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华家训2
7128800000031

第31章 温公家范(4)

李景让做官已经显达了,头发也白了,稍微有点过错,他的母亲仍然打他一顿。景让做事,从早到晚,经常战战兢兢,小心谨慎。等到做浙西观察使,有一位小都押牙违背了景让的意思,景让杖打他以至于打死了。军中群情激奋,快要发生变乱了。他的母亲听说了,当时景让正在处理公务,母亲出来,坐在厅堂中。让景让站在庭下,责骂他说:“天子交给你们权力、国家的刑法,难道能根据你们自己的高兴愤怒,而随意杀害无辜之人吗?假如万一招致一个地方的动乱,难道只是上面有负于朝廷,也会使年老快死的母亲,受到羞辱而死,又有什么面目见到你的先辈?”命令身边的人剥下景让的衣服,让他坐着,要鞭打他的背。将命佐官都出来劝说请求,她母亲也不答应。将官从吏都跪下来并哭泣着哀求,过了许久才放了他。军队中这样才安定下来。这就是只担心他的儿子走上邪路的人!

唐代宰相李义甫专制蛮横,侍御史王义方想弹奏他,先和自己母亲说:“义方身为御史,看到奸邪之臣不纠正就不能算忠良之臣,假若去纠正邪恶之臣又会身遭不测,那样就会给亲人带来忧愁,就算是不孝之人。是行忠道还是行孝道,二者不能够自己裁决,怎么办?”母亲回答说:“从前王陵的母亲自己杀身以成全儿子的名声。你能竭尽忠道以事奉君王,我即使是死了,也不怨恨。”这并不是不爱他的儿子,只担心儿子做好事而不能坚持。然而作为人的母亲,不仅仅只是哺育儿子长大,让他不遭水、火之灾,还应当培养他的道德,让他不陷入到邪恶的道路上去,这样就可以叫做慈爱了。

汉明德马皇后没有儿子,贾贵人生了肃宗。显宗命令马皇后作为母亲一样抚养孩子,并说:“一个女人未必都会生孩子,但担心爱护、养育孩子应尽力而已!”马皇后于是尽心抚育培养,辛苦疲劳超过了所有的人。肃宗也十分孝顺。禀性淳厚笃实,恩爱之性如与天俱来。母亲和儿子慈祥痛爱,从开始到后来都没有半点不和之事,古今人都把这件事传为美谈。

齐宣王的时候,有人被打死在路上,官吏追查。有兄弟二人站在死者旁边,官吏问他们。哥哥说:“人是我杀的。”弟弟也说:“不是哥哥,实是我杀的。”过了一年,官吏不能判断,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相国,相国也不能判断,就把这件事又告诉了国王,国王说:“现在都赦免了他们,这是放纵他们的罪;都把他们杀了,那是诛杀了无辜之人。我考虑到他们的母亲能够分别善恶,试去询问一下他们的母亲,听从她所想所做,是杀是活都由她决定。”相国接受命令,派人去喊他们的母亲来。问他们的母亲说:“你的儿子杀了人,两兄弟都想替对方去死。官吏不能判断他们是谁杀了人,把这件事告诉了国王,国王非常富于仁爱慈惠之心,所以特意询问你,想让哪一个活哪一个死?”

那位母亲哭泣着回答说:“把小的弟弟杀了吧!”相国接受了他的话,因此趁机问道:“小儿子一般人是最疼爱的。现在你反而要把他杀掉,这是为什么?”那位母亲说:“小儿子是我亲生的儿子,大儿子是前妻生的儿子。他们的父亲病得很厉害临终的时候,嘱咐我说:‘好好地照管养育孩子。’我答应说:‘好’。现在既然接受他父亲的嘱托,答应了他父亲的话,难道可以忘记别人的嘱托,而不信守自己的许诺吗?况且杀掉哥哥让弟弟活下来,是拿私情破坏公义,违背嘱托违背信义,是欺骗死者。不注意自己的话忘记约言,已经答应的不信守,这样的人凭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我虽然痛爱自己的儿子,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言行?”说完眼泪沾满了衣襟。相国把这些话传进了国王那儿。国王赞美她的节义,以为她的行为高尚,都赦免不杀她的两个儿子,并且十分遵奉他们的母亲,并把她称为“义母”。

