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7122700000005

第5章 孩子的成长需要尊重(1)

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平视是尊重的最佳策略;民主是尊重的最佳土壤;协商是尊重的最佳捷径,倾听是尊重的最佳表现。

没有尊重的爱是伤害,没有尊重的教育是霸权教育。尊重是双向的,单向的尊重是在造就小霸王。父母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将逐渐培养他们尊重他人的习惯。

小狗待售

如果你想受人尊敬,那么首要的一点就是你得尊敬你自己。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家宠物店老板在店门口挂了张“小狗出售”的牌子。这种招牌通常很能吸引孩童的眼光。不久后,果真有一个小男孩走进店里询问:“要多少钱才能买到小狗?”

老板回答:“从30元到50元不等。”

小男孩伸手到口袋,但掏出的只有些零钱,他说:“我只有二块三毛七,我能看看小狗吗?”

老板微笑地点了点头,然后吹了一声口哨,这时从走道那端跑来一只狗妈妈,后面跟着5只毛绒绒的刚出生小狗;前面4只跑起来像是会滚动的球,但最后一只却是一跛一跛地往前进。小男孩一眼就看到这只不善于行的小狗,他问道:“这只小狗怎么啦?”

老板解释说,经过兽医检查,原来这只小狗后脚残缺,这辈子注定要当跛脚狗了。

小男孩听了之后兴奋异常:“我就要买这只小狗。”

老板开口了:“这只狗不必买,你若真想要,送你就好了。”

然而这话却使得小男孩十分不悦,他双眼直视着老板,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要你送我,这只小狗和其他小狗一样值钱,我会付足价钱买下。我现在只能给你二块三毛七,但以后每个月我会给你五毛,直到把钱付清。”

老板摆了摆手:“你何必买这只小狗呢?它又不能像其他小狗一样陪你跳,陪你玩。”

这时小男孩弯下腰,拉起左边的裤管,露出严重的扭曲畸形的左腿,他能站着全靠金属支架支撑。他抬头看看老板。轻声地说:“我自己也跑不快,这只小狗正好有个同病相怜的主人。”

请尊重孩子的思考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教师给各国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

学生们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在“全国世纪父母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上,资深教育专家、原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严肃地讲了上面这则“让人笑不起来”的“笑话”,其中包含了对教育的反思。

看看现实。在中学生参加的数理化方面的国际比赛中,凡是死记硬背的题目,中国学生都能得高分,需要独立思考、判断、想象的题目,中国学生往往失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外国记者会提问题、敢提问题。而中国记者却很少提问。

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学生为了应付升学考试,经常埋头“题海”,老师更希望学生“按正确答案”回答问题,不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在家庭中,父母有一句口头禅:“好孩子一定要听大人的话。”言下之意,不听大人话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不大教孩子“提问”,更不鼓励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评价标准,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能力。

《知心姐姐》杂志曾做了一次题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标准”的“知心调查”。全国18个省市的1904名中小学生的父母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中选择“听父母或老师的话”的占11.8%,而选择“有思想、有主见、有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仅占1.21%。

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愈强。

思考源于好奇。孩子都有好奇心。爱提问是儿童的天性。面对孩子提出来的大问题、小问题、愚蠢的问题、聪明的问题,父母应该高兴和鼓励。

一个5岁的孩子最爱问问题。一次他从幼儿园回来,神秘地问他的妈妈:“妈妈。你知道唾沫是什么味儿吗?”

“不知道。”妈妈坦白地说。

“唾沫是臭的!”男孩肯定地说。

“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把唾沫舔在手心上,一闻,真臭!”说着,他还做了个示范。

妈妈一闻,果然很臭,忙说:“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唾沫在我嘴里呆了这么多年。我怎么就不知道呢?可能是‘久闻不知其臭’吧!”

儿子很得意,每次从幼儿园回来,都要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长大了,他很有创意,做事也有自己的主张。

提问,是孩子的权利。面对成年人司空见惯的世界,孩子常常会提出绝大部分成年人没想到而且回答不了的问题,这正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如果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甚至会给孩子一生带来负面影响。

有个男孩,经常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一天,妈妈给他讲聪明的小白兔战胜可恶的大灰狼的故事,他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小白兔就是好的,大灰狼就是坏的呢?”

妈妈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狠狠给了儿子一个耳光,她声色俱厉地说:“笨蛋。这难道还用问吗?”

男孩“哇”地一声哭了。妈妈不耐烦,又狠狠地抽了儿子两下说:“哭,哭,有什么好哭的。这么笨还好意思哭!”

男孩莫名其妙地挨了打,却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心里忿忿地想:你是大人就可以不回答我的问题,就可以不讲理吗?你力气大就可以随便打我吗?

