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7108100000033

第33章 付嘱品第十(3)

[2]《传灯录》二:“第二十一祖婆修盘头,罗阅城人也。”尊者一食不卧,六时礼佛,为众所归。二十祖至彼问其众曰:此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勤,何故不可?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心无所希,名之曰道。尊者闻之,遂发无漏智。祖乃付法。见《佛祖正宗道影》一。

[3]《传灯录》二:“第二十二祖摩拿罗,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也。”二十一祖至彼国,王问之。祖云:“今王国有二师化导,佛记第二五百年有二神力大士出家继圣。王之次子摩拿罗是其一。吾虽德薄,敢当其一。”王遂舍之作沙门。祖遂付以大法。见《佛祖正宗道影》一。

二十三、鹤勒那尊者[1];二十四、师子尊者[2];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3];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4];

[1]《传灯录》二:“第二十三祖鹤勒那,月氏国人也。姓婆罗门,父千胜。”尊者常有鹤众相随。问二十二祖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脱?”祖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尤。”鹤众闻偈飞鸣而去。既得法,行化中印土。付法师子而寂。见《佛祖正宗道影》一。

[2]《传灯录》二:“第二十四祖师子比丘,中印度人也。”尊者游化至厕宾国,付法与婆舍斯多后。王曰:离生死否?曰:已离生死。曰:可施我头?曰:我身非有,何吝于头?王即挥刃断尊者头,白乳涌出高数尺。王之右臂,旋亦堕地。见《佛祖正宗道影》一。

[3]《传灯录》二:“第二十五祖,婆舍斯多,罽宾国人也。”尊者姓婆罗门,父寂行,母常安乐。既诞,拳左手。遇师子尊者显发宿因,密受心印。见《佛祖历代通载》七。

[4]《传灯录》二:“第二十六祖,不如蜜多,南印度得胜王之太子也。”尊者既得法于二十五祖,至东印度。彼外道师长爪梵志恐王迁善,尊者至,以为魔。王问尊者:师来何为?尊者曰:将度众生。梵志不胜其怒,即以幻法化大山于尊者顶上。尊者指之,忽在彼众头上。梵志等怖惧投尊者。尊者愍其愚惑,再指之,化山随灭。乃为王演说法要,俾趣真乘。见《佛祖历代通载》八。

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1];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2];二十九、慧可大师[3];

[1]《传灯录》二:“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东印度人也。”二十六祖至东印度,与王同车而出,见丐者缨络童子稽首于前。谓王曰:此童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此圣之后,复出二人:一人化南印度,一人缘在震旦。为宿因与祖同居,祖转甚深修多罗,尊者演摩诃般若故,即名之曰般若多罗,而付以法。后尊者往南天竺香至国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罗。见《佛祖历代通载》八。

[2]原注:此土是为初祖。《传灯录》三:“第二十八祖,菩提达磨,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尊者本名菩提多罗,遇二十七祖付法后,改名为菩提达磨。梁普光元年泛海至广州。武帝迎之至建业。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有何功德?摩曰:无功德。帝曰:何云真功德?摩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摩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摩曰:不识。帝不悟。遂渡江之魏,止于嵩山之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已。后得慧可,以所得法并衣钵付之。见《传法正宗记》。

[3]第二十九祖慧可大师,武牢人也,姓姬氏。初名神光,得法后达磨大师改其名曰慧可。为东土之第二祖。《佛祖历代通载》十:“有僧神光者,因神人发起来见师。师端坐不顾。会天大雪,光立雪中至积雪过膝。师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求何事耶?光曰:唯愿大慈,开甘露门,广度群品。师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难逢,岂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诲励,喜不自胜,即以利刀自断左臂置于师前。复问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师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师曰:将心来与汝安。可曰:觅心了不可得。师曰:与汝安心竟。大同元年十二月,师将示寂,顾谓可曰:世尊以正法眼藏付嘱大迦叶,展转传授,以至于吾。吾今付汝,汝当护持。并受袈裟,以为法信。”《佛祖正宗道影》一:“祖得法已,继阐玄风,转授法于僧璨。寿一百七终于筦城,德宗谥大祖禅师。”

三十、僧璨大师[1];三十一、道信大师[2];三十二、弘忍大师[3];

[1]第三十祖僧璨大师,在家之姓氏无考。既得法受衣钵,是为东土之第三祖。《佛祖正宗道影》一:“祖谒可祖曰:弟子身缠夙恙,请师忏罪。曰:将罪来与汝忏。祖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曰:与汝忏罪竟。复示般若谶曰:汝今得法,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所谓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及后周,果婴沙汰。祖往来司空山,居无常处。入罗浮,为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树下立化。玄宗谥鉴智禅师。”

[2]第三十一祖道信大师,靳州广济司马氏。既嗣法于璨大师,是为东土之第四祖。《佛祖正宗道影》一:“年十四,礼璨祖曰:乞和尚解脱法门。曰:谁缚汝?祖曰:无人缚。曰:何更求解脱乎?祖于言下大悟。既得法,住破头山。永徽中,安坐而逝。越明年,塔户自开,仪相如生。代宗谥大医禅师慈云之塔。”

[3]第三十二祖弘忍大师,靳州黄梅人也,姓周氏。后遇信大师得法,为东土第五祖。嗣化于破头山。《佛祖正宗道影》一:“祖蕲州黄梅人。先为栽松道者,托生于周氏之女。父母恶逐之。女无所归,乞食里中。及长,里人呼为无姓儿。路逢信,祖问曰:子何姓?祖曰:姓有,不是常姓。曰:是何姓?曰:是佛姓。曰:汝无姓耶?祖曰:性空故无。信默然,乞为侍者。女以夙缘,舍之无难色。祖与剃度,后付衣法,遂以学徒委之。授衣法于惠能后,上元元年化去。代宗谥大满禅师法雨之塔。”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1]。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2]。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3]八月初三日[4],于国恩寺斋罢[5],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6]: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7]。