鲁师春姜的女儿出嫁,送去三次被赶回来三次。春姜询问是什么原因,原来是因为轻视侮辱了对方家的人。春姜把女儿喊来并打了一顿,说:“一个妇人把顺从看做首务,把贞洁诚实当作要事。现在你过分骄横,一点也不谦逊,因而被赶了出来,尚且没有痛悔以前的过失。我告诫你多次,却不听我的话,你不是我的女儿。”

打了一百下之后把女儿留在家里,三年后才又把她嫁出去。从此女儿奉守节操礼义,终于知道了作为人之妇的道理。现在这些当母亲的,女儿没有出嫁之前不能好好教育,出嫁以后,又为女儿撑腰当靠山,依靠自己用来压制女婿一家,等到被赶出家门,就与女婿一家又打又闹,从来不去责怪他们自己女儿的不善之处。像师春姜这样,不就是一位贤母了吗?

【原文】

宋义兴人许昭先,叔父肇之坐事系狱,七年不判。子侄二十许人,昭先家最贫薄,专独伸诉,无日在家,饷馈肇之,莫非珍新,资产既尽,卖宅以充之。肇之诸子倦怠,惟昭先无有懈息,如是七载。尚书沈演之嘉其操行,肇之事由此得释。

【译文】

宋义兴许昭先,他的叔父许肇之因犯罪,被关在牢中七年还没有决断。许肇之儿子侄儿二十多人,许昭先家最贫困。唯独他一个人上诉,没有一天是在家里,送给许肇之的东西,也全是珍贵新奇的东西。他的资产花完以后,又把房子卖掉来救济。许肇之的几个儿子都疲倦厌烦,只有昭先没有放弃,就这样过了七年。尚书沈演之对他的行为操守十分赞扬,许肇之的事情也因此而得到解决。

【原文】

凡为人兄,不友其弟者,必曰弟不恭于我。自古为弟而不恭者,孰若象?万章问于孟子曰:“父母使舜完凛,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揜之。

象曰:‘谟盖都君咸我绩。牛羊父母,仓廪父母。干戈朕、琴朕、弤朕,二嫂使治朕栖。’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象曰:‘郁陶思君尔!’忸怩。舜曰:‘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不识舜不知象之将杀己与?”

曰:“奚而不知也?象忧亦忧,象喜亦喜。”曰:“然则舜伪喜者与!”曰:“否!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以其方;难罔以非其道。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奚伪焉!”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

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骥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

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

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赋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

汉丞相陈平,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产,曰:“亦食粮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之。

御史大夫卜式,本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唐朔方节度使李光进,弟河东节度使光颜先娶妇,母委以家事。及光进娶妇,母已亡。光颜妻籍家财,纳管钥于光进妻。

光进妻不受,曰:“娣妇逮事先姑,且受先姑之命,不可改也。”因相持而泣,卒令光颜妻主之矣。

平章事韩混,有幼子,夫人柳氏所生也。弟湟戏于堂上,误坠阶而死。混禁约夫人勿悲啼,恐伤叔郎意。为兄如此,岂妻妾他人所能间哉!

【译文】

凡是为人哥哥的,与弟弟不友好的,一定说是弟弟对自己不恭敬。自古以来做弟弟的对哥哥不恭敬的哪一个超过象?万章问孟子道:“舜的父母亲打发舜去修缮谷仓,等舜上了屋顶,便抽去梯子,他父亲瞽还放火焚烧那谷仓,幸而舜设法逃了下来。于是又打发舜去淘井,他们不知道舜从旁边的洞穴出来了,使用土填塞井眼。

舜的弟弟象这时说:‘谋害舜都是我的功劳,牛羊分给父母,仓廪分给父母,干戈归我、琴归我,弤弓归我,两位嫂嫂要她们替我铺床叠被。’象便向舜的住房走去,舜却坐在床边弹琴。象说:‘哎呀!我好想念你啊!’但神情之间是很不好意思的。舜说:‘我想念着这些臣下和百姓,你替我管理管理吧!’不晓得舜不知象要杀他吗?”

