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不可不知的万事由来
7177100000025

第25章 军事天地(3)

实验当时是在费城海军基地的海面上进行的,实验的对象是驱逐舰“爱德里其号”,舰上的官兵非常多,驱逐舰两边设置两种强力的磁场发生机,可以放出磁力源。军舰在实验中被强力的磁场所包围。这个时候出现了无法置信的可怕事件,人们看到军舰被绿色发亮的雾团所笼罩,甲板上的人员也慢慢消失了,不仅如此,驱逐舰本身也在开始消失,后来眼前空无一切了。海军当局立刻停止实验。令人恐怖的是:舰上人员和驱逐舰又慢慢重现了,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但此后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那时在船上接受实验的人员到餐厅去吃饭的时候,竟然在众多客人面前忽然消失,忽然又出现了。其中,多数人突然发狂,或者是患了原因不明的热病而死去。海军当局对于这件悲惨的事情非常惊讶,不仅终止了实验,还坚决禁止有关人员泄秘。

到了后来,有两位科学家对此非常感兴趣,花了许多心血调查船上生存的人员,还根据爱因斯坦的磁场理论着手研究,探查谜底。在将要破解秘密的前一天,却发现了在公园内私家车中他们自杀的尸体。至今,军队神秘失踪仍然是谜。

建军节是怎么来的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挽救革命,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3万余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起义领导人有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同志。

起义部队于1928年5月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会师,组成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建立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军队。

因此,8月1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旗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于1949年6月15日诞生。军旗的旗幅为红地,左上方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个字。五角星象征着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八一”表示1927年8月1日中国人民举行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创建了伟大的人民军队。军旗一般由旗顶、旗幅、旗杆、旗穗或绶带等特殊标志组成。保护军旗和维护军旗尊严是军人的神圣职责。

最早的火炮是什么样子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末宋初,在石炮的基础上,人们将火药做成容易发射的形状,点燃后代替石块发射出去,制成了最原始的火炮,这即是世界上最早的火炮了。到了元代,在原始火炮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成金属铸成的火铳,现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造的铜火铳重6.94千克,长0.353米,口径为0.105米,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金属火炮。

原子弹是谁发明的

1939年初,德国化学家发现了原子核裂变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一发现为制造新式炸弹提供了可能性。之后,由美国政府投资20亿美元,先后动员52万人参加,在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美国原子弹之父)的领导下,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小镇洛斯一阿拉莫斯中秘密研制装配,于1945年制成了“瘦子”、“胖子”、“小男孩”(为保密而起的绰号)三颗原子弹,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子弹了。后来,“瘦子”试爆成功后,另两颗投向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造成几十万人的伤亡。

最早的导弹是什么导弹

世界上最早的导弹是由德国研制成功的、试验性的地对地导弹,它于1942年10月3日下午4时发射成功,但它无法使用。1944年,德国制造了一种诱导飞弹——“V—l”飞弹,它的外形像无人驾驶的飞机,由弹内磁性罗盘和一种特制的机械装置操纵,长8米,翼展5.5米,重6吨,射程241千米,航速每小时563千米,以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做动力,用发射架发射。

火箭为何要垂直发射

为什么火箭要垂直发射呢?其实火箭在起飞的一刹那要减轻火箭的重量,而且飞行过程中还要减少窄气阻力。人们总是希望只消耗较少的能量便能使火箭平稳的起飞,并获得非常大的飞行速度。

发射台上的火箭起飞之后,如果推力大于重力,火箭才会慢慢且平稳地垂直上升,并逐渐快速飞向空中。假设不是垂直发射而是倾斜发射的,那么火箭就一定在倾斜的发射架上滑行非常长的距离才能获得足够的起飞力量,以免很快掉到地上来;这不但要多消耗能量,_并且要有很长的发射架。弹道式火箭的推力比其重力大不了多少。一般采用垂直发射较为合适。

火箭飞行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和大气的密度、压力、温度有直接联系,而空气的因素又随高度的不一样而显著变化,所以,垂直发射能够使火箭尽快地穿过浓密的大气层而进人高空飞行,以降低能量的消耗。

如此可知,垂直发射火箭是最合理的发射方法。

导弹的“自毁”装置

导弹即使很精密,击中目标也有非常大的把握,可是,导弹也可能出现一些故障。这样,导弹就不可以准确无误地飞向目标。

要是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呢?因此,专家们就要安排导弹在空中自行销毁。这是由于,一颗完不成任务的导弹有可能会伤及无辜。

