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华家训2
7128800000022

第22章 李鸿章家训(3)

文儿来信询问文学的事,现在我告诉你。文字是思想的代表,思想是文字的基础,因此二者的研究练习,互为表里。况且思想为事实之母,今日学者所积累的思想,有一天都将在事实中表现出来。思想有不适合于事实的,那么立身处世,怎么能保证没有自误和误人的顾虑。因此读文章应先读记叙文,作文也应当先作记叙文,再参照文家法则,而平时应当随时留心事物之实际,如此循序奋进,即使愚笨一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一定变得刚强,这是可以事先判决的。读文章时的选择,既然以真实为标准,那么八股文推行以后,不如八股文未推行以前。(更详细地加以区别,道光、咸丰以前的文章还好,道光、咸丰以后,就越来越差了。)唐、宋以后的文章,尤其不如汉、魏以前。大概古代的文章,对于事实比较切合;后代的文章,对于事实多有疏忽,不足为表示思想的模范,而汉、唐以前的文章,又为本国人历来所尊信,选择其中最切合于世道的文章加以阐明,对于全国人精神的联贯,大有关系。读文章的方法,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加以熟诵,每个季度一定以能背诵若干篇为目的,那么字句怎样联合,篇段怎样布置,就可以在收视反听之间得到一种作文的法式。精神的研究、练习已经深透,行文自然就很熟练、流利了。所以高声朗诵和俯察沉吟种种功夫,是万万不可以缺少的。之所以必须熟读的原因,是因为我国人民平素没有普及教育,言语和文字久离为二,不是脑海中储藏有几百篇好文章、三四千个可以分类(指名词、代词、动词、静词、状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九类之文法)之字,作文时,心手一定不能运用自如。(普通人说话所用之字,大约三千多,但没有规律。)一个人秉资虽然有聪敏与笨拙的区别,习性虽然有文雅与鄙野的区别,但这种熟读的功夫,对每个人都是不可缺少的。

读文章须一气读完

【原文】

汝兄弟来禀,以读书不得其法,颇为怅恨。要知读古文,须从头至尾,一气读完,万不可分段读。盖文贵气魄,忌散漫,分段读,势必失通篇精警处,而淡然无味也。既知读法,则一面读,应一面想。如李华《吊古战场文》、李陵《答苏武书》,能想到一幅凄凉图画,满纸生风,汉皇负德,只字泪寄千行,而为之声泪俱下者,可谓得读书之玄奥焉。此层我与伯叔等时时论及,汝可翻阅长上之日记,就近请教四叔。汝兄弟家居,宜听诸长训言,读书写字,刻苦用功。我以身体不适,不能多及,他日当反复论之。

——节选《清代四名人家书》

【译文】

你们兄弟来信,说掌握不好读书的方法,感到失意和遗憾。要知道读古文,必须从头到尾,一气读完,千万不可分段来读。因为文章贵气魄,忌散漫,分段读,势必失去通篇精深精辟的地方,而感觉淡然无味。已经知道了读法,一边读,就应当一边想。如读李华《吊古战场文》、李陵《答苏武书》,就能想到一幅凄凉的图画,感觉满纸生风,汉皇负德,作者在每个字中寄托了自己的千行泪水,因而为之声泪俱下,这可以说是得到了读书的幽深奥妙之处了。对这个问题,我和你们的伯伯、叔叔时时谈论到,你可以翻阅长辈的日记,就近向四叔请教。你们兄弟住家的时候,应当听从各位长辈的训言,读书写字,刻苦用功。我因为身体不太好,不能多说,以后一定与你们反复谈论。

求学须有恒心适时学西文

【原文】

吾儿来禀,书法渐有进境,叙事亦有头绪,甚喜!甚喜!惟求学须有恒心,不可因稍得门径,以为已足。余近在上海设立外国语言馆,聘请外国知名之士为教授,专授外国语言。吾儿待国学稍有成就,可来申学习西文。余未读蟹行文字,每与外人交涉,颇感困难。吾儿他日当尽力研读之。余前与四叔书,谓祖母年老,家事不可再使其烦心。吾儿在家,攻读之外,每日至四叔处请安,并讨论学问。虽微小之事,亦可与四叔商量也。四叔之训,不可违背。

——节选《清代四名人家书》

【译文】

收到儿的来信,发现书法渐有进步,叙事也条理清楚,我感到非常高兴。只是求学必须有恒心,不可以因为稍微找到了一点路子,就认为已经足够了。我最近于上海设立外国语言馆,聘请外国知名之士为教授,专门讲授外国语言。我儿等到国学稍有成就,可以来上海学习西文。我没有学过外文,每次和外国人交涉,很感困难。我儿以后应当努力研究它。我前次写给你四叔信中,谈到你祖母年老,家事不可再使她烦心。我儿在家,攻读之外,每天要到四叔那里请安,并和四叔讨论学问。即使是微小的事情,也可以和四叔商量。四叔的训诫,你不可以违背。

