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的超越(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7205400000010

第10章 延缓衰老的进程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不自觉地期待”老之将至“。传统的观念认为,人一到70岁左右就开始变得衰老,并且无所作为。但是,在更为开化与文明的未来,我们可以把70岁视为”中年“。最近的一项科学研究发现。有的人属于”青年型“,而有的人属于”老年型“。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到了40岁以上时,仍然觉得自己尚且年轻;而后者在此年龄段时,便自觉已登”中年“,青春不在。

你的潜意识思维永远不会老,它全身无时无刻不在洋溢着活力。同样,人的精神层面的品质力量,人的一切嘉言懿行,人的善良、谦逊、宁静、挚爱、和谐、忍耐等诸多品质,总能使你朝气蓬勃。它们能使你永葆青春活力,一往无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院的专家们曾撰文说,人的体质与容颜的衰老,并非只是年龄不断增长的原因。对于年龄的恐惧,更容易使身心出现提早衰老的迹象。倘若你阅读过各类名人传记便会发现,那些传主即便在高龄时期,也往往坚持各项运动,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同样,许多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也丝毫不因日臻年长而焦虑和痛苦。他们始终热爱运动,葆有一颗童心,以及乐观、开朗的品质。他们的精神总是那样年轻,而他们身心的创造力也似乎不减分毫。

永远不要停止工作,如果你对自己说”我已经退休了,我老得不中用了。“那么,你就是主动放弃,这无异于人生的第二次死亡。有的人在30岁时已届入老年,而有的人在80岁时依然年轻。对于身心健康与个人形象而言,你的大脑、你的思维,是起着核心作用的”设计大师“。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在90岁时,创造性思维依然非常活跃,并自信有着”当代人中最清醒的头脑“。他的剧本里睿智迭现,在生活中也是幽默潇洒,风趣独到,从而成为世界文坛名副其实的”常青树“。

相反,相当多的人却过于惧怕长大、变老。随着年龄的增加,他们相信大脑与身体的活力会渐渐流失殆尽。这种心态,只能使之快速地落入早衰的境地。一个人的确易于老化,假如他(她)失去生活的兴趣,不再幻想,不再追求新的事物、征服新的生活目标的话。如果你的思维乐于面对新思想、新理念:如果你能够拉开窗帘,让生活赋予的清新而迷人的灵性之光照彻全身的话,你就会变得年轻、有活力,充满激情。

不同的心理预期,使潜意识思维产生相应的创造性机制。在一定年龄时,人们开始下意识地疏于锻炼,从而使身体各处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大大丧失。缺少体力锻炼,会使人体的毛细血管收缩,并最终失去作用。在人体内。毛细血管是废弃的”人体垃圾“的出路。倘若缺乏一般性活动乃至较为激烈的运动锻炼,最终将使毛细血管变得”干涸“,滞塞。

不仅仅体力活动是生命力的重要特征,脑力活动同样如此。这正是科学家、发明家、画家、作家、哲学家不但寿命要长于普通人,而且能更长久地保持创造力的原因。例如:

米开朗基罗年逾80岁时,完成了生平最杰出的几部作品;歌德在80岁以后,写出了不朽的巨著《浮士德》;爱迪生到了90岁仍有发明创造。

”我们之所以年老,不是因为年龄,而是因为我们对年龄增长的情感和态度。“心理学家哈契内克说。他评论说,孀居使某些妇女提前衰老,却不会使那些不断追求幸福组建新家庭,或忙于某项事业的妇女提早衰老。因此,尽管她们年龄不小,却仍旧光彩照人。所以,信心、勇气、兴趣,给能人带来新的特征,也是延缓衰老的原因。

在退休后,许多人的健康立刻每况愈下。这并不是退休本身所致,而是因为退休的人脱离了生活。一无所有和被社会淘汰的感觉,使之丧失了绝大部分的自尊、勇气和自信。50年以前,心理学家以为人在25岁时,人的潜意识能量便达到顶峰,从此开始逐渐下降。但最近的发现却是,人在35岁左右达到智能的顶峰,然后将这个水平一直维持到70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