导弹的自毁方式各不相同,如果是一般的导弹,能通过引爆来自毁,但装有核弹头的导弹就不可能引爆了,通常是采用空中化学爆炸,用来防止核爆炸。

导弹自毁时,能通过地面控制系统向导弹发出引爆的指令。这样,在飞行过程中导弹就可以爆炸自毁了。

导弹为什么靠近目标才能引爆

导弹的杀伤力是人人都知道的。它在靠近日标时就会自动引爆,去摧毁某个地方。导弹是怎样判断是不是接近目标了呢?因为,导弹上装有一个与大脑功能相似的无线电引信,用它来判断目标的方位并且控制引爆。

当导弹飞向目标时,弹上的无线电引信就会解锁进人工作状态。它通过微型天线向弹道四周的空间发射出强烈的电磁波。电磁波遇上飞机、导弹,以及军舰等目标后,反射的回波就会被引信接收器接收。因为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相对速度发生变化,所以,接收的回波频率也随着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产生了多普勒频移。这就像两列相向行驶的火车,它们随着相对距离的缩小以及相对速度的增大,听到的呼叫声就会变尖。导弹距离目标相当近,两者相对运动越快,引信接收回波的频率就会变高,多普勒频移也就会变大。

弹上的无线电引信也是依照多普勒频移的各种变化情况,从而不断确定导弹与目标之间的方位。而当导弹进入有效杀伤范围之内,无线电引信就会发出指令,从而引爆战斗部,密集的碎片开始飞向目标,从而形成相当有效的杀伤面,把目标击毁。

未来导弹的思维能力

当代战场上的导弹,已经可以利用各种装置,自动地并且准确地攻击目标。可是,人们还不满足于现状。正在发展当中的导弹技术,会把导弹改变成为有思维能力的智能武器。此种导弹能思考,能观察,甚至还能听得懂人类的语言。

可以思维的导弹,关键为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它利用弹内安装的人工智能微型计算机与图像处理装置,用从视觉传感器所取得的图像和数据库里面已知武器的图像进行比较。假如是反坦克导弹,它可以区分出哪一些是自己的坦克,哪一些是敌人的坦克。它能根据计算机存贮器中的坦克信息,从众多的坦克里面把要攻击的坦克区分出来。若是反舰导弹,它不但可以识别敌我,而且还可以分别出攻击的目标是航空母舰,抑或是巡洋舰、驱逐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如果人机接口技术到达一定的水平,人工智能导弹不止有“视觉”会“思维”与自行飞行能力,并且还能有“听觉”与语言能力。它可以借助于计算机与处理装置的帮助,听懂人类的语言。如果向它发出攻击命令,指出主攻的方向与所要攻击的目标,它就会像人类串门一样,熟门熟路,飞向锁定攻击的目标。

令人感到恐怖的生物武器

这个问题,人人都知道答案——它那如地狱般令人相当恐怖的伤人方式,确实令人感到毛骨悚然。1859年在阿尔及利亚作战的15万名法军,因为遭受敌方故意施放的传染病毒侵袭,结果竟有12万人患上了霍乱,法军因此而撤出战斗。

在此之前大约五个世纪,1364年,鞑靼人围攻黑海旁边的卡法要塞,连续三年都无法攻克。

最终有人向带兵的长官献上了一个损招:把死于鼠疫的人的尸体投入要塞,从而使鼠疫流行起来,迫使守军无条件投降。长官将信将疑地照办了,不曾想最后真的像计划所想,达到了目的。

1763年,英国殖民者为了瓦解印第安人的战斗力,便开始对印第安人假意示好,并且把天花患者用过的毛毯及手帕送给印第安人的首领。不久,印第安人的部落内就开始爆发天花,部落根本无力打仗。英国人因此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上述这些史实,能说都是原始意义上的生物战,被用来传染病毒的物品,例如尸体、衣物等就是原始意义上的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一种特别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它主要由生物制剂和其施放装置组成。战争中,用来杀伤人畜以及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及细菌毒素叫做生物制剂;装有生物制剂的各种炸弹以及导弹弹头以及布洒器等是现代意义上的生物武器。

如上所述,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在进行生物战时,最主要还是以自然物为生物武器。正如以上所说的那些人畜尸体及各种媒介物,它使敌方人员也因受传染而得病。

然而,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战争狂人开始大量培养各种各样会造成传染病、细菌及病毒,从而制成生物制剂,并应用于战争。

英国在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开始建立细菌武器试验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德国纳粹就制造出了小型细菌弹。后来法西斯又在集中营里进行了许多细菌武器的实验,屠杀许多无辜的犹太人及战俘,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更令人愤慨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侵华时期,日本侵略者使用了许多细菌武器来攻击抗日的军队及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并且还建立了专门研制生物武器的特种部队,例如臭名昭著的“黑太阳”731特种部队,对我国人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杀害。

生物武器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包括细菌类武器在内的庞大家族,一共有6类29种。由此可以想像,如任这些惨无人道的恶魔来威胁人们的生命,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将是一个多么狰狞及恐怖的世界!