孟子答道:“为什么不知道呢?象忧愁,他忧愁;象高兴,他也高兴。”万章说,“那么,舜的高兴是假装的吗?”孟子说:“不,从前有一个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使主管池塘的人畜养起来,那人却煮着吃了,回报说:‘刚放在池塘里,它还要死不活的;一会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突然间远远地不知去向。’子产说:‘它得到了好地方呵!得到了好地方啊!’

那人出来了,说道:‘谁说子产聪明,我已经把这条鱼煮着吃了,他还说:得到了好地方呵,得到了好地方呵!’所以对于君子,可以用合乎人情的方法来欺骗他,不能用违反道理的诡诈欺骗他。象既然假装着敬爱兄长的样子来,舜因此真诚地相信而高兴起来,怎么会是假装的呢?”万章问道:“象每天把谋杀舜的事情作为他的工作,等舜做了天子,却仅仅流放他,这是什么道理呢?”

孟子答道:“其实是舜封象为诸侯,不过有人说是流放他罢了。”万章说:“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骓兜发配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鲧充军羽山,惩处了这四个罪犯,天下便都归服了。就因为讨伐了不仁的人的缘故。象是最不仁的人,却以有庳之国来封他。有庳国的百姓又有什么罪过?对别人就加以惩处,对弟弟就封以国土,难道仁人的作法竟是这样的吗?”

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有所忿怒,不藏于心中,有所怨恨,不留于胸内,只是亲他爱他罢了。亲他便要使他责;爱他便要他富,把有庳国土封给他,正是使他又富又贵,本人做了天子,弟弟却是一个老百姓,可以说是亲爱吗?”万章说:“我请问,为什么有人说是流放?”

孟子说:“象不能在他国土上为所欲为,天子派遣了官吏来给他治理,缴纳贡税,所以有人说是流放。象难道能够暴虐对待他的百姓吗?纵如此,舜还是想常常看着象,象也不断地来和舜相见。不必等到规定的朝贡的时候,平常也假借政治上的需要来相接待。”

汉代丞相陈平,小时候家里贫困,喜欢读书,有田三十亩,一个人与哥哥陈伯住一起。陈伯常耕作种田,让陈平一个人游学。陈平为人长得很高、又漂亮。有人说陈平“贫困之人,怎么会吃得来这样肥头大耳?”他的嫂子嫉妒陈平不料理家事,说:“也许是吃了些糠吧,有这样的叔子,还不如没有的好。”他哥哥听见了,把他的妻子赶走并且抛弃了她。

御史大夫卜式,本来从事种田畜牧业,有一位小弟弟。弟弟长大后,卜式自己一个人离开家庭,只取一百来只羊,田土、住宅、财产物质全归弟弟。卜式入山放羊十多年,羊繁殖到一千多头,并且买了田土和房子。但他的弟弟却全部破坏损耗了家产,卜式就把自己的财产分给他,并且这样做有好几次。

唐代朔方节度使李光进,弟弟是河东节度使李光颜,弟弟先于他娶了媳妇,他们母亲把家事全交给光颜的妻子。等到光进娶亲的时候,母亲已经亡故。光颜的妻子清点并收拾好家里的财产,把门锁起来。然后把钥匙交给光进的妻子。

光进的妻子不接受,回答说:“弟媳曾经侍奉过故去的婆婆,并且你接受了婆婆的安排,因此婆婆的安排是不可以更改的。”说完两姑嫂相互拥抱起来哭泣,最后仍让光颜的妻子主持家政。

平章事韩混有幼子是夫人柳氏生的,幼子与弟弟韩湟在堂上玩耍,从阶上失误掉下来死了。韩混禁止夫人不要哭泣,担心伤害叔叔的心。做哥哥如此,难道是妻妾或其他人所能离间开的吗?

