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笺注
7108100000023

第23章 机缘品第七(2)

[8]犛,音“毛”。《法华·方便品》:“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入生死险道,相续苦不断。深著于五欲,如犛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犛牛,黑色,背有长毛。尾粗大,毛尤长,颇自爱护。人取尾毛以为冠缨。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1],损益由己[2]。口诵心行,即是转经[3]。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4]。

[1]在人之人,非指他人言,亦指迷悟人之自己也。

[2]损益,犹言增减。

[3]转,转诵也,即诵满一遍又一遍,次第遍遍诵下之意。

[4]被经转,为经所转也。

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1],心悟转法华[2]。诵经久不明[3],与义作雠家[4]。无念念即正[5],有念念成邪[6]。有无俱不计[7],长御白牛车[8]。

[1]但执诵文字语句者,则为法华所转。

[2]《楞严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中庸注》:“诚能动物。”即转物之义。

[3]法达诵《法华经》三千部,不明此经之宗旨。

[4]此言与《法华》经义相违也。雠家,冤家也。《起信论》:“或为知友,或为冤家。”

[5]无念无作而念经,即为正心念经。

[6]有有无之念,则为邪心被经转。

[7]不计,不涉计较也。

[8]驾驶车马曰御。《法华科注》:“白即是诸色之本,而与本净无漏相应。体具万听,如肤之充。烦恼不染,如色之洁。”《华严合论》:“门前三驾,且受权乘。露地白牛,方明实德。”

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1]: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2]。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3],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牛车与白牛之车[4],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5]。师曰:经意分明[6],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7]。饶伊尽思共推[8],转加悬远[9]。

[1]再启,再开问也。

[2]《法华经·方便品》:“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唯识》十:“如来实心,等觉菩萨尚不知故。”

[3]眼等诸根上利者,曰上根。

[4]羊车喻声闻,鹿车喻缘觉,牛车喻菩萨。白牛之车喻一佛乘。

[5]开示者,启发之而示以佛道也。

[6]经意,指《法华经》“方便”、“譬喻”二品之意。

[7]度,入声,量之也。

[8]饶伊,犹言尽他。

[9] 远,吊远也。

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1]。殊不知坐却白牛车[2],更于门外觅三车[3]。

[1]《法华·方便品》:“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请,岂得不说?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说此语时,会中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五千人等,即从座起,礼佛而退。所以者何?此辈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默然,而不制止。”听从也,从教也。从他,即听他也。

[2]《法华经·譬喻品》:“尔时长者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楣,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幰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婉筵,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按:佛之知见,即在人人之自性中,故以坐白牛车喻之。

[3]《法华经·譬喻品》:“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

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1],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2],为昔时故[3]。一乘是实[4],为今时故[5]。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6]。

[1]《法华经·方便品》:“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按:一佛乘,即人人自自己之佛性,亦即佛之知见也,亦即人人自坐之白牛车也。

[2]《法华·方便品》:“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又云:“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

[3]为实施权。

[4]《涅槃经》:“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所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5]开权显实。

[6]归一佛乘实相而见之,即无一佛乘实相之名。无妙法之相,此祖门下之眼,而非不见性者之所知也。故《法句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所印,一亦不为一。”

应知所有珍财[1],尽属于汝,由汝受用[2]。更不作父想[3],亦不作子想[4],亦无用想[5],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6],从昼至夜,无不念持也[7]。

[1]所有珍财,众生本具之宝藏也。

[2]《法华·譬喻品》:“是大长者,财富无,种种库藏,悉皆充溢。今此幼童皆是吾子,爱无偏党。我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应当等心,各各与之。”受用,享受之意。《朱子语录》:“不曾历许多,事过便去,看易也。卒未得他受用。”

[3]父,指长者。喻诸佛如来也。

[4]子,指诸穷人。喻一切众生。

[5]《法华·信解品》云:“宜加用心,无令偏失。”又曰:“悉以付之,恣其所用。”按:此言既得珍宝,则父想、子想、用想,三想一齐捐除。

[6]转如是经无有究尽。

[7]自己有一乘法,故无不念时也。《妙玄》第八:“手不执卷,常读是经。口无言声,遍诵众典。佛不说法,常闻梵音。心不思维,遍照法界。”

达蒙启发[1],踊跃欢喜[2]。以偈赞曰:经诵三千部[3],曹溪一句亡[4]。未明出世旨[5],宁歇累生狂[6]。羊鹿牛权设[7],初中后善扬[8]。谁知火宅内[9],元是法中王[10]。

[1]《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法华科注》二:“内解在心,名欢喜;喜动于形,名踊跃。”《左传》:“距离三百,曲踊三百。”

