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7132400000003

第3章 感官心理常识(2)

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竹竿上,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它们只好放弃努力,并形成了一种观念:这竹竿是我无法挣脱的。渐渐地,象长大了,虽然它已经有很大的力量,别说是竹竿,就是一棵树也可能连根拔起,但它自己却不知道!它以为这根细细的竹竿仍然是他无法挣脱的,甚至连试都没有试一次。

这就是因为它小时候形成的印象,一直保持到长大,却没有通过尝试去发现已经变化了的情况。或者说,拴住大象的不是什么竹竿,而是那种“我没法逃脱”的想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定式”,就是用过去形成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事物。

其实我们不应该笑话故步自封的大象。因为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亚利桑那新开的一家印第安珠宝店里,女老板为一批脱不了手的绿松石珠宝发愁。当时正是旅游旺季,她的绿松石虽然价廉物美,却总也卖不掉。

最后,在去外地进货的前一天晚上,她气急败坏地写了一张纸条给售货员,“此盒内物件,价钱乘以二分之一”。她打算亏本也要卖了。

几天之后,她从外地回来,发现那批珠宝果然卖光了。但令她惊讶的是,不是以一半的价钱,而是以两倍的价钱卖掉的,因为售货员没有看清她写的字,以为“二分之一”是“二”。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这也是心理定式在起作用。许多顾客都有这样的心理,认为价钱高的东西是好的,价钱低的东西是差的。顾客也许对这些宝石并不了解,而盲目地相信价钱高的东西质量就高,而顾客也许正想买的就是高档货呢,所以宝石成功地卖了出去。

这也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心理规律,就是人们在认知人或事时,总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认识来判断,而在主观上有一定的定型。

当然定式思维并不总是让人“上当”,它首先具有积极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按类型来记忆事物,判断事物。头脑里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可以使我们在认识同一类新的事物时,更加省力,更加容易,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是在变化,如果总是“老眼光看人”,凭“想当然”办事,有时也会出错,就会出现我们上面说的那些情况。不但如此,定式思维还容易妨碍人们的创新。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积压了大量的电扇卖不出去,7万多名职工费尽心机,也想不出办法。

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而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大获成功,而且从此以后,世界上的电扇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这样一来电扇的世界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人们在使用的同时又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颜色。

这一设想,看似简单,其实突破定势思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有想到呢?

其实,在我们如今的生活里,也有很多定式的思维束缚住了我们,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谁能突破定式思维,推陈出新,就更容易成为这个时代的赢家。从而控制全局。

错觉原理

有一家外资保险公司,发了一批头奖500万美元的彩票。然后,每张彩票以一美元卖给自己的职工。其中一半彩票是买主自己挑选的,另一半彩票则是卖票人挑选的。到了抽奖那天早晨,公司专门派调查人员找那些买彩票的人,并对他们说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转让出来。那么,他们会以多少钱的价格来出售自己的彩票呢?

最后的结果是:不是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张票的售价是1.96美元,而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一张出售的票价则是8.16美元。这个结果说明,自己选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奖率会高一些。

这个事件,涉及心理学中关于错觉的一个原理。对于一些非常偶然的事,人们却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就可以支配,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控制错觉”。

而这种错觉是由于我们平日的生活都能用自己的能力来支配,所以人们把这种错觉扩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

其实,偶然性的事件是受到概率支配的。偶然性的事件也有其规律,这是不可否认的,它也符合概率学的规律。比如,我们扔硬币扔100次,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定都非常接近50。但是哪一次会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则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或者说它们的概率各有50%。这是不可否认的科学规律。

