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孩子,你要懂得保护自己
7188500000007

第7章 出门在外莫大意——户外安全篇(1)

012.小宠物会“翻脸”——不要与小动物亲密接触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家总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如果家中有孩子的,就更会觉得力不从心了!除去必要的工作时间,剩下照顾孩子的时间真的是少得可怜!所以,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准备一个特殊的玩伴,那就是小宠物。小宠物不但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让孩子觉得没有那么挂单,还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所以许多家长都会为自己的孩子精心挑选一个合格的“玩伴”来弥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的空白!

也难怪孩子们会喜欢和接纳这些小动物来做他们的朋友,小动物们憨厚可爱,而且还毛茸茸的,自然会得到小孩子们的钟爱。很多小朋友们都喜欢逗弄小动物,也都会和小动物们相处的不亦乐乎,可能是乐极生悲吧,在温顺的动物也会有“翻脸”的时候,所以孩子一不小心也会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动物咬伤来自狗、猫、兔等家畜,但是不论是被什么动物咬伤,家长都要告诉孩子,如果父母或其他成人在身边就要求帮助,如果身边没有可以求助的人,自己要学会一些简单的处理方式,然后再及时联系并告诉父母。

【场景小故事】

场景一

一天放学后,6岁的王珊珊领着自家的两条小狗在小区得花园里散步。当行至一栋楼的车库时,珊珊的两条小狗发现了车库中有一只大花猫,当即就冲进车库与大花猫打斗起来。

看到这一幕,王珊珊开始着急了,心里面也怕自家的小狗吃亏,于是就进入车库将狗抱起,并用脚踢那只大花猫。经珊珊这么一踢,大花猫对准王珊珊的小腿连抓带咬,导致她的小腿被咬伤。猫的主人王先生闻讯赶来,把王珊珊送到医院治疗,并及时注射了狂犬疫苗。

场景二

5岁的小伟是江西人,今年8月的一天,他在奶奶家楼下玩耍时,遇到一只流浪的小黑猫。小伟见到小黑猫挺可爱的,于是就伸手逗它玩,谁知小黑猫扭头就咬了小伟左手一口。回家跟奶奶说了后,奶奶也只是简单地用清水给他冲洗了一下。而且奶奶也不见小伟手上有什么明显的伤口,所以就认为没事了。可是到了10月上旬,小伟嚷嚷左手臂很痛,妈妈这才发现孩子左手手肘处有肿块。询问之下,小伟才说自己曾被猫咬伤过。

第二天,妈妈带着小伟去防疫站接种了狂犬病疫苗。并在当地医院治疗,一周后仍不见好转,于是家人将其转到省人民医院治疗。现在,小伟的腋下和肘部等处淋巴结都有肿大,左手靠近虎口处有一个肿起来的不明显的伤口,经临床诊断小伟患上了罕见的“猫抓病”。

【安全知识课堂】

很多家长为了将孩子教育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经常会带孩子去喂养流浪的小猫小狗,但是家长们千万要记住告诉孩子,不要与流浪的小猫小狗太过于亲密接触。否则可能会出现被流浪小动物咬伤的情况,当然了,如果一旦发生被动物咬伤要做到以下几点:

1.被动物咬伤后,如果伤口一直在流血,不要立即止血,因为流出的血可能含有毒素,也有可能冲掉伤口内一些细菌和毒素。

2.停止流血后要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洗,然后去找身边的成人(家长或老师)带自己到医院去消毒,不可不消毒就包扎。

3.严禁用口对着伤口吸吮,这样病毒会传染得更快。

4.为了清除部分伤口表面的狂犬病毒,自己在清洗时先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再让家长用2%~3%碘酒或75%酒精反复涂擦伤口,这样可杀灭伤口表面大多数的狂犬病毒。