[3]一遍为一部,法达共读三千遍《法华经》。

[4]往日恃诵经三千部有大功德,今日至曹溪于一句之下亡所恃也。又,火宅即是色身,五阴在中如猛火,聚烦恼燃烧,无有已时。若能烛破烦恼,空其五阴,则火宅之内原是法中之王一转移间耳,下亡所恃也。

[5]出世旨,出兴于世间之旨,即一大事因缘也。言佛乘此一大事因缘,来此世间度人者。

[6]宁,安能之意。累生,多生也。

[7]佛不得已而设此羊、鹿、牛三乘。

[8]《法华·序品》:“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扬,演说而举扬之也。

[9]火宅,火作方烧之宅。《法华·譬喻品》:“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10]元,本来也。《法华·信解品》:“法王法中久修梵行,今得无漏无上大果。”《证道歌》:“法中王,最高胜。”注曰:王中法王位过百王之上,故云法中王也。按:此言迷于火宅内者,一悟本来,即是法中王也。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1],亦不辍诵经[2]。

[1]玄旨,深奥之义理也。张玭诗:“静室谈玄旨。”

[2]辍,音“拙”。止也,已也。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1]。初看《楞伽经》[2],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3],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4]。

[1]智通,见《传灯录》五、《会元》二、《正脉》一、《禅林类聚》八。唐之寿州,今之寿县,属安徽淮泗道。安丰县故城,在今寿县西南。

[2]《楞伽》,注见前。

[3]不会,不明白也。《永嘉证道歌》:“三身四智体中圆。”注云:三身四智者,乃觉性功用得名也。所言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也。四智者,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也。详后。

[4]《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束四智成三身者,几个智共成一身?几个智独成一身?答:大圆镜智独成法身,平等性智独成报身,妙观察智与成所作智共成化身。此三身亦假立名字分别,只令未解者看。若了此理,亦无三身应用。何以故?为体性无相,从无住体本而立,亦无无住本。”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1]。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2]。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3],发明成四智[4]。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5]。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6]。莫学驰求者[7],终日说菩提[8]。

[1]四智不离本性,若离本性而说三身,故曰有身无智。

[2]三身从一自性而生,非三身中各有一自性也。《大乘庄严论》:“转入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故既悟三身之无有自性,即明三身由四智而成也。”四智菩提,即四智之智慧也。

[3]言各人自性中皆有三身。

[4]《顿悟入道要门论》上:“问: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几个识共成一智?几个识独成一智?答:眼耳鼻舌身,此五识共成成所作智。第六是意,独成妙观察智。第七心识,独成平等性智。第八含藏识,独成大圆镜智。”

[5]言不必不闻不见,屏绝外缘已能直入佛地。

[6]谛,审实不虚义。信,更无疑念也。

[7]莫学,犹言勿效。驰求,向外驰求也。《血脉论》:“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8]此言莫学向外驰求,不向自性中求,虽终日说菩提,而终不得菩提也。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1]?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2]。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清净[3],平等性智心无病[4]。

[1]转八识成四智,束四智成三身。三身既会,未有不明四智者,故曰“何更问耶”。

[2]试以造屋喻之,四智如材料,三身如房屋。若离三身而别谈四智,犹离房屋而但讲材料,此名有材料而无房屋。虽有此材料,还与无材料相同。

[3]自性清净,唤为镜智。唐释慧海云:“湛然空寂,圆明不动,即大圆镜智。”《三藏法数》十四:“一、大圆镜智。谓如来真智,本性清净,离诸尘染,洞彻内外,无幽不烛;如大圆镜,洞照万物,无不明了,是名大圆镜智。”

[4]唐释慧海曰:“能对诸尘,不起爱憎,即是二性空。二性空,即平等性智。”《三藏法数》十四:“二、平等性智。谓如来观一切法,与诸众生皆悉平等,以大慈悲心,随其根机,示现开导,令其证入,是名平等性智。”有隔碍相,则为有病。若无隔碍,万法流通,更无滞著,故为无病。

妙观察智见非功[1],成所作智同圆镜[2]。五八六七果因转[3],但用名言无实性[4]。

[1]唐释慧海云:“能入诸根境界,善能分别,不起乱想,而得自在,即是妙观察智。”《三藏法数》十四:“三、妙观察智。谓如来善能观察讲法圆融次第,后知众生根性乐欲,以无碍辩才,说诸妙法,令其开悟,获大安乐,是名妙观察智。”按:六识、七识,历历事行,练磨纯熟,应机接物,任运不涉计度,顿时观察明了,不假功成,故云非功也。

[2]应所成辨,唤为所作智。唐释慧海云:“能令诸根随事应用,悉入正受,无二相者,即是成所作智。”《三藏法数》十四:“四、成所作智。谓如来为欲利乐诸众生,故普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神通变化,引诸众生,令入圣道,成本愿力所应作事,是名成所作智。”