也就是说,偶然性事件虽然有概率的约束,但是并不能控制具体每一次的结果。从上面那个例子来看,其实别人给我们买和我们自己买,从概率上看中奖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从理论上大概人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到了实际操作中,人们就是执拗地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中奖的可能性一定会更高一些。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都是能靠我们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的,所以就错误地推及到所有事上。但是,有些事其实是不可控制的,也就是那些偶然性的事件。比如我们常见的掷骰子赌博,其胜负完全决定于当时的一掷,这一掷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毫无关系。显然,决定胜负的因素完全是偶然的。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给大学生一些钱,让他们来做掷骰子的赌博。目的是想弄清楚,人们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还是掷完骰子后没有开宝的时候下的赌注大。

结果,他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学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觉得在没有掷骰子之前,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按自己的意愿转动。虽然这根本没有任何逻辑上的理由。

也正是这种控制的错觉诱使了许多人投入赌博的游戏里,甚至为此倾家荡产也难以自拔,这也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的。

空白定律

盟盟直至午夜才带醉而归。她是和同学聚会去了,但是回来的时间超过了父母给她规定的时间,而且还喝了那么多酒,让父母很生气。

妈妈开门的时候训斥了她一顿,说:“你赶紧向父亲道个歉。”顿时,盟盟一下子清醒了,感到大祸临头。她以为严肃的父亲会狠狠批评她一顿,没想到父亲面色凝重地只说了句:“你自己想想吧!”然后愤然离去。

那时她真希望父亲能批评她一顿啊。她觉得太对不起父母了。这种自责的心理让她后来再没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当初父亲狠狠批评她一顿,即使说的对,出于自尊心,也会使盟盟出现逆反和排斥心理。而这一句话倒比一箩筐的批评效果要更好!

看了上文我们便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时候留出空白什么都不做,会有更好的效果。在生活中,即使和我们最亲密的人相处,也要注意适当地留白。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感情的发展不利。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中国画里有一个术语叫“留白”,就是画家在绘画时故意留下一角空白,以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不尽的遐思。在音乐中,作曲家作曲时也经常在乐曲中间留下停顿,也能起到和“留白”同样的作用。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也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会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那么“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空白定律”。

例如,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其影片以寂寞、梦想、逃避的情节中慢慢地铺开,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场景,这就是要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的“空白效果”。

其实,“留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奇妙的作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利用空白定律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老师朗读课文《孔乙己》,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一言不发。课堂一片沉寂,学生们沉浸在思考中。过了一会,老师才开始讲这篇课文的内涵,而学生因为经过了一会自己的思考,就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

所以,在和人交往中,有时“无声”会比“有声”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量,这也是空白定律的表现之一。

成见心理

从前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子,于是他看这邻居的说话办事、一举一动都像是个小偷。后来,上山打柴时,他在树林里找回了斧子,原来是他自己不小心丢的。找回斧子后,他再看邻居,觉得邻居的一举一动都很正常,没什么特别之处。

表面看来,“疑人偷斧”十分荒唐,但这样的事情却不只发生在寓言故事里。

心理学家霍夫兰、哈威和谢里夫1957年进行了一项著名的实验研究。在这项实验之前,美国以很小的差数通过了保留当时的禁酒法律。所以当时美国人对禁酒的看法很不一致。研究人员选择了对禁酒持三种不同态度的被试:

主张禁酒的、中间立场的和反对禁酒的。在实验前,研究人员还准备了持三种不同态度的人的发言录音。然后,让主张禁酒和中间立场的被试听反对禁酒的发言,再让反对禁酒和中间立场的被试听主张禁酒的发言,而三种被试都听中间立场的发言。

实验结果是,强烈反对禁酒的被试把中间立场的被试的发言看成是持禁酒观点。超过中间立场被试的评估;而极力主张禁酒的被试则把中间立场的发言看成是持禁酒观点,也超过中间立场被试的评估。

心理学家用“同比作用”和“对比作用”来解释实验所揭示的现象。所谓同比作用,就是人们把与自己观点相接近的见解看做比实际情况更接近。而对比作用则反之,人们把与自己观点相关较远的见解看做比它们实际相距更远。由于对比作用,反对禁酒的人不仅觉得主张禁酒的观点格格不入,而且也觉得中间立场与他自己的主张有较大差距。由于同化作用,主张禁酒者则把中间立场看成是与他站在同一立场上。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这样的倾向:只注意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

