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眼看已近黄昏,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在着急,忽见一位老汉从这儿路过,他便在马背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人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口气跑了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个“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拨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经走过头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个故事之所以流传很广,是因为它说明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与人交往中,称呼是个大问题,称呼好了,对方自然高兴,但如果称呼不当,那就麻烦了。例如故事中的年轻人,他就因为对老人的称呼太无礼,结果被老人教训了一顿,但当他礼貌地称呼老人时,老人也改变了态度,亲切地邀请他做客。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个社会成员都在社会大舞台上充当特定的社会角色,而称呼最能准确地反映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尊卑上下,具有鲜明的褒贬性。亲属之间,按彼此的关系,都有固定称呼,自不待说。在社会交际中,称呼的格调有雅俗高下之分,它不仅反映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和婚姻状况,而且反映对对方的态度及其亲疏关系。不同的称呼内容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态。
(1)称呼语要因人而异
(1)亲属之间的称谓。亲属之间,对长辈应以亲属称谓相称,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舅舅等。这时,如果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称呼长辈职务、身份、职业等又会显得生疏。所以,应该礼貌相称。对平辈,可相互用亲属称谓或加排行序列称谓相称,如哥哥、妹妹、二哥、三妹等。年长的平辈可直接称呼年少者的名字,若年少者已成年,则用亲属称谓较礼貌。对晚辈,可称呼其亲属称谓,也可直呼其名,这样显得亲切。但当晚辈有了他自己的成年晚辈时,直呼其名也就不妥当了。夫妻之间可以姓名相称,俩人在一起时,可用昵称,但不宜在公开场合或者在父母面前、孩子面前使用。
(2)熟人之间的称谓。对关系较密切的熟人,可大致仿照自己亲属的性别、年龄、身份等来确定相应的称呼,还可以用“姓加亲属称谓”“名加亲属称谓”“姓名加亲属称谓”称呼,如“王奶奶”“李叔叔”等。
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常对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称呼姓名,这种称呼明快直爽。年纪较轻、职务较低、辈分较小的人对年纪较大、职务较高、辈分较高的人,不能直呼姓名,可以仿照亲属间的称谓。但是在一些正式、公开的场合,最好称呼熟人的职务、职业,也可以“姓加职务、职业称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姓名加职务、职业称谓”相称。如“赵厂长”“王校长”等。在人的亲属、职称、身份等称谓前,加上“老”“大”等词,是更为尊敬的称谓,如老厂长、大姐等。对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可以在姓后加“老”字,如“李老”“张老”等,这种称呼是很恭敬的。
长者对年轻人、老师对学生或关系亲密的人之间,不称姓而直呼名是最亲切、最随便的一种称呼。但如果没有这种特殊关系而直呼人家的名字就不礼貌,甚至还会让人觉得你是在和人家套近乎,使人生厌。
朋友、同学之间,因为相处时间长了,所以称呼可以随便一些,可在姓氏前加“小”“大”等,如“小李”“老张”等,还可以用一些昵称或者绰号之类的,如:“小猪”“阿超”“老大”,用这种昵称,即使工作太忙,平常疏于联系,见面时,一句亲密的称呼,也会让大家找回昔日的那种感情。