[3]五者,八识中之前五识也。如眼之能见色,耳之能闻声,鼻之能辨嗅,舌之能别味,身之能知冷热,对于色、声、香、味、触之五尘,有能起五种识之性也。八者,八识中之第八识也,又名阿赖耶识,又名藏识。凡为世间万物之本之种子,皆收藏于此识之中也。前五识及第八识,皆属于果。六者,八识中之第六识也。因前五识之感觉,而起分别判断之作用,故名曰意识。七者,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曰末那识。因六识分别五尘好恶,而由此识传送相续执取,故又谓之我见识。第六识及第七识,皆属于因。果因转者,即憨山大师所谓“六七二识因中先转,五八一体至果乃圆”也。

[4]《人天眼目》下注:“但用名言无实性,转名不转体也。”《传灯录》五注:“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此言转八识成四智,在文字上则谓之转,在实性(又名自性,又名自心、自本性、真如)上则无所谓转也。迷则为识,悟则为智,在实性固无所改变也。

若于转处不留情[1],繁兴水处那伽定[2]。

[1]心迷则为识,心悟则为智。一悟悟至极处,不再退转,即所谓不留情也。

[2]《起信论法藏序》:“虽复繁与鼓跃,未始动于心源。”《笔削记》一:“繁,多也。兴,起也。繁则染净多途,兴则新新生起。”欲长保其寿,俟弥勒佛出世,以此为愿力者,名曰那伽定。《人天眼目》下注云:“那伽定者,此曰龙定。龙常静思念摄,故有定力,能现大变。佛有四威仪而常在定,故喻龙也。”原注:“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按:以上六十七字,考大藏经刻本及明刻本,均作小字,惟近刻本误作大字,与《坛经》原文相混。非是。故仍作小字而冠“原注”二字以别之。《憨山大师梦游集一·示周赐孺》曰:“周子请益法相宗旨,老人因揭六祖识智颂曰:‘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此八句,发尽佛祖心髓,揭露性相根源。往往数宝算沙之徒,贪多嚼不烂,概视此为闲家具,曾无正眼觑之者,大可怜也。成谓六祖不识字,不通教,何以道此?殊不知佛祖慧命,只有八个字包括无余,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以唯心故,三界寂然,了无一物;以唯识故,万法枞然。盖万法从唯识变现耳,求之自心自性,了不可得。所以佛祖教人:但言心外无片事可得。即黄梅夜半露出‘本来无一物’。即此一语,十方三世诸佛、历代祖师,尽在里许擘不破。故衣钵止之。即二派五宗,都从此一语衍出,何曾有性相之分耶?及观识智颂,略为注破。若约三界唯心,则无下口处。因迷此心变而为识,则失真如之名。但名阿赖耶识,亦名藏识,此识乃全体真如所变者,斯正所谓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乃真妄迷悟之根,生死凡圣之本。《楞伽》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洪波鼓冥壑,无有断绝时。’既云藏识即阿赖耶,而又云常住,则本不动也。然所动者非藏识,特境界风耳。偈云:‘前境若无心亦无。’是则取境界者,非藏识,乃生灭心耳。此生灭心强名七识,其实是八识之动念,而谓生机。若此机一息,前境顿空,而六识纵能分别,亦无可寄矣。若前五识原无别体,但是藏识应缘之用,独能照境,不能分别,故曰同圆镜。其分别五尘者非五识,乃同时意识耳,故居有功。若不起分别,则见非功矣。由是观之,藏识本真,故曰性清净。其过在一念生心,是为心病。有生则有灭,惟此生灭,如水之流,非水外别有流也。但水不住之性,见有流相,有流则非湛渊之水明矣。故《楞伽》二种‘生住灭’,谓相生住灭,流注生住灭。此二种生灭,总属藏识。生灭不灭,则前七识生;生灭若灭,则惟一精真。其真如之性自兹复矣,复则识不名识而名智,故曰心无病。六祖大师所颂,约转八识而成四智:大圆镜智藏识所转,平等性智七识所转,妙观察智六识所转,成所作智前五识转。以妄属藏识之用,故真亦同圆镜。然六七二识,因中先转;五八一体,至果乃圆。如此观之,识本非实,而妄有二用,故曰但转名言而已。换名不换体也,且此体不在禅定修行,惟在日用一切。圣凡同时转之,惟在留情不留情之间,故有圣凡为悟之别。周子有志于此,谛向日用转处著眼。试定当看。”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三身元我体[1],四智本心明[2]。身智融无碍[3],应物任随形[4]。

[1]往时求三身于身外,今依师教,忽知三身元是在我体内。

[2]昔以为得菩提后方可得四智,今乃知四智本于自心,心悟则转八识已成四智。

[3]身,三身。智,四智。三身以四智为体,四智以三身为用,体用合一,故曰无碍。