【原文】

弟之事兄,主于敬爱。齐射声校尉刘琎,兄谳夜隔壁呼琎。琎不答,方下床着衣,立,然后应。辙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

【译文】

弟弟侍奉兄长,关键是要敬重。齐代射声校尉刘琎的哥哥刘夜晚在隔壁喊刘琎,刘琎没答应,下床穿好衣服,站好之后才答应。哥哥怪他为什么那么久没答应,他说:“刚才你喊我的时候我还没有整装束带。”

【原文】

梁安成康王秀,于武帝布衣昆弟,及为君臣,小心畏敬,过于疏贱者。帝益以此贤之。若此,可谓能敬矣。

【译文】

梁安成康王秀跟武帝是平民兄弟,等到武帝即位后,秀对武帝小心侍候,非常敬爱,其敬爱超过了那些血缘疏远的人。武帝更因此看重秀。弟弟像这样对待哥哥可谓是敬重。

【原文】

后汉议郎郑均,兄为县吏,颇受礼遗,均数谏止,不听,即脱身为佣。岁余,得钱帛归,以与兄,曰:“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赃,终身捐弃。”兄感其言,遂为廉洁。均好义笃实,养寡嫂孤儿,恩礼甚至。

【译文】

东汉议郎郑均哥哥当县吏时,经常接受他人礼品,郑均多次劝谏,哥哥不听,他就去当佣人。过了一年多,他拿了钱财回来给哥哥说:“钱财用尽了可以再赚。当官的贪赃枉法,就会受到惩处,再也不能为官。”哥哥听了他的话后非常感动,此后清正廉洁、不徇私情。郑均为人忠厚老实,哥哥死后,他赡养寡嫂,抚养孤儿,恩礼备至。

【原文】

晋咸宁中疫颍川,庾衮二兄俱亡。次兄毗复危殆。疠气方炽,父母诸弟皆出次于外,衮独留不去。诸父兄强之,乃曰:“衮性不畏病。”遂亲自扶持,昼夜不眠。其间复扶柩哀临不辍。如此十有余旬,疫势既歇,家人乃反。毗病得差,衮亦无恙。父老咸曰:“异哉此子!守人所不能守,行人所不能行,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始知疫疠之不相染也。”

【译文】

西晋咸宁年间颍川发生瘟疫,庾衮的两个哥哥都死了。还有个哥哥庾毗生命垂危。其时瘟疫肆虐,父母及几个弟弟都外出居住,庾衮留在家里,不肯离去。父母等人强迫他同行,他却说:“我不怕染病。”就在家亲自侍候哥哥庾毗,昼夜不眠。如此这般,过了一百多天,瘟疫渐渐停息,家人才回家。庾毗的病得以康复,庾衮也安然无恙。乡亲们都说:“这个儿子真是不同寻常,能够坚守他人不能坚守的岗位,能做他人不能做的事情,天气寒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的长青不凋,也才晓得瘟疫不染好人。”

【原文】

唐英公李勣,贵为仆射,其姊病,必亲为燃火煮粥,火焚其须鬓。姊曰:“仆射妾多矣,何为自苦如是?”勣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姊年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弼,复可得乎?”若此,可谓能爱矣!

【译文】

唐英国公李勣,官至仆射,他的姐姐病了,他就亲自为她烧火煮粥,火苗烧了他的胡须和头发。姐姐说:“你的妾那么多,为何这样自找苦吃?”李勣回答说:“难道是没人吗?我想到姐姐现在年老,我自己也老了,即使想长时间地为姐姐烧火煮粥,又怎么可能呢?”像这样的弟弟,可谓能够敬爱姐姐。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