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心就是一颗定慧之心,是不为外物所乱的心。法师讲佛时就曾告诫众僧徒要不为外物所乱:往生最重要的标准是佛在《无量寿经》中告诉我们的“一向专念”。《弥陀经》的标准又高一层是“一心不乱”,如夹杂其他念头,一向专念就达不到,专念尚且不成,一心不乱更做不到。
禅心总是能够让人开悟。相对于内心来说一切都是外物,外物都是让自己开悟的工具,而不是我们内在的本体。斧头镰刀是工具,文字书本也是工具,禅心自在工具之外,只有真心体悟才能得到。
一次,慧能禅师在一户人家借宿,发现主人午休时在念经,慧能倾耳细听,但是感觉有些不对,于是对主人说:“你常常会诵经吗?
你理解其中的含义吗?”
主人摇摇头说:“经文真是太晦涩了,我没有办法理解。”
于是慧能就将刚才听到的经文讲解给他听:“当我们为名利奔波了一生后,我们想得到什么呢?当我们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心跳和呼吸都将停止的那一刻,我们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当我们的身体开始腐烂,尘归尘,土归土,我们又在哪里呢?”
听了慧能禅师的讲解之后,主人似有所悟,并隐约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之后,主人又翻出佛经中他不理解的部分请慧能帮自己解释,可是慧能笑着说:“施主,我并不识字,所以没有办法为你解读,不如你直接读给我听吧!”
主人听了慧能的回答之后非常吃惊,问道:“你既然不认识字,又怎么能够理解其中的内涵呢?这真是太奇怪了。”
慧能笑着说:“佛经的玄妙和文字并没有关系。文字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辅助工具而已,佛经的内涵是需要用心去体会和理解的,这就如同骑马不一定要勒紧缰绳一样。”
文字可以帮我们记载一些东西,可以帮我们入门,但是却并不能替代我们的头脑,所以不可死读书,不可尽信书本,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让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
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质朴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
若生恩爱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爱。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
此是观想方法,西方世界人绝无情爱,我们也应当放弃,恢复到心地清净平等。面色表示怒容者谓之嗔,心内不高兴不表现于外者谓之恚。比较有修养者,喜怒不形于色。
有一个财主,他的妻子生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为此他高兴得不得了。每当有客人来访,他都会叫出女儿展示一番,而每一位来访的客人也都会对他花容月貌的女儿赞不绝口。
有一次,一个客人来访时,财主按照惯例又叫出了自己的女儿,并问客人:“你觉得我的女儿美吗?”
客人微笑着说:“这样吧,我们来打一个赌,赌金是五百两黄金。
你让你的女儿们盛装打扮一番,然后到大街上行走,如果遇到他们的人都说她们漂亮,那么就算我输,如果有一个人说他们不美,就是你输。”
听到有五百两黄金,财主动心了,于是欣然同意。
把女儿们精心打扮了一番后,地主带着女儿们上街了,见到七个女孩的人都说她们很美,财主为即将得到的黄金沾沾自喜。最后财主将七个女儿带到了佛祖面前,并问佛祖:“大慈大悲的佛祖啊,你觉得我的女儿们美吗?”
佛祖摇摇头说:“不美。”
财主难以置信地问道:“可是见过他们的人都说她们很美,您为什么说她们不美呢?”
佛祖回答说:“世人看得是面容,而我看得是心灵。在我看来,评价一个人美丑的标准不是外貌,而是心灵。如果一个人能不贪钱财,不说恶言,不起邪念,才是真正的美!”
财主听后灰溜溜地走了。
其实和财主打赌的客人是佛祖的弟子,让财主到佛祖这里来是他安排的最后一站。
评价一个人美丑的标准不是外貌而是心灵,但是很多人喜欢以貌取人,忽略了内心,其实只有纯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
只有美丽的外表,没有美丽的心灵的人,就算有再多的知识,知识也只能成为装饰品。正如大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曾作过的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背景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
培养善根积福德
广行善事,积累福德。没有善良之心,美好生活就会受到伤害。宽容博大是善是福,让人敬服,让自己心安,让世界温暖。
弘一法师对前来求福的信徒们说:“不信净土真是福薄,念了《无量寿经》就明白了。一听就相信,乃是过去生中无量劫所培养的善根福德。即使下下品往生的,或一生造作罪业,临终忏悔往生者皆是大因缘大福德,绝非平常人。”
来看一个作茧自缚,失去福德的故事吧:有一个妇女在生育了一个儿子之后,还想再要一子。可是苦于没有求子的方法,于是就问其他的女人:“你们有办法让我再生一个儿子吗?”
其中有一位老妇人说:“我有办法让你再得贵子,但是你必须去行祀天之礼。”
妇女听后高兴地说:“那是当然,只不过我要用什么东西做礼物呢?”