5.如果是被黄蜂、蜜蜂等刺伤,千万不要因为疼痛而挤压蜂蛰处,身边有碘酒也不要涂搽。黄蜂蛰伤应涂搽食醋,蜜蜂蛰伤应涂搽肥皂水。

6.不论是否属于疯狗等动物咬伤或抓伤,一定要让家长在3小时内带自己去主射狂犬疫苗,以免发生生命危险。如果超过2天再注射疫苗,大多数情况下难以阻止发病。

7.如果伤口不是很严重,尽量不要缝合,也不要包扎。对需要缝合的较大伤口,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嘱托,或听从父母的安排,不可自己胡乱包扎。

善良的孩子们见到流浪的小动物,总是会不忍心的一步三回头。甚至有些孩子会强烈要求父母将它们带回家照顾。孩子如此有爱心是好的,但那些流浪的小动物身上总会带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病菌。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在和这些流浪的小动物接触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距离,注意分寸。最好有大人呆在孩子的身边,这样孩子一旦出了什么意外,也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将伤害降到最低!

013.野外植物摸不得——不要乱摸不知名的植物

对于美的东西,大家总是趋之若鹜。所以看到美丽的花花草草,总是想着把它们带回家。或许植物太过于美丽了,如此一来大家的焦点就都放在了漂亮上面,难免就会忽略它们身上所携带的危险。

一些花卉容易导致人发生过敏,如月季、玉丁香、五色梅、洋绣球、天竺葵、紫荆花等,碰触后就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疹,而且奇痒难忍,对于控制能力低的孩子来说是更难以忍受。此外,一些仙人掌类植物、月季上都长有尖刺,很容易刺破孩子稚嫩的皮肤。

除了带毒植物外,一些植物的香味也可能让孩子的身体发生不适。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提醒,一些香味过于浓烈的花草会让人难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夜来香、郁金香、五色梅等花卉,儿童则对这些气味更加敏感和不适应。而且,夜来香的花粉还容易引起过敏,引发皮肤炎症。此外,兰花、百合花所散出的香气会令人过度兴奋而引起失眠;紫荆花花粉如与人接触过久,会诱发哮喘或使咳嗽症状加重;松柏类花木的芳香气味会刺激孩子的肠胃,影响食欲。

看见上面这段话,相信不少家长都冒了一身的冷汗。也是,对于植物,大家总是放松警惕,根本就没有什么防备之心。但是,如果对这些植物处理不得法的话,让孩子遭受痛苦,那家长后悔就来不及了。

由此一来,当家长们带孩子去郊外接触大自然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乱摸那些不知名的植物,要时刻注意保护好自己。

【场景小故事】

场景一

老师带领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到野外去郊游,一路上风景优美,花草飘香,同学们个个都像快乐的小天使一样,自由地在田野上奔跑雀跃。琳琳看到路上的花草都这么漂亮,于是就忍不住摘了一朵花嗅嗅,拔一棵草闻闻,快乐的她此时早已将老师出发之前所讲的注意事项抛到了脑后。快到中午的时候琳琳开始觉得自己的手非常痒,而且还有微微的红色,她用指甲挠了挠感觉更痒了,于是就去找老师帮忙。

老师一看她的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问她:“你是不是乱摸路边的植物了?”琳琳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老师用矿泉水帮琳琳洗了手,又为她涂了点药膏,不一会儿琳琳的手就不痒了。

场景二

国庆长假期间,李女士在市区的一个花鸟鱼市场买了一盆滴水观音摆在客厅里。10月6日晚上,李女士的女儿在家玩耍时,不小心拽掉了一片滴水观音的叶子并吃了一口。李女士并不知道女儿的这一举动会有什么不良的影响。于是也没有多加在意。再说了,她也没有想到植物能会有什么毒素。

