财主放牛。有一天我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青豆放在瓦罐里煮。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你把罐子都打烂了,撒了满地的青豆,汤都泼在地上了。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吃,不小心把草叶送进嘴里,卡住了喉咙,还是我的主意,叫你把青菜叶吞下,才把卡在喉头的草叶咽进肚里去。”朱元璋听了他的述说,在百官面前分外难堪,为了保住体面,他把脸一沉厉声喝道:“哪来的疯子,给我乱棍打出去!”

这个抱头窜出的倒霉蛋,去给朱元璋的另一位旧友——昔日的同路放牛娃说了这件事。那个放牛娃抿嘴一笑,说:“你看我去,保得富贵。”于是他大摇大摆走进宫来,一见朱元璋,低头便拜,然后叙起旧来:“皇上还记得吗?当年微臣随着你大驾,骑着青牛去扫荡芦州府,打破了罐州城,汤元帅在逃,你却捉住了豆将军,红孩儿挡在了咽喉之地,多亏菜将军击退了他。那次战斗我们大获全胜。”朱元璋对旧友吹嘘的那场战争心知肚明,但他却把丑事说得含蓄动听,面上有光,又想起当年大家饥寒交迫有难同当的情景,心情激动,立即封这位旧友为御林军总管。

对于同一件事,一个是直通通地说,结果被赶出去;一个委婉曲折地说,结果做了大官。话说得不一样,效果也会有天壤之别。在这个例子中,朱元璋的身份已不是昔日的放牛娃了,若不审时度势,非但求人不成,可能还会惹来祸端。

2.看物件文化素质,有的放矢功自成

进庙烧香要看神,办事说话要看人。做人应该进退自如,说话必须面面俱到、游刃有余。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言语表达一定要看办事所找的对象,要受对象的身份、职业、经历、文化修养、性格、处境和心情制约。射箭不看靶子,弹琴不看听众,说话无的放矢,办事效果肯定好不了。我们看看陈先生是怎么办事的,结果又是怎么样的:

陈先生的儿子要做生意,需要付先生帮忙,于是,陈先生就想着替儿子打通关系。一天,陈先生和他老伴到百货公司去买夏装,正遇上付先生一家三口也在选购夏衣。陈先生一看是个机会,于是,上前去和付先生说话。陈老先生本是教古代汉语的,是位古道热肠的忠厚长者。他上前去和付先生打了一个招呼,当他见那付太太为她十六七岁的女儿买连衣裙,正不知买紧身的好还是宽松的好时,陈老先生自告奋勇地上前独抒己见:“付太太这么疼爱女儿,贵千金正值破瓜之年,敝人陋见还是买宽松的为好……”陈老先生的话还没说完,付太太的脸就变成铁青色了,开口骂起来:“你这糟老头莫乱说话!你少在那里说破瓜破瓜的!关你屁事!”那边付先生听到陈先生说的“破瓜”二字,也摩拳擦掌地扑过来要打陈老先生,好在在场的人手脚快,陈老先生才避免了一顿暴打。陈先生为此老脸无光,谈生意帮忙的事只能不了了之。

原来付先生与付太太文化水平都不太高,他们把“破瓜”理解成了“破烂”、“破衣”、“破鞋”、“破罐破摔”的含义,而《辞海》上的解释是:“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由此看来,陈先生说那付先生的女儿“破瓜之年”并没有错。但一个“破”字出口,对方听来认为是对他们千金的侮辱,听着不顺耳,更是不顺心,也不顺气,他们火冒三丈也是可以理解的。是陈先生“弹琴不看听众,说话不看对象”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如果陈老先生说“阳光靓妹”、“纯情乖女”、“娇贵千金”……选对方听得懂且听了心里舒服的词语来说给人家听,那才是真正的会说话,要替儿子办的事才有可能顺利地办成。

再来看这样一个事例:孔子带着他的几名学生出外讲学、游览,一路上十分辛苦。这天,孔子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他们在一片树阴下休息,正准备吃点干粮、喝点水,不料,孔子的马挣脱了缰绳,跑到庄稼地里去吃了人家的麦苗。一个农夫上前抓住马嚼子,将马扣下了。

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一贯能言善辩。他自恃口才不凡,自告奋勇地上前去说服那个农夫,争取和解。但他说话文绉绉,满口之乎者也,天上地下,将大道理讲了一串又一串,尽管他费尽口舌,可农夫就是听不进去。