电磁波也能成为杀伤武器吗

电磁波可以帮助人类实现很多美妙的梦想。然而,你是否知道,电磁波还可以杀人呢?电磁波杀人是通过频率相当高、能量相当大的电磁脉冲来实现的。人们利用一种特别的回转器,把电磁波调到一定的毫米波射频率上,从而使之可以辐射出一种能量相当大的电磁脉冲。而当电磁脉冲达到一定的峰值功率时,能在1千米范围内破坏人脑的细胞,置人于死地;或者在较远的距离上于扰各类作战人员的神经系统反思维活动。各种各样的模拟实验的结果证明,当人在遭到一次电磁脉冲的直接闪击后,大脑会宣告死亡。从而整个神经系统发生混乱,心脏会停止跳动,呼吸功能丧失。如果没有受到电磁脉冲的闪击,只需要在强有力的射频闪击的周围,也可以受到热辐射脉冲。它能穿透中央神经系统,在大脑内部引起十分强烈的热胀冷缩,从而使人眼花缭乱、昏头转向,同时破坏心脏正常工作,造成心房颤抖或者心力衰竭,从而丧失战斗能力。

如今,俄、美两国在回转器的研究方面已居领先地位。它们成功研制出的回转器已可以杀死1千米以外的山羊,并且使2千米以外的山羊神经系统混乱,丧失活动能力。由此可见,这种电磁脉冲武器已初步具备了实战能力。

隐形飞机的克星

近年来,伴随隐形技术在航空领域的不断广泛应用,以及对隐形飞机的早期预警,对付隐形飞机已成为防御作战中相当突出的问题。但是为了对付隐形飞机,许多国家正在进行反隐形技术的研究,而且相继推出一些新型雷达设计方案,其中包括长波雷达、双基地雷达以及无载波雷达。

长波雷达就是利用自己发射的波长大约为几十米的电磁波来对付隐形飞机的,不管飞机如何采取非常规设计,都会因为整个机身长,并且与雷达波长相当,因此会产生谐振,从而引起较强的反射。与此同时,这种长波还可以减弱涂料吸波,从而使雷达获得相当强的反射回波。

双基地雷达却是利用隐形飞机并不常规的外形设计的镜面反射特点,把两部雷达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地点,一部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尽管会被飞机反射到其他地方,但置于另一地点的雷达刚好可以接收这些散射的回波,因此发现飞机。

无载波雷达是利用隐形飞机的吸波涂料不可以收无载波脉冲的弱点,把雷达能量置于与方波相似的脉冲中,从而使吸波性涂料丧失吸收处理能力,截获目标。

由此可见,这些新型雷达出现以后,就会迫使隐形飞机失去当前突防的优越地位。

地毯式轰炸在现代战争中作用

地毯式轰炸是由美军在上次越南战争中使用的一种先进战术轰炸方式,就是每间隔50米就投下1枚炸弹,对目标区进行大范围乱炸,像耕地似的把目标区的全部土地翻个身,他们希望能一个不剩地将敌人消灭。

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尽管拥有指哪打哪的宝石路灵巧炸弹,而且有飞行千米可以穿越墙洞击中目标核心的斯拉姆导弹等各种高科技高性能武器,但他们依然采用了B-52型轰炸机进行了相当普通炸弹的地毯式轰炸,那么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地毯式轰炸尽管采用十分落后的武器,但它作为一种战术进攻方式却有着自己特别的功效。首先,地毯式轰炸能大面积地杀伤对方。其次,连续的爆炸声对涣散敌人的军心,以及威慑敌军,也是一帖妙药。再次,许多过时的炸弹假如堆在仓库里,必须付出各种高额的保管费,还不如扔到敌方的阵地上去。正是因此,地毯式轰炸这种看来古老的战术依然是现代战争中的一张王牌,因为只要有能力打这张牌,战争的双方都敢试。

世界上哪些国家没有军队

当今世界上有16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没有军队。它们是:欧洲的安道尔、梵蒂冈、圣马力诺、列支敦土登、摩纳哥;非洲的毛里求斯;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巴哈马、圣卢西亚、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大洋洲的瑙鲁、西萨摩亚、基里巴斯、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这些国家,无兵不等于无枪。在这些国家里,维护治安的是警察、卫队和民兵。他们的防务大体上可分为4种类型:一是让大国建立军事基地,由外国军队保证其安全;二是暂由原殖民国负责防务;三是加强警察力量,以代替正规军;四是由邻国保证其独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