(3)对陌生人的称谓。对陌生人的称谓,一般来说可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可根据人的具体年龄、性别、职业等情况称“同志”“女士”“师傅”“先生”“小姐”等。对男人一般可以称“先生”,未婚女子称叫“姐”,已婚女子称“夫人”或“太太”,这个是不能错位的,称未婚女子为“夫人”就是极不尊重了,但若已婚女子年龄不是太大,叫“小姐”,对方也决不会反感。因为女性大多比较在乎年龄问题,所以宁肯把“太太”“夫人”称作“小姐”,也决不要冒失地称对方为“夫人”“太太”。如果是成年女子,你对对方又不了解,为了不冒犯对方,可以称为“女士”。另一种是根据亲属称谓相称。可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等情况,以父辈、祖辈、平辈的亲属称谓相称,如“叔叔”“阿姨”“大爷”“大娘”“大叔”“大姐”等。称呼对方“大嫂”或是“大姐”时,必须谨慎从事,在不确定对方是否结婚时,称“大姐”比较稳妥。
(2)运用称呼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民族、地域的差异。俗话说“入乡随俗”,每一个地方,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小地方、一个小团体,对人的称呼都有一些特殊的习惯,如在日本,对妇女也称为“先生”,如“古也先生”。而汉民族语言中的称呼语相对于其他民族语言中的称呼语要复杂得多,不仅要看人的性别、辈分、年龄,还要分敬称和谦称。但是在很多欧美国家就没这么讲究,如英语中“姨母、姑母、伯母、叔母”等都可用“aunt”来称呼。所以各个民族有不同的称呼习惯,在实际运用中,要遵从各民族的习惯。
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惯造就了各种方言,所以还要注意方言间称呼的异同。如“同志”一词是大陆用得最广泛、最普通的称谓,但与港澳台同胞打交道,用“同志”这一称呼,大家便会觉得很别扭。
(2)要注意语言环境和称呼对象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对我们比较熟悉的人,我们对其称呼就可随便点,甚至可叫别人小名、绰号,夫妻、恋人之间私下里还可用昵称,但是在工作场合和公众场合,这样称呼会显得很不严肃,比如:你到对方上班的地方去找他,称呼最好还是严肃点。特别是当你的朋友是某一单位的领导时,更要帮他维护形象。不文雅的绰号,这时会让对方在下属面前很尴尬,甚至觉得很没面子。
脑子灵活点,嘴巴甜一点,运用称呼语时,根据语言的环境和称呼对象,灵活处理。一句称呼,可以拉近你和对方的距离,也可让你获得尊重和赞扬。
在交际应酬开始时,只有使用高格调的称呼,才会使交际对象产生同你交往的欲望。因此,使用称呼语时要遵循如下三个原则:
(1)礼貌原则
这是人际称呼的基本原则之一。每个人都希望被他人尊重,而合乎礼节的称呼,正是表达对他人尊重和表现自己有礼貌修养的一种方式。在社交接触中,称呼对方要用尊称。常用的尊称有:“您”——您好,请您……;“贵”——贵姓、贵公司、贵方、贵校、贵体;“大”——尊姓大名、大作;“贤”——贤弟、贤媳、贤侄;“高”——高寿、高见、高明;“尊”——尊客、尊言、尊意、尊口、尊夫人,等等。
(2)尊崇原则
一般来说,汉族人有从大、从老、从高的心态。如对同龄人,可称呼对方为哥、姐;对既可称“爷爷”又可称“伯伯”的长者,以称“爷爷”为宜;对副科长、副处长、副厂长等,也直接以正职相称。
(3)适度原则
许多年轻女性往往对人喜欢称师傅,虽然亲热有余,但文雅不足且普适性较差。对理发师、厨师、企业工人称师傅恰如其分,但对医生、教师、军人、干部、商务工作者称师傅就不合适了,要视交际对象、场合、双方关系等选择恰当的称呼。在与众多人打招呼时,还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以先长后幼、先高后低、先亲后疏为宜。
一般在正式场合的称呼还应注重身份、职务、职称、职衔,非正式场合注重辈分、姓名等称呼。在涉外活动中,按照国际通行的称呼惯例,对成年男子称先生,对已婚女子称夫人、太太,对未婚女子称小姐,对年长但不明婚姻状况的女子或职业女性称女士。这些称呼均可冠以姓名、职称、职衔等,如“王名先生”、“大校先生”、“护士小姐”等。对部长以上的官方人士,一般可称“阁下”、职衔或先生,如“部长阁下”、“总统阁下”等。但在美国、墨西哥、德国等没有称“阁下”的习惯,因此对这些国家人士可以“先生”相称。对日本妇女一般不称“小姐”、“女士”而称“先生”。君主制国家,按习惯称国王、皇后为“陛下”,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其他有爵位的人,可以其爵位相称,也可称“阁下”或“先生”。对有学位、军衔、技术职称的人士,可以称他们的头衔,如某某教授、某某博士、某某将军、某某工程师等。外国人一般不用行政职务称呼别人,不称“某某局长”、“某某校长”、“某某经理”等。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可以称职务或同志。在美国,人们常把直呼其名,视为亲切的表示,只是对长者和有身份地位的人例外。
在人际交往中,为了使自己对他人的称呼不失敬意,应避免在对人对事称呼上的一些忌讳:
(1)不要使用绰号和庸俗的称呼
女性不要随意给人起绰号,称呼“哥们儿”、“姐们儿”、“大腕儿”等,这些称呼不仅难登大雅之堂,而且还会给人留下没有教养的女性形象。
(2)不滥用行业性或地域性的称呼
师傅、老板、出家人等带有行业性;使用很广的“爱人”这一称呼带有地域性,在境外或国外往往被理解为充当第三者的情人。
