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7132300000011

第11章 历史及宗教(1)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区别

在中国史中和世界史中,关于年代的划分是不同的。在中国史中的划分是:

古代: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又可以划分为远古、上古、中古)。

近代:1840~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也就是通常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1949年建国之后。

当代: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划分,比如在文学界是五四运动之后,在史学界是1949年之后。

世界史中的划分是:

古代: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之前。

近代:1689~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现代:1917年之后。

当代:通常说是二战之后,但有时也把它与现代同义。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①燧人、伏羲、神农。

②伏羲、女娲、神农。

③伏羲、祝融、神农。

④伏羲、神农、共工。

⑤伏羲、神农、黄帝。这种说法由于《尚书》的宣扬而得到推广。

五帝:①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②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③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项。

④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⑤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290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溺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公元前403年,晋国被分成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再加上被田氏夺去了政权的齐国,和秦、楚及燕,这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并称战国七雄。在这七个诸侯国之中,以秦国国力最强。除秦国以外,其余六国均在崤山以东。因此该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比较自由,出现了多位对之后中国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例如孔子、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苟子、韩非等人。也出现了很多学术流派,如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纵横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即所谓“诸子百家”。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焚书坑儒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由于当时社会上的百家争鸣,严重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并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公元前213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并不在被禁之列。这种政策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史称“焚书”。这种措施引起了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即“坑儒”。历史上称这些事情合称为“焚书坑儒”。

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史称“文景之治”。光武中兴

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建武二年至十五年(公元26~39年),刘秀先后颁布了一系列释放奴婢的诏令。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这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公元184年),爆发了张角兄弟领导的黄巾起义,瓦解了东汉政权。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成为北方两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公元196年,在军阀混战中逐渐强大起来的曹操,带兵把汉献帝劫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一战,曹操大胜,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公元208年,在赤壁之战中,刘备和孙权联手打败曹操,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公元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公元222年,孙权自封吴王,建元黄武,后来在公元229年即帝位。它们三分天下,各霸一方,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

八王之乱

西晋太熙元年(290),晋武帝临终时命杨皇后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昏庸无能,皇后贾南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元康元年(291)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贾后又命楚王司马玮杀掉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反诬楚王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通,次年杀之。从此,八个诸侯王为争夺统治权,展开了一场极其凶残的内战,历时达16年(291~306)之久。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同、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16年中,参战诸王相继败亡,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族矛盾迅速爆发。史称“八王之乱”。

贞观之治

唐太宗即位以后,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开元(713~741)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开元年间,唐玄宗为了增强国力,加大财政收入,先从经济方面人手改革。首先,打击豪门士族,争夺土地劳力;第二,改革食实封制度,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第三,打击佛教势力,淘汰僧尼;第四,发展农业。在外交方面,玄宗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改善了民族关系,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同时,开元年间和睦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这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唐朝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繁荣。后人称这一时期为“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所发生的一场叛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唐玄宗改元天宝后,耽于享乐,国家大权先后由李林甫、杨国忠把持,又放任边地将领拥兵自重,安禄山任三道节度使(平卢、范阳、河东),军权在握。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发动兵变,翌年就攻人都城长安,安氏称帝。唐玄宗逃入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郭子仪被封为朔方节度使奉诏讨伐,后来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在唐军的攻势下,另一叛将史思明也投降。758年,由于朝廷一项暗杀史思明的计划外泄,史思明发动兵变,杀安庆绪并称“大燕皇帝”。至761年,史思明被其儿子史朝义所杀。翌年,唐代宗继位,收复洛阳。最后史朝义被李怀先逼迫自杀,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

靖康之耻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宋徽宗见情势危急,于是禅位于太子赵桓(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土木之变

土木之变又作“土木堡之变”、“土木之役”。明初,蒙古地区分鞑靼、瓦刺、兀良哈三大部,英宗正统年间,瓦刺部统一蒙古各部。正统四年(1449年),瓦刺部首领也先大举进攻明朝。此时明英宗昏庸腐朽,宦官王振掌军政大权,不顾朝中大臣如兵部侍郎于谦等人反对,怂恿英宗御驾亲征。七月,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五十万大军出征。八月至山西大同,闻前线战败消息后,王振决定回师。退至离河北怀来县城尚有二十余里的土木堡时被也先率军包围,军队死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史称“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使明朝国力受到严重削弱,成为明朝由前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东厂、西厂和锦衣卫

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即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洪武十五年(1382年)成立。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下领有十七个所和南北镇抚司。锦衣卫是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而设立的机构,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

东厂:官署名。明成祖时期为清除建文帝余党和体察民情,一方面恢复和加强锦衣卫,一方面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宦官提督担任。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从而开宦官干政之端。

西厂:官署名。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立西缉事厂(简称西厂),由大宦官汪直提督厂事,其权势超过东厂。汪直以西厂为据点,勾结一些朝官结党,排除异己,陷害忠良,威势倾天下。西厂特务侦缉各地,引起朝野反对,后被迫撤销。明武宗时大宦官刘瑾专权,又恢复西厂,后刘瑾倒台被凌迟后又被撤销。

大内行厂:官署名。明武宗时大宦官刘瑾专权,乃设大内办事厂,即大内行厂,简称内厂,由其亲自统领,比东厂、西厂尤为酷烈。武宗以前,厂、卫分立,更迭用事。此时,东厂首领丘聚,西厂首领谷大用,锦衣卫指挥史石文义,皆刘瑾死党,以致厂、卫合势,特务遍天下,并创立重刑,令官吏军民谈虎色变,人们视宦官如虎狼。明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以谋反罪被杀,西厂、内行厂被撤销。

八旗制度

中国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满族的先世女真人以射猎为业,每年到采捕季节,以氏族或村寨为单位,由有名望的人当首领,这种以血缘和地缘为单位进行集体狩猎的组织形式,称为牛录制。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建立黄、白、红、蓝四旗,称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旗皆纯色。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为适应满族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牛录制的基础上,创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编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旗帜除四正色旗外,黄、白、蓝均镶以红,红镶以白。把后金管辖下的所有人都编在旗内。其制规定:每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1人;5牛录为1甲喇,设甲喇额真1人;5甲喇为1固山,设固山额真1人。此时所编设的八旗,即后来的满洲八旗。清太宗时,又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旗制与满洲八旗同。八旗由皇帝、诸王、贝勒控制,旗制终清未改。

八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八旗兵丁平时从事生产劳动,战时荷戈从征,军械粮草自备。入关以后,建立了八旗常备兵制和兵饷制度,八旗兵从而成了职业兵。清定都北京以后,绝大部分八旗兵丁屯驻在北京附近,戍卫京师的八旗则按其方位驻守,称驻京八旗,俗称京旗,实即禁军。另抽出一部分旗兵派驻全国各重要城市和军事要地,称驻防八旗。八旗子弟因为享有特权,后来逐渐堕落腐化,不堪一击。

八旗制度从正式建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共存在296年。

康乾盛世

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军机处

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廷对西北准噶尔用兵,为方便皇帝随时召见大臣研究军政大事并能保守军事机密,在紫禁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作为临时军事指挥机构。雍正十年(1732年)军机房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清朝廷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后,不但未将其撤销,反而进一步扩大了军机处的权力,使其成为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常设核心机构,成为凌驾于内阁之上的国家真正的政务中心。

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

1874年日本企图占据台湾,清兵派兵赴台驱逐,可是战船极其落后,由此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白银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两广负责福建、南海。后来当时的南洋大臣沈葆桢,认为四百万年费同建南、北两洋舰队,经费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位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用在其他各处,如修建颐和园工程等等。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终于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虎门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