[1]第三十三祖,是东土第六祖,故称日六祖。事迹详前。自六祖后,得法者多。故南岳、青原、法海、玄策、神会等皆以世次而分宗派,不称祖。

[2]毋,禁止之词。乖,背也;一彼一此而不相合也。误,错误也。

[3]先天,唐玄宗之年号。

[4]原注: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

[5]《佛祖统纪》三十:“先天二年,复归新州国恩寺,既而示寂。”清《一统志》三百四十六:“龙山寺在新兴县南思龙山,一名国恩寺,唐建。”按:新兴县属广西肇庆府,唐之新州也。

[6]述事陈义曰白。《金刚经》:“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7]谛,审也。谛听者,审详而听,即用心听之意。

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1],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2]。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3]。

[1]《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维摩经》:“直心是道场。”《高子遗书》:“人之生也直,本体也。以直养而无害,工夫也。”

[2]《传灯录》:“福州大安禅师问曰:学人欲识佛,何者即是?丈曰:大似骑牛觅牛。师曰:识后如何?丈曰:如人骑牛至家。师曰:始终如何保任?丈曰: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自兹领旨,更不驰求。上堂云:大安在沩山三十来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学沩山禅,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人苗稼,即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如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露迥迥地,赶亦不去也。”按:丈,指百丈。

[3]《起信论》上:“以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楞严经》一之下:“阿难言:我常闻佛开示四众:由心生故,种种法生;由法生故,种种心生。”《悟性论》:“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

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1]。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真如自性是真佛[2],邪见三毒是魔王[3]。”

[1]《起信论疏》上:“以无明力,不觉心动,乃至能现一切境等,故言心生种种法生。此则心随熏动,故云生也。若无明灭,境界随灭。诸识分别,皆灭无余,故言心灭种种法灭。此则心源还净,故云灭也。”《大智度论》十二:“复次,如一关色。淫人见之,以为净妙,心生染著;不净观人视之,种种恶露,无一净处。等妇见之,妒瞋增恶。目不欲见,以为不净。淫人观之为乐,妒人观之为苦,净行人观之得道,无豫之人观之,无所适莫,如见土木。若此关色实净。四种人观,皆应见净。若实不净,四种人观,皆应不净。以是故,知好丑在心,外无定也;观空亦如是。”

[2]《往生论注》下:“真如是诸法正体。”《大乘止观》:“此心即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永嘉证道歌》:“法身了觉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3]邪见,为五见之一。拔无因果之理,谓恶不足恐,善不足好之谬见也,此谬见为邪之最。局于邪故,因有邪之名也。三毒者,贪毒、瞋毒、痴毒。《婆沙论》四十二:“问曰:何故名魔?答曰:断慧命故名魔。复次,常行放逸害自身故名魔。”魔王名波旬,在他化自在天中,有大力鬼神,挠乱修行人者。

邪迷之时魔在舍[1],正见之时佛在堂[2]。性中邪见三毒生[3],即是魔王来住舍[4]。正见自除三毒[5]心,魔变成佛真无假[6]。法身报身及化身[7],三身本来是一身[8]。若向性中能自见[9],即是成佛菩提因[10]。

[1]迷,迷惑也。舍,以喻自己之一身如屋舍。

[2]即心即佛,故正见之时自身犹佛之堂。

[3]邪见生三毒,三毒与邪见同生于性中。

[4]一着邪见,佛变成魔。

[5]正见之时,三毒心自然除去。

[6]贪瞋痴本无实性,若了了见贪瞋痴性,即是佛性。贪瞋痴外,更无别有实性。故既具正见,则魔变成佛。

[7]见上本文。

[8]三身从一性而出,故云本来是一身。

[9]性中能自见三身本一身。

[10] 菩提,佛智慧也。

本从化身生净性[1],净性常在化身中[2];性使化身行正道[3],当来圆满真无穷[4]。淫性本是净性因[5],除淫即是净性身[6]。性中各自离五欲[7],见性刹那即是真。今生若遇顿教门[8],忽遇自性见世尊[9]。

[1]从化身而发生自性清净法身。

[2]自性清净法身,常在化身之中。

[3]性在身中,为身之主人,故性能使化身行正道。

[4]行正道,功报当来,故称报身圆满无穷。

[5]淫欲染污之性,生自性清净法身之因地。《维摩经·弟子品》:“不断淫怒痴,亦不与俱。不灭痴爱,起于明脱。”注:肇曰:“断淫怒痴,声闻也。淫怒痴俱,凡夫也。大士观淫怒痴,即是涅槃,故不断不俱。”《增一阿含》九:“盖屋不密,天雨则漏;人不惟行,漏淫怒痴。盖屋善密,天雨不漏;人能惟行,即无淫怒痴。”

[6]除去淫性即净性。

[7]《释氏要览》下:“五欲,谓色、声、香、味、触也。”《大藏法数·止观》云:“五尘非欲,而其中有味,能起行人需欲之心,故言五欲。常能牵人入诸魔境故也。”又,五欲者,一财,二色,三饮食,四名,五睡眠。见《华严大疏》二十七,《三藏法数》二十四。离五欲者,远离五欲过失也。《起信论》:“以知法性,无染离五欲过故,随顺修行尸罗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