可是,过了几分钟,李女士的女儿开始哭闹不已。李女士一看,这下可吓着了,女儿的嘴巴肿了,舌头也僵了。当时就把李女士给吓坏了,急忙把孩子送到医院。

医生诊断后,称孩子可能是误食了有毒的东西,但好在情况不是很严重。当李女士告诉医生孩子只是吃了一口滴水观音的叶子,这才知道滴水观音是有毒的。其实李女士只是想着买盆植物摆放在家里净化空气,当装饰品,没想到却差点儿对女儿酿成大错。

【安全知识课堂】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植物是温和且安全的,也是娇俏可人的。但是日常生活中,植物也可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是到野外去郊游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一些被植物划伤的事情。所以家长在带孩子到野外去郊游之前,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要乱摸野外的植物,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在野外游玩的时候,看到稀奇的植物总是想摸一下,这样就容易造成以下伤害。如果受到伤害却不知道怎么处理,那结果就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在野外乱摸会造成的伤害及相关急救措施:

1.叶片划伤

如果孩子不慎被植物的叶子划伤,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因为有一些美丽诱人的花木对人体有毒害,含有有毒物质,如杜鹃花、含羞草等。当毒素通过伤口浸入皮肤,会造成感染,出现化脓。如果只是一些普通的叶片划伤且伤口很浅,要先用清水冲洗然后再涂点碘酒;如果叶片划伤过深,最好是到医院消毒、包扎。如果被一些有毒植物的叶子划伤,要马上用清洁剂清洗所有与该植物有过接触的皮肤。如果出现皮疹,就使用冰过的湿毛巾敷在上面来缓解症状,并及时到医院检查。

2.花刺刺伤

孩子在野外玩耍时,极易被带刺的植物刺伤皮肤,如果刺留在皮肤里面,时问常了会出现化脓,所以应及时处理:(1)如果是皮肤表面扎了刺,可以用胶带粘住小刺,把刺粘出来。这样拔刺不但快而且方便,也能够拔得干净。(2)如果刺比较大,或者扎进皮肤较深。可用酒精拭过后再用火烧过的镊子把刺拔出,然后在伤口上涂上碘酒。(3)如果自己没办法把刺取出来,应及时到医院去检查。

3.误食有毒花草

带孩子到野外去游玩时,一定要叮嘱孩子不要把野外的植物放入口中。因为一些花草的茎、叶、花都含有毒素,误食后会直接刺激口腔黏膜,使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吞咽甚至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出现呕吐、腹痛、昏迷等种种急性中毒症状。一旦发现孩子误食了有毒花草要及时拨打120,在救护车还没有到来之前给孩子喝热盐水洗胃,还要用手指或筷子、牙刷柄包上软布,压迫孩子的舌根,或轻搅其咽喉部,促发呕吐,另外要给孩子喝大量水或浓茶加速排毒。

很多家长都会被植物美丽的外表欺骗,于是就对植物没有戒心。甚至当孩子因为植物受到伤害时,还是找不到孩子受伤的具体原因。所以,作为家长为了孩子的健康生活,一定要做到全副武装,不光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要多多普及一下植物这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在既利用植物美化环境的同时,又不会给大家的健康造成威胁!

014.好像是中暑了——预防孩子中暑

夏日炎炎,孩子在外面玩得脸蛋通红,满头大汗是常有的事。细心的妈妈要学会判断孩子是不是中暑了。当孩子出现浑身发烫、体温升高,同时显得烦躁不安、头痛恶心、心慌无力,甚至突然昏倒、四肢肌肉发生抽动时,这就是中暑了。

闷热的夏天,热量在人体内越积越多,不易散发。体温就会从平时的37℃左右升到40℃以上。这时,下丘脑调节体温的“司令部”控制失灵,不能再正常地指挥出汗,这就使人体的蓄热大于散热。当体温达到42℃以上将会引起全身细胞变性,造成脑、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受到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中暑,要及早发现,尽快治疗。

