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7108100000035

第35章 跋

六祖大师平昔所说之法[1],皆大乘圆顿之旨[2],故目之曰经[3]。其言近指远[4],词坦义明[5],诵者各有所获。

[1]平昔,平生昔日之时也。杜甫诗:“三叹酒食傍,何由似平昔。”

[2]《宝积经》二十八:“诸佛如来正真正觉之道,彼乘名为大乘。”《四教义集注》下:“体非渐成,故名圆顿。”同《集解》下:“三一无差,不从渐次,名为圆顿。”旨,宗旨也。

[3]《辅教编·六祖坛经赞》注曰:“今大鉴所演是大法要,真正无妄,实可轨持,如如恒常,魔外群邪不能改变,正与佛经无异。固宜以佛经字为例也。”《镡津文集》三:“称经者,后人尊其法,而非六祖之意也。今从其旧,不敢改易。”案:或称《坛经》,或称《坛记》,其弟子所传之一脉则尊称之曰《坛经》;非其一脉所传,如他宗之弟子等,则称之曰《六祖坛记》也。

[4]《孟子》:“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5]坦,他亶切,平易也。案:词坦易明,即俗人所云深入显出之意。

明教嵩公[1]常赞云:“天机利者得其深[2],天机钝者得其浅[3]。”诚哉言也。

[1]《五灯会元》十五:“洞山聪禅师法嗣,杭州佛日契嵩禅师,藤州镡津李氏子也。七岁出家,十三得度,十九游方,遍参知识,法于洞山。后居永安兰若。著《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辅教编》,上进仁宗皇帝。帝览之嘉叹,付传法院,编次入藏。下诏褒宠,赐号‘明教’。熙宁四年六月四日,晨兴写偈,至中夜而化。师有文集二十卷,目曰《镡津》,盛行于世。”

[2]《列子·说符》:“苦皋之所观,天机也。”《庄子·内篇·大宗师》:“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3]“天机”二句,见明教大师《辅教编·六祖坛经赞》。

余初入道,有感于斯。续见三本不同,互有得失,其板亦已漫灭[1]。因取其本校雠[2]。讹者正之[3],略者详之[4],复增入弟子请益机缘[5]。庶几学者得尽曹溪之旨[6]。

[1]《后汉书八十·祢衡传》:“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2]谢肇淛《文海披沙》八:“对书曰校。”刘向《别录》:“校书一人,持本一人,对读若怨家然,故云雠。”

[3]讹,伪也;谬也。正其不正曰正。《论语》:“就有道而正焉。”

[4]郑玄《古文真宝序》:“繁者芟之,略者详之。”

[5]按古本及宋本,无“机缘第七”篇题。只第十南北二宗见性门中载法达、智常等三四辈。今本“机缘七”中,系尼无尽藏、法海、智通、志道,乃至方辨等十有余人,请益机缘,故云增入。即宗宝所加添也。

[6]庶几,近辞也。《易·系辞下·传》:“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按察使云公从龙,深造此道[1]。一日过山房[2],睹余所编,谓得《坛经》之大全,慨然命工锓梓[3],颛为流通[4]。使曹溪一派,不至断绝。或曰:达摩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卢祖六叶正传[5],又安用是文字哉?余曰:此经非文字也,达摩单传直指之指也[6]。

[1]《事物纪原》六:“唐明皇开元二年,置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也。”《万世统谱》二十:“元云从龙,文昌人,进士。仕元为行省参政,抚绥有功,兵民悦服。”

[2]山房,隐者之书室也。

[3]锓,音“寝”;刻也。梓,木名。《公羊传》:“锓其板。”

[4]颛,与“专”通。

[5]六祖姓卢氏,故名卢祖,又云卢居士;禅家或称之曰老卢。叶,世也;六叶,即六世。

[6]禅家之宗旨,不依于经论文句,单传心印之谓也。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机,遂泛海而来,单传心印。《祖庭事苑》:“传法诸祖,初以三乘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矣。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直吾门之哑羊耳。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犹通也,岂拘执于一隅哉!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余法亦然。所以为见性成佛也,岂待遣而后已。

南岳[1]、青原[2]诸大老,尝因是指以明其心,复以之明马祖[3]、石头[4]诸子之心。今之禅宗,流布天下,皆本是指。而今而后,岂无因是指明心见性者耶?问者唯唯[5],再拜谢曰:予不敏[6],请并书于经末,以诏来者[7]。至元[8]辛卯夏,南海释宗宝跋[9]。

[1]怀让禅师。

[2]行思禅师。

[3]道一禅师。

[4]希迁禅师。

[5]《文选十一·西都赋》:“宾曰唯唯。”注:“唯,应敬之词也。”《汉书》注:“晋灼曰:唯唯,谦应也。”

[6]《孝经》:“参不敏。”吴氏注:“不敏,犹言迟钝。”

[7]诏,之笑切,告也;又教导之辞也。来者,将来之后学也。

[8]按:至元,元世祖年号,辛卯二十八年也。

[9]南海,县名。隋以番禺改置。唐、宋因之。明、清时与番禺县并为省治。民国徙治佛山镇,属广东粤海道。宗宝,或云未详,或云即韶州南华寺住持。南华寺,元朝曰花果院。案:藏本题下云“风旙报恩光孝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宗宝编”。盖宗宝即广州南海县法性寺住持,故曰南海释宗宝也。绪而论之曰“序”,文集之后序曰“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