老妇人不紧不慢地说:“只要你把儿子杀死,取其血以祀天,肯定可以再生几个儿子。”
妇女因为求子心切,对老妇人的话深信不疑,真打算杀子祭天。
一位禅师得知此事后,解劝道:“你怎么傻到这种地步,为了还没有出生的孩子却杀死你辛苦抚养大的孩子,上天是不会允许你做这种残忍的事情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和文中妇女一样的人,为了一时的快乐,竟然作茧自缚,毁了一生的快乐。做人不可贪图一时的享受或者利益而迷失了自己,从而毁了美好的生活。
你的心可以自由伸缩
世间人本来就活得不容易,既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又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排除内心的困惑,人就需要修行自己的内心,给自己的心一片自由的天空。
有人问弘一法师修佛是不是为了避世,大师回答:“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与世人罕有往来,遂疑佛法为消极的、厌世的,此说不然。”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
心宽世界就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位前来拜师学道的修行之人问禅师:“师父,要怎样才能丈量出心的大小呢?”
师父缓缓地说:“现在你把眼睛闭起来,在心里面用你的意识去铸造一根毫毛,记得要用一分钟的时间造好。”
于是,修行人闭起了眼睛。一分钟后,师父问道:“你心里面的毫毛造好了没有?”
修行人回答说:“造好了,我在心里造的这根毫毛又尖又细,而且完全将它的形状想清楚了。”
师父对他进行了一番表扬之后,又对修行人说:“现在你重新在心里面造一座宝塔,记住也要在一分钟之内完全塑造好。”
修行人又遵照师父的指示,闭上眼睛重新在心里塑造了一座巍峨的宝塔,而且他将塔的形状、大小、颜色,甚至哪个地方用琉璃瓦搭盖,塔内的装潢设计、摆设等,都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师父微笑着对他说:“现在,你该知道心到底有多大了吧!在同样的时间内,既能塑造一根毫毛,也能造一座高楼大厦,所以心的大小,是完全可以掌控的。如果我们把心收缩到很小,那么只能塑造毫毛;如果把心无限大地扩张,跟虚空、宇宙一样浩瀚,我们的心就会变得无穷无尽,就能承载任何事物。”
每个人的心都和佛陀的心一样可以伸缩自如,所以我们要在平日里扩大自己的心胸,包容天地,纵横古今。
如果你能把心扩大到无穷无尽的时间、空间里面,那就是修行了,但是要切记,扩大心胸、构筑人生,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泥出莲花只因有颗宁静淡雅心
宁静的心境能使人冷静处事。心平气和能化解一切矛盾。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是否能心平气和地去化解,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是否宁静。
不管是出家人还是俗家人,保持一份宁静之心才能顺畅通达。
弘一法师就修心一事对众人说:“近今经济学者,谓人人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享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唯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议。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
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据说在日本,农民被视为“贱民”,没有社会地位,就连出家也是不允许的。有个叫做无三禅师的和尚,原本出身“贱民”,为了皈依佛门,假冒士族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无三禅师在寺庙里潜心修行,淡泊名利,在住持去世后,被推任为新的住持。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无三禅师的“贱民身份”还是被人知道了,于是在举行就任仪式的当天,有人出来刁难他:“贱民原本连做和尚的资格都没有,你怎么配当寺庙的住持呢?”
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料到会出现这种状况,都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大殿里鸦雀无声,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发难,无三禅师微笑着说:“泥出莲花。”
尴尬而僵持的局面被打破了,大家欢呼喝彩,那个故意挑衅的人无言以对,心里暗暗佩服无三禅师的机智和果敢。
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并没有搅和就职仪式,反而增加了无三禅师的威望,众人对他更加敬佩。
之后,有个刚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向无三禅师请教,什么是“泥中莲花”。无三禅师解释说:“无论出身贫贱还是高贵,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贫穷只能使那些没有抱负的人沉沦,但却能造就那些有志气的人。”
生活容不得一点儿马虎,要想在生活中占据主角的地位,就要有真才实学,还要有一颗宁静淡雅之心。一颗宁静平和的心能征服外物,说服众人,它才是人们所具有的最大力量。