民族须振兴落后必挨打

【原文】

年来国势日非,吾等执政,虽竭力谋强盛,然未见效,深为可叹!国人思想,受毒很深,忽然一旦变化,固非易事,然受外人之凌辱,国人未能反省,非愚且钝乎?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墨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鄙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东西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今当局者渐醒,于是有遣使出洋考察之议。然考察而未能仿行,等于不察。欲仿行而仍假手于外人,等于不仿。故曾夫子涤笙等有上疏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事,各专所学,报效于国家也。或谓天津、上海、福州等处已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京师设同文馆,选满汉子弟,延请学者教授;又上海开广方言馆,选文童肄业;似中国已有基绪,无须远涉重洋。不知设局制造开馆,所以图振奋之基也;远适肄业,集思广益,所以收远大之效也。西人学求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其明其理,习见其器,躬亲其事,各致其心思巧力,递相师授,期于月异而岁不同。中国欲取其长,一旦递图尽购其器,不惟力有不逮,且此中奥窔,苟非遍览久习,则本原无由洞澈,曲折无以自明。古人谓学齐语者,须引而置之庄岳之间。又曰:“百闻不如一见。”此物此志也。况诚得其法,归而触类引申,今日所为孜孜以求者,不更扩充于无穷耶?余然曾夫子之说,附其后,因疏圣上,并筹办法。吾儿身体不佳,宜自保重。每日工作,宜有定时,弗过度。余年老力衰,耳眼不灵,疏忽之处颇多,可恨可恨!

——节选《清代四名人家书》

【译文】

近年来国势一天比一天差,我们这些掌权的人虽然尽力谋求强盛,但是没有效果,深深感到叹惜。国人思想受毒害很深,突然发生变化,本来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同时又受外国人凌辱,国人不能反省,难道不是愚笨并且迟钝吗?受人凌辱的原因,不外乎不熟悉世事,墨守陈规旧法,藏身在文字之间,而鄙视工商。他们哪里知道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考察东西各国之强盛,没有不是这样。现在当局者渐渐醒悟,于是有派遣使者出洋考察的提议。但是只考察而没有能够仿照实行,等于白费。打算仿照实行但仍然借助于外国人,等于没有仿照。因此曾国藩夫子等有上疏,打算选派聪敏秀颖子弟出洋习艺一事,使他们各专所学,以报效于国家。有人认为天津、上海、福州等地已经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军火;首都设同文馆,选收满族和汉族子弟,延请学者教授;又上海开广方言馆,选文童肄业;好像中国已有基础,不需远涉重洋。这些人不知道设局制造和开馆,是为了图取国家振奋的基础;远涉重洋留学肄业,集思广益,是为了收取远大的效果。西人之学讲求实际效用,西人无论为士、做工或当兵,没有不进学校读书的。他们都明瞭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由于熟悉,都表现出各自的才干,亲自从事各自的事业,每个人都努力献出自己的心思巧力,互相进行师授,力求精益求精。中国想取其所长,但一旦想购尽西人的器械,不只是力气上有所不及,况且其中的奥妙,如果不是普遍地阅览,长久地学习,那么其根源就没有办法透彻地了解,曲折的地方也没有办法自我明瞭。古人说过,学齐国语言,必须把他安置在齐国的临淄之间。古人又说:“百闻不如一见。”此物此志啊!况且确实能够得到西人之法,回国后加以触类引申,今天努力不殆所求取的东西,不是会更加扩充到无穷无尽的地步吗?我赞成曾夫子的说法,附和在他后面,于是也上书皇上,并筹划办法。我儿身体不好。应当自己保重。每天的工作,应当有定时,不要过度。我年老体衰,耳朵、眼睛都不灵便,疏忽的地方很多,真是件遗憾的事。

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

【原文】

朔日来禀,谓古今五伦之不同,尚属合理。其中尚有一二未明晰者,乘友人回乡之便,为侄剖解。

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今已不甚适当。故三代盛时,孔子亦只谓之小康。洎乎封建既破为郡县,此五者之伦理,更觉其不当,况乎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古伦理,愈不适于世用,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

夫吾国之所谓五伦非有谬也,但不周备耳。今世界学者公定之伦理,大概为对于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邦国、对于世界,亦五大纲,而以个人与邦国之关系为最重。一国民法由此定,修身道德即以此为标准。此实吾国向者之伦理所不及也。