从此他不再缠着妈妈讲故事,也失去了听故事的好奇心,但心中却留下了仇恨。13岁时他因为打架伤人进了工读学校,现在还在工读学校上高二。他那有着研究生学历的妈妈,怎么也不会相信,自己一记重重的耳光,不仅剥夺了儿子的提问权,也打飞了儿子的好奇心,打跑了儿子的自尊心。

学会思考,对一个人成长极为重要,“思考的启示把人从奴隶解放成自由人”。美国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中国数学家华罗庚对思考也有过精辟的论述:“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分不开。”

没有提问与思考,或许蔡伦不会发明造纸术。或许牛顿不会发现万有引力,或许爱迪生也不会发明电灯、电话、留声机。

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

请尊重孩子的提问和思考。你的尊重将带给他无限的鼓励。

尊严地活着

爱自己也让别人分享你的爱,你才能尊严地活着。

这是关于两个小人物的故事。先说华思。他是一个头发花白但很整齐的老人,他瘦小驼背,无亲无故,孤零零地住在印第安纳波里斯市北区一幢整洁的木屋里。27年来,华思一直挨家挨户地兜售杂货。以此谋生。华思老人的事有三件让人铭记不忘:一是他从来不当自己是小贩,他总是对顾客说:“我是推销员。”二是限定自己每年到每户人家的次数为3趟,说这样不致于讨人厌,并以此说明他是一位懂规矩的推销员。三是他从不向邻居推销,每有邻居向他买东西,他就说:“我是你的街坊嘛。希望你当我是街坊,而不是站在你门口的推销员。”

1971年2月的某一天,73岁的华思老人去世了。次日。报纸上登出一篇有关华思老人的文章,其中透露了华思生前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担心将来死了没人送终”。出乎意料的是,华思葬礼的那天,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凡认识华思的人都提前一个小时来到墓地,为华思送行。

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位老人,他是纽约的一位普通工作者,叫布鲁斯。这位老人在一次中风治愈后,被公司调去开电梯。这实在是一个最最缺乏情趣的工作。但布鲁斯在接受这份新工作的当天就想:我不知道一个普通的电梯工人究竟能做什么,才能使这份工作在我的手上有所不同。上班的第二天,布鲁斯就在电梯里贴了一幅画,是一些排列在碗柜里的盘子。后来,他又贴了家人的照片,再后来他又从家里带来鲜花和植物。直到他的CD机里放出音乐,电梯里的乘客才开始相互交谈起来。本来陌生的人们,在布鲁斯营造的宽松、融洽、温馨的氛围里,不再隔阂不再陌生;所有乘坐布鲁斯电梯的人都感觉到:原来陌路人也是可以成为彼此交流、彼此沟通的朋友。渐渐地,布鲁斯发现他起初想着为别人做的事,倒使他自己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并从中获得了许多乐趣。

华思生前的活法,与布鲁斯老人的活法,都是最有尊严的活法。华思的尊严来自于他不轻视自己:他努力做到,既要生存,又不致于让顾客讨厌自己;在邻居面前坚守“街坊”的角色不变。一个靠做小买卖为生的人,需要什么样的心境和修养,才会节制得如此完美从而使自己活得这般有尊严呀!事实表明,华思老人生前那颇具尊严的活法,得到了他的顾客和邻居们的充分尊重。而布鲁斯老人的活法又体现着另一种尊严,即使低微的工作,到他手里也要干得“有所不同”。因此,那些上上下下的白领们,没有一个把布鲁斯当成一个普通的电梯工,而是把他看作一个可亲可敬的长者。所以说。人的尊严不是穿多好或职位多高就能有的,人的尊严取决于你在爱自己的时候,是否也让接触到你的人分享到了一份爱意。

我知道你是明星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年轻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个巴黎都知道他,但这个姑娘却没表示出丝毫的惊讶和兴奋。

“您喜欢电影吗?”他不禁问道。

“当然喜欢,我是个电影迷。”

她手脚麻利,看得出她的修车技术非常熟练。半个小时不到,她就修好了车。

“您可以开走了,先生。”

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

“不,先生,我还有工作。”

“这同样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难道不亲自检查一下吗?”

“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的嘛。”

车跑得很好。姑娘说:“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

“怎么。您不想再陪陪我吗?我再问您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对我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只是没有像其他别的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绩,我有我的工作。您今天来修车,是我的顾客,我就像接待顾客一样接待您;将来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会像今天一样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吗?”

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的女工面前,他感觉到自己的浅薄与狂妄。

“小姐,谢谢!您让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教育。现在,我送您回去。再修车的话,我还会来找您。”

对权贵和名流的崇拜,只能给我们自己带来两种结果:第一是对自卑心的安慰,第二是对自尊心的亵渎。

人生而平等,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一样重要,我们有什么必要降低自己的人格去向权贵和名流表达平白无辜的敬意?

恪守本分,不卑不亢,如此做人才不丧失尊严。可是,生活里有多少人能够这样?请尊重孩子所谓的“隐私”

一位母亲说:“儿子上初中了,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我刚走进去,孩子两眼瞪着我说:‘你给我出去!你不出去,我就出去!”’这位母亲怎么也不理解,自己从小带大的孩子怎么变得这样陌生?

一位说:“我的儿子本来挺乖的,不知为什么一上初中,每天回到家,径直钻进自己的小屋,门口还挂块小牌:‘请勿打扰,谢谢合作!’我很生气,我那么关心他,他竟然把我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