(3)对不吉利的词语和恶言谩骂的词语要避讳
“死”字,中国人历来就十分忌讳,并另造了一些词来表达死的含义,如百年之后、老了、去世、下世、过世、辞世、病故、病逝、长逝、长眠、仙逝、作古、不在了、远行等等。再如北京地区为了避免骂人嫌疑,将沾了“蛋”字边的东西都改了名:鸡蛋叫做鸡子儿,皮蛋被叫做松花,炒鸡蛋称为摊黄菜。这些言语忌讳不仅反映了人们趋利避害的思想倾向,也表示了对他人的尊重。
饭局里的应酬学
当今社会,饭局无疑是拓展人脉,投资感情的最佳场所。据权威机构研究,世界上所有的谈判80%是直接或间接在饭桌上完成的。可见利用饭局进行人脉拓展非常有效,因为在饭桌上,人们的情绪都是放松的,心情也大都比较好,更容易结成深厚的友谊。
首先,饭局不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只要是用餐时间,都不应讨论生意上令人不愉快的话题。靠一顿宴请来说服犹豫不决的立法人员投自己一票,历来就是美国白宫政客惯用的手法。这一顿饭可以是室外的午餐,可以是非常考究的早餐,也可以是精致的晚宴。但不管是哪一种,每当有重要的提案要投票时,毫无例外地,银质餐具便搬了出来。即使是政治捐款,也总是和吃东西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作为社交方式的饭局,可以向对方传达不见外的信息,代表亲近,即认同对方是自己人。要办的事先不说,先吃饭,这样,就没有势利感,办不成事可以喝酒,也不伤面子。
严皖冰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在他做每周工作计划的时候,总是先确定他要同哪些人碰面,然后每个礼拜安排四个早餐、四个午餐和两个晚餐来跟他个人或业务目标有关的人士聚餐。他们可能是客户,也可能是朋友,或是某些有影响力的人,也有可能是潜在客户或其他人。
严皖冰经常会在街上遇见想和对方一起吃饭的人。即使在最忙的时候,他一周也会有四次正式的早餐、午餐和两次晚餐。因此严皖冰一个星期无论多繁忙,仍然有10次访谈机会。在很愉悦的时间里加深顾客对他的印象。
这是极简单却非常有效的方式,毕竟,自己吃饭也需要时间。另外,在饭局上,人的情绪大都会非常好,更容易结成深厚的友谊。拜访10位客户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可是运用饭局拜访客户,在还没展开正式工作之前,就已经见了10位客户了。
大部分像这样的吃饭机会,不但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现有的关系,甚至能得到某些很有价值的回报。试想,如果你每年有200次机会,和一些可以为你生活带来正面效果的人一起吃饭,可以想像你在个人和事业两方面,一定都会有所成长。
在中国,饭局从来就是人们不可或缺的首选交际方式。只要办事,先想到的就是有没有关系。违章开车牌照被扣,先问亲戚朋友交管局有无熟人,然后再拉出来吃饭。几乎可以说只要需要求人,大都以饭局开场。单位的饭局,同事之间,上级请下级,下级请上级。名目繁多,数不胜数。当然,饭局的作用不只是在中国,全世界亦如此。
那么,饭局聊些什么?在正餐上来之前,人们喜欢聊些高尔夫球、天气之类的话题。吃主菜的时候,人们谈的则是美食、艺术、时事及一些无伤大雅的话题。不过,在聚会或活动上,不可太过急功近利。你的谈话一定要有弹性,不要做硬性推销。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人们对你的这种方式是否接受,最好的方式是不要谈工作。
一定要注意一点:成功的生意饭局都不会讨论生意上让人扫兴和尴尬的话题。
还有一点要记住,那就是,你在席间要适当地谈你自己的情况,谈你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好处,可以提供什么样的优质服务。
无论是饭局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聚会和活动,你都应积极参加或者组织,并在这个过程中去认识更多的人。为自己搭建更多的人际关系的桥梁,使自己成为处世的大赢家,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觥筹交错,学会在酒桌上办事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并增进彼此间的深层次了解。古往今来,以酒会友,彼此推心置腹,肝胆相照,从而成为知己的故事,比比皆是。
大学刚毕业,王刚应聘到了一家大公司。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淡漠的同事,王刚有些无所适从,不知该怎样消除与老员工们的隔阂,尽快融入这个新的团体中。恰好,有一天加班到很晚,大家一起去小饭馆聚餐。结果,几杯酒入肚,老员工立马拍着王刚的肩称兄道弟起来。以后,王刚在工作中碰到什么难题,老员工们不再冷眼相看,而是主动提供帮助。而王刚尝到了酒的好处,也更是主动和老员工们多多聚餐喝几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