吾国家族伦理,父子间但重孝养,故谚有养儿防老之说。西洋各国人重自立,养老自有储蓄,而对于教育,则有不可不尽之义务。故其人皆有学识,少家累,故能尽力地方邦国,非不必养亲也。盖托生之社会国家,较二亲为尤重也,且人能自养,无须待养于子孙也。

世界各国,成年自二十岁至二十五岁,各国不同,男子莫不有纳税、当兵之义务。既成婚,则自为一家之户主,籍有专职,凡生死、婚姻、迁居,莫不确注于册,无漏无隐。吾国则以五代同堂为美事,有祖、父、子、孙、曾。即年长成材,亦不得为户主,与地方国家,毫无关系,是徒增家累,减国力,乌能适宜于此竞争之世乎?

总之一国法度,当随时势为变迁,而道德即缘之为轻重。今后一国之民族,乃趋乎适者生存之轨。凡此种种,非片楮可尽,所愿吾侄注意及之。

——节选《清代四名人家书》

【译文】

收到你初一的信,谈及的古今五伦的变化,还算说得合理,但其中还有一二处不明白的地方,乘友人回乡之时,我替你剖解。

我国自古相传的伦理,叫做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者的制度,在家族封建时代,好像可以通行,但今天已经不很适当。因此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三代兴盛的时候,孔子也只称之为“小康”时代。到了封建制变为郡县制,此五者之伦理,更加感觉不适当,何况在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的年代呢?因此,我国古代的伦理,更加不适合于世用,而我国人还死守着它,这就是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所以一天天受外人欺侮的原因啊!

我国的所谓五伦,并不是它本身有谬误,只是还不周全完备罢了。今天世界学者公定的伦理,大概为对于自己、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邦国、对于世界,也是五大纲,而以个人与邦国的关系,最为重要。一个国家的民法由这种关系制定,修身道德也以这种关系为标准。这实在是我国以前的伦理所不及的地方。

我国家族伦理,父子之间只注重孝养,因此谚语有“养儿防老”的说法。西洋各国人注重自立,养老自有储蓄,而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却有不可不尽的义务,所以西洋各国人都有学识,少家累,因此能尽力地方和邦国,并不是不必要赡养双亲。大概(在西洋人看来)托身于社会国家,比较双亲来说,尤为重要。并且各人能够自养,也就无须等待子孙来赡养了。

世界各国,成年自二十岁至二十五岁,各国不同,但男子没有谁没有纳税和当兵的义务。已经成婚,就成为一家之户主,户籍上登记有专职,凡是生死、婚姻、迁居,都确切地注在册上,没有遗漏,也没有隐瞒。我国则以五代同堂为美事,有祖父、父亲、儿子、孙子和曾孙。就是长大成了材,也不能做户主,与地方国家,毫无关系。这只能徒然增家累,减国力,哪里能适宜于这个竞争的世界呢?

总之,一国的法度,应当随着时势而变迁,而道德也遵循它为轻重。今后一国之民族,都趋向于适者生存的轨道。凡此种种,不是片纸可以说得详尽的,愿我侄注意它。

身病,志气不少衰

【原文】

汝今多病,我不忍以学业督汝,然病者身也,必志则不能病也。当病之时,宜息养其身,而不可灰颓其志气,且安知夫病之久而不愈乎?夫病同而病之者异。古人有咏病鹤者、有咏病马者,鹤与马虽病,而其凌云之气、追风逐电之心故在也。鸡犬岂必不病,而古人无咏之者,彼即不病,固无望其高远耳。余向者抱病,志气不少衰,而病且等于无病,何也?立心坚确,阴阳亦退而听命也。勖哉吾侄,敬听我言。

——节选《清代四名人家书》

【译文】

你现在体弱多病,我不忍心拿学业来督促你,但是生病的只是身体,一个人的心志千万不能病。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应当休息、保养身体,却不可以颓丧志气,况且又怎么知道生病久了却不会痊愈呢?生的病相同,但得病的人与物却不同。古人有咏病鹤的、有咏病马的,鹤与马即使病了,但是它们那种直上云霄的气概、追风逐电的心志仍然还在。鸡和狗难道一定就不病?但古人没有歌咏它们的。鸡和狗就算不得病,本来就没有谁企望它们能够高飞远跑的。我以前得病,志气不少衰退,于是病了等于没有病,这是为什么呢?立心坚定不移,阴阳也退下听从你的驱使了。努力吧!我的侄儿,你一定要细心地听从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