【场景小故事】

9月17日,一切都是照旧,阳阳还是蹦蹦跳跳的上了幼儿园的校车,阳光也是明媚的刺眼!可是……当阳阳的妈妈再次看到他时,是这样的场景:阳阳光着身子,眼角挂着泪水,鼻子上有点血,嘴唇半闭着,身体呈紫蓝色,肚子肿胀。只是可惜再也醒不过来。

原来,因为幼儿园老师的疏忽,阳阳被遗忘在校车内,在烈日下闷了7个小时,就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成了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由于持续的高温天气,成成被妈妈从幼儿园接回来以后,妈妈便发现他有些不大对劲。那么热的天气,爬完楼回到家以后,成成的身上干净的一滴汗都没有。坐在沙发上不一会儿,便说头晕、没力气,想睡觉。妈妈这下着急了,估计成成是中暑了。于是就马上找来风油精,给他擦在额头和太阳穴,兴许是风油精辣着了,成成开始哭闹起来。如此大力气的哭闹,但是成成的身上还是没有一点汗流出来,浑身的皮肤都很灼热就是不出汗。这下可把妈妈给吓坏了,抱上成成就往医院赶。所幸没什么大碍!

【安全知识课堂】

所谓中暑,简而言之就是身体所产生的热能无法由正常的渠道排除,进而发生一连串的症状。

天气太热时,即使是大人也常常不慎中暑,何况孩子的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成熟,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时间稍长一些,往往因不能及时有效地调节而使体温快速升高,由此引起中暑。

通常中暑是突然而来,当然在此之前会有一些迹象,比如孩子口渴、注意力不集中、大汗淋漓、身体无力;轻度中暑时,体温突然升高,面色发红而皮肤干热,待到重度中暑时,孩子会面色苍白,脉搏细弱、呼吸加快,神智不清,甚至抽搐。当孩子出现这些症状时应积极进行紧急救助。当然了,家长也可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孩子中暑。具体可以这样做:

1.居室要经常通风透气,室温和湿度不可过高室温保持在24摄氏度—28摄氏度,湿度60%—65%较为理想。

2.天气炎热时,妈妈往往让宝宝睡得很晚,认为白天再不好好睡觉,就会扰乱宝宝的生物钟,由此而使宝宝的体力下降,耐热能力减弱,稍稍受热就会发生中暑。恰恰相反,越是气温升高时,越应让宝宝严格按照以往形成的作息规律起居。

3.去户外时,要给宝宝穿得清爽,薄厚要适度,不可在暴烈的阳光下长久地玩耍或做剧烈的运动,最好在阴凉处活动。别忘了给宝宝戴上一顶轻便的遮阳帽以保护头部,要不然很容易中暑。

4.由于气温高宝宝出很多的汗,因此要经常进行水分补充。除了多喝温开水外,还可在饮食上给宝宝喝些清热祛暑的粥类,尤其是在户外活动后,更要马上给宝宝喝水,出汗太多时,可喝一点加盐的饮料或吃西瓜,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

5.带宝宝外出时,切不可把宝宝留在停驶的汽车内,即使是停在阴凉地。因为,阳光会不停地移动,可能过了一会儿汽车就完全暴露在强光下了。用不了多久,车内的温度就会急剧上升。虽然车窗开着,但却像是个烤箱,可使宝宝很快中暑。

阳光温暖和煦,而且给大家带来温暖。颇得大家的喜爱。但是夏天的骄阳你还是那么喜欢么?由此看来,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的确,夏天的温度高的真是让人受不了,尽管温度那么高,但小朋友们还是不会放弃玩耍的念头。如此一来,这就要家长们费心了,眼睛要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样,可以立刻觉察出孩子身体上所出现的异常情况。当然了,如果仅仅只靠家长的话,那杜绝中暑意外的几率还是有点高。所以,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如果自己玩的累了,感觉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告诉家长。这样有了家长和孩子的良好合作,相信一定会把大太阳吓走的!

015.野外遇火不要慌——培养孩子主动预防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