对虚幻的光环说不
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放低身价,绝不讨好大多数。其实人根本就没有什么身价,一切都只是虚幻的光环而已。物质条件、权力地位都是外在的东西,它们能抬得起你,就能摔得痛你。
放低身价不只体现在态度上,也体现在劳动上,弘一法师在讲佛时,为人们破解了“习劳”的重要性。
“习”是练习,“劳”是劳动。现在讲讲习劳的事情。
诸位请看看自己的身体,上有两手,下有两脚,这原是为劳动而生的。若不将他运用习劳,不但有负两手两脚,就是对于身体也一定有害无益。换句话说,若常常劳动,身体必定康健。而且我们要晓得:劳动原是人类本分上的事,不只我们寻常出家人要练习劳动,即使到了佛的地位,也要常常劳动才行!现在我且讲讲佛劳动的故事:
所谓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平常人想起来,佛在世时,总以为同现在的方丈和尚一样,有衣钵师、侍者师、常常侍候着,佛自己不必做什么,但是不然。有一天,佛看地下不很清洁,自己就拿起扫帚来扫地,许多大弟子见了,也过来帮忙扫,不一会儿,他们把地扫得十分清洁。佛看到了欢喜,随即到讲堂里去说法,说道:“若人扫地,能得五种功德。……”
又有一次,佛和阿难出外游行,在路上碰到一个喝醉了酒的弟子,已醉得不省人事了。佛就命阿难抬脚,自己抬头,一直抬到井边,用桶汲水,叫阿难把他洗濯干净。
有一天,佛看到门前木头做的横楣坏了,自己动手去修补。
有一次,一个弟子生了病,没有人照应,佛就问他说:“你生了病,为什么没人照应你?”那弟子说:“从前人家有病,我不曾发心去照应他。现在我有病,所以人家也不来照应我了。”佛听了这话,就说:
“人家不来照应你,就由我来照应你吧!”他将种种污秽洗濯得干干净净,并且还将他的床铺理得平平整整,然后扶他上床。由此可见,佛是怎样习劳的了。佛决不像现在的人,凡事都要人家服劳,自己坐着享福。这些事实出于经律,并不是凭空说说的。
现在我再说两桩事情,给大家听听:《弥陀经》中载着的一位大弟子——阿冤楼陀,他双目失明,不能料理自己,佛就替他裁衣服,还叫别的弟子一道帮着做。
有一次,佛看到一位老年比丘眼睛花了,要穿针缝衣,无奈眼睛看不清楚,嘴里叫着:“谁能替我穿针呀!”佛听了立刻答应说:“我来替你穿。”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足以证明佛是常常劳动的。我盼望诸位,也当以佛为模范,凡事自己动手去做,不可依赖别人。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自然之美,这种美在生活中也被人们追捧,质朴的天性总是能让人感动。
弘一法师对修佛之人说:“佛法修习本性,去除虚妄不实之心。”
没有了虚妄不实之心,人的天然本性便会自然呈现。
有一天,小和尚无意中打破了师父心爱的茶杯,害怕师父责备自己,想偷偷地扔掉。可是,恰在这时,他听见师父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于是,小和尚慌忙将打碎的茶杯藏在了身后。
师父进来之后,小和尚问:“师父,你说人为什么一定要死呢?”
师父望着小和尚,缓缓地说:“这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世间万物,皆有生死。”
小和尚一听,非常高兴,将背后那只打碎了的茶杯拿了出来,说:
“师父,你的茶杯已经死了。”
佛学思想中有一个着名的偈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天然无饰,便是本性。佛学中将生活看成是一种自然运动的状态。不要为生活中失去自己的心爱之物而悲伤和痛苦,不要为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而喜怒无常,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轻松,才会越来越有滋味。
如果一个人隐瞒了自己的天性,借欺骗别人来显示自己,那他得到的结果也将是被人欺骗。
从前,北天竺有位木师,技艺非常高明。他用木头雕塑的女子,相貌端庄,穿上衣服,就和真的女子一样。木女能够走来走去,还可以给客人倒酒,和真人的唯一区别只是不能开口说话而已。
当时南天竺有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作画栩栩如生。木师听说后,就准备了丰盛的酒食,请画师到家做客。
画师来到木师家里后,木师便让木女给客人倒酒夹菜,忙里忙外。画师以为木女是个很温顺的真女子,心里生了爱慕之意。
饭后,木师极力挽留画师住下,并让木女站在画师旁边,侍候画师,而且对画师说:“这女子留在你屋里,好方便伺候你。”
主人离开后,画师叫木女,可是木女没有一点反应。画师以为这是因为女子害羞的缘故,因此上前牵她,这才发现原来女子是木头做的。
画师心里非常的愧疚,也很生气,自言自语道:“竟然骗我,我也得好好报复他一下才行。”
于是画师就在墙上画了一幅自己的像,又画了一根绳子套在颈子上,还画上一些鸟,啄食自己的嘴巴。画完后,画师躲到了床下。
第二天天亮后,木匠见画师迟迟没有起床,于是到屋里观看。
这一看把他吓坏了,他看见画师竟然上吊死了,于是急忙跑到厨房拿来刀去砍绳子,事后发现原来是虚惊一场,心里觉得非常惭愧。
这时画师从床下钻了出来,说:“你骗了我,我也骗了你。我们俩人的情分也一笔勾销了。”
人与人之间,应该坦诚一些,用真心去换真心,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欺骗别人是对别人人格的侮辱,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呢?在与人相处中,保持天然的本性才是一种无法比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