有一位刚刚跟随孔子不久的新学生,论学识、才干远不如子贡。当他看到子贡与农夫僵持不下时,便对孔子说:“老师,请让我去试试看。”

于是,他走到农夫面前,笑着对农夫说:“你并不是在遥远的东海种田,我们也不是在遥远的西海耕地,我们彼此靠得很近,相隔不远,我的马怎么可能不吃你的庄稼呢?再说了,说不定哪天你的牛也会吃掉我的庄稼哩,你说是不是?我们该彼此谅解才是。”

农夫听了这番话,觉得很在理,责怪的意思也消释了,于是将马还给了孔子。旁边几个农夫也互相议论说:“像这样说话才算有口才,哪像刚才那个人,说话不中听。”这样看来,说话必须看对象、看场合,否则,你再能言善辩,别人不买你的账也是白费口舌。

说话看对象,前提是一定要了解对象。尤其是对于初次见面的人,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学识、身份、经历以及喜恶等,说话才能有的放矢,说到对方心里去。因此,与陌生人见面,先不要急着说话,而是从一旁观察。如果对方说话豪爽,性格大大咧咧,那你也没有必要扭扭捏捏,说话拐弯抹角;如果对方文质彬彬,说话温文尔雅,那你与之交谈时也要尽量谦逊文雅;如果对方情绪失落,心情烦躁时,你就应该少说几句,或者干脆不说。总之,要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说出合适的话,这样才能收到最好的交际效果。

与人交谈,就要因人而异,看人说话。你说的只有让对方接受了,你办起事来才会水到渠成。

他人长处要多说,不足要少说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最讲究面子的。“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很多人一辈子都是在为面子而奔波劳累,可见面子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一个有修养的女人在公共场合不会背后说人坏话,反而会称赞别人的长处,给他人留面子,从而用自己的一张巧嘴赢得好人缘。

公元前589年,晋、鲁、卫、曹四国结成同盟,组成联军一起对齐国发起进攻。在双方交战中,齐师大败而溃,齐顷公差一点成为俘虏。谁曾想到,这场战争竟是因为齐顷公戏弄四国的使臣导致的。

公元前592年,晋国大夫邰克在访问鲁国之后,又与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一起去齐国拜访。两人到达齐国领域后,又与卫国的使臣孙良夫、曹国的使臣公子首不期而遇。所以四位使臣结伴而行,一起到达了齐国的国都临淄。

非常凑巧的是,这四位使臣在生理上都有一些缺陷:晋国的邰克只有一只眼睛,鲁国的季孙行父头上没长头发,卫国的孙良夫一条腿有残疾,曹国的公子首先天驼背。齐顷公在接见了他们四位之后,回到后宫把这四个人的外貌对他母亲萧太后叙述了一番。萧太后好奇心特别重,非要去看一看不可。而齐顷公为了博得母后的欢心,准备戏弄这四位使臣一番。他让人从城内找来一个独眼龙,一个秃子,一个瘸子,一个罗锅,分别对号入座为四位来宾驭车,定于第二天到花园做客。上卿国佐谏曰:“国家之间的外交不是儿戏,人家朝聘修好而来,我们应该以礼相待,千万不要嘲笑人家。”可是齐顷公仗着自己的国大兵多,别的国家对其无可奈何,遂不听劝告。第二天,当四位使臣在四位齐国仆人的陪同下经过萧太后居住的楼台之下时,萧太后与宫女们启帷观望,禁不住哈哈大笑。使臣起初见给他驭车的人和自己有一样的身体缺陷,以为是偶然巧合,没有在意,等听到嘲笑声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齐顷公在戏弄他们。

四位使臣草草饮了几杯之后,便回到馆舍。当他们知道台上嬉笑的是国母后,不由得火冒三丈。四位使臣愤愤地说,我们好意来访,齐顷公竟把我们当笑料供妇人们开心,真是可恨至极!于是四国使臣歃血为盟,对天起誓,决心协力同心,伐齐报仇。第二年,齐国借口鲁国归附晋国,出兵伐鲁,并顺手牵羊,在卫国边境地区捞了一把。晋国为了保住霸主的地位,来了个新账旧账一起算,汇集四国军队大举伐齐,直打到临淄城下,逼得齐国签订了盟约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