比如,我们每个人都有体检或看病的经验,请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名医生在对一个病人进行诊断。病人说自己发烧,并且嗓子有些痛。根据这些症状,医生认为病人可能患了流行性感冒。他问病人是否“全身痛”,病人说是,医生问病人这种症状是否已持续几天了,病人也回答“是”。于是,医生诊断病人患的是流行性感冒。

那么,你觉得这名医生在进行诊断时的推理有什么问题吗?

仔细想,我们就会发现,医生在进行诊断时,只询问了那些符合流行感冒的症状,而没有问一些问题来排除其他症状的可能性。其实可能病人还有其他一些状,是不符合流行性感冒的特征的。这个医生犯了一个错误:在进行判断时,只去寻找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而忽略了那些不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客观事物既丰富多彩又变化万端,个人的想法不可能做到十分全面与准确。所以,我们要想对人对事作出正确的判断,就需要放弃头脑中的成见,不仅要收集那些可以证明自己假设的证据,也不能忽略那些与我们的假设不一致的事实。

这一点,对于科学研究和法律工作尤其重要。

常听见人们在争执时说:你这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这都是你个人的“成见”!所谓“成见”,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先人为主的执著;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肯更改,这就叫做“成见”。

请看以下心理学家所做的实验

在一所中学里,选出两组学生在全校学生面前表演体操。其中一个小组是由全校最不受欢迎的学生组成,尽管他们受到严格的训练,动作完全合乎标准,但是全体学生对他们的评价是仍认为他们的动作是错误的;另一组由平时最受欢迎的学生组成体操小组,故意受到错误的训练,但全体学生仍认为他们表演的动作是对的。

曾几何时,电影或戏剧中的反面人物无不是相貌丑陋,正面人物无不是相貌英俊,于是不谙世事的少年儿童,心中便会形成一种成见,认为相貌丑陋的人心灵一定丑恶,相貌英俊的人心灵一定美好,而有了这种成见,就可能将貌丑者善意的帮助视为恶意的欺骗,而将貌美者恶意的欺骗视为善意的帮助。

古往今来,关于继母刻薄寡恩、虐待其夫前子女的故事很多,故在人们心里形成一种成见,认为继母绝不会疼爱前人的孩子。而以这种成见看继母,她们即使有疼爱前人孩子的表现,也会被视为“作秀”;她们对孩子应施的管教,会被当做虐待的证据。

由此可见,成见的荆棘一旦在人们心中生根,便会蒙昧人们的心志和眼睛,使人们仿佛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或变形眼镜,所看到的人与事也就失去了本来的颜色或面目。

著名学者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曾说,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已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我们应当抛开有色跟镜,铲除心中成见的樊篱,为人处世均不预设立场,以一种客观求实的态度,发现真理,明辨是非。

公元前333年的冬天,亚历山大率军攻入“戈底乌斯城”。城中的神庙内,有一个著名的“戈底乌斯绳结”十分难解。据当地流传的神谕说:谁能解开这个绳结,谁就能成为亚细亚之王。

亚历山大来了,他费了很大劲同样没有把它解开。最后,他对自己说:“我为什么要遵守他人的规则呢?我要建立自己的规则。”说罢便拔出佩剑,将绳结一劈两半。

后来。亚历山大果真成为亚细亚之王。

亚历山大突破了自己的成见,把熟悉的解绳的方法丢在一边,使绳结被一刀解开。

这种豪气和智慧,给我们的是当头棒喝:把先前思维中的一切成见统统丢掉吧,用新的眼光看自己,会发现自己具有惊异的智慧潜能和创造素质!

巴纳姆效应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而且不爱学习的孩子,为此,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但是,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说如同耳边风。因而他贪玩的个性直到16岁那年